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沟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把语文与音乐紧密结合,恰当地运用音乐手段,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诗意流淌,能够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陶冶学生的性情,愉悦学生的身心,有助于语文学科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音乐 学科联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1
课程的综合化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综合。音乐,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情感艺术,它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性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沟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语文与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音乐元素辅助语文教学,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能够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美文如画,诵读如歌,文字是有节奏的,更是有情感的,恰当的音乐能推波助澜,烘托气氛,让朗读具有音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让美妙的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诗意流淌!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形象地讲述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小动物的小爪子或者小蹄子的形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还讲述了小青蛙冬眠的特点: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呢?一番热烈的交流之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首优美欢快的儿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活泼俏丽的音乐,愉悦了孩子们心灵。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冬天的梦,在冬天里,这群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它们也做了一个梦,一个甜甜的、美美的梦!这首轻快甜美的儿歌,点缀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音乐是有神奇魔力的,孩子们小脸儿通红,小眼儿放光,我们师生都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拍起手来。“告诉小青蛙,告诉小甲虫,告诉小刺猬,告诉小狗熊”,这四个整齐的小乐句,每个小节结尾处正好空一拍,利用这个空拍,我恰到好处地重复一次小动物的名字,与音乐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种音乐的节奏美,妙不可言!孩子們既感受到了欢快甜美的音乐,又在轻松愉悦中认识了更多冬眠的小动物,一举两得!音乐的语言丰富而含蓄,微妙而深刻,恰如其分地运用恰当的音乐,将音乐与语文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够给语文课堂带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美的震撼!
一曲长歌伤别离。经典永流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谁也不知道,这一别之后,何日才能再相见!从晓出,到映日,诗人杨万里和好友林子方难舍难分,难分难舍!杨万里挥毫泼墨,把千古离别情写进这不朽的诗文,充分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谊。在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出水莲》清丽典雅的旋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时空,流连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欣赏那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别样红的映日荷花,感受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殷殷期盼,切切叮咛!色彩饱满的《出水莲》,音调古朴,风格淡雅,别具一格,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热情,一份感动!
高山流水觅知音。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在传颂着《伯牙绝弦》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或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雄伟庄重;或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潺潺细流,绵延不断;或群山奔赴,万壑争流,激昂澎湃;或余波激石,轻舟已过,其韵悠悠。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怀着对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无限敬意,对知音的无比向往,和着这一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的古筝名曲《高山流水》,齐诵课文,将这个感人的知音故事继续传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代作家梁晓声先生的《慈母情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能比母爱,更纯,更深。讲到催人泪下的这一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时,《烛光里的妈妈》适时响起,咏叹调般的音乐陈述,表达着内心奔腾的情感,深情的呼唤,将难以抑制的激情推向高潮,那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使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慈母对子女的一片深情,以及子女对慈母的敬爱之情,《烛光里的妈妈》唤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未成曲调先有情。学习课文《月光曲》时,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创作故事,文章里有一段优美的文字,描写了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优美的琴声产生的联想:“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在欣赏这段文字时,我播放了《月光奏鸣曲》这首乐曲,柔和抒情的音乐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沸腾热情的旋律如海上滔天的巨浪,汹涌的波涛,与文字中描述的情景十分吻合。我饱含深情地朗诵着,朗读由单薄变得丰厚,音乐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与音乐的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如临其境,跃跃欲试,“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的学习目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完成,这就是音乐的强大力量!
音乐和语文,都是心灵的艺术。恰到好处地使用音乐元素,借助音乐的力量,点燃学生的激情,感受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的音乐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诗意流淌,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在音乐的点缀中锦上添花。今后,我将继续探索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我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快乐地飞翔在语文的天空里!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
[2] 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 刘均逸、邰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
关键词:小学语文 音乐 学科联系
DOI:10.12241/j.issn.1009-7252.2020.20.021
课程的综合化不仅要求课程内容的综合,更为重要的是教学方式的综合。音乐,是一门具有独特魅力的情感艺术,它有着强烈的感染力,能愉悦我们的身心,陶冶我们的性情。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尝试沟通学科之间的相互联系,将语文与音乐紧密结合起来,恰当地运用音乐元素辅助语文教学,创设愉悦的学习情境和氛围,能够开阔学生的人文视野,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
新课标指出,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美文如画,诵读如歌,文字是有节奏的,更是有情感的,恰当的音乐能推波助澜,烘托气氛,让朗读具有音乐的节奏美和韵律美,学生能更深刻地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从而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高课堂学习效果,让美妙的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诗意流淌!
