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与学的几点感触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ywuyaoh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准确辨析从字入手的例证
  苏科版的书、人教版的书,初中教材中均选了《陋室铭》。对“铭”的解释,都指出了“这种问体一般是用韵的”这一特征。有一年,又教《陋室铭》,忽然想到:“馨”,读作xīn;它和全文其他各句句末的字韵并不一致。请看: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系普通话读音。)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洋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孔子云:何陋之有?”,就好像屈原《涉江》中的“乱曰”,就好像司马迁《史记》篇目结局的“太史公曰”,又好像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的“异史氏曰”,所以从形式上看,从结构上看,我们可以不管“何陋之有”“有”的读音,“有”的韵母,这样一来,我们就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何以前面各句除“馨”外都用“ing”韵而此句此字的韵却独独是“in”?是古语音中“in”、 “ing”属同一系统?是刘禹锡家乡把“馨”字念
  “xīng”,还是教材解释中“铭,这种问题一般是用韵的”而此句“不一般”、梦得先生无可奈何地载好多“ing”中夹了一个“in”?或者“馨”载当年就读“xīng”?
  二、鲁迅先生作品中的几个问题
  A、孔乙己的长衫
  先生在《孔乙己》中是这样写的:“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又脏又破”,“ 脏”在前,“破”在后,而“似乎”后边却是“没有补”在前,“没有洗”在后。以前后一致的角度看,逻辑似乎有点紊乱。不知是先生当年的疏忽,还是先生另有深意?
  B、“破帽遮颜”的“破”和“遮颜”
  “破帽遮颜过闹市”是先生《自嘲》诗中颔联的上句。“破”者,近似于“烂”,“有孔”、“有洞”之谓也。那么,“破帽遮颜”,其实是“遮不严”的。改成“旧”字吧,读来破不顺口,又显得笔者胆大包天,不自量力。“谁的诗你都敢改?!”
  C、《野草? 雪》中的“许多蜜蜂们”
  先生的散文诗《雪》去却能引人入胜,催人奋进。可是,人总感觉到:“们”本身就说明了“多”,这和前面的“许多”似给人一种啰嗦和重复之嫌。试看朱自清先生散文名篇《春》中的几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D、《野草·立论》中“说真实”的那一个事例
  《立论》讽刺了世故、圆滑、“骑墙派”,一针见血入木三分,“使麒麟皮下露出了马脚”,又提示了“说真实的遭打”这样一种社会悲剧。然而,先生在匆忙中,用“这孩子将来要死”作为“说真实”的例证是多么的不合适啊。尽管“人固有一死”,尽管“人生自古谁无死”,但在小孩满月时说出来,真是太令人吃惊了。先生英灵在天的话,能否另换一例来证明“说真实”?
  三、朱自清先生的《绿》及老舍先生的《在烈日和暴雨下》
  佩弦先生的散文名作《绿》,文中有这样一句:“据说,这就是梅雨潭之所以得名了。”后面好像缺点什么。倘若改成:“据说,这就是梅雨潭得名的原因了”,岂不完整、岂不完美?
  “在烈日和暴雨下”,舒先生其实没一点儿责任。不过是人教版、苏教版的编辑们都以《骆驼祥子》中选了祥子烈日下拉车接着又在暴雨中拉车的那一段。《在烈日和暴雨下》是编者给加的标题。初教,认为标题加得极贴切,“烈日” 、“暴雨”;舒先生那段小说层次也极清,由“正在午后一点钟的时候,他又拉上个买卖”一句划开。学着学着,教着教着,忽然想到:“在烈日和暴雨下”,从语法上,给人一种同时处在“烈日和暴雨”下的感觉。在教学中,总是先写、先讲“在烈日下”,再写再讲“在暴雨下”,分清先后,以免造成错觉。人教版选朱德元帅的文章《母亲的回忆》,后来怕引起歧义,把题目改为《回忆我的母亲》,太好了。“在烈日和暴雨下”怎么改?这还是一个问题。改成“在烈日下和在暴雨下”,改成“在烈日下,在暴雨下”,改成“在烈日下,在暴风雨中”,似乎都不好。
  四、《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
  主席在文中写到:
  “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和泄气。”
  后面在介绍东路军情况时,出现了这样一句:“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
  ——为什么“此处敌军抵抗较为顽强”呢?我们不敢苛求一代伟人在战火纷飞中指挥若定奋笔疾书时还想得这么细致;我们只有向他老人家及其战友们奉献我们的敬仰、感谢与深切缅怀。
  但问题毕竟出现了。我们不能阻止后人在宽松的环境下灵活的思维往这儿思考。面对这突如其来的一句,作为教师的我还真有点茫然不知所措,只能答一句“这个地方的敌人在负隅顽抗”;幸好提问者没有追问。
  我们这是奢想:假如当时能稍稍宽松一点儿,假如毛主席在当时或过后能念及这个问题,那该有多好啊!倘真能那样,“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结束语
  鲁迅先生有一篇著名的杂文《战士与苍蝇》。文中说“战士战死了的时候,苍蝇们发现了战士的缺点,嗡嗡嗡的飞来了。它们感觉到自己比战士还伟大,然而人们却认定——
  有缺点的战士毕竟是战士,
  在完美的苍蝇最多也不过是一只苍蝇。”
  周作人先生说他爱苍蝇。
  
  参考文献
  [1] 鲁迅先生《野草》《彷徨》.
