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其实对于秦腔最早的印象就是小时候,年迈的大伯经常拿着小收音机全神贯注、一脸痴迷听秦腔的样子,那时候怎么也搞不明白这里面究竟有怎样的一种魔力让他如此执迷?每次只要方圆十里有庙会,大伯都要兴高采烈用肩扛着年幼的我跑去听戏,“听了秦腔,肉酒不香”,也许就是老人家一生执着秦腔最深刻的体会了。大伯不会唱只是迷秦腔,只能称之为秦腔迷而不能称之为票友,而说起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乡的“皮鞋班”,无疑是青海省最早的草根戏曲团体,直到了解了她的一些故事才深深地被她震撼了。皮鞋班不光是草根戏剧那么简单,更多让人感受到的是一种乐观的生活方式,一种淋漓尽致的活法,一种鲜明的人生态度和一种强劲和纯粹的生命力。
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有人称之为“挣破头”,有人调侃说:“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歌谣为证: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棚要翻。贾平凹先生的说法,按秦腔的家乡陕西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爷和孙却可以无道,弟与哥嫂可以嬉闹无常,兄与弟媳则无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舞台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也许正是这些参与性广、娱乐性强、艺术性高等原因才让秦腔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那么地贴近大众、深入人心。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布衣平民百姓。中国人的票友文化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清光绪皇帝就是著名的京剧票友,前几年看过一部电影叫作《自娱自乐》,改编自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在寨子里拿着DV拍武侠电影自娱自乐的真人故事,该片曾在2005年获得美国好莱坞“第五届贝弗利山电影节”的“最佳外语片奖”。而其实远在大西北青海省红哈两沟“破寨子”(旧称城北堡)“皮鞋班”的自娱自乐传奇事迹相比之下却较之更加生动、精彩、历史悠久。
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说起皮鞋班,早在明末清初,外省戏剧演出活动渐渐由西宁市传入互助等地,犹如草根在远山近村蔓延,渐成繁衍气候。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公元1850年),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的“皮鞋班”就已闻名遐迩。受陕甘秦腔戏班影响,互助哈拉直沟一向被称为“乱弹之乡”,破寨子有家家学戏的乡俗,每年冬至来临农事稍闲时,庄上主事人便按惯例召集各家孩子前来学戏,类似私塾“冬学”,并由各家轮流管饭,直到腊月二十三送灶后休学。通过学戏和考察,选拔身架与嗓音好的补充戏班,其他孩子权当培养戏曲苗子和兴趣,因此全村男女老少都能哼几句戏文,并自发组织在一起拜师学艺,在农闲、庙会节日串戏演出,苦中作乐,乐在其中,于是“皮鞋班”应运而生。之所以叫“皮鞋班”,是因为当时农村很贫穷,除“板凳戏”(即坐在凳子上清唱)外,演戏必须要有戏箱,但又置办不起,穷则思变,只好自力更生,传统戏中生角戴的头盔是自己“壳”的;蟒袍、大靠皆用白布缝好后,再请画匠用颜料描上卷云边、龙凤、甲胄等;旦角衣饰大多是临时去借有钱人家妇女的红袄绿裙,等等;最遗憾和让人感到无奈的是无论扮演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因买不起粉底朝靴和绸缎彩鞋,演员粉墨登台、出场亮相或舞刀弄枪时,脚上仍露出庄稼人用干腌牛皮缝制的“挖泥皮鞋”,虽说不伦不类,但农民观众却非常理解,从不计较挑剔,还幽默风趣地送个雅号——“皮鞋班”。其实,互助哈拉直沟农民业余剧团,原先曾先后打出“仁义社”、“共和班”等旗号,但都没有叫响,唯有“皮鞋班”却不翼而飞,在湟水流域一带享有盛名,从此,凡青海农村戏班,观众一律称为“皮鞋班”,越叫越响,成为百年一绝。
