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文言文历来都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难点之一,在教学中如果合理地运用参与式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增强文言文教学的趣味性,而且也会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参与式;方法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与学又是令老师和学生们头疼的问题: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储备少畏惧深是学者之心声。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结果是费工费力却收效甚微。中学校园里曾流传过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想,学生将怕学文言文列在第一位,“谈文言而色变”,一方面是由于其文言文功底薄弱,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应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地摸索,在文言文参与式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小组竞赛闯关法。
此法适用于文言文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先让班上学生自主分成8个小组,每组5-6人,各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将事先制作好的竞赛题目通过幻灯片形式呈现出来,这些题目包括文中所涉及到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常识,根据难易程度,我将它们分别归类到不同分值的题号下,并设置了四道关卡。最后,在各小组闯关完毕后,根据最终所得分值的高低排名,对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并颁发一座奖杯,但这座奖杯只能是暂时保管,如果下一次的竞赛失利,则由小组长当面交给获胜的一方;而对得分偏低的小组“责令”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在下次竞赛中有所突破。这样的竞赛活动离不开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与合作探讨,学生们在小组内的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也于无形中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积累了文言文常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二、互动五步探究法。
此法适用于课文的翻译和内容的理解。以教学《师说》为例,主要采取小组互动学习,先后设计了“自主学习——书声琅琅(朗读感知)——积累常识——疏通文意(难句求助、见招拆招)——分析课文”等五个环节,故称“互动五步探究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互动第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意指导:
1.搜集信息,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工具书,正确对待辅导书,避免不动脑筋、全盘接受的学习。
3.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明确所碰到的问题,做好提出问题的准备。
(二)、互动第二步:朗读训练,感知文章
培养语感,不破读,不改读,通畅、连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把握感情基调。
(三)、互动第三步:积累常识
1.小组内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时求教于其他小组同学。
2.归纳并整理。(幻灯片展示)
(四)、互动第三步:齐心协力,疏通文意
这一环节,我又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三个步骤:
步骤1——疏通文意
根据所学知识及课后注释,小组内自行翻译,若有不能解决的难句可留下来,向其他小组求助。
步骤2——难句求助
各小组将本组内讨论时不能解决的词语或句子提出来,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其他小组若能解答即可当场解决,若全班都无法解答时,教师明确。
步骤3——见招拆招
各小组进行竞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内任何成员来翻译,教师或其他小组同学可随时纠正。
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同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老师通过解决学生共性疑难,让学生对当堂所学准确掌握。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老师要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规律,老师交给解决问题的技巧。该补充的补充,该示范的示范,该点拨的点拨,该归总的归总。
(五)、互动第五步:探究研讨,把握主旨
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相关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改编剧本表演法。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文章中对话内容多,人物个性突出,故事性强的篇目让学生亲自改编,课堂上亲自演出。如《石壕吏》和《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所看过的古装剧,自己编写剧本,安排故事情节、人物,准备道具等,这既调节了学生枯燥的学习氛围,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课文更加熟悉。每组学生从改编剧本,背台词,准备道具都积极投入,表演虽不是很专业却也认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不仅获得了表演的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加强了。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在教学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想只有让他们喜欢文言文,走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才能真正深入挖掘文章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才能有效地拓展延伸文章的内涵。
