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数学、英语三科从三年级开始就同等成为主科,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英语成绩在三科的分数比较中不是很理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原因有很多,但英语学习最大的障碍就是与现实生活联系少,使用率低。对于很多学生来说,英语好像高高在上,不“平易近人”,在现实生活中使用极少。后来笔者对英语教学中碰到的一些问题进行反思,为什么就不能用现实生活中的常识来解决英语的理解问题呢?把这个高高在上的东西拉到我们身边。现实生活联想法,就较适用于小学低年级英语的语段、语句翻译。如何进行联想翻译法的培养,笔者认为应从两个方面进行提高。
一、用母语来联想理解文段,利用中文与英语的语言交互性
小学低年级英语课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句子短小精炼,实用性强,语法等理论知识要求不高。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课本内容的安排多往周边事物靠拢,多贴合学生的生活与视野。
1.课本多为图文并茂式,运用语文的看图说话法
低段教材在设计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段,都是带有图片的故事性介绍。也就是说,有图片的形象表达,又有文字的书面说明。因此,翻译文段可以采取适当的猜想,就像语文的看图说话。观察每幅图的细节,图与图的连贯性,就可以受到启发,理解部分句意。语言是用来沟通的,不同的语言间也是有联系的,使用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来解决英语的疑惑是可以尝试的。而且随着听力能力检测在考试中比重的加强,对于图片细节的分析也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图片联想文段意思进行翻译,笔者认为是可以提倡的。
2.中文与英文由于语法的差异性,在语句表达上存在顺序的不同,运用中文来进行英文译意的对号入座,考量好双方的各种差异,使翻译达到最佳水平
英文单词同汉语在构成上存在差别,英文多注重整个语句的书写平衡。比如,刻苦学习很重要,直译成英文是:Study hard is very important。但上述的这种形式并没有用it做形式主语的表达来得广泛,此句多译为: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hard.这样更显示出整句话在结构和交流上的平衡与顺畅。因此,中英文的相互翻译一定要考虑到语序的不同。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Good morning ”翻译为“早上好”,而不是“好早上”;“Stand up, please”翻译为“请站起来”,就比“站起来,请”更为恰当。因此,在英文翻译中,一定要结合母语的语法特点进行调适。
如何进行调适呢?笔者认为可以先英语,再中文。就拿 “ Nice to meet you”这句话做例子,先进行单词的逐一翻译:很好 对于 看到/认识 你。先理解句意和语境,是双方刚认识时表示好感、礼貌时使用的交流语。大意是:在对于认识你这件事上,我的感觉是很好的。但还不够简洁,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缩成为:认识你我很高兴,加上中文表意的着重点,最后译为:很高兴认识你。首先无论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都应先把大意理解清楚,不要跑题,之后再译文时达到信息的不遗漏。小学低段英语多要求英译中的句子和个别段落翻译,因此一定要抓住英语单词与中文词语的对应性,一般把句子的所有单词翻译出来,句子的意思就容易完成了。中英文句子在语序上大多数还是相似的。例如:Let’s go to school.每个单词逐译后翻为:让我们 去 上学 吧。因此,翻译单词后进行对号入座,也就是对比填充,再结合双方的语法特点进行调适,便可达到语意明确,简洁方便。
二、使用生活常识进行文段翻译理解
上文提到,小学低段英语课文多为看图说话式,观察主人公的行为动作,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是可以猜测估计出文段的大意的。例如,小学三年级PEP教材上册中Unit 2 的一个Let’s do 部分,通过人物的动作来翻译句子。第一幅图是拍手,英语为:Clap your hands.在这里,学生已经学习了单词hand为手的意思,只要能理解图片的动作,就可以翻译。结合所学的body words进行翻译,只要能看懂图片,运用这些生活常识,翻译准确是不成问题的。
生活常识不仅包括对于图片的理解,也包括对于上下文的常识推理。根据时间段的生活作息进行常识的推理联想翻译,像早晨学生上学的时候见面会问好,说Good morning。还有根据日常情景交际时常使用的交流用语进行联想推测。比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好朋友一段时间未见,再次相聚时都会询问对方这段时间的近况。因此,对于How are you的理解就应该联想到是:你好吗?当被问及后的回答多是:很好,谢谢。从中文的日常交际中就推出了Fine, thank you等答句的意思。结合生活中的交际常识进行语句的分析翻译,联想中文交际时相同情况下的用语,对于英语翻译的帮助是十分有效的。
以上两点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问题找方法。作为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多思考,自主地进行文段翻译。由于小学低段英语课文中语法理论的学习并不多,而是多处于交际情景教学的模式中。多为学生创设情境,牵引思路,引导他进行联想性“猜测”,从而减少英语的抽象性和距离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亲切,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体,就可以达到快乐学习、迅速提高、自信表达的最终目的了。
参考文献:
叶梅芳.浅谈如何运用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2(05).
