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借绘本长蒿,提升低年级学生写话能力

来源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haili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话,对于刚刚学会不多字词的低年级学生来说,简直是一项挑战。记得歌德说过:“哪里没有兴趣,哪里就没有记忆。”莎士比亚也曾感慨道:“学问必须合乎自己的兴趣,方才可以得益。”也正如我们所知的,有兴趣是学生学好知识的前提。同样,学生有无写话的兴趣是写话教学能否顺利开展的关键。建构主义教育心理学理论认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是建构知识的指导者和引导者。这时,教师作为指引者的作用尤其重要,教给学生多种方法,加以适当的鼓励,不但能使他们乐于表达,更使他们有益于动笔。为此,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帮助学生逐步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根本上消除低年级学生的畏难情绪。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找到快乐,笔者探索了通过绘本激发学生写话兴趣的途径,并在实践中初见成效。
  一、儿童视角补白,拓展想象空间
  每位学生的世界里都有着五彩缤纷的图画,这些图画在他们天马行空的脑袋里又变成了一个个有趣的故事。绘本恰恰拥有了这样的特点,因此比较容易走进学生的心灵深处。绘本是用图画和文字,结合着来叙述一个故事。绘本非常注重感情和主题的连续性,在薄薄的几页纸里,形成了完整的故事影像。正因为如此,绘本留下了许多独白空间,可任由学生想象,教师可以充分抓住这样的特质,让学生创造性地写话。如绘本《小熊不刷牙》,讲的是小熊哈利觉得刷牙是件麻烦的事儿,它想了个好办法:今天不刷牙,明天多刷几次不就好了。于是这晚哈利没有去刷牙就睡觉了,快睡着的时候,小熊发现自己的牙齿全没了,它很兴奋地告诉伙伴们这个好消息,却受到伙伴们的一连串重重的打击,这才发现牙齿的重要性。这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去想象自己作为哈利的心情以及哈利当时的表情。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环节来促进学生对图画的观察和思考,让学生获得表达的多样性。
  又如绘本《树真好》展示了树和孩子、树和动物、树上树下、春夏秋冬的季节交替,很容易让学生们感到亲切。因为他们经常在校园的大树下玩耍、遮荫、玩樹叶,太多有趣的回忆一下子拉近了他们和绘本中插图的距离,教学时可以让学生们想象:“如果你也拥有一棵树,你想做些什么?并且想对每天都在成长的小树说些什么?在不同的季节,你又可以做些什么?你会看到什么不一样的动物,你想跟它们做什么游戏?”这样的互动,让学生的思维一下子就活跃起来了,写话的兴趣也会逐渐浓厚。
  但有这样一些绘本,它们的画面比较丰富,但是语言描述比较少,能留给人无限的想象空间。如阅读绘本《逃家小兔》时,可以设计“我会变变变”的主题,让学生想象:“如果小兔还想继续逃、继续变,兔妈妈又会怎么追,怎么变?”其中一个学生就写道:
  “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蒲公英,飞得远远的。”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蒲公英,我就变成风妈妈,把你抱在怀里。”兔妈妈说。“如果你来追我,我就变成一滴水,藏在湖水里。”小兔子说。“如果你变成一滴水,我就变成大海,让你不会迷路。”兔妈妈说。
  二、突出重点情节,鼓励思维发散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绘本里充满着儿童味的人物形象、色彩、语言,很容易进入学生们的内心。教师可以恰当地利用插图里的重点情节的色彩,进行写话思维发散。为了达到充分训练的目标,可以借助图画所表现的张力、设置的悬念、情节的补充,换一个角度讲故事,引导学生写一个或者几个情节片段。
  例如绘本《我好快乐》就是一个温馨的故事,原文有这样一个情节:看着远处的星空,多么美好的夜晚,多么宁静的世界……这个画面就有学生这样描述:
  我和爸爸一起仰望星空,想起我们曾经去过的那些美丽的地方,曾经一起经历的难忘的事情。我们一起到溪边钓鱼,淘气的鱼儿在水草里和我们捉迷藏似的,我们两个你看看我,我瞅瞅你,哈哈大笑起来!
