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确了素质教育的内涵,并结合笔者多年的教学实际,就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改革的模式、对策、机制等提出了关于高职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认为在高职教育改革的过程中要做好优质核心课程建设、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培养引进聘请相结合、提高学校综合实力、实施学校高职文化建设等工作,希望为高职教育改革提供一些借鉴。
素质教育高职教育改革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和模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来看,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帮助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注重发展思想、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竞争也日益激烈,当代学生要想做到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面临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增强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科学合理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体质,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改革思路
(一)做好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发为课程目标,遵循职业性原则,以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为中心来选择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安排教学顺序,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全面规划、重点优先,实境导向、贴近生产,多元投入、校企共建,注重效益、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与社会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和途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制度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成为真实生产企业。
高职院校多是应用型技术专业,要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在校内建设仿真生产条件的实训基地,进行仿真生产操作实训。同时,教师利用基地条件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成为行业的职工培训基地和技术应用推广基地。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借鉴东部、东南部等发达地区的高职办学经验,通过“学校+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外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达到100%,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100%。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这既是学校教学的创新,也是学校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这不仅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科技经济相结合的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培养引进聘请相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要以高水平“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增聘企业优秀兼职教师,实施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双师”结构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行业内专业知名公司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团队到學校担任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还要确定以重点建设项目核心专业及专业群,不断在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利用便利条件,让学校教师在省市各有关学术组织中任职或兼任企业高管、项目经理,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强有力的师资储备才能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全面加强学校各方面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提高学校的科技与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加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经历和工作经验,通过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承担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广泛与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要积极承担学校教师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保持在相关行业和专业的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东部发达地区学校要主动开展对西北、东北、华北地区职业院校的对口支援,签署长期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培训师资及教学管理人员,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发挥学校辐射带动作用。
(五)实施学校高职文化建设
学校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运行与治理结构,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创新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将统一规格培养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有机结合,把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的分层次的选修课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创建学校的精品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毕业生成为人格健全、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社会人。
三、结语
素质教育的理论到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不断创新模式,努力推进工学结合,才能有所成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关键是看培养出来的人具备哪些职业能力,但是目前我国普遍对高职培养出来的人不认可,导致就业率低,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驱动高职教育改革的动因,我们要不断地对高等职业学校培养职业化教育不断更新,采取新的模式去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信军.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邹媛,董星星.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对基础教育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窦春梅.“主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
[4]邓永富.用现代教育理念探索常规教学[J].教育科研,2002,(3).
素质教育高职教育改革一、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教育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科教兴国战略背景下提出了一种全新的教育思路和模式,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来看,这是我国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它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各个方面的素质,帮助学生全方位的发展。素质教育不仅注重学生学习课本知识,还注重发展思想、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社会在不断发展和进步,竞争也日益激烈,当代学生要想做到适应社会的发展,就必须面临身体、心理等各个方面的挑战。因此,通过教育手段帮助学生增强身体以及心理等各个方面的素质,就显得十分的重要。科学合理的教育可以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增强体质,从而帮助学生不断的自我完善和进步。
二、素质教育理念下高职教育改革思路
(一)做好优质核心课程建设
重点建设的专业核心课程以学生的职业能力开发为课程目标,遵循职业性原则,以行业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或项目)为中心来选择课程内容,按照工作过程安排教学顺序,实施以真实工作任务或社会产品为载体的融“教、学、做”为一体的教学方法,探索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行动导向的教学模式,建立突出职业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二)实施实践教学基地建设
按照“全面规划、重点优先,实境导向、贴近生产,多元投入、校企共建,注重效益、持续发展”的建设原则,进行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积极探索与社会企业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的方法和途径,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和法人制度建设校内生产性实训中心,成为真实生产企业。
高职院校多是应用型技术专业,要积极开展与企业的深度合作,由学校提供场地,企业提供生产设备,在校内建设仿真生产条件的实训基地,进行仿真生产操作实训。同时,教师利用基地条件进行技术开发,为企业承担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资格鉴定,成为行业的职工培训基地和技术应用推广基地。欠发达地区要充分借鉴东部、东南部等发达地区的高职办学经验,通过“学校+企业+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校外半年以上顶岗实习学生达到100%,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比例达到100%。加强校企合作办学,这既是学校教学的创新,也是学校迫切需要实现的目标;这不仅是学校和企业之间的合作,教学与生产实践的合作,也是科技经济相结合的合作,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大势所趋。
(三)培养引进聘请相结合
在改革过程中,要以高水平“双师”素质的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为核心,增聘企业优秀兼职教师,实施专兼结合的优秀教学团队建设工程,打造一批具有“双师”结构的优秀专业教学团队。建立兼职教师资源库,聘请行业内专业知名公司企业的专业人才和能工巧匠,例如,电气自动化技术、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等专业团队到學校担任兼职教师。
高职院校还要确定以重点建设项目核心专业及专业群,不断在实训基地建设,教学改革与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不断发展。利用便利条件,让学校教师在省市各有关学术组织中任职或兼任企业高管、项目经理,在培养人才服务社会中体现自身价值。强有力的师资储备才能为学校的建设发展奠定坚实的人力基础。
(四)提高学校综合实力
全面加强学校各方面建设,提升学校整体实力,提高学校的科技与社会服务能力。鼓励教师到企业实践,增加教师企业生产一线的经历和工作经验,通过教师与企业合作共同进行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承担企业员工岗位培训等途径,提高教师的社会服务能力。
广泛与地方企业和地方政府开展合作,建立高技能人才校企合作培养制度,要积极承担学校教师机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工作,保持在相关行业和专业的教育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东部发达地区学校要主动开展对西北、东北、华北地区职业院校的对口支援,签署长期对口支援合作协议,开放校内实训基地,共享优质教学资源,培养培训师资及教学管理人员,指导专业建设和教学管理,发挥学校辐射带动作用。
(五)实施学校高职文化建设
学校不断完善学校内部运行与治理结构,引入企业文化、企业管理理念,建立校企合作的保障制度,建立有利于高职教育目标实现的学校管理制度体系,创新适应工学结合要求的教学管理运行机制。
学校将统一规格培养与学生个性、特长发展有机结合,把课程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主渠道。同时设置科学合理、内容丰富的分层次的选修课体系;开展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文体活动、科技竞赛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丰富师生的文化生活,创建学校的精品文化活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激发奋发进取的精神,增强交往与合作的能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实践能力,使毕业生成为人格健全、具有一定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合格社会人。
三、结语
素质教育的理论到实践,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多方面不断创新模式,努力推进工学结合,才能有所成效。我国高职院校教育的关键是看培养出来的人具备哪些职业能力,但是目前我国普遍对高职培养出来的人不认可,导致就业率低,所以针对这些问题,这也是素质教育驱动高职教育改革的动因,我们要不断地对高等职业学校培养职业化教育不断更新,采取新的模式去培养,才能为社会培养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郑信军.现代教育理论[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邹媛,董星星.人的全面发展视野下对基础教育的思考[J].重庆教育学院学报,2011,(5).
[3]窦春梅.“主题教学”的思考和实践[J].人民教育,2004,(12).
[4]邓永富.用现代教育理念探索常规教学[J].教育科研,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