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话,对于刚刚学会不多字词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是一项挑战。记得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莎士比亚也曾感慨道:“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也正如我们所知的,有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同样,学生有无写话的兴趣是写话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建构知识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这时,教师作为指引者的作用尤其重要,教给学生多种方法,加以适当的鼓励,不但能使他们乐于表达,更使他们有益于动笔。为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消除低年级学生的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快乐,笔者探索了通过绘本激发学生写话兴趣的途径,并在实践中初见成效。
一、儿童视角补白,拓展想象空间
每位学生的世界里都有着五彩缤纷的图画,这些图画在他们天马行空的脑袋里又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绘本恰恰拥有了这样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结合着来叙述一个故事。绘本非常注重感情和主题的连续性,在薄薄的几页纸里,形成了完整的故事影像。正因为如此,绘本留下了许多独白空间,可任由学生想象,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样的特质,让学生创造性地写话。如绘本《小熊不刷牙》,讲的是小熊哈利觉得刷牙是件麻烦的事儿,它想了个好办法:今天不刷牙,明天多刷几次不就好了。于是这晚哈利没有去刷牙就睡觉了,快睡着的时候,小熊发现自己的牙齿全没了,它很兴奋地告诉伙伴们这个好消息,却受到伙伴们的一连串重重的打击,这才发现牙齿的重要性。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自己作为哈利的心情以及哈利当时的表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来促进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表达的多样性。
又如绘本《树真好》展示了树和孩子、树和动物、树上树下、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很容易让学生们感到亲切。因为他们经常在校园的大树下玩耍、遮荫、玩樹叶,太多有趣的回忆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和绘本中插图的距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想象:“如果你也拥有一棵树,你想做些什么?并且想对每天都在成长的小树说些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你又可以做些什么?你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动物,你想跟它们做什么游戏?”这样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写话的兴趣也会逐渐浓厚。
但有这样一些绘本,它们的画面比较丰富,但是语言描述比较少,能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可以设计“我会变变变”的主题,让学生想象:“如果小兔还想继续逃、继续变,兔妈妈又会怎么追,怎么变?”其中一个学生就写道:
“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蒲公英,飞得远远的。”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蒲公英,我就变成风妈妈,把你抱在怀里。”兔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一滴水,藏在湖水里。”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一滴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不会迷路。”兔妈妈说。
二、突出重点情节,鼓励思维发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里充满着儿童味的人物形象、色彩、语言,很容易进入学生们的内心。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插图里的重点情节的色彩,进行写话思维发散。为了达到充分训练的目标,可以借助图画所表现的张力、设置的悬念、情节的补充,换一个角度讲故事,引导学生写一个或者几个情节片段。
例如绘本《我好快乐》就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原文有这样一个情节:看着远处的星空,多么美好的夜晚,多么宁静的世界……这个画面就有学生这样描述:
我和爸爸一起仰望星空,想起我们曾经去过的那些美丽的地方,曾经一起经历的难忘的事情。我们一起到溪边钓鱼,淘气的鱼儿在水草里和我们捉迷藏似的,我们两个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哈哈大笑起来!
三、迁移仿写,训练连贯表达
对于初学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实在不容易。“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没有一种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胡适如是说。正如胡适先生认为的,仿写是写话起步的常见方法。绘本本身简练易懂,又富有特色,常常使用一些重复或者有规律的句子。比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好人,我总是当坏人。大老虎说:‘好人最后总是会赢的!’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在这个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句式:每次
一、儿童视角补白,拓展想象空间
每位学生的世界里都有着五彩缤纷的图画,这些图画在他们天马行空的脑袋里又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绘本恰恰拥有了这样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结合着来叙述一个故事。绘本非常注重感情和主题的连续性,在薄薄的几页纸里,形成了完整的故事影像。正因为如此,绘本留下了许多独白空间,可任由学生想象,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样的特质,让学生创造性地写话。如绘本《小熊不刷牙》,讲的是小熊哈利觉得刷牙是件麻烦的事儿,它想了个好办法:今天不刷牙,明天多刷几次不就好了。于是这晚哈利没有去刷牙就睡觉了,快睡着的时候,小熊发现自己的牙齿全没了,它很兴奋地告诉伙伴们这个好消息,却受到伙伴们的一连串重重的打击,这才发现牙齿的重要性。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自己作为哈利的心情以及哈利当时的表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来促进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表达的多样性。
又如绘本《树真好》展示了树和孩子、树和动物、树上树下、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很容易让学生们感到亲切。因为他们经常在校园的大树下玩耍、遮荫、玩樹叶,太多有趣的回忆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和绘本中插图的距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想象:“如果你也拥有一棵树,你想做些什么?并且想对每天都在成长的小树说些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你又可以做些什么?你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动物,你想跟它们做什么游戏?”这样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写话的兴趣也会逐渐浓厚。
但有这样一些绘本,它们的画面比较丰富,但是语言描述比较少,能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可以设计“我会变变变”的主题,让学生想象:“如果小兔还想继续逃、继续变,兔妈妈又会怎么追,怎么变?”其中一个学生就写道:
“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蒲公英,飞得远远的。”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蒲公英,我就变成风妈妈,把你抱在怀里。”兔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一滴水,藏在湖水里。”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一滴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不会迷路。”兔妈妈说。
二、突出重点情节,鼓励思维发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里充满着儿童味的人物形象、色彩、语言,很容易进入学生们的内心。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插图里的重点情节的色彩,进行写话思维发散。为了达到充分训练的目标,可以借助图画所表现的张力、设置的悬念、情节的补充,换一个角度讲故事,引导学生写一个或者几个情节片段。
例如绘本《我好快乐》就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原文有这样一个情节:看着远处的星空,多么美好的夜晚,多么宁静的世界……这个画面就有学生这样描述:
我和爸爸一起仰望星空,想起我们曾经去过的那些美丽的地方,曾经一起经历的难忘的事情。我们一起到溪边钓鱼,淘气的鱼儿在水草里和我们捉迷藏似的,我们两个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哈哈大笑起来!
三、迁移仿写,训练连贯表达
对于初学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实在不容易。“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没有一种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胡适如是说。正如胡适先生认为的,仿写是写话起步的常见方法。绘本本身简练易懂,又富有特色,常常使用一些重复或者有规律的句子。比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好人,我总是当坏人。大老虎说:‘好人最后总是会赢的!’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在这个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句式:每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