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固的游牧草原部落的岩画、石阵与精神图腾

来源 :西藏人文地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qiudyy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
  大北线上,羌塘的先人们留下了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岩画、石阵等古老遗迹,部落与骨系的划分及习俗,凝固着我们知之甚少,不断迁徙流动的古羌塘草原上游牧民族的形象,向我们展示着羌塘独有的人文魅力。
  藏族的俗语是这样描述羌塘大草原的:当你到了羌塘,寂寞与寒冷会使你惆怅,可一旦你投入她的怀抱,草原就变成了你温暖的家。不过对于每个走过的人来说,那种一望无际了无人烟的空旷与苍茫可能会是最深的印象。而在西藏民主解放前,那些有关羌塘的探险著述里,尽是有关朔风、严寒、冰雹、神出鬼没的匪徒、突然破冰的河面、牛马大批倒毙、体弱者冻死路旁的描述。在没有机械力的年代,旅途的时间被大大拉长,行者迟早有机会经历这些磨难,在羌塘就更为明显了。
  也许只有到过羌塘的人,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代的象雄王国会以“夏琼”——大鹏金翅鸟为图腾。“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绝云气,负青天,然后图南。”这是一些取自《庄子-逍遥游》中的词句,似乎远古的人们只有骑上这只大鸟,羌塘那广袤苍凉,深沟险壑才会尽是通途。
  对于极地高寒气候的羌塘大草原来说,高寒、高海拔,降水少,低温持续时间长的恶劣条件,令迄今为止的一切科学手段都无法将它改造成农田和果园。既使种了青稞,也结不了果,最终只能成为畜牲的牧草。在这一片绝大部分都不可耕的土地上,放牧是唯一出路。于是,黑牦牛毛织成的帐篷内,盘坐在炉前的牧民,泛着油光黑黢的面容,左手握着羊皮风袋,右手向炉内撒着粪蛋的情景,从他们先祖到现今,依然没有多大的变化。那种历史的悠长感,让人感觉他们仿如天地间永恒的旅者。
  让人在羌塘感觉时间凝固的,还有他们先人留下的梦幻迷离色彩斑斓的游牧文化。
  岩画与原始崇拜
  到达加林山岩画所在的绒玛乡并不容易。简易的沙石公路在一望无际的大草原中毫无规则的穿插,除了羌塘自然保护区的招牌外,任何岔路口都没有指示牌。沿途看到的野生动物的白骨比牧民帐篷还多,骑摩托的牧民也比骑马的牧民多。摩托车已经是绒玛乡最常见的代步工具,而在草场之间的迁移也早已被拖拉机所取代,除了在赛马会上露面,马可能是最自由的家畜了。但马的经济价值最低,不吃它的肉,不挤它的奶,不用它的皮,由它自然繁殖和死亡。可是马还是草场上的贵族,羌塘牧民对马的偏爱还是一成不变,既便是当地出台了减一匹马(包括马属动物),县上奖励现金的政策。
  国家近两年在尼玛县实施“安居工程”,希望借此改变牧民的生活条件。可是房子盖好了,很多老牧民住了几天,不习惯土坯房,又在房旁搭起了帐篷,按祖先的方式生活着。所以土坯房,黑帐篷,牛羊圈还有熠熠生辉的拖拉机,构成大草原上独特的风景。
  绒玛乡很小,只有几十户人家,除了乡政府,几乎每户人家都在经商。针头线脑、各式食品、招待所、小餐馆、台球桌,甚至汽油,应有尽有,十足的物质集散地。虽然都是藏族,但能很清楚分辨出哪些是前来采购的牧民,哪些是当地人。当他用直勾勾的,毫无顾虑的眼神盯着你,那他一定是在绒玛乡草场深处孤寂放牧的牧民了,这个错不了。
  岩画在距绒玛乡约三公里的小丘陵上,属于地表大石类岩画。在岩画遗存地,数百块油光发亮的青褐色大麻石从脚下延展开去,铺满了整个山包。岩画就凿刻在这些大大小小的麻石之上,呈褐红和赭红色。不用太过留意,就能在麻石上找到让人激动的画面。狩猎、迁徙、放牧及原始宗教等场景,以及伴随其中的牦牛、猎犬、野马、野羊等动物,带着古朴原始的气息安住岩面上已数千年了。其中,牦牛图案是加林山岩画中最重要、最具代表性的图像。牦牛的形体被凿刻得浑圆饱满,气势超凡,它们弓着健壮的脊背,牛角弯成半圆形甚至圆形,倔强地面对着猎人和驯牛者,造型丰富多彩,但表现语言却往往朴素而简略,蕴含着作画者对牦牛特有的认识与细致的观察。
  这些牦牛形象是不是西藏“牦牛崇拜”最早的艺术遗存,我不得而知。资料上说,加林山岩画是距今4000年到1万年的史前人类所创造的,是目前所知西藏年代最早的岩画。虽然绒玛乡是近几十年才开发的“无人区”,但岩画的存在,说明了该地区并非自古无居住。古人出于某种目的而在石头上的“创作”,却无意间的证实了他们的存在。只是看不清他们的面目,看不到他们自那里来,现在到那里去了。他们是古象雄的祖先吗?几千年前,这人迹罕至的绒玛乡气候合宜,交通便利吗?他们是定居于此还是“逐水草而居”,还是不定期在这片荒漠上狩猎放牧?