  [2] 《鲁迅杂文选读》.
  [3] 《鲁迅骂过的人》.
  [4] 《骂过鲁迅的人》.
  [5] 《周作人散文选》.
其他文献
语文学科在高考中对学生的考查,还是重在考查考生的素质,尤其是通过作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爱生命,关心他人,观注社会。所以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促进这生身心健康发展是高考作文的命题追求。所以准确理解和把握高考命题所体现出来的这种人文情怀,对科学备考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高考作文中的人文情怀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一、关注中学生的心理健康  现在的学生心理承受能力差,在今天已是不争的事实,在以独生子女为
【摘要】当前高中学生在英语语法填空方面普遍存在对该种题型特点不清楚和解题思路混乱等问题,加之日常课堂教学中训练较少或训练方式不当,导致该部分题目学生得分较低。本文拟从上述几个方面进行分析,结合笔者教学实际,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可操作性的教学策略,以提高高中生语法填空的解题能力。  【关键词】语法填空 题型特点 解题思路 训练方式    “语法填空”是自2007年广东高中实施新课程标准之后,进行高考改革
【摘要】学生是教学的主体,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如何秉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强化提问的艺术,可以说值得每一个教师深思。本文以以生为本背景下的提问艺术作为切入点,简单的探讨初中物理生本教育中的提问措施。  【关键词】以生为本 提问 方式 措施    随着新教学的推动,学生的主体地位也越来越受到重视,这不仅仅只是教学的进步,更是社会发展的重要体现。然而,在生本教育这个大的背景下,教师如何做好课堂教学,
【摘要】新课程实施以来,课堂教学拓展成为新的亮点,让我们的语文课更加丰富多彩、有声有色。语文老师借助课堂教学拓展,开拓学生视野,丰富学生知识,增加学生文化积淀,尤其是在古典诗词课堂上,更是多方面多角度的进行拓展性教学,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使学生获得均衡而个性的发展。  【关键词】语文 古典诗词 课堂教学拓展策略    新课程实施以来,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引进多种内容、用多种形式进行拓展性教学
【摘 要】1.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外壳,制度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支柱,精神文化是学校文化的核心。2.学校文化的传承需要每代人的努力和创新进取。可以采用叙事的方式来提炼学校的文化精神。可以让中华经典诗文在学校内传诵。可以开展各类实践活动。  【关键词】物质 制度 精神 发散思维    学校是一个文化实体,是一个文化的生成地,一所学校,不管历史的长短,其走过的时间历程都是一笔财富,都是一种不可再生的教育资
地理每年的会考,都需要学生对地理知识掌握程度的一次考察。知识分类复习打破传统按章节或会考条目复习的方法,是将11章44节必修内容中的229个会考知识条目分为 地理基本概念、地理事物演变、地理基本规律和地理事物空间分布等四部分,并将能力融于其中进行复习,具体作法如下:    一、地理基本概念    地理基本概念主要包括地理数据、地理名称和地理名词。按会考考试要求,它可分为记忆和理解两个层次。不同层次
【摘 要】排列组合作为高中数学的一个独立分支,因其解法独特且灵活多变,越来越广泛的被应用于高考、公务员考试中。在这一部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理清思路,拓宽思维,避免在解题过程中出现“重复”和“遗漏”现象。因而对这类问题归纳总结,并把握一些常见的解题模型是十分必要的。  【关键词】排列 组合 解题策略    解决排列组合问题要讲究策略,首先要认真审题,弄清楚这一问题是有序还是无序。其次,准确
新课程标准提出了“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核心理念,这与传统的课堂教学重视知识传授相比,是一大跨跃。以这一新理念为灵魂的思想政治新教材要求我们必须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学,构建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模式,树立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发展性教学观念。从开始新课程培训到现在,我们逐步走进了新课程。我作为在政治教学第一线的政治教师就新课改下的初中政治教学谈几点看法。  一、首先,政治教师角色的转变,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
学校德育实效不高的原因是错综而又复杂的。笔者以为其中的原因大致可罗列如下,最为首要的,当推教育观念的更新转变问题。  一、传统的观念,习惯的势力往往是顽固不化的  教师的“教书”与“育人”应该是一致的、不矛盾的。“育人”就是“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但是,如果把“教书”看作仅仅传授书本知识,那必然会造成重智轻德、重智轻体、重智轻美、重智轻劳的问题,使“教书”的内容狭窄化,偏离了“育人”的
【摘 要】教师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自主学习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关键词】课程标准 语文教学 激发 主体意识 探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堂教学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就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把教學过程营造成学生主体氛围活动的过程,把语文知识的学习过程转化为主体意识能力提升的过程,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