总之,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至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还需要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探寻各种教学方式与方法,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在教师这个“主导”的引领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学生变成文言文学习的“乐知者”,让他们能够真正领悟古代文化的精髓。
关键词:文言文;教学;参与式;方法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然而长期以来文言文的教与学又是令老师和学生们头疼的问题:投入多收效微为教者所共识,储备少畏惧深是学者之心声。教师讲得辛苦,学生学得也辛苦,结果是费工费力却收效甚微。中学校园里曾流传过一句顺口溜,“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我想,学生将怕学文言文列在第一位,“谈文言而色变”,一方面是由于其文言文功底薄弱,另一方面则是缺乏学习文言文的兴趣。因此,我觉得要提高学生解读文言文的能力,就应注重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不断地摸索,在文言文参与式教学中,我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小组竞赛闯关法。
此法适用于文言文字词的积累与运用。以教学《烛之武退秦师》为例,先让班上学生自主分成8个小组,每组5-6人,各小组通过自主学习做好准备工作,然后将事先制作好的竞赛题目通过幻灯片形式呈现出来,这些题目包括文中所涉及到字音、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古今异义、文言句式等常识,根据难易程度,我将它们分别归类到不同分值的题号下,并设置了四道关卡。最后,在各小组闯关完毕后,根据最终所得分值的高低排名,对得分最高的小组进行奖励,并颁发一座奖杯,但这座奖杯只能是暂时保管,如果下一次的竞赛失利,则由小组长当面交给获胜的一方;而对得分偏低的小组“责令”他们及时总结经验,吸取教训,争取在下次竞赛中有所突破。这样的竞赛活动离不开小组内的讨论交流与合作探讨,学生们在小组内的不断质疑、释疑过程也于无形中促使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积累了文言文常识,学习的兴趣自然就来了。
二、互动五步探究法。
此法适用于课文的翻译和内容的理解。以教学《师说》为例,主要采取小组互动学习,先后设计了“自主学习——书声琅琅(朗读感知)——积累常识——疏通文意(难句求助、见招拆招)——分析课文”等五个环节,故称“互动五步探究法”。具体操作如下:
(一)、互动第一步:激发学生兴趣,指导学生自主学习
注意指导:
1.搜集信息,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
2.指导学生正确运用工具书,正确对待辅导书,避免不动脑筋、全盘接受的学习。
3.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获取新知识,明确所碰到的问题,做好提出问题的准备。
(二)、互动第二步:朗读训练,感知文章
培养语感,不破读,不改读,通畅、连贯,吐字清晰发音准确,把握感情基调。
(三)、互动第三步:积累常识
1.小组内相互讨论,将自己的疑难问题提出,小组内不能解决时求教于其他小组同学。
2.归纳并整理。(幻灯片展示)
(四)、互动第三步:齐心协力,疏通文意
这一环节,我又循序渐进地设计了三个步骤:
步骤1——疏通文意
根据所学知识及课后注释,小组内自行翻译,若有不能解决的难句可留下来,向其他小组求助。
步骤2——难句求助
各小组将本组内讨论时不能解决的词语或句子提出来,寻求其他小组的帮助。其他小组若能解答即可当场解决,若全班都无法解答时,教师明确。
步骤3——见招拆招
各小组进行竞赛。如第一组开始读课文的某一段或某几句,读完之后,可任意点其他小组内任何成员来翻译,教师或其他小组同学可随时纠正。
通过这种方式检查合作探究学习的效果,同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老师通过解决学生共性疑难,让学生对当堂所学准确掌握。在解答问题过程中老师要启发学生思维,让学生掌握规律,老师交给解决问题的技巧。该补充的补充,该示范的示范,该点拨的点拨,该归总的归总。
(五)、互动第五步:探究研讨,把握主旨
即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根据课文内容,设计一些相关问题,由浅入深,学生在小组内探讨交流后可以解决这些问题。
三、改编剧本表演法。
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把文章中对话内容多,人物个性突出,故事性强的篇目让学生亲自改编,课堂上亲自演出。如《石壕吏》和《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学,我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结合自己所看过的古装剧,自己编写剧本,安排故事情节、人物,准备道具等,这既调节了学生枯燥的学习氛围,又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对课文更加熟悉。每组学生从改编剧本,背台词,准备道具都积极投入,表演虽不是很专业却也认真,在身心愉悦的情况下,不仅获得了表演的成就感,学习兴趣也加强了。
以上几点是我在教学中做的一些尝试,在教学时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较大程度地调动了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我想只有让他们喜欢文言文,走近文言文,理解文言文,才能真正深入挖掘文章蕴含的文化特色和时代精神,才能有效地拓展延伸文章的内涵。
总之,文言文教学不仅要让学生通过掌握必要的文言知识,达到阅读浅显文言文的目的,而且还应该学习文中所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文化知识和写作知识,领悟体会其中的思想感情和人生哲理,以至培养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对文言文的教学我们还需要不断地钻研教材,不断地探寻各种教学方式与方法,努力实现教师角色的转变,实现学生学习地位的转化,在教师这个“主导”的引领下,让学生真正动起来,把学生变成文言文学习的“乐知者”,让他们能够真正领悟古代文化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