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教学工作由以前的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化.更加注意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新能力。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特别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对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良好观察能力,活跃学生的发散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等都起着重要作用。下面.本文对高中物理课上的兴趣教学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课兴趣教学策略
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科学,人们的知识大都是通过观察和实验.认真地总结和思索获得的。实践出真知,可见实践在获得知识中是非常重要的。利用高中物理实践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在教学中有着重要的意义。何谓发散思维?它是指大脑在思维时的一种扩散状的思维模式.像“一题多解”“一物多用”的方式.都是属于发散思维的表现形式。它电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特点。一、表扬学生。增强其信心在高中物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利用情感的心理效应.抓住各种契机对学生进行表扬。以此来增强他们对物理知识学习的信心。学生的物理水平层次有差别.但是对于老师的表扬所起的效果都一样.那就是让从学生的内心觉得自己受到了重视.起到了很大的激励效果。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可以发现下意识地抓住各种机会对学生进行不同方式的表扬.这种效果是最好的。例如.在物理课堂上。,老师提出了问题,一位同学不能给出解释.老师在这时应微笑地说:“别着急,按你的理解说就可以。”如果学生回答错误,老师应温和地说:“其他同学同意他的见解吗?”如果学生回答正确,老师应高兴地说:“回答的非常好。”态度和蔼,话语亲切,评价中带有对学生的激励,课堂的效果自然得到了提升。当然,对于不同的学生,表扬方式也应有所区分.对于性格内向且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可以抓住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给以高度的认同,在表扬的同时.也指出不足的地方。而对于性格内向且相对敏感的学生.老师可在私底下进行单独表扬并指出其不足。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应只表扬其进步的一面。在实践中.可以发现,不同的表扬方式针对不一样的学生其效果差别很大.这就需要教师灵活地进行掌握。二、启发式教学。培养学生自身的学习能力无论如何.要想使学生的自信心和学习兴趣维持长久.其关键还在于对学生自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所谓启发式教学.是指一种教学思想.其实质在于调动学生和教师双方面的积极性的同时,对教与学工作进行良好开展。对于学生来讲,对事物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到深的.所以.教师要想课堂效果好,还应采取多种教学手段来引领学生逐渐走进物理知识的殿堂.对物理教材有进一步深刻的理解。而教师在讲课时.要注意对难度知识的浅化.让学生更容易把握所讲知识。教师在课堂上的练习和测试应以一半学生经过思考后能够解决为最佳。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知识点.教师一定要进行精心的设计.对难度知识进行进一步的分解,使学生从易到难、从浅人深逐步地进行理解,使学生在回答问题的同时.掌握规律,把握要领,逐步地突破难点。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应要求学生对物理公式、定律及重要概念进行记忆.并能够通过自己的语言进行表述。教师还应该在物理的规律和概念的建立及相关问题的解答时向学生传授一些思维的解题方式.这不仅能够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也使得他们的认知能力得到了锻炼,引领学生从抵到高、由易到难逐步对物理知识进行掌握。一方面.高中物理教师要改变传统以教师为教学活动的主体.过分强调教师讲忽视学生接受情况的教学方式.而是要根据新课程理念,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尊重学生的学习规律,将学生视为教学活动的中心.通过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的意识。从“要我学”实现向“我要学”的转变。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活动中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定位.将关注的焦点从单纯的知识讲解量转到学生的实际接受程度上来。这样,高中物理教师在课堂上讲解的量变少了,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工作量也相应减少了.相反.教师要承担起更多的教学任务.不但要对教学程序和方式进行精心的设计.还要对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出全面的考量.另一方面.科学探究作为内容标准被纳入到新课程标准之中.从这点也能看出新课程对主动探究的重视程度。高中物理教师要从教材中提炼有关科学研究的各种要素.引导学生.通过组织各种课外活动,进行探究式学习.锻炼科学探究的能力。当然.这并不意味着对于教材中每个知识点都要依照探究式学习方式进行.同时.教师还要注意不是每个探究式学习过程都要穷尽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三、教师引导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知识学生喜欢物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物理“有趣、好玩”.可是要学生能够在物理课上真正地“玩”明白却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要让学生在“玩”中学习物理知识.其首要条件就是为他们提供“玩具”——实验材料。在有实验的物理课上.学生的积极性都会特别的高.这就是为什么学校要不辞辛苦地为学生准备实验器材的原因。为了实现这一点.教师应开动脑筋来搜集相关材料。实验室里找不到的,从家里拿.没有现成的也可以从商店买或亲手制作。要让学生们养成好的习惯.在日常生活中,看到物理实验要用到的泡沫、易拉罐等物品。能够主动地收拾起来,留作实验器材.当一个实验室成了一个“垃圾堆”时.那说明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热情已经被充分地调动起来了。四、结论高中物理教学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和创新意识、创新能力的形成更有优势。教师应不断改进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不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思维能力.培养学生发散思维.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