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一个智慧的“追问者”

来源 :东方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两天接到学校通知,说市教育局要来学校督导,每人都要准备好一节随堂课。许教导提醒我“好好准备啊,二年级的课肯定要听的”。
  我对这个任务并不陌生,工作二十年来,我已经多次被听这类所谓的“随堂课”了。
  根据教学进度,我们二年级组准备了“两位数乘一位数(不进位)”一课,这部分内容先教学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为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做好准备,再教学两位数乘一位数的不进位乘法。备课时,我觉得这一课比较简单,尤其是整十数乘一位数的口算,孩子们学起来应该很轻松,只是感觉计算课比较枯燥,很难出彩。但“随堂课”毕竟不是公开课,那就把它当成家常课来上吧,朴实一点,轻松一点。
  督导那天,我被选中听第二节课,还好,第一节课我正好可以在另一个班先试上一下。
  第一节课,我按照课前预设,先让学生观察例题1的主题情境,提出问题:每头大象运了20根木头,3头大象一共运了多少根?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后,组织反馈,重点交流“20×3”的算法。我问:“20×3等于60,你们是怎么算的?”有学生说:“先算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还有不同算法吗?”我紧接着问。一个学生说“20×3就是3个20相加,20+20+20等于60。”另一个说“我先把3看成三个1,1个1乘20等于20,3个1乘20就等于60。”听听孩子们说的都有道理,于是我马上作小结性评价:小朋友都有自己不同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算出正确答案。
  但是,在接下来学习例题2,让孩子们说说14×2=28是怎么想的时,他们却只会说2个14相加是28。问题出在哪里呢?刚才口算20×3时孩子们不是很会说的嘛!
  第一节课后是大课间活动,我一边做广播操一边快速回想着刚才例题1的设计,发现我其实只满足于由学生呈现“20×3”的多种算法了,教学停留于算法的交流与掌握,而其中的算理——为什么可以先去掉0,再添上同样多的0,却被我忽视了。孩子们知道“可以怎样算”,而不知道“為什么可以这样算”。刚才算法的交流仅仅让孩子们掌握了一套解决整十数乘一位数的操作程序,而这一操作程序是不具有发展性和可迁移性的。也就是说,应用这一操作程序无法解决类似“14×2”的问题了。
  第二节课,又到交流“20×3”的算法的环节了。我让孩子们说说20×3等于60是怎么算的。耿嘉昊第一个发言:“先算2×3等于6,再添一个0等于60。”我说 :“你们听懂耿嘉昊的算法了吗?谁来再说一遍。”陈琦举手复述了一遍。“你们都同意这种算法吗?”孩子们响亮而整齐地回答:“同意!”我故作疑惑状:“一会儿把0去掉,一会儿又把0添上去,真的可以这样算吗?”“应该可以的吧。”孩子们齐声说,但声音明显小了许多。可以看出,不少学生已经开始了新的思考。我趁机追问:“可以这样算吗?说说你们的理由。”朱龚意说:“前面去掉的是1个0,后面添上去的也是1个0,没有多也没有少,肯定是可以的。”何家裔发表了她的意见:“我是用加法算的,20×3就是3个20相加,结果也是等于60。”我为难地告诉他们:“何家裔很会动脑筋,想到用加法来验证结果的正确性。但还是没有说清楚为什么可以添上0、去掉0。”李好急着站了起来:“沈老师,我妈妈早就教过我了,就是这么算的!”陈骁挑战般地回了一句:“万一你妈妈教错了呢!”这时,毛亦宁像发现新大陆般说:“我知道可以怎么想了!我们可以先把20看作2个十,2个十乘3等于6个十,6个十就是60。”教室里十分安静,好多孩子露出了恍然大悟的神情,仿佛在说:噢,原来是这么回事啊!隔了两三秒功夫,黄笑词带头鼓起掌来!
  此时,课堂已进入了高潮,孩子的发现和表达如此的丰富,而我那一刻所能享受的大概就是他们所赋予的一种所谓幸福的感觉吧。教师对算理刨根问底的追问给学生出了一道难解之题,可以看到,在算理的阐述过程中,多数学生开始十分茫然,不知该作何解释。其中李好的回答使我清晰地认识到,即使个别学生已经较为熟练地掌握了算法,但并不意味着他已经明白了其中的算理。正是教师用智慧的手法精心设计的追问再次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引发了他们的探究心向。可以看到,学生在“茫然——沉思——尝试解释——恍然大悟”的过程中,数学严密的逻辑思维得以锤炼,算理得以澄清。
  那天快放晚学时,许教导来告诉我,说教研室的张老师对我今天的这堂课评价很高。
  说实在的,作为一个普通的一线教师,能得到这样的评价确实很高兴,但是时至今日,课堂中那智慧的追问深深地留在我的心里,像冬日的阳光一样美丽而温暖,这使我更加坚信,只有最朴实的教学设计,最简单的教学环节,才能留给学生更为广阔自主的探索空间。课堂的精彩,虽不能完全预约,但也是可以预约的。如果说课堂上的教师是一个“追问者”,那就不妨做个智慧的“追问者”吧!