雪花带来冬天的梦。《雪地里的小画家》这篇课文,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形象地讲述了小鸡、小狗、小鸭、小马四种小动物的小爪子或者小蹄子的形状:小鸡画竹叶,小狗画梅花,小鸭画枫叶,小马画月牙。还讲述了小青蛙冬眠的特点: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还有哪些小动物也会冬眠呢?一番热烈的交流之后,我给孩子们播放了一首优美欢快的儿歌《雪花带来冬天的梦》,活泼俏丽的音乐,愉悦了孩子们心灵。雪花给我们带来了一个冬天的梦,在冬天里,这群可爱的小动物,小青蛙、小甲虫、小刺猬,小狗熊,它们也做了一个梦,一个甜甜的、美美的梦!这首轻快甜美的儿歌,点缀了我们的语文课堂,让课堂气氛更加轻松活跃。音乐是有神奇魔力的,孩子们小脸儿通红,小眼儿放光,我们师生都情不自禁地随着音乐的节奏拍起手来。“告诉小青蛙,告诉小甲虫,告诉小刺猬,告诉小狗熊”,这四个整齐的小乐句,每个小节结尾处正好空一拍,利用这个空拍,我恰到好处地重复一次小动物的名字,与音乐融为一体,浑然天成,这种音乐的节奏美,妙不可言!孩子們既感受到了欢快甜美的音乐,又在轻松愉悦中认识了更多冬眠的小动物,一举两得!音乐的语言丰富而含蓄,微妙而深刻,恰如其分地运用恰当的音乐,将音乐与语文完美地结合起来,能够给语文课堂带来美的享受,美的感染,美的震撼!
一曲长歌伤别离。经典永流传,《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脍炙人口的经典诗歌。在交通不便的古代,谁也不知道,这一别之后,何日才能再相见!从晓出,到映日,诗人杨万里和好友林子方难舍难分,难分难舍!杨万里挥毫泼墨,把千古离别情写进这不朽的诗文,充分表达了诗人和朋友之间比山还高、比海还深的深情厚谊。在中国十大古筝名曲之一《出水莲》清丽典雅的旋律中,我和孩子们一起穿越时空,流连在美丽的西子湖畔,欣赏那无穷碧的接天莲叶、别样红的映日荷花,感受诗人和朋友之间的依依不舍,殷殷期盼,切切叮咛!色彩饱满的《出水莲》,音调古朴,风格淡雅,别具一格,具有一种特殊的韵味,它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多了一份热情,一份感动!
高山流水觅知音。两千多年来,一代又一代的中国人都在传颂着《伯牙绝弦》这个荡气回肠的故事: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人生难得一知己,千古知音最难觅!古筝名曲《高山流水》,或犹见高山之巅,云雾缭绕,雄伟庄重;或犹如点滴泉水聚成潺潺细流,绵延不断;或群山奔赴,万壑争流,激昂澎湃;或余波激石,轻舟已过,其韵悠悠。课堂上,我和我的学生,怀着对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无限敬意,对知音的无比向往,和着这一曲形象生动、气势磅礴的古筝名曲《高山流水》,齐诵课文,将这个感人的知音故事继续传颂!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当代作家梁晓声先生的《慈母情深》,表达了作者对母亲深深的感恩和怀念之情,在这个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爱能比母爱,更纯,更深。讲到催人泪下的这一段“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时,《烛光里的妈妈》适时响起,咏叹调般的音乐陈述,表达着内心奔腾的情感,深情的呼唤,将难以抑制的激情推向高潮,那真挚、深情的乐曲深深地打动了学生的心,使人物描写与情感表达融为一体,学生更深刻地体会到慈母对子女的一片深情,以及子女对慈母的敬爱之情,《烛光里的妈妈》唤起了学生情感上的共鸣!
未成曲调先有情。学习课文《月光曲》时,我和孩子们一起了解了贝多芬《月光奏鸣曲》的创作故事,文章里有一段优美的文字,描写了皮鞋匠听着贝多芬的优美的琴声产生的联想:“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亮正从水天相接的地方升起来。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洒遍了银光。月亮越升越高,穿过一缕一缕轻纱似的薄云。忽然,海面上刮起了大风,卷起了巨浪,被月光照得雪亮的浪花,一个连一个朝着岸边涌过来……”在欣赏这段文字时,我播放了《月光奏鸣曲》这首乐曲,柔和抒情的音乐犹如在瑞士琉森湖月光闪烁的湖面上摇荡的小舟一般,沸腾热情的旋律如海上滔天的巨浪,汹涌的波涛,与文字中描述的情景十分吻合。我饱含深情地朗诵着,朗读由单薄变得丰厚,音乐画龙点睛的作用表现得淋漓尽致,文字与音乐的结合相得益彰。学生如临其境,跃跃欲试,“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的学习目标,自然而然水到渠成地完成,这就是音乐的强大力量!
音乐和语文,都是心灵的艺术。恰到好处地使用音乐元素,借助音乐的力量,点燃学生的激情,感受语言文字本身具有的音乐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提升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养。让音乐在语文课堂中诗意流淌,会使我们的语文课堂在音乐的点缀中锦上添花。今后,我将继续探索音乐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运用,我愿和我的学生们一起,乘着音乐的翅膀,快乐地飞翔在语文的天空里!
参考文献:
[1] 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教育科学出版社,2015年。
[2] 李方《现代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
[3] 刘均逸、邰方《小学音乐教学方法与策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