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汶川大地震虽然已经过去,但作为一名教育者,班主任应该积极关注和利用这一现时材料,多角度切入,对中学生进行有效的思想教育:一方面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这一事实,另一方面让学生多维理解这一现时事件,实现发散性思维的培养。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一则材料,它所包含的意义是多元的。我们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观照、分解这一现时事件,亦可以使其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
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崇高意识
地震灾害是无情的,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政府是有情的,中国人民是有情的。灾害发生数小时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参与指挥救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最真切的担忧与关爱。我们看到了大地震瞬间造成的破坏和伤害,更看到党和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
听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真诚的讲话,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焦灼的眼神,心里除了牵挂灾区群众,我们又多了一份深深的感动。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民本情怀,使党带领群众战胜了各种困难,克服了各种险阻。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成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更加幸福的现代国家。
引导学生树立众志成城的民族团结意识
面对突如其来的惨剧,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地震医疗救援队冒着生命危险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国人噙着泪水为生者祈福,为死者哀悼。人们或捐款捐物或献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虽然很多人的生命打上了休止符,但是他们留给活着的人的思念和痛苦将是长久的。活着的人,他们的痛苦和心理阴影要依靠我们整个民族的爱来消除。我们每一个人,要用我们的爱来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尽快地从阴影中走出来。我们要帮他们重建幸福的家园,我们要给他们新的家园增加爱的内容。
引导学生树立面对灾难的坚强意识
灾难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要知道自然的灾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灾难摧毁了房屋,甚至夺去了亲人的生命,我们不能只顾在废墟旁哭泣,一定要有生存与面对的勇气,相信风雨后定能看见彩虹。我们有信心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一个美好的家园,这也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安慰。
天灾面前,人类可能很脆弱,但是因为同情和关爱,因为坚强和抗争,就有了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力量。携手并肩,人类就不再是弱者;相互温暖,恐惧将不再不可战胜。在地震中呱呱诞生的小生命,点燃生的希望。灾难给予我们伤痛,也让我们感受友爱和真诚;灾难无法让人类退缩,它只会让生命更加顽强。
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
地震中无数的生命悄然消逝,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我们不知道明天或者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悲观地说,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很多可以轻易夺取我们生命的危险。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冒险,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更不能挥霍我们的生命,更应珍惜分分秒秒。我们要活得有意义,有自信,有价值。让生命成为一个最伟大的奇迹!
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的生命并不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我们不是完全为自己而活。活着的理由很多很多,比如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朋友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并拥有一种豁达的态度,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甚至苦难,如是,即使在人生征途上遇到了困难、挫折,也不会退缩,更不至于生出结束自己生命的可怕念头。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好好珍惜,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让生命活得更充实、更闪亮、更美丽。每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是贵贱贫富,都无权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好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不能蔑视生命及无视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及其与生俱来的尊严。让各种悲剧不再重演,让各种伤痛不再流血,让生命之花不再枯萎。
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拥有的幸福意识
地震中,无数人猝然消亡,无数人生离死别,无数个家庭破碎,无数人刹那间饱尝了人世间的无限悲苦。此刻我们恍然醒悟: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我们都不相信,而让它从身边偷偷溜走。把握即是拥有,好好把握和珍惜你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吧,那就是珍惜幸福。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才懂得自己拥有什么,才懂得珍惜一切。我们要意识到一些东西失去了就不可能回来,要对之倍加珍惜,倍加爱护,比如我们的生命,比如我们的亲人。
