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核心概念,利用直观手段满足学生实际需求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数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小数乘除法是对整数乘除法的拓展延伸。“小数除法”不是孤立存在的,若能有效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进行正迁移,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对此,教师要精准把握知识难点和学生的易错点,利用直观对比,切实提高学生小数除法的计算技能。
  [关键词]小数;直观;核心;算法;整除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8)11-0025-0
  教学小数除法时,可以依据对小数点的不同处置,分类讨论:一类为除数是整数,另一类为除数是小数。本文着重讨论第二类。教材中的6个例题各有侧重点,为了便于掌握,教材先让学生进行长度单位换算,通过对比掌握算法、理解算理。但笔者认为,教材要求学生把千米改写成米,缺少现实情景做支撑,为此笔者重新做了编排。

一、情景对比引入,提出核心概念


  师:将7支钢笔平均分给2名同学,怎么分?请列式。
  师:如果是7元钱,又该怎么分?请列式。
  (动画演示分的过程;教师板书:7÷2=3…1;7÷2=3.5)
  师:同一个算式7÷2,为何在不同的情景下商也不同?
  师:分钢笔,可以用带余除法解决,而分钱则用到新技能——小数除法来解决。本课主要学习小数除法,感受小数除法与带余除法的异同。(板书课题:小数除法)
  (评析:在学生的经验中,“除法”与“平均分”是一回事,学生知道“平均分”可能分完,也可能分不完。同时,学生又知道整钱可以化为零钱。有了这样的对比,学生就能把经验迁移到对新知的学习中。)
  (1) 研究算法,追问算理
  师:如何用竖式展示把7元钱对半分的整个流程?
  (学生尝试写竖式;小组探究竖式中各部分的指代意义)
  师:你们列出的竖式都在余数1后加0,这是为什么?这样加0有道理吗?
  师:商的数字5前的小数点指的是什么?
  (教师演示标准竖式,并说明计算各数位数值时,暂不考虑小数点)
  (评析:竖式中的“添0”就是“换钱”,就是将大单位化成小单位,也就是通过十进制数将高位数字化成低位数字,数字变大,就可以继续除。)

二、总结巩固算法,深明算理


  师:算式11÷4的意义是什么?
  师:如何把11平分成4份呢?按照刚才学过的方法,试着列出11÷4的竖式。(学生独立思考,试写竖式)
  师:为何要添两个0?
  师:一遇到余数就添0,添0意味着什么?
  师:比较7÷2与11÷4,找出它们的共性。
  师:对比今天的小数除法与被除数末尾带零的除法的异同。
  (评析:在学生初步感知小数除法后,教师可借助几何直观的演示帮助学生理解算法,协助学生将平分过程与竖式对接,实现直观与算术的转接。)
  师:请试算5÷25。(学生尝试独立计算)
  师:现在有5、0.5和0.2三种结果,哪个是正确的?
  师:出错的原因主要是没有摆正位置。首先看5和25在竖式中的位置,哪个在算符之外哪个在算符之内?