  几千年来,岩画与风雪雷电及在它上面晒着太阳的蜥蜴为伴,凝固那时人类对大自然认识的缩影,往古时空通过这些形象存活于石质档案中。而近年来的便利交通,让来自拉萨等地的画家游客们有意无意也在岩画点留下了过自己的痕迹。当我没有见到这些岩画之前,曾听到过关于它“恶作剧”式的传闻。有位艺术家曾经在酒后说,加林山岩画有些是他创作的,还曾用汽油喷灯烧灼画面进行仿旧处理,能否判别要靠个人的眼力了。对于现在呈现在眼前的加林山岩画图案,如藏文、汉字、英文及一些拙劣的动物,还是能一眼看出来哪些是现代人凿刻的。可艺术家们的高仿之作呢?这些“恶作剧”让先人的面容更加模糊而游移。
  大鸟、雍仲与精神图符
  这种“恶作剧”并不是今人的专利,自古而有之,措勤县扎日南木错的拉隆山岩画就是一个例证。岩画位于扎日南木错西岸拉隆山中的一个山洞内。当地人叫拉隆山岩画为“拉直日姆”,“拉”意为神灵,“直”意为鬼怪,“日姆”既画的意思,合起来就是“神与鬼作的画”。这可能体现了当地人对岩画敬畏与恐惧的心理。所以女性不能前去参观,陌生人不能前去参观,在洞内要保持恭敬等规矩。洞口离地面约五十米高,须穿过布满巨石的缓坡后才能到达洞口。很多巨石沿湖一面凿刻着藏传佛教的“六字真言”,从手法与内容来看,应为新近之为。
  洞穴外狭内宽,里面的空间远比想象中的宽敞——最宽处约有十米,最长处有六米,最高处逾五米。它是个石灰岩溶洞,多处因碳酸钙的沉淀而在表面形成类似于鳄鱼皮岩石,被当作圣迹供养着,涂满了酥油,挂满哈达与经幡。山洞中央,是哈达与经幡组成的“蜘蛛网”,不能轻易通行。在洞穴的最深处,有烟熏火燎的痕迹,地下有石块垒成的石圈,应是曾经有人在此地生活过。   洞穴的四壁,从洞口开始,绘满了岩画。这些岩画从制作手法来说,基本属于涂绘类岩画,既以动物的血液拌赤铁矿粉,在岩壁与洞穴内绘制出来的图像。由于洞内无风吹雨淋,所以有的岩画色彩还十分鲜艳。较低的岩画,由于长期被信徒触摸及涂抹酥油等原因,已散漫不清。高处的岩画,有些存在重叠与反复绘制的现象,能分清原始构图的也不在多数。更有甚者,在一个展翅飞扬的大鸟下,用白色写下了一段藏语,好事者又在这藏语之上,又绘制了两个丑陋不堪的大头人,让这块岩面变成了涂鸦布了。更绝的是,回到拉萨后,请教西藏大学的占堆老师,他说这藏语至少是西藏萨迦班智达以前的文字,充满“金戈铁马”的阳刚之气,与敦煌的吐蕃古藏文十分相似。至于藏文意思,则像一句诗——祈求让我如豆的智慧在如海的大悲中充分燃烧〈大意〉。占堆老师分析,可能这是一个静修者在山洞内留下的。于是,时光就在这块涂鸦布上交错,从至少吐蕃以前的大鸟,到吐番时期的藏文,再到现今的涂鸦,在此一一上演。
  虽然大部份岩画都不清晰,不过几处如灵光乍现般的绘画让人激动不已。洞穴正面,苯教的雍仲“卍”符下的鸟形“头冠”,右侧顶着古象雄王“琼”形帽的“小人”,上文所提及藏文上的大鸟,都是精彩的典范。佛教的雍仲“卐”与苯教的雍仲“卍”符交替出现,不分你我,难怪当地人会叫这岩画为“拉直日姆”了。
  雍仲“卍”符号在西藏岩画也是最具典型性的图案之一,从其地理范围上讲,主要还是在西藏西部阿里与北部的那曲这一广大的高海拔草甸区域。而且其延续的时期也相当长,无论是佛教前的苯教时期,还是吐蕃的佛教时期,“雍仲”这一符号虽然历经各种变体却始终如一地存在着。考古学家张建林认为,苯教的“卍”符号出现的年代应早于佛教的“卐”。拉隆山洞穴中大量出现的“卍”符,向我们清楚的传达了一个信息——苯教曾经在措勤县流传过。