那时“皮鞋班”班底精干,戏箱简便,易于“四海为家”到处流动演出,田间地头皆能成为吸引农民眼球的舞台。有些久负盛名的“皮鞋班”,常被外县请去参加神社戏演出,非常活跃。众多的“皮鞋班”中,当属互助哈拉直沟正宗的“皮鞋班”资格最老、影响最大、观众最多。戏班鼎盛时期约有30多人,积累传统戏剧目180多出,粉墨生涯穿越峥嵘岁月,繁衍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实属鲜见。其活动范围很广,东到民和,北至门源,西南达海晏。“皮鞋班”敲响的戏曲锣鼓声,几乎传遍河湟大地。其演出形式多为“会戏”;也唱“告竣戏”,即各地庙宇、戏台、桥梁等修葺落成请戏班庆贺;另外还有“卖戏”,即戏班自立场子收费演出。当年观众交口称赞的“好把式”(即著名演员),有代表性的当推王官官子,他原是互助红崖子沟担水路人,曾中秀才,能诗善对,酷爱秦腔,聪慧灵秀,曾自编或改编多出秦剧,是“皮鞋班”前期首屈一指的“全手匠人”,尤工武旦,唱做俱佳,应邀到兰州演出时备受欢迎,轰动一时,甚至连专业演员也为之佩服,赞其曰:“西宁来了个官官,双阳唱给了三天!”足见其主演《双阳公主追狄青》时的火爆盛况。后来又有个著名男旦叫尕木匠,本名陈生忠,先当木匠,后学秦腔,专工青衣,挂头牌主演的《三娘教子》、《三上轿》等最负盛名。此后,陆续出现许多农民观众喜爱的“好把式”,“皮鞋班”人才辈出。
前不久,怀着对皮鞋班的仰慕之情,我来到了互助哈拉直沟乡,听当地人们讲起皮鞋班的故事。魏家堡秦剧团:第一代,魏顺发。第二代,魏玥仁、魏全仁、魏君仁。第三代,魏义章、魏子章。第四代,魏录元、魏菊元。第五代,魏孝儿。魏君仁排行老大因为鼻子右边有颗痣,人送外号“麻鼻子”,魏玥仁排行老三,人称三爷,都是当时哈拉直沟魏家班的台柱。魏家班在本县内或去邻县大通、湟中、平安等很多地方演出时,都要亲点他们两个,接戏必先问他们二人在不在?魏君仁和魏玥仁的学戏缘由,据说年少的他俩有一次二人在山里犁地,当时王官官子要去大通县演戏路过,就喊他们两个:“娃娃,跟上我了唱戏走!”他两人二话没说就把牛扔在地里跟着唱戏去了,没想到这一唱,就是一辈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唱戏时设备简陋,没有什么扩音系统,但魏君仁唱戏中气十足、嗓音洪亮,有一次在邻村毛荷堡三月八庙会,当时在青油灯下魏君仁在戏台上唱戏,后来有人反映在东山头上都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学戏可不是简单的事,先要把剧本台词念会,然后是分唱腔,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等分类,拖腔尤富特色,再是拉过场(角色在台上的位置),然后是带乐和伴奏,最后是彩排、配服装。 年近49岁的魏家班第四代传人魏录元先生家里至今收藏着爷爷祖辈传下来的一批戏本,这批戏本子是从1950年至1959年出版的,历史最早的一本是1950年的《八义图》,还有《杀四门》、《回荆州》,1955年长安书店出版的《黄鹤楼》。1952年北京宝义堂书店出版的《劈山救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魏家堡的业余剧团专门请来西宁市秦剧团的老师指导排戏近一年时间,后来青海省群艺馆的老师又专门前来指导,魏家堡的秦剧团开始走入正轨。魏录元先生说起当初十几岁跟随爷爷魏君仁学戏的事,那时家里兄弟较多有五人,还有个姐姐,当时人们生活普遍困难,父亲为了让他在生产队里多为家人挣工分曾反对他去学戏,倒是母亲通情达理经常帮他劝慰父亲说:“既然孩子想去学戏,你就让他去嘛!”
