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标准提出,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需要特别注重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以此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同时在新高考下,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考查力度也更高。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成为应对新高考形势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综合思维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用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综合视角去认知与理解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必备的地理能力,综合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
一、地理综合思维的概述
从思维科学的视角看,地理综合思维主要是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其引导着人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地理综合思维属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其要求学生通过地理知识学习,可以形成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能力。地理综合思维本身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具有很大关联,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系统、全面、动态的分析解决问题中的关键思维方式。通过地理综合思维,可以指引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总结地理特征及规律时,可以更加系统的将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结合起来,实现多方面、多维度的分析,并通过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述出来。地理综合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全面性。其體现出了地理要素的多样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实际中,地理环境要素可以分成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两个部分,其中高中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要素涉及土壤、地形、生物、气候、水文等方面;而社会经济要素则包括城市、人口、工农业、交通等。 2、系统性。主要是地理环境要素的相关属性及关联,在完整的地理系统中,自然、经济、社会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属于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耦合、联系。如自然地理环境这个系统中,内部各个部分会形成相应的网络关系,并且各个要素会以直接、间接的方式对其他要素造成影响。地理综合思维的系统性可以更加精准的将地理各个要素间的关系表达、体现出来。 3、动态性。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是具有一定时空变化特征的,从地理综合思维的动态性特征看,会让地理事实、研究对象更加贴切客观实际,有助于把握地理事物变化的原理。
二、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接触到诸多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意识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不是单一体现一个知识点的,其往往会包含、容纳诸多地理内容,需要学生全面、系统而动态地加以分析,以实现更深刻的认知,获得更好的理解。由此出发,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例如,原油泄露事件,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从这一事件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原油泄露事件引起的一 系列负面影响。首先,水循环是地球中的重要循环之一,其将全世界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纵使人们人为地将全球的海洋划分成四大洋,但是其依据水循环所形成的联系却是不曾中断的,因此,原油泄露事件将会影响到全球海洋。其次,海洋生物众多,沿食物链从海洋生物再到人,海水辐射物质入侵沿岸土地,则又会造成土壤污染……如此一来,通过引导学生从水循环角度出发,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在调动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又将全面思考、系统分析、动态研究的理念很好地贯彻到学生心间。基于生活化的现象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三、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全面性、系统性与动态性,这是地理综合思维非常鲜明的三 个特征,在形成与发展地理综合思维的过程中势必将涉及不同知识间的交叉与融合。而若是引导学生机械化地加以梳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对此,借助思维导图,框架清晰、层次分明,同时兼具极强趣味性的特点,便不失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地理综合思维的巧妙引导式教育。例如,在“影响气温的因素”这节知识的复习中,我便鼓励学生依据思维导图尝试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与整理。首先,学生将“影响气温的因素”作为关键词写下来,接着又由此展开延伸与思考,列举出了“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五个元素,将这些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一级分支而存在;接下来,再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即对各个分支再进行细化与拓展……在认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得以从系统、整体、动态的视角对“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梳理与归纳。当知识间的联系有机呈现在学生眼前时,不仅学生的复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地理综合思维也得以更好的培养。
结束语:
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立足教育实践,积极探索与分析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实际教学之中。因此,在实践中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新高考要求,对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强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楚松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楚会.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与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7.