  在《象雄文明初探》一书中,作者对古象雄的地望进行了描述。“象雄分为里、中、外,里为莫隆仁之洲,中为杰卡瓦曲,外为冈底斯山。外围攻也分里、中、外,里为冈底斯,中为达果当热,外为吉木雪希里恰嘎尔。”“冈底斯”既著名的冈仁波齐神山,“达果当热”应为达果雪山与当热雍错,而措勤县处于它们之间,且在岩画中大量出现古象雄的国教苯教的图案“卍”符。这样看来,措勤县在古象雄王国之时,应为其下的一个领地。
  鼎立的三石
  措勤县拉隆山岩画因为神灵而被注视着,可是巨石遗址三石阵就鲜有人关注了。它距措勤县驻地约十五公里,离往日喀则方向的省道S207约五十米。措勤藏布河从岗底斯山携带了大量的火山岩沙质粉粒在附近形成了长近百公里,宽3-5公里的山谷平原,三石阵就位于这平原上。它背依措勤县六大神山之一的热巴若山。遗址为东西向,用岩块砌筑而成,前低后高,外高里低,像一个环绕的“凹”形死火山。最外圈是一圈岩石垒成的石圈,直径约二十米,残高约0.4-0.5米,中间为平台,也用砾石砌成,在最前而能明显看有用砾石砌成的二层台阶。
  三块高约1.5米的巨石耸立在平台靠山脚的最深处,呈三角形,像藏族人支锅的三块石头。它们深深的插在外圈的石圈上,历千年风雨,至今岿然不动!离山脚最近的大石最高,而最远的大石最矮。三列石好像都经过人工加工,使之成为上小下粗的细长形。但不见有图案。在三石阵与热巴若神山之间,还有一个高约1米,直径约三米的垒石堆。其附近还有数座大小不一的石圈,但都不见有列石。
  三块列石上都不见有涂抹酥油的痕迹,也不见信徒的经幡与哈达,问及历史,无人能描述其详。它似乎被遗忘在这亘古的荒原之上,遗世独立。但无独有偶,在措勤县周边,也发现过大石遗址,如萨嘎县的独石遗迹,昂仁县的石圈遗迹,尼玛县当惹雍错平面呈圈形的大石遗迹。这些遗址都分布在西藏高原的北部,中部与西部,其海拔一般都在4000米,从古至今基本上都是游牧狩猪的经济文化活动区,所以这类大石遗迹应主要与从事畜牧和狩猎的古代部落有关,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当时措勤县并不是孤立的,与周边地区有着不被了解的往来。
  这些大石遗址意大利学者杜齐在其《西藏考古》一书中也曾有这样的描述:“我们在西藏的许多遗址上都发现地上摆着巨大的石块。或是一堆,或是成堆的石块。它们有时摆成圆形,有时则为方形排成直线,一堆石块中往往有一块或三块较高的矗立着的石柱。如果有三块这样的立石,那么中间一块必要高出其它两块。”这与措勤县的三石阵十分相符。杜齐还认为,这些遗迹可能包括两类性质不同的建筑遗存,一种是与高原古代游牧民族的墓葬有关,另一种则主要是与宗教祭祀有关的建筑。而考古学家李永宪在其专著《西藏的原始艺术》中认为,“这些大石崇拜几乎都是处在河,湖一侧的平坦地带〈三石阵遗迹既处在措勤藏布的山谷平原上〉,这或许表明,早期的大石建筑除了祭祀山石之神,可能也有祭祀河湖神灵的意义。”三石阵的功能与用途究竟属于那一类,只是现有资料太少,且三石阵也尚未被正式考古挖掘,终有一日,它将会揭下神秘的面纱,最终展现在世人面前。
  草原部落