刚开始学戏,参加一次演出也只能得到两元钱的工钱。魏录元回忆说,记得有次爷爷他们在屋子里因给别人娶亲的事和人讲彩礼,自己还在门口背戏文。那时刚开始学戏在爷爷家的老院子,也曾拿着扫帚、干农活的木锨、铁锹当长矛大刀,学“争先锋”(刘备东吴大报仇里的一出戏),俗话说曲不离口,那时出门便唱,大清早起来就练嗓子,大路上、河滩边都是大声吊嗓子的好地方,也因此常被隔壁邻居评论说这孩子脑子大概有问题,神志不清,但就算这样也要练下去。爷爷魏君仁对孙子疼爱有加、言传身教,甚至晚上爷孙俩也睡在一个被窝在炕头上教他念戏文,爷爷教戏一丝不苟但也很严厉。唱戏是面子活胆子要大,魏录元先生说,记得有一次,在杏庄正月十六的庙会上爷爷刚把《大登殿》里薛仁贵回窑的戏文给我们传了一遍,随后就把我和子章(魏玥仁之子)推上戏台去表演。再看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直直地瞅着,我俩已经上了台,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凭脑子里的印象把戏硬唱了下去。当时还有一个邻村杏庄刚来学戏的小伙子,性格十分内向怯场,每次临他上场时,总躲藏到戏箱道里任别人怎么拉也不出来。魏君仁老先生擅长演花脸,杨家将里的金兀术、潘仁美都是最拿手的。而魏玥仁最擅长的则是须生和花脸。
魏录元跟爷爷们学戏那会儿,那时农村里人们思想还很封建,当时大部分秦腔艺人还都是男的。有一次跟爷爷去本县东和李尔家堡村的庙会上去演戏,记得当时演的还是君仁爷爷写的戏,按照当地庙会的旧风俗,女人是不能上台的,但没等大家搞明白,车已经到了戏台前,戏班的几个女演员就登上了戏台,再加上之前在车上经受了颠簸,有两个女演员就有点呕吐,当地人看见后很生气,一些人就说:“看,这是我们的佛爷生气了,惩罚她们呢”连村里生产队大队长也拂袖而去,小锣不响开不了戏啊,这可把大家急坏了,还是爷爷君仁见识广,灵机一动忙买了酒去给生产队大队长敬酒赔罪,并做生产队长的思想工作:“这些旧观念是迷信,现在政府正讲破除迷信呢,迷信得改。”最后生产队长觉得说得有道理,小锣一响,戏才开演。村民们早就迫不及待忙着看大戏呢,这才皆大欢喜。魏录元先生说:“爷爷一辈子与戏结伴,记得在君仁爷爷80几岁时还登台演出,有一次上演《清河桥》正当角色们在台上排朝时,我头一转,发现爷爷不见了。忙下场去找,才看见爷爷晕倒在后台上,大家忙给老人家喂汤喂水,爷爷才慢慢苏醒过来。记得君仁爷爷最后一次登台是在本县红崖子沟乡上寨村五月十三庙会上演出时,看到爷爷是拖着长枪上台的,因为爷爷太老了已经无力举起红缨枪了。魏录元说:“当时我的眼眶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但魏家班祖辈们的苦心教导最终没有白费,魏家班始终后继有人,就是这种“皮鞋班”的精神培养出了当代蒋国莲、魏录元、魏菊元、魏子章等一批优秀的演员。
现年82岁的魏全仁老人是目前哈拉直沟乡魏家堡剧团最年长的,这位白胡子慈祥老人擅长须生、花脸,但他又是一个什么角色都能演的全能艺人,如《清河桥》里面的人物他几乎全都扮演过。老人今年还在本县丹麻乡新添堡村庙会上演《取街亭》时扮过一次赵云,说起把子(武戏),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在戏台上仍能施展得得心应手。老人最喜欢演《拆书》里的伍元、《出五关》的黄飞虎,《清河桥》、《关公反五关》都是他的拿手好戏,老人家侃侃而谈,笑着解释说虽然都和“五关”有关,可是年代、地点都不一样,黄飞虎反五关是在西岐,关公返五关却是从河南返回到京城。
老人说:“现在的秦腔腔口和乐器如二胡等都大有改进,我老了,落伍喽!”我说:“话可不能这么讲,您老这是老当益壮,话说回来,现在的年轻人谁还会唱你们那时候的戏呀?”老人接过来说:“是啊!现在那时候的很多戏都失传了,虽说还保留着剧本,但明白戏路的人不多,像《十万金》、再如《五岳归天》是《封神演义》里的戏,再像《金鸡岭》、《反五关》等清楚戏路的人都太少。”老人谈到有一次剧团去大通县吊沟演戏,当时点戏的人点了出《锦绣图》,但大家都不会,剧团就让人家重新点戏,人家很不高兴,点戏的人把戏牌一扔就走了,剧团的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咋办?老人家事后赶到听了发生的事笑着对大家说:“大家别着急,我们今天就唱这出《锦绣图》。”然后老人家指挥大家排戏,锣鼓一响这戏就又开演了,点戏的人高兴地合不拢嘴赞叹说魏家堡的戏果然名不虚传,记得那次当时还有老人的好友平安县的秦腔把式诉增春也在场呢。
老人家谈起和三哥魏玥仁以及大哥魏君仁学戏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那还是解放前五六年的事。1931年三哥魏玥仁前在西宁“协成玉”杂货铺当学徒,后1936年三哥玥仁在马步芳的军队里吃粮(老话当兵的意思),有一次阅兵时他带的兵口号喊得响亮,马步芳很赞赏,高兴之余曾许诺要晋升他为连长,就这样玥仁由于职务之便能经常往来于西宁、兰州等地,有机会接触甘肃和陕西等地众多的秦腔演艺人员,再加上他天赋聪慧过人、年轻好学、悟性奇高,所以当时演技进步神速。还记得三哥玥仁当兵那会儿有一次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回到哈拉直沟老家,那年月谁都还没见过自行车,着实让乡亲们开了眼界。《闯宫》、《甘露寺》、《大报仇》、《渡木关》等都是魏玥仁脍炙人口的擅长剧目。