幸福无所不在。拥有亲情,是幸福;拥有爱情,是幸福;拥有友情,是幸福;有家,是幸福;有知识,是幸福;有工作,是幸福。在人的一生中,虽不能拥有全部的幸福,但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幸福一直萦绕在身边,不曾离开。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完美无瑕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无所有的。看看自己,正拥有什么,失去或不曾拥有什么。对于失去的或不曾拥有的,我们无须叹息抱怨;对于所拥有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悉心呵护。此时此刻,你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就是幸福,幸福一直跟随着你,伴你左右。或许因为幸福的平凡而不被你所发现,其实,每当你出门时,亲人在耳旁的叮嘱,“路上小心,晚上早回”;每当你夜晚回家时,迎接你的那暖洋洋的灯光和亲人微笑的脸庞,那就是幸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大地震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次地震给人类的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人要敬畏大自然,但是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遗憾这次大地震没有预测到。当前人类要完全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人类还是可以做一些预警和防备工作。对于地震、海啸,关键在于防御。房子要结实些,抗震结构要好些,这些比预测还要重要,因为这些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应当时刻注意自然的变化,并且根据其变化以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也应有所继承。虽然自然界有无数灾难考验人类,但是从总体来看,自然仍是一种完美和谐的秩序,人与自然仍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赞》)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人与自然可以统一,“天人一体”。对天即自然界应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与热爱,因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和谐发展。我们要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使生态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只有生态系统不断发展,自然界生物系统对人类的支持能力、供应能力才能不断扩大,自然生态资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应效仿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有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面对地震,我们真切体验到人生的兴废无常:人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它敌不过一次地震,一起火灾,一场车祸。在如此强烈的生命易逝的逼迫下,我们更应该认真审视人生的一切,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
一个人要珍惜现有的一切,以热爱生命的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坚守面对困境不绝望、不自弃、不自卑的精神,执着于沉默中坚守,于苦笑中拼搏,于挣扎中奋进的信念。
我们要力争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毋庸置疑,必须让个体去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我们应坚持社会责任意识,以一种个体清醒的主体人格姿态投身社会,以实现个体从有限的个体价值到无限的社会价值的提升与蜕变。
(栏目编辑张国胜)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一则材料,它所包含的意义是多元的。我们引导学生多侧面、多角度观照、分解这一现时事件,亦可以使其中的每一个层次、每一个细部都纤毫毕现。
引导学生树立爱党、爱国、爱人民的崇高意识
地震灾害是无情的,但是事实告诉我们:政府是有情的,中国人民是有情的。灾害发生数小时后,胡锦涛总书记立即作出重要指示,保证灾区人民生命安全;温家宝总理赶赴灾区参与指挥救援,体现了党和国家对灾区人民最真切的担忧与关爱。我们看到了大地震瞬间造成的破坏和伤害,更看到党和国家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情怀。
听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真诚的讲话,看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焦灼的眼神,心里除了牵挂灾区群众,我们又多了一份深深的感动。
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民本情怀,使党带领群众战胜了各种困难,克服了各种险阻。在党的领导下,我们一定会把祖国建设成一个更加强大、更加繁荣、更加幸福的现代国家。
引导学生树立众志成城的民族团结意识
面对突如其来的惨剧,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地震医疗救援队冒着生命危险展开了大规模的救援行动。国人噙着泪水为生者祈福,为死者哀悼。人们或捐款捐物或献血,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灾区人民奉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虽然很多人的生命打上了休止符,但是他们留给活着的人的思念和痛苦将是长久的。活着的人,他们的痛苦和心理阴影要依靠我们整个民族的爱来消除。我们每一个人,要用我们的爱来抚慰他们的心灵,让他们能够尽快地从阴影中走出来。我们要帮他们重建幸福的家园,我们要给他们新的家园增加爱的内容。
引导学生树立面对灾难的坚强意识
灾难是痛苦的,但是我们必须面对这样的事实。我们要知道自然的灾难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灾难摧毁了房屋,甚至夺去了亲人的生命,我们不能只顾在废墟旁哭泣,一定要有生存与面对的勇气,相信风雨后定能看见彩虹。我们有信心在废墟上重新建造一个美好的家园,这也是生者对死者最好的安慰。
天灾面前,人类可能很脆弱,但是因为同情和关爱,因为坚强和抗争,就有了战胜苦难的勇气和力量。携手并肩,人类就不再是弱者;相互温暖,恐惧将不再不可战胜。在地震中呱呱诞生的小生命,点燃生的希望。灾难给予我们伤痛,也让我们感受友爱和真诚;灾难无法让人类退缩,它只会让生命更加顽强。
引导学生树立生命意识
地震中无数的生命悄然消逝,让人感到生命的脆弱,我们不知道明天或者下一秒会发生什么事情。悲观地说,我们身边存在着很多很多可以轻易夺取我们生命的危险。活着本身就是一个冒险,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那么,我们更不能挥霍我们的生命,更应珍惜分分秒秒。我们要活得有意义,有自信,有价值。让生命成为一个最伟大的奇迹!