  在羌塘大草原里,游牧民族的不羁、率性与彪悍一直在血管中流倘,只是随着现代文明的进入,这不羁与率性更多的存在老人们的记忆中。每一位饱经风霜的老人,额头上的每一条皱纹都记载着一段刻骨铭心的历史,他都会自豪地告诉他的子孙:他们所属的部落与其“骨氏”的历史;部落先民们的丰功伟绩,骨氏祖先的传奇不朽至今还在传唱着,为他们所津津乐道。
  在1970年国务院批准筹建措勤县之前,原县境内共有有乔久、崩巴、那仓等三个大部落的共18个小部落杂居生活。乔久部落最大,崩巴部落历史最悠久,最小的部落是那仓阿吾部落,其地域为现措勤县曲洛乡尼雄村。每个部落的成员相对来说是比较稳定的,出现流动的情况,大多数都是因为婚姻而更换部落。比如,乔久部落的一个男人入赘到那仓部落,组成家庭,并在那仓部落的区域内生息,这时他就从乔久部落的成员更换为那仓部落的成员了。若一个流浪汉要求加入某个部落,他会有一个为期一年的考查期,若人品不错,表现良好,经头人同意后,才能成为部落的成员。他可以在部落的某个区域里放牧,享受着成员同等的权利,也必须承担成员们的义务,比如上缴差税等。   崩巴部落是由土生土长的本地土著逐步发展形成的一个部落,其历史可以据说可上溯到1500年间的古老的象雄王国。它地域辽阔,其活动范围为现措勤县境域的江让乡全境,达雄乡的夏东、才扎两村,曲洛乡的赤玛、雄马、曲洛三个村,改则县的雍木措、罗波两个村,仲巴县的布堆乡、吉玛乡、帕江乡、隆嘎尔乡等,它有较完整的部落组织。只是由于现在的行政区域的设定,让崩巴部落变得些许支离了。在措勤县的崩巴部落历任头人中,19世纪的头人爱东旦杰是因把佛教带入措勤而成了不朽的传奇。爱东旦杰是一个有着类似佛祖释迦麾尼式的传奇人物。他自幼聪慧好学,能言善能辩;成年后,娶美丽姑娘阿嘎为妻。25岁时,因为能力超群,被推选为崩巴部落的头人。那时可谓少年得志,春风得意。在其30岁的时候,因崩巴部落马匹被偷,而与偷马贼在拉萨打官司。然而因为嘎厦政府的法官收取偷马贼的贿赂,从事袒偏偷马者。一场证据确凿,必胜无疑的官司就这样打输了。爱东旦杰受此挫折,就此看破红尘大彻大悟,抛弃一切,在拉萨楚布寺出家为僧。他先是拜第十四世噶玛巴特秋多杰为师。特秋多杰圆寂后,又成为第十五世噶玛巴卡洽多杰的弟子。回到措勤后,在门董地方设帐篷寺院,以弘传佛法。据说爱东旦杰持戒极严,老年因患炎重关节炎,下身长满了虫俎,可他就如佛祖“舍身喂虎”一样,把肉体全布施虫子,直至圆寂。如今县城西端的门董寺就是在当时帐篷寺院的遗址下修筑的。
  而另一个大部落,乔久部落,它是由来自四面八方的流民为主逐渐形成的一个较大的部落(这从部落的名称——乔久——“十方聚集的部落”也能看出一点眉目)。一千多年以前措勤县地广人稀,但此处是藏北和青海南部地区通往阿里腹心的必经之路,久而久之,朝佛路上走不动的牧户,因犯各种政教戒律的流民和少数生活无着的结伙匪帮不断涌入和居集,逐步形成以牧为主,偶尔趁火打劫的若干个小部族。这些小部落逐渐汇集成乔久部落。乔久部落也人信仰佛教的典型,不过是反面的。一百多年前,有个叫外号“加锷”的头人,本名为索南罗布。虽然他崇信佛法,并千里迢迢从拉萨的楚布寺请来能工巧匠,在县内盖了边巴拉康。可惜他自恃权势,脾气火爆,草菅部落人民,贪脏王法,无恶不做。于是“部落的百姓联合起来,把他给杀了,选上新头人”〈措勤县72岁阿伦老人语〉。游牧民族的不羁与膘悍由此可见一斑!