[3]张甜. 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
关键词:新高考;高中地理;综合思维;培养
新高考强调对学生核心素养的考查。综合思维作为高中地理学科的核心素养之一,具体是指学生通过地理知识的学习,能用全面性、系统性、动态性的综合视角去认知与理解地理环境。作为一种必备的地理能力,综合思维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学生的地理思维方式。
一、地理综合思维的概述
从思维科学的视角看,地理综合思维主要是人们运用综合的观点认识地理环境的思维方式和能力,其引导着人们从多个角度、多个层次对问题进行综合考虑,并且其本身具有很强的稳定性。地理综合思维属于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一部分,其要求学生通过地理知识学习,可以形成适应自身终身发展及社会发展需求的品格、能力。地理综合思维本身与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具有很大关联,是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系统、全面、动态的分析解决问题中的关键思维方式。通过地理综合思维,可以指引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总结地理特征及规律时,可以更加系统的将地理现象、地理事物结合起来,实现多方面、多维度的分析,并通过科学的地理语言表述出来。地理综合思维的特征主要体现在:1、全面性。其體现出了地理要素的多样性、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在实际中,地理环境要素可以分成自然地理要素、社会经济要素两个部分,其中高中地理课程中,自然地理要素涉及土壤、地形、生物、气候、水文等方面;而社会经济要素则包括城市、人口、工农业、交通等。 2、系统性。主要是地理环境要素的相关属性及关联,在完整的地理系统中,自然、经济、社会是一个复合的整体,属于各个子系统的相互耦合、联系。如自然地理环境这个系统中,内部各个部分会形成相应的网络关系,并且各个要素会以直接、间接的方式对其他要素造成影响。地理综合思维的系统性可以更加精准的将地理各个要素间的关系表达、体现出来。 3、动态性。地理事物的发展演变是具有一定时空变化特征的,从地理综合思维的动态性特征看,会让地理事实、研究对象更加贴切客观实际,有助于把握地理事物变化的原理。
二、立足社会生活实际,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地理是一门与我们的日常社会生活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的学科,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可以接触到诸多的地理知识。高中地理教师应当意识到生活中的地理现象并不是单一体现一个知识点的,其往往会包含、容纳诸多地理内容,需要学生全面、系统而动态地加以分析,以实现更深刻的认知,获得更好的理解。由此出发,作为高中地理学科教师便可以有意识地挖掘生活中的地理资源,以此培养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例如,原油泄露事件,作为一名高中地理教师,我从这一事件出发,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探究原油泄露事件引起的一 系列负面影响。首先,水循环是地球中的重要循环之一,其将全世界的水圈、岩石圈、大气圈和生物圈有机联系起来,纵使人们人为地将全球的海洋划分成四大洋,但是其依据水循环所形成的联系却是不曾中断的,因此,原油泄露事件将会影响到全球海洋。其次,海洋生物众多,沿食物链从海洋生物再到人,海水辐射物质入侵沿岸土地,则又会造成土壤污染……如此一来,通过引导学生从水循环角度出发,从生活中学生感兴趣的内容入手,在调动学生探索兴趣的同时,又将全面思考、系统分析、动态研究的理念很好地贯彻到学生心间。基于生活化的现象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可行性得到了充分证明。
三、借助思维导图建构,培养学生综合思维
全面性、系统性与动态性,这是地理综合思维非常鲜明的三 个特征,在形成与发展地理综合思维的过程中势必将涉及不同知识间的交叉与融合。而若是引导学生机械化地加以梳理,实际效果不甚理想。对此,借助思维导图,框架清晰、层次分明,同时兼具极强趣味性的特点,便不失为培养学生地理综合思维的有效手段。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以思维导图为载体对学生进行地理综合思维的巧妙引导式教育。例如,在“影响气温的因素”这节知识的复习中,我便鼓励学生依据思维导图尝试对相关知识进行复习与整理。首先,学生将“影响气温的因素”作为关键词写下来,接着又由此展开延伸与思考,列举出了“纬度”、“海陆位置”、“地形”、“海陆分布”、“洋流”五个元素,将这些作为思维导图的第一级分支而存在;接下来,再进行进一步的延伸,即对各个分支再进行细化与拓展……在认真绘制思维导图的过程中,学生得以从系统、整体、动态的视角对“影响气温的因素”进行梳理与归纳。当知识间的联系有机呈现在学生眼前时,不仅学生的复习效果会更好,而且地理综合思维也得以更好的培养。
结束语:
地理综合思维的培养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其需要广大地理教育工作者立足教育实践,积极探索与分析切实可行的教育策略、教学方法,并灵活运用到自身的实际教学之中。因此,在实践中教学中,高中地理教师要充分把握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结合新高考要求,对地理课堂教学模式进行优化调整,以此最大限度激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可以更加自觉地对地理知识进行探究,强化学生的地理综合思维,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参考文献:
[1]楚松松.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地理教学中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渗透策略[D].陕西师范大学,2018.
[2]楚会. 新高考改革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与启示[D].湖南科技大学,2017.
[3]张甜. 新高考模式对高中地理教学的影响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