三、在对比巩固后补充算法,提出新质疑


  师:同为整数相除的小数除法,5÷25这道题却很特殊,因为被除数比除数还要小。
  师:被除数小于除数,商有何显著变化?
  生1:商必为小数。
  生2:商一定小于1 !因为被除数小于除数,不够分1份。
  师:试着算算。
  (评析:学生学习小数除法时有两把秘钥,一是“个位剩余可以继续分”,剩余部分的商为小数;二是较小数除以较大数,商必为小数。)
  师:这节课大家有什么新收获?
  生3:学会如何将余数转译为小数商值。
  生4:被除数小于除数时也可以除,用小数作商。
  师:有新的疑问吗?
  生5:一直加0,就能完全除尽吗?
  生6:不一定,还有永远除不尽的。
  生7:比如1÷3,怎么填0都不够,无穷无尽!
  学生把“平均分”的经验迁移到小数除法中,对小数意义的认知就能迁移到小数的运算中。同时,本课利用三次直观的对比很好地攻克了“小数点处理”和“加0”这两个学习难点,并为学生进一步学习“小数÷整数”“小数÷小数”奠定了良好的基石。
  “直观”能让学生快速算出结果,从而验证竖式结果。第一次“直观”是“分钢笔”和“分钱”,学生认识到余数可以继续化零。第二次“直观”是探究算术时借助方格图,将大格分为小格,将小格继续分为更小方格。第三次“直观”是计算(小数除以大数)时,首先判定结果取值区间,再理解平分流程。
  “数”在“运算”中体现自身价值,对算法算理的分析离不开进制转化,但计数单位是抽象的,不易帮助学生建立理性的认识,教师需要通过活动设计,让学生能够理解和吸收。而“三次对比”恰好能做到这点:第一次是对比“7÷2”的实物模型,让学生认可余数可以再分;第二次是商值是整数与商值是小数的对比,整数末尾自带零和补充小数点后添零的形式与算法一样,因为小数的性质是可以在不改变大小的前提下无限“添0”,直到除尽为止,这不但揭示了无限转化计数单位的通则,又突顯了小数无限的扩展性;第三次是对比两种整数相除,一种是前项大于后项,另一种是前项小于后项,这次对比让学生发现商值为小数时可以提高计算的精确度,进一步化解了处理“0”的难题。
  综上所述,只有让每一个陌生的“荒地”都成为旧知识的“练兵场”,这些“荒地”才能变成吸引人不断开拓的新大陆。面对教学难点,教师要层层抽丝剥茧,精准掌握学生的实际需求,并以核心概念为辐射中心和基本纲领,结合学生心理特征分步分层地设计教学环节和细节,对于锻炼学生的计算技能才会大有帮助。
  (责编 金 铃)
其他文献
[摘 要]在关于“倍”的题目中,关键是要找准标准量,即把谁看作1份。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通过改变被比较量、标准量形态、标准量的方式让学生体会倍数关系的变化,在不断比较和抽象的过程中建立“倍”的概念,明晰“倍”的本质。  [关键词]倍;变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0)35-0075-02  【教学内容】人教版教材三年级上
[摘 要]深度学习是对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理解、联系和结构的建立、原理的追求、相关证据的权衡、批判反思和应用。教师应将教学设计转化为教学过程,构建儿童深度学习课堂,将数学学科课程目标最终转化为学生的数学学科核心素养发展。以“认识几分之一”教学为例,从合理制订教学目标、构建深度课堂与反思深度学习过程三方面进行探讨。  [关键詞]“认识几分之一”;深度学习;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
[摘 要]比较人教版、北师大版和苏教版三套教材中“体积单位”一课在情境编排、练习编排等方面的异同,并对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有了新的思考:关注活动经验,融为数学经验。  [关键词]体积单位;活动经验;数学经验  [中图分类号] 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9)17-0034-02  “体积单位”是小学数学第二学段“空间与图形”领域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基于学
课堂作业评价作为美术教育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不仅可以检验学生的课堂所学,还可以检验教师的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在某一阶段是否有效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学生是否扎实地掌握了新知内容和有关的技能,都需要将教学评价作为衡量标准进行判断。  纵观小学美术新课程改革标准中的有关内容,其明确指出,在美术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要科学地借助课堂作业评价的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自身的教学情况进行判断,进而促进学生的学
以聊城大学的377名大学生为被试,用情绪智力量表、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和心理韧性量表对被试情绪智力、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心理韧性进行测量,从而揭示三者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第一,大学生情绪智力、一般自我效能感与心理韧性处于中等水平;第二,情绪智力可以对心理韧性进行预测,二者呈正相关;第三,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对心理韧性水平起正向预测作用;第四,一般自我效能感在情绪智力与心理韧性的关系中起中介作用。  研究
由于近年来高速铁路运输线路的不断延伸,各种新型设备设施得到了广泛应用,改变了铁路职工的工作方式和工作内容。为使职工适应新的更高岗位职业的技能要求,必须提高铁路职工教育的效率。本文介绍了模块式教学的基本理念和方法,分析了铁路职工的职业教育存在的难点,探讨了通过实施模块式教学来搞活铁路职工教育的具体方法和可行性。  随着铁路运力的不断提升和高速铁路客运网络的日益完善,铁路系统职工的岗位职责发生了根本转
及时批改反馈  美国曾做过一个及时反馈效果的实验,把学生分成水平相当的三个小组,让第一组在每次完成作业后反馈作业的对错,第二组每天反馈一次,第三组每周反馈一次。经过八周的实验,第一组成绩最好,第三组成绩最差。紧接着又做了一个八周实验,第一组是每周反馈,第三组是每次完成作业后进行反馈,第二组不变,结果是第三组成绩最好,第一组成绩最差。  实验表明:反馈越及时,学生掌握知识越快,巩固得越牢。因而,教师
在学习三位数的减法后,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每天收车时,小军都记录了当时的里程表读数,共记录了五天。你能算出爸爸五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吗?(单位:千米)    一部分学生直接回答是928千米,还有部分学生列出算式“162 410 745 745 928”,只有少数学生用了减法。于是我开始讲解:“用当天行驶的里程表读数减去前一天的
[摘要]对学生来说,评价与反思是一种自我调节的学习策略,自我调节学习策略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高与学习品质的提升都有很大价值。在教学“分数、百分数的实际问题”时,通过师生交流归纳得出解题方法,学生经过比较不同的方法,优化方法,从而自主得出适合自己的方法。  [关键词]评价;优化;反思;自我调节  [中图分类号]G62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9068(2020)02-0011-02 
概述  《计算机制图》CorelDraw软件是学校计算机专业中一门实用性很强的课程,CorelDraw软件操作简单、界面丰富。因此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不难发现,关于这款平面设计软件的应用功能,学生都觉得比较简单,都掌握得不错,可一旦面对一个实际任务,学生就手忙脚乱,不知从何下手,不知道要怎么灵活地综合运用所学到的知识。这就导致很多时候会出现教师在课上教的时候,学生做得很好,但一旦布置了综合性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