  以前,乔久部落的头人由西藏的嘎厦政府委派。由于委派的官员不了解乔久部落的情况,管理不到位;加之部落离拉萨路途遥远,官员到任时间太长。部落的百姓于是向嘎厦政府反映,“自己的老百姓要自己管”,意为头人应由部落自己选定。嘎厦政府同意了他们的提议,乔久部落的头人就由部落里面的人担任了。而有资格竞选部落头人的,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1、出身好,在旧社会处于最低阶层的自然不能被选,比如铁匠,屠夫,乞丐等人就不能当选。2、不选富饶的人家,怕其事务多没有精力为部落服务。3、有一定的文化水平,能写报名,看懂公文。4、能言善争辩。这点最重要。因为在牧区,草场纠纷是十分常见的,也没有绝对的是非,所以有着三寸不烂之舌,能说得天花乱坠,在草场纠纷中获胜具有极大的现实意义。上文崩巴部落的头人爱东旦就因把一场证据确凿,必胜无疑的官司打输了,而看破红尘大彻大悟,抛弃一切,出家为僧。这就说明了口才在部落头人中的重要性。
  神秘的骨系
  在部落里面,组成部落基础的是充满血缘关系的“骨系”〈藏语为rus—pa,本意是“骨头”,也是姓氏之意〉。以几十户、几百户游牧家庭组成的一个主体“骨系”为一个小部落,一个部落又由若干个骨系组成一个共同体,多个共同体结合成一个区域。措勤县乔久部落的骨系有几十个,如:本如,擦如,德玛,阿来,擦二,临巴,闻如,槐如,加瓦,帕瓦,热瓦,起如,康巴,昆陆,推仓,琼布,球苦,吉巴,朗索,巩巴,债巴,母擦,三工,套如,鬼如,娘布,球仓,康萨,董巴,果那,结巴,藏巴,卓玉,朋松,荣巴,革恰,卡瓦,达瓦等。
  骨系有点类似于汉族的姓名,有父系骨系与母系骨系。父系骨系永不断,母系的骨系到了第七代后,就散了。属于同一骨系的人严禁通婚和发生性行为。若发生这种情况,男女将处以活埋的极刑。所以以前男女婚嫁时,最紧张的是认证双方的骨系。长辈们聚在一起,一一排出双方的父系骨系与母系骨系,仔细详尽的进行推算,避免骨系相同而成为一家。如今很多老人对国家的婚姻法有微词,认为三代后就能成婚,这不是乱了骨系吗?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若是相同骨系的人,不论贵贱贪富,都是亲戚,在有困难的时候,大家都会相互帮助。由于措勤县地广人稀,骨系又复杂;常出现为了投靠权贵,冒充他人骨系套近乎的情况。
  有的学者认为,骨系不一定只是代表着血缘关系,有些骨系只是代表其来源,而不是血缘。比如乔久部落的“康巴”骨系,只是说他们来自现在的康巴地区;比如琼布骨系,他们来自于现在的丁青县。这些骨系的人们或是到冈仁波齐朝圣后留下来,或是寻找幸福之地而迁移形成的。
  无论何种原因,岩画、石阵、部落、骨系等,一起形成了奇特神秘复杂的羌塘草原游牧文化。古老的遗迹,千年的习俗,凝固着一些我们知之甚少,又在不断迁徙流动的古牧民形象,在精神上,在现实里,向我们展示着羌塘独有的魅力。
其他文献
在去钟措沟以前,我已去过巴松措景区的新措沟,体验过在牧场、原始森林上欢快奔跑的感觉,当得知在措高古村之上还有一条美丽的钟措沟时,依旧抵挡不住高山湖泊的诱惑。据当地村民介绍,钟措沟雪山、牧场、花海、激流、湖泊、瀑布和绝壁相间,一路上迎着杰青那拉嘎布雪山骑行,是一种难得的户外体验。坐上摩托车游钟措  撰文/罗洪忠  在游客眼里,钟措沟除沟口与措高村相联地段较为开阔外,里面较为陡窄,其中某些北侧的山壁有
西藏,一片难以形容的人类居住之地,精神沃土。她有如此宏大而跌宕起伏的历史叙事,却更加充满人类不可思议的坚毅及柔情;她被一般观念理解为边远与闭塞,然而却拥有无比宽广包容的心态胸怀,也因此创造出了诸多绝无仅有、灿烂辉煌的成就与文明。无论是在寂寥空阔的阿里高原,抑或朝圣者涌动的圣城拉萨;在雄伟的布达拉宫、殊胜的大昭寺,还是游人如织的博物馆、罗布林卡……随着一件件国宝的不断呈现,一些时代的历史浮出水面;一