  三、迁移仿写,训练连贯表达
  对于初学写话的低年级学生来说,写话实在不容易。“凡富于创造性的人,必敏于模仿,凡不善于模仿的人,决不能创造……没有一种创造不是先从模仿下手的。”胡适如是说。正如胡适先生认为的,仿写是写话起步的常见方法。绘本本身简练易懂,又富有特色,常常使用一些重复或者有规律的句子。比如绘本《小老鼠和大老虎》的故事:“每次玩‘西部牛仔’的游戏,大老虎总是当好人,我总是当坏人。大老虎说:‘好人最后总是会赢的!’唉,我能说什么呢?我不过是一只很小的小老鼠。”在这个故事中反复出现的句式:每次
其他文献
看到四大名著的节选编入教材,我和同事们都异常兴奋。每位爱阅读的人,心中都有一份“经典”情怀。教师要求学生读名著不再成“空口白话”,便可有凭有据。上这一单元的那段时间,同事常常分享课上的精彩片段,在这样的交流中,我也产生了一些疑惑和看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阅读原著有一定难度,特别是《红楼梦》有许多难懂的诗句和生僻字,以及复杂的人物关系。本课对学生提出的人文主题是“惜红楼梦断”,“惜”指出阅读的体验与感
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在解读文本、确立教学目标、选择教学内容等重要环节上,无视教材的文体意识,不分童话与寓言,也不论是叙事性课文还是说明性课文,均采用相似的教学策略,结果出现了“千课一面”的现象。造成这种现状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教师对课文的文体缺乏关注。不同的文体有不同的教法,本文重点谈谈童话故事类课文的教学方法。  “童话故事是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艺术形象,反映生活,增进儿
统编本教材意图把教学从课内延伸到课外,整本书阅读已成为语文课的“正规军”,走上了“课程化”的道路。但是,整本书阅读现状堪忧,很多学生只停留在浏览内容上,缺乏深入理解。近几年,笔者尝试运用“阅读探究单”,让整本书阅读更高效、更有趣。  阅读探究单是指教师围绕整本书阅读,设计出有目标的探究性话题,并伴随学生的整个阅读过程,从而提高学生的整本书阅读质量。  一、整本书阅读的目标  整本书阅读进入课堂,要
【教学目标】  1.抓住重点语句,感受家乡的景色美,体会乡亲们默默无闻、无私奉献的美好情感。  2.学习作者生动观察,以小见大,从平凡事物中发现美的描写方法。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回顾课文,说搭石  1.上节课学习了提高阅读速度的方法,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并学习了第1自然段。“搭石,构成了家乡的一道风景。”课文围绕这句话,写了哪几幅画面?(赶路老人整搭石、协
文章中的语言文字,很多时候都会处于“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状态,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揣摩、体会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语感意识。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就明确指出了“丰富积累、增强体验,培养语感”的要求。这种对文本语言的感知,需要学生在大量语言实践的过程中进行体悟。  一、关注朗读,在聆听声韵中提升语言的敏感意识  语感是比较直接、迅速地感悟语言文字的能力,是语文水平的重要组成部分。评价一个人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语文教学在发展学生语言能力的同时,应着力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创造性潜能。大多数教师认为,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应该是与生俱来的,但心理学研究表明,大脑的本能不是思考,而是记忆。生命个体的大脑就如同好长时间不进行锻炼的肌肉,一旦出现较大的负荷就会有劳累之感。特级教师孙双金说过:“激活思维是最大的教育道德。”不少教师都在语文教学中践行认知理念,为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助力
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都是天生的诗人。”的确,儿童就是美丽的天使,拥有玲珑剔透的诗心。不经意间,开启心门,那渴望飞翔的诗心如同白鸽冲向蓝天,唱响一曲曲清亮亮的欢歌;又如澄澈流动的小溪里那光洁圆润的石子,带着孩童般的自然和天真。  一、“同学们,我们一起诵读儿童诗吧”  开学伊始,我新接了二(3)班的语文课,因为是新接的班级,我和学生素不相识。怎样才能让他们喜欢自己的语文课呢?我陷入思索中。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深刻、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在三年级阶段,学生逐步从写话过渡到习作,开始尝试写作文。然而,不少学生由于生活经验不足,所以不知道该写什么内容。素材的积累是习作的第一步,所以在习作的起步阶段,我十分重视指导学生进行素材积累,让学生提高习作素养。  一、观察生活点滴,厚积薄发  学者孙
在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的理解没有教师预设得准确、深刻,学生的回答没有达到关键点等情况,教师为了完成教学内容,或是匆匆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或是直接告诉学生答案,用自己的阅读体验代替学生的阅读体验。  语文课堂需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让学生充分读书、思考、交流,只有在充分的读、悟、思、辨中,学生的素养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应该学会等一等,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  笔者以《触摸春天》一课的教学为例,谈谈
课后练习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落实语文要素的重要载体,教师应从“教什么”与“怎么教”的角度入手,真正落实课后习题的教学效能。课后练习是编者紧扣文本特点和单元要素精心提炼出来的教学知识点、能力训练点,不仅是学生进行课文学习的载体,更是教师教学的抓手。教师研读教材不能无视课后练习,既要从课后习题中捕捉课堂中的教学内容,又要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策略和环节,真正凸显编者的设计意图,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