编辑 薄跃华
一、用母语来联想理解文段,利用中文与英语的语言交互性
小学低年级英语课本有其自身的特点,句子短小精炼,实用性强,语法等理论知识要求不高。考虑到小学生的思维水平,课本内容的安排多往周边事物靠拢,多贴合学生的生活与视野。
1.课本多为图文并茂式,运用语文的看图说话法
低段教材在设计上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段,都是带有图片的故事性介绍。也就是说,有图片的形象表达,又有文字的书面说明。因此,翻译文段可以采取适当的猜想,就像语文的看图说话。观察每幅图的细节,图与图的连贯性,就可以受到启发,理解部分句意。语言是用来沟通的,不同的语言间也是有联系的,使用学习语文的一些方法来解决英语的疑惑是可以尝试的。而且随着听力能力检测在考试中比重的加强,对于图片细节的分析也显得十分重要。通过图片联想文段意思进行翻译,笔者认为是可以提倡的。
2.中文与英文由于语法的差异性,在语句表达上存在顺序的不同,运用中文来进行英文译意的对号入座,考量好双方的各种差异,使翻译达到最佳水平
英文单词同汉语在构成上存在差别,英文多注重整个语句的书写平衡。比如,刻苦学习很重要,直译成英文是:Study hard is very important。但上述的这种形式并没有用it做形式主语的表达来得广泛,此句多译为:It is very important to study hard.这样更显示出整句话在结构和交流上的平衡与顺畅。因此,中英文的相互翻译一定要考虑到语序的不同。诸如此类的例子还有很多,“Good morning ”翻译为“早上好”,而不是“好早上”;“Stand up, please”翻译为“请站起来”,就比“站起来,请”更为恰当。因此,在英文翻译中,一定要结合母语的语法特点进行调适。
如何进行调适呢?笔者认为可以先英语,再中文。就拿 “ Nice to meet you”这句话做例子,先进行单词的逐一翻译:很好 对于 看到/认识 你。先理解句意和语境,是双方刚认识时表示好感、礼貌时使用的交流语。大意是:在对于认识你这件事上,我的感觉是很好的。但还不够简洁,两部分合成一部分,缩成为:认识你我很高兴,加上中文表意的着重点,最后译为:很高兴认识你。首先无论是英译中还是中译英,都应先把大意理解清楚,不要跑题,之后再译文时达到信息的不遗漏。小学低段英语多要求英译中的句子和个别段落翻译,因此一定要抓住英语单词与中文词语的对应性,一般把句子的所有单词翻译出来,句子的意思就容易完成了。中英文句子在语序上大多数还是相似的。例如:Let’s go to school.每个单词逐译后翻为:让我们 去 上学 吧。因此,翻译单词后进行对号入座,也就是对比填充,再结合双方的语法特点进行调适,便可达到语意明确,简洁方便。
二、使用生活常识进行文段翻译理解
上文提到,小学低段英语课文多为看图说话式,观察主人公的行为动作,联系生活中的一些常识,是可以猜测估计出文段的大意的。例如,小学三年级PEP教材上册中Unit 2 的一个Let’s do 部分,通过人物的动作来翻译句子。第一幅图是拍手,英语为:Clap your hands.在这里,学生已经学习了单词hand为手的意思,只要能理解图片的动作,就可以翻译。结合所学的body words进行翻译,只要能看懂图片,运用这些生活常识,翻译准确是不成问题的。
生活常识不仅包括对于图片的理解,也包括对于上下文的常识推理。根据时间段的生活作息进行常识的推理联想翻译,像早晨学生上学的时候见面会问好,说Good morning。还有根据日常情景交际时常使用的交流用语进行联想推测。比如,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好朋友一段时间未见,再次相聚时都会询问对方这段时间的近况。因此,对于How are you的理解就应该联想到是:你好吗?当被问及后的回答多是:很好,谢谢。从中文的日常交际中就推出了Fine, thank you等答句的意思。结合生活中的交际常识进行语句的分析翻译,联想中文交际时相同情况下的用语,对于英语翻译的帮助是十分有效的。
以上两点是笔者在教学过程中总结出来的,从问题找方法。作为教师,应尽量培养学生多思考,自主地进行文段翻译。由于小学低段英语课文中语法理论的学习并不多,而是多处于交际情景教学的模式中。多为学生创设情境,牵引思路,引导他进行联想性“猜测”,从而减少英语的抽象性和距离感,让学生感受到英语的亲切,成为学习英语的主体,就可以达到快乐学习、迅速提高、自信表达的最终目的了。
参考文献:
叶梅芳.浅谈如何运用联想教学法培养学生的能力[J].学周刊:学术研究,2012(05).
编辑 薄跃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