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学习三位数的减法后,我让学生做了这样一道练习题:小军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星期一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5千米。每天收车时,小军都记录了当时的里程表读数,共记录了五天。你能算出爸爸五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吗?(单位:千米)
一部分学生直接回答是928千米,还有部分学生列出算式“162 410 745 745 928”,只有少数学生用了减法。于是我开始讲解:“用当天行驶的里程表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把五天的里程数相加就是共行驶了多少千米。”我看到有的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于是我又举一例:“小乐家的电表读数6月底是437千瓦时,7月底是545千瓦时,那么7月份的用电量就用‘545-437’来算。”部分学生似有所悟,可仍有学生感到迷惑。
我感觉此题的讲解应该算是透彻了,可为什么还有学生不理解呢?带着疑问我调查了出错的学生,他们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我以为星期五的928千米就是这五天走的,因为表里的数一个比一个大;(2)我以为星期一就行驶了162千米;(3)算“一共是多少”应该用加法呀;(4)“里程表”是什么东西?“里程表的读数”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对症下药,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出租车的里程表、学校水表的用法。其次,和学生一起做实践活动——黄豆发芽试验,让他们每人选择其中的一颗豆芽,每天测量其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在亲自经历中很容易地明白了怎样算出豆芽当天的生长长度。然后再做此题时,学生想出了更简单的方法:直接用星期五的读数减去星期一出车时的读数就是爸爸五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反思此次教学行为,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前应知困而后教
对学生要做的练习,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解答,对此题设计的背景和要考察的目的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还应从学生的角度来把握题目的难度,认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做好课前准备。
如上述这道题,学生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两处:一是对里程表读数不了解;二是对“当天行驶的里程数”的计算方法不理解。在做课前准备时,我如果准确把握学生对该题的困惑所在,然后提前带领学生去实际观察和了解,那么学生在完成此题时,有了这些实践经验做铺垫就容易多了。
二、课中应知困而后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需,教学才会更有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课始就有学生说可以测量出长和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没有继续聆听学生此时知识的困惑和需要,而是问“我们学过了吗”,硬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流程中来,这对学生的打击可想而知。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先提问:“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这样既充分挖掘了学生身上的学习资源,又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弄清学生的数学现实。
三、错后应知困而后教
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往往易忽略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常常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想当然地去猜测判断学生错误的原因,这样的讲解很难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点,致使教学费时低效。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从中找到学生出错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予以引领,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如上述这道题目,当我知道学生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对此题不理解时,一方面让他们实际观察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做豆芽试验,让他们亲自经历豆芽的生长过程,积累经验,从而轻松地明白了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怎样计算。知困而后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它又给予我们追求完美的机会。我们只有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识困惑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责编杜华)
一部分学生直接回答是928千米,还有部分学生列出算式“162 410 745 745 928”,只有少数学生用了减法。于是我开始讲解:“用当天行驶的里程表读数减去前一天的读数就是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把五天的里程数相加就是共行驶了多少千米。”我看到有的学生还是云里雾里,于是我又举一例:“小乐家的电表读数6月底是437千瓦时,7月底是545千瓦时,那么7月份的用电量就用‘545-437’来算。”部分学生似有所悟,可仍有学生感到迷惑。
我感觉此题的讲解应该算是透彻了,可为什么还有学生不理解呢?带着疑问我调查了出错的学生,他们的说法有以下几种:(1)我以为星期五的928千米就是这五天走的,因为表里的数一个比一个大;(2)我以为星期一就行驶了162千米;(3)算“一共是多少”应该用加法呀;(4)“里程表”是什么东西?“里程表的读数”是什么意思?于是我对症下药,首先带领学生了解出租车的里程表、学校水表的用法。其次,和学生一起做实践活动——黄豆发芽试验,让他们每人选择其中的一颗豆芽,每天测量其长度并记录在表格中,学生在亲自经历中很容易地明白了怎样算出豆芽当天的生长长度。然后再做此题时,学生想出了更简单的方法:直接用星期五的读数减去星期一出车时的读数就是爸爸五天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反思此次教学行为,我有以下几点认识:
一、课前应知困而后教
对学生要做的练习,教师一定要在课前认真解答,对此题设计的背景和要考察的目的了解清楚,做到心中有数,还应从学生的角度来把握题目的难度,认真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做好课前准备。
如上述这道题,学生存在的困难主要有两处:一是对里程表读数不了解;二是对“当天行驶的里程数”的计算方法不理解。在做课前准备时,我如果准确把握学生对该题的困惑所在,然后提前带领学生去实际观察和了解,那么学生在完成此题时,有了这些实践经验做铺垫就容易多了。
二、课中应知困而后教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现实起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想学生之所想、思学生之所需,教学才会更有效果。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面积的认识”一课时,课始就有学生说可以测量出长和宽求出长方形的面积,教师没有继续聆听学生此时知识的困惑和需要,而是问“我们学过了吗”,硬把学生拉到自己预设的流程中来,这对学生的打击可想而知。而另一位教师在教学“年、月、日的认识”时,先提问:“关于年、月、日,你已经知道些什么?”这样既充分挖掘了学生身上的学习资源,又较好地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弄清学生的数学现实。
三、错后应知困而后教
学生的知识背景、生活经验、思维方式各不相同,面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学生自然会有不同的想法。在实际教学中,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往往易忽略这些差异性的存在,常常根据自己的想法和经验想当然地去猜测判断学生错误的原因,这样的讲解很难纠正学生错误的认知点,致使教学费时低效。因此,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应引导学生暴露思维过程,从中找到学生出错的根源,然后对症下药,在学生的思维障碍处予以引领,使学生进行有效的思考。
如上述这道题目,当我知道学生是由于缺乏实践经验而对此题不理解时,一方面让他们实际观察和了解;另一方面通过做豆芽试验,让他们亲自经历豆芽的生长过程,积累经验,从而轻松地明白了当天行驶的里程数怎样计算。知困而后教,将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课堂教学是一门遗憾的艺术,但它又给予我们追求完美的机会。我们只有对学生的学习需要和认识困惑悉心研究,知之准、识之深,才能教在点子上,教出好效果。
(责编杜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