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阅读改变你我

来源 :教师·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l696007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阅读是人类社会生活的一项重要活动,是人类汲取知识和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阅读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一种生活习惯,对于教师来说,尤为重要。教师本身就是知识的代言人,文化的传递者,在这个知识开放的时代,教师要能够“为师”,就需要源源不断地汲取丰富的知识文化,而书籍就是我们进步的阶梯。将热爱阅读的教师组织集合成一个“群”,更有助于教师的阅读时间的保证和阅读质量的提升。
  一、概念建构:从混沌走向清晰
  (1)专业。在教师这个领域,我们拥有比别人更系统的知识认定,如心理学、教育学等;更明晰的知识言语,如如何组织语言、表达情感的方式;更强大的操作技能,如如何进行课堂调控、运用教学机智、多元评价等。“专业”阅读就是通过阅读让我们拥有这些“专业”知识和能力,从而拥有我们教师这个职业话语权。
  (2)阅读。古人将“阅”与“读”是分开的,“阅”就是指看,“读”则指反复地吟诵。而今天的“阅读”已经有了更广泛的外延,是“读”,“读”后有“思”;是“思”,“思”后要“写”;是“写”,“写”后要“广而告知”,在更宽泛的交流中得到思想的碰撞和书籍力量的感召,从而得到更鲜活更深邃的理解和精神文化。
  (3)群。“群”并不是僅仅从数量的标准出发,而是一个“共同体”,是“尺码”相同的人的精神相约。群里的老师志同道合,虽身处浮躁的时代,但不肯放弃早已被许多人弃如敝屣的纯真理想,而是守护着最初的纯真愿望,将专业修炼视为终身之事,视为幸福之事。
  二、制度建构:从漫步走向舞步
  
  (1)群的成立——畅想“自由”后的规约。专业阅读群在成立之初,每位教师都可以自由选择加入哪个群组织。和自己熟识的同事、合作的年级老师在一起,更大限度地方便教师的阅读和研讨,可以更自由地采用阅读方式和阅读习惯。在这种自由选择之后,专业阅读群成立时,那么这个“自由”组合的组织就要形成相应的规范,而这个规范也是群里的教师共同制定,适合他们年龄特点、阅读特点的“章程”。
  (2)书的选择——享受“喜欢”后的合宜。很多老师的阅读,全凭自己的喜好,带有浓烈的个人喜好色彩,而且没有整理过自己的知识系统,阅读了很多年,却始终处于散漫、凌乱、迷茫的阶段。我们的知识是很单一的,而且还没有梳理成体系,这些知识只是随意生长的“枝干”。其实我们的大脑并非知识越多越好,而是要构筑合宜的大脑。“合宜”不是数量的多,而是知识系统的完善。最合宜的大脑建构应该是本体性知识占50%,人类基本知识占20%,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知识占30%。专业阅读群成立后,我们允许教师在自由的闲暇时间继续阅读自己喜欢的书,但“群”会根据大家的阅读情况有计划地有针对性地进行推荐书目的共读。专业阅读群的阅读书目必须能够帮助教师建构起多元学科知识组成的相融汇的体系结构,从结构框架的角度完善教师的知识储备。
  (3)人的发展——培植“需要”后的自觉。“阅读”对于大部分教师来说还是一种“需要”,但我们不需要一时的冲动,需要永远的追求。所以专业阅读群的建构,更是给教师一种在阅读上的引领,在行动上的引领,在思想上的引领,通过不断地引领使教师对阅读从“需要”转变成一种文化自觉,使教师感觉阅读就是生活的氧气,每天都渴望呼吸。
  三、策略建构:从个体走向群体
  (1)个人导读 集体交流。阅读群成员的交流并不能只讲究“开放”而无“收敛”,所以首先推出“个人导读 集体交流”的方式。在每个专业群中都有一位骨干教师进行“导读”,明确每章阅读重点、难点,需要探讨的话题,让组员有明确的方向。在集体交流时围绕“中心”进行探讨,各抒己见。在广泛交流的基础上仍然由“导读”员进行点评和提升。这种方式使得专业阅读“形”散而“神”不散。
  (2)个性反思 全体感应。古人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阅读是要把文字融进自己的思想灵魂里去的,所以阅读群的成员在每次集体交流后,在广听观点、广纳智慧的基础上,要将集体的口头的交流化为通过大脑后的真知灼见,进行自省自纠式的反思,延伸拓展式增值阅读,并及时记录与共同体共同分享。这就是阅读群倡导的“个性反思 全体感应”。
  (3)个体展示 共同体分享。群阅读与个人阅读最大的区别在于:群阅读会给你带来更多的火花灵光,也会给你增加更多的阅读压力。所以群阅读要将这种压力转化会动力,“个体展示 共同体分享”就是为此而采用的一种方式。每隔一个阶段,群组织都会为某个教师举行个人阅读展,展示的方式可以是阅读反思的文本式呈现,也可以是举行个人专题讲座。我们给每个加入阅读群的教师提供更多的展示机会,让他们通过阅读能够独当一面,能够独立成为一个讲座的主讲人,让他们为自己的阅读而自豪,也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阅读对自己行为方式的改变,对自己人生舞台的改变。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中心小学南校区)
其他文献