在日喀则一个叫卡嘎的小村里,顿珠是这个祖传六代的皮匠家族中最后一位皮匠。他十岁开始跟着父亲学手工皮艺,今年二十八岁,铺子门口坐着六岁的女儿和四岁的儿子。  顿珠说,儿子长大后说啥也不让他当皮匠了,要让他好好念书,出去干点别的。顿珠说,小时候他也不愿意做这个,父亲硬逼着他学,没办法。做皮子很累,也挣不着多少钱。他们家做了一百多年皮子,还呆在这个旧房子里,结婚都没盖一间新房子。  顿珠的母亲有七十多岁
身着盛装的妇女男人,优雅地摊开双手以骑马状的舞步精彩亮相,潇洒优美腾空的身姿环绕糌粑堆旋转舞动,抓住的钱和着白色的糌粑粉飘洒在科迦寺庙小广场上的夜空,退场的男女礼节适宜,志得意满,以此博得观众热烈喝彩。普兰“兑羌”节历史悠久精彩纷呈    普兰县吉让居委会地处普兰县城所在地,辖章杰、贡嘎、马布、曲龙、加兴、多萨、苏孜、塔亚和红旗九个组。吉让居委会的村民们至今保留沿袭着普兰民俗活动:过“兑羌”。过“
珠饰,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蕴含着极其多样的文化。远古的珠饰里包含着先民们美化自己,崇拜自然,模仿图腾神像的理念,而进入阶级的社会后,珠饰作为社会范畴的标识,被赋予了等级与宗教的意义。藏民族的珠饰从象雄时期就表现出明显的阶层特征,贵贱有别,并为之立制。佛教传入后,珠饰则多了一层佛教的象征寓意,由此经千年的演变,时至今日,珠饰又还原了她原本的价值,既美化人的形象与生活,也作为精神与物质的财富存在。 
圖/戚其伟  迪庆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也是云南省八个民族自治州之一,首府为香格里拉市。  全州平均海拔3380米,总面积2.3万平方公里,下辖香格里拉市、德钦县、维西县,由29个乡镇,196个村(居)民委员会组成。2020年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全州常住人口数为387511人,有26个民族,其中藏族、傈僳族、汉族、纳西族、白族、回族、彝族、苗族、普米族等9个民族人口在千人以
夏尔巴歌舞。  比塘村的朗嘎是陈塘夏尔巴歌舞传承人。在我们采访时,出生于1964年的朗嘎,因为关节炎,身手不如以前敏捷了,但她还是不遗余力地传承、教授着夏尔巴歌舞,向外界展示着夏尔巴歌舞的独特魅力。  陈塘夏尔巴人舞蹈,是随时皆可自娱自乐式的群众性活动,无论是喜庆、忧伤、春播、秋收,还是节庆。  舞蹈形式以圆圈或半圆圈为主,讲究手姿、脚法和腰身、臀部的摆动和弯曲。动作表现为脚为蹭、踏;膝为屈;身为
西藏民族特色的帽子显得熠熠生辉,透着富贵和喜庆的锦顶长寿帽——“次仁金果”(即金花帽)是藏式傳统帽式的佼佼者,这大概是毋庸置疑的。 (插画/秋天)
侵入“禁忌之地”  遥远雪域所寄寓与存在的一切诱发了欧洲人浓烈的想象与兴趣,就连一向思辨严谨的德国思想家,也为其深深吸引。启蒙时代的德国哲学家们,?如赫尔德、康德、黑格尔和叔本华等人,都无法克制内心的激动,纷纷对西藏作出了特别论述,这些论述迎合当时浪漫化东方的潮流,也充满相互矛盾的猜测和判断。  1855年,狡黠的法国传教士用“一块牛皮的交易”,换取了澜沧江边产盐区的地皮与水源,尽管离他们的终极目
很多人说,只有到过阿里,到过札达,到过那些峡谷纵横的边远地带,才会理解为什么古代象雄王国会以“夏琼”(大鹏金翅鸟)为图腾,似乎只有借助“夏琼”的翅膀,阿里那广袤苍凉之地上的深沟险壑才会尽是通途。  一座座泥质的土山,茂密如林海。黄沙与泥石形成褶皱形的肌理,阳光之下,金黄灿烂,如武士的甲胄,僧人的衣袍,我们的行走,则如同在这荒芜而又充满盎然生机的阿里高原上,倾听着竖琴那悠扬的曲调,和大地深处的节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