从某种角度而言,我们的生命并不完全是我们自己的,因为我们不是完全为自己而活。活着的理由很多很多,比如责任——对自己的责任,对亲人的责任,对朋友的责任,对社会的责任……
拥有一颗坚强的心,并拥有一种豁达的态度,敢于直面人生的挫折甚至苦难,如是,即使在人生征途上遇到了困难、挫折,也不会退缩,更不至于生出结束自己生命的可怕念头。生命只有一次,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要好好珍惜,让生命活得更有价值,让生命活得更充实、更闪亮、更美丽。每一个生命个体,无论是贵贱贫富,都无权随意处置自己的生命。好好地珍惜来之不易的生命,不能蔑视生命及无视每个生命个体的存在价值及其与生俱来的尊严。让各种悲剧不再重演,让各种伤痛不再流血,让生命之花不再枯萎。
引导学生树立珍惜拥有的幸福意识
地震中,无数人猝然消亡,无数人生离死别,无数个家庭破碎,无数人刹那间饱尝了人世间的无限悲苦。此刻我们恍然醒悟:活着,就已经是最大的幸福。
幸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我们都不相信,而让它从身边偷偷溜走。把握即是拥有,好好把握和珍惜你身边所拥有的一切吧,那就是珍惜幸福。别等到失去了,才知道自己要的是什么,才懂得自己拥有什么,才懂得珍惜一切。我们要意识到一些东西失去了就不可能回来,要对之倍加珍惜,倍加爱护,比如我们的生命,比如我们的亲人。
幸福无所不在。拥有亲情,是幸福;拥有爱情,是幸福;拥有友情,是幸福;有家,是幸福;有知识,是幸福;有工作,是幸福。在人的一生中,虽不能拥有全部的幸福,但用心感受,就会发现幸福一直萦绕在身边,不曾离开。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完美无瑕的,也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一无所有的。看看自己,正拥有什么,失去或不曾拥有什么。对于失去的或不曾拥有的,我们无须叹息抱怨;对于所拥有的,我们应该更加珍惜,悉心呵护。此时此刻,你会发现,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就是幸福,幸福一直跟随着你,伴你左右。或许因为幸福的平凡而不被你所发现,其实,每当你出门时,亲人在耳旁的叮嘱,“路上小心,晚上早回”;每当你夜晚回家时,迎接你的那暖洋洋的灯光和亲人微笑的脸庞,那就是幸福。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自然观
大地震夺走的不仅是数以万计的生命,还从某种程度上打击了人类面对大自然的信心。从人类历史上看,每当遇到人力不可拒的天灾,总会有人彷徨无措,疑惧人类自身的能力,对大自然产生敬畏的心理。这次地震给人类的一个启示是:人类在自然灾害面前不能无所作为,还是要有所作为。人要敬畏大自然,但是该防御要防御,该制止就制止。我们要尽可能减少自然灾害给人类带来的损失。到目前为止,人类对自然规律的认识还停留在初级阶段,很遗憾这次大地震没有预测到。当前人类要完全阻止自然灾害的发生是不可能的,但人类还是可以做一些预警和防备工作。对于地震、海啸,关键在于防御。房子要结实些,抗震结构要好些,这些比预测还要重要,因为这些是我们能够做到的。我们应当时刻注意自然的变化,并且根据其变化以调整人类自身的行为。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我们也应有所继承。虽然自然界有无数灾难考验人类,但是从总体来看,自然仍是一种完美和谐的秩序,人与自然仍是共生共存的关系。孔子说:“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天何言哉!”(《论语·阳赞》)明确肯定了自然界的生命意义。人与自然可以统一,“天人一体”。对天即自然界应有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崇敬与热爱,因为人的生命与自然界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人与自然共生并存、和谐发展。我们要有节制地开发和利用自然生态资源,使生态资源形成良性循环;只有生态系统不断发展,自然界生物系统对人类的支持能力、供应能力才能不断扩大,自然生态资源才会取之不尽、用之不竭。人类应效仿绿色植物,取之自然,又回报自然,有利于大自然的生态平衡,实现经济、环境和生活质量之间的相互促进与协调。
引导学生树立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面对地震,我们真切体验到人生的兴废无常:人生很短暂,生命很脆弱。它敌不过一次地震,一起火灾,一场车祸。在如此强烈的生命易逝的逼迫下,我们更应该认真审视人生的一切,思考生命的终极意义。
一个人要珍惜现有的一切,以热爱生命的乐观态度面对生活,坚守面对困境不绝望、不自弃、不自卑的精神,执着于沉默中坚守,于苦笑中拼搏,于挣扎中奋进的信念。
我们要力争实现个体生命价值的最大化。而要做到这一点,毋庸置疑,必须让个体去实现最大的社会价值。我们应坚持社会责任意识,以一种个体清醒的主体人格姿态投身社会,以实现个体从有限的个体价值到无限的社会价值的提升与蜕变。
(栏目编辑张国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