摘要:近二十年来,我国的民办高校异军突起,已成为高等教育事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与此同时,民办高校的内部控制问题也逐渐显露出来。以D学院为例,从内部控制的五要素入手,指出D学院存在的内部控制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旨在完善民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促进民办高校的持续稳定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民办高校;风险  一、引言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的相继出台,我国高等教
班主任工作是一项比较细致而又复杂的工作,如果不能全面、及时、正确的处理日常班级事务的话,很容易出现管理上的被动和紊乱的局面。如果班主任在教育他们时,总是紧绷着脸,总是以批评作为斥责手段的话,效果可能不近人意,甚至会出现事与愿违的结果。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欣然接受你的陈述呢?我认为赏识教育就是一种切实可行而又行之有效的手段。    一、 我们要善于找寻他们的闪光点    每个人,特别是初中生已经开始慢
摘要:随着行业竞争日趋激烈,信用销售成为出版发行企业扩大销售规模、抢占市场份额的重要手段,由此形成大量应收账款,加剧企业坏账风险。本文分析了出版发行企业应收账款管理存在的问题,从构建客户信用评估体系、加强销售合同管理、规范业务对账制度、完善财务管控等方面提出管理建议。  关键词:应收账款管理;信用评估;出版发行  如何有效管理应收账款,防控坏账风险,成为出版发行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出版发行
《假如》是新课标人教版第三册第六组课文中的一首小诗,作者借助“马良的神笔”,表达了对小树、小鸟、残疾人发自内心的关爱,这些关爱显示了儿童一颗博大而纯真的心。通过这篇文章,教师要启发孩子们关爱他人、关爱生活、关爱环境。因此,我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式在两个班级上课,取得了不同的教学效果,也清楚地看到了自己教学中的不足,在此,我列出几点与大家共同思索。    一、注重教学内容,忽视学生情趣调动    在第
湖南省资兴市兰市乡中心完小(以下简称“兰市完小”)坐落在美丽的兰溪之畔,学校始终坚持“树立精品意识,创建精品工程,打造精品学校”的办学理念,依托兰花资源优势,敢为先行先试,以兰为媒抓育人,把精细化管理渗透到学校教育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将各项工作抓精、抓细、抓实,构建和谐书香校园,实现科学跨越发展,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山乡合格样板校。近年来,学校工作在迎接“两项督导评估”考核中得到湖南省郴州市等领导的充分
“感”从何来?!  我是带着寒意去学校会议室浏览老师们写的随笔的。谁知这一看不仅眼前一亮、心底炽热,还让我在会议室“折腾”了三天。我悲喜交集,从末有过的一种圣洁和空灵的感觉,促使我心里的小溪涓涓流出。我想,还是首先把镜头对准这样几段文字吧……  (一)“学生两次沸腾,有的流下激动的泪水,场面持续20多分钟。要期中考试了,我仅仅和他们握握小手啊,竟然产生这样意想不到的效果。我真为自己以前对他们的态度
一、基本说明  1教学内容所属模块:初中数学   2年级:七年级   3所用教材出版单位:人民教育出版社   4所属的章节: 第四章第一节  5学时数:45分钟   二、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进一步认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了解一些立体图形可由平面图形围成,一些立体图形可按不同方式展开成平面图形。(2)了解正方体、长方体的表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简单的立
编者按:梨花一枝春带雨,欲催蓓蕾绽新枝。湘潭高新区火炬学校就是朝霞中的这朵蓓蕾,开办才短短两年多的时间,该校师生们已频频在全国、全省的各项大赛中显山露水,令人瞩目。这究竟是怎样一股神奇的力量?该校的校长黎辉(以下简称“校长”)究竟有着怎样的治校方略?为此,笔者对黎辉校长进行了访谈,从中我们可以探寻到火炬学校迅速崛起的奥妙。    记者:火炬学校创办的背景是怎样的?  校长:火炬学校是湘潭高新区管委
同志们:  大家好!目前,《教师》杂志面临非常好的发展机遇。本月16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高规格的推进教育强省教育工作会议。会上,张春贤书记强调,湖南省将继续坚定不移地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努力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人才,更加重视德育教育和能力培养,提升教育服务社会和发展经济能力,着眼人的全面发展和加快富民强省的需要,积极改革探索,努力走出一条教育现代化和教育强省之路。教师是建设教育强
作文评语是作文教学过程的延续,是师生交流心灵,切磋水平的重要阵地。一条精彩的评语,对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对于优秀习作来说,是一种锦上添花式的鼓励,能激起作者更上一层楼的强烈欲望;对差等习作来说,是循循的诱导,是幽默风趣的激励,是善意真诚的劝训。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重要特征。”在作文教学领域,如何具体贯彻人文精神,给广大教师提出了一个不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