  作者单位:江苏省张家港市实验小学
其他文献
一、画画是孩子的天性,懂得保护孩子的天性才能使孩子得到更好的发展  如同孩子走路、说话一样,画画是孩子天生的本能。人类从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开始感受美术元素:首先,孩子在各式各样的玩具中感受到色彩,其次感受到形状。当孩子能够握东西时,就已经开始感知这个世界;他们用各种线条和色彩自由地、快乐地、甚至是肆意地表达着自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抒发着自己的情感;在大人看来是“乱涂、乱画”,但是若你能耐心地倾听他
期刊
《纲要》中指出: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各种方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书写技能。因此,早期阅读教育不但适合幼儿的年龄特点、能为幼儿所接受、深受幼儿的喜爱,而且能促进其在不同水平上的发展。阅读也需要在慢慢培养、感受的过程中,体验到阅读带来的兴奋、乐趣以及收获。相信大家都喝过一杯香浓的咖啡,要让你来说怎么样才能品尝到咖啡中的浓郁香味?也
期刊
学校管理的任务是要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而这一任务的实现有赖于学校全体师生员工的共同努力,特别需要一支数量适当、结构合理、品德高尚、业务精良、善于教书育人的教书队伍。邓小平同志曾经指出:“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在学校管理工作中,抓好了教师工作管理这一环节,也就
期刊
教学是一种有明确目的性的认知活动,它必须考虑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否扎实掌握,思维能力是否得以提升,情感态度是否得以发展等。而课堂教学的有效程度直接决定教学目标的达成度,优效的课堂是广大教师的理想和追求。然而在当今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由于种种原因导致教和学的效益低下、甚至无效的现象时有发生。下面结合笔者执教的《百分数的认识》一课,谈谈自己对有效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  一、尊重学生的学习基础是有效
期刊
根据建构主义理论,该理论主张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认为知识不是由教师灌输的,而是由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协作、讨论、交流、互相帮助(包括教师提供的指导与帮助),并借助必要的信息资源主动建构的。  信息技术与物理教学的整合是指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方法、信息资源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起来,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信息技术促进了物理教
期刊
长期任教六年级的我,今年接的是三年级的学生。一段时间下来,感慨颇多。相比六年级的学生而言,三年级的学生活泼、胆子大,课堂很活跃,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但是,我却常常看到这样的镜头:当一个学生的发言还没完,旁边的学生却高高地举起了手,大声嚷道:“老师,我来,我来……”当我指名一位学生回答时,其余举手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叹起气来,垂头丧气,根本顾不了听讲;当我讲得津津有味时,学生却在旁若无人地干着自
期刊
“生态课堂”这一时髦的名词随着人类密切关注生态和谐、创建和谐社会应运而生。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物种都具有各自的生物特性、生长需求和生存规律,具有各自相应的地位和作用,人类只有把握好物种的多样性这个基础,才能保证一个生态系统平衡并持续稳定地发展,反之,生态系统就会失衡。从生态学的角度看,课堂面对的也都是生动活泼、多姿多彩、独具特色的“人”,每个人又有各自独特的思维,因此我们在保证“生态课堂”平衡的同时,
期刊
一、复习课应关注概念形成过程  中华民族创造了博大精深、灿烂辉煌的文化,但伴随着文化工业时代的到来,国民语文水平和文化素养之低下令人触目惊心。学校对培养小学生良好语文习惯越来越不重视,更强调的是书本知识的传授。良好的作文习惯包括勤观察的习惯、勤练笔的习惯、写完以后认真修改的习惯、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习惯。  二、培养勤观察的习惯  观察之于作文,有如鸟的翅膀,车的轮子,没有它,鸟不能飞,车不能行。 
期刊
初中历史新课标充分体现以学生为本,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掌握方法,培养学习能力,逐步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作为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观点与评价方式,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下面是笔者在教学中的几点实践与体会:  一、创设学习共同体,营造民主的师生关系  教学实践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师生之间的关系。新课标中要求大力提倡人文精神,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因此,在教与学的关系中,教师必须改变
期刊
苏联教育学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则特别强烈。”由此不难看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们还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这样能够进行自主探究的机会,以此来满足他们种种探究的美好愿望,进而可以构建起有利于培养他们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能力的情景,并且我们作为教育者还要让他们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憧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