40几岁的大哥魏君仁是魏家堡戏班的箱主,有一次陕西的一个戏班一行人七八个来到西宁,借了魏家堡戏班的戏箱在西宁石坡街租了场地唱戏,每场观看的人都有一二百号人呢,所以每次魏家堡的人去西宁都能免费看戏,老人当时只有十几岁,每年都有几次机会和大哥君仁去几次西宁卖粮然后换回点盐、茶等日用品带回乡下老家.正因为当时的这些状况,魏全仁老人也就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秦腔艺人们,因此也就在秦腔艺人们的影响下开始跟随哥哥们唱戏了。解放后魏玥仁带回许多戏剧资料回乡加入“皮鞋班”。文革期间剧团停止活动,1977年哈拉直沟秦剧团恢复,魏玥仁曾担任导演兼舞台监督,并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在参加省二届文代会时,间歇之余还高兴地为大家清唱,1987年去世。
回顾现代哈拉直沟皮鞋班历程:1978年哈拉直沟业余秦剧团重建,演职人员40余人,上演剧目50多出,平均演出80场次。1982年改为社办。由县政府拨专款予以积极扶持,当时演员40余人、演出新老剧目50多出。在1993年3月全省农村业余剧团调演中魏菊元获得一等奖、魏录元获得二等奖、蒋国莲获得三等奖。2006年11月21日—27日魏录元参加全省农牧区业余剧团编导培训班经考试合格。2006年青海省文联组联部承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海省农民业余剧团辅导帮扶工作启动仪式”在魏家堡隆重举办,并赠送戏服、剧本等。2007年、2008年两年来县政府积极扶持赠送价值一万元的服装、道具,省政府文化下乡项目上赠送价值一万多元的音响设备。2010年互助县成立秦腔业余剧团,邀请蒋国莲等四人参加,目前魏家堡业余秦剧团有成员三四十人,每年正月、二月二、三月八、四月八、五月十三、六月六、九月九都要去本县各乡镇及周边的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演出。
从魏家堡回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皮鞋班的故事及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王官官子、魏君仁、魏全仁老人等一直缭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佛典有云:“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人生皆苦!”因此很多人盲目地悲观,也有一些人选择苦中作乐,选择乐观地活着,选择勇敢地去实现他们的人生追求,他们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其实很多时候,人生何尝不是一出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做人就如同演戏,都要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当然人生的舞台上也有人会怯场,就像魏录元先生回忆里年少时代新元村刚来学戏临上场时老钻到戏箱道里的小伙子,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需要勇敢面对,该上场时就绝对不能退缩。也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漫长旅行,其实不必在乎最终的目的地,而重要的是在乎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人跟心情。”无论是演戏还是人生,但凡如能带着这样的观念,人生必能进入豁达开朗的境地。今天魏家堡的老人们依然在给孩子们讲述历史上“皮鞋班”老一辈的动人传奇故事,其实“皮鞋班”的故事更多地传达着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传承着一股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年以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在了解传述皮鞋班的故事中,参透老一辈们如戏人生里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那股精神力量,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
清人李调元《雨村剧话》云:“俗传钱氏缀百裘外集,有秦腔。始于陕西,以梆为板,月琴应之,亦有紧慢,俗呼梆子腔,蜀谓之乱弹。”秦腔其特点是高昂激越、强烈急促。尤其是花脸的演唱,更是扯开嗓子大声吼,有人称之为“挣破头”,有人调侃说:“唱秦腔,一是舞台要结实,以免震垮了;二是演员身体要好,以免累病了;三是观众胆子要大,以免吓坏了。”歌谣为证:民风淳朴性彪悍,秦腔花脸吼起来。台下观众心欢畅,不怕戏台棚要翻。贾平凹先生的说法,按秦腔的家乡陕西秦川的风俗:父和子不能不有其序,爷和孙却可以无道,弟与哥嫂可以嬉闹无常,兄与弟媳则无正事不能多言。但是,一到舞台上,秦腔面前人人平等,兄可以拜弟媳为帅为将,子可以将老父绳绑索捆。也许正是这些参与性广、娱乐性强、艺术性高等原因才让秦腔在西北广袤的土地上那么地贴近大众、深入人心。上至皇亲国戚下至布衣平民百姓。中国人的票友文化在历史上由来已久,清光绪皇帝就是著名的京剧票友,前几年看过一部电影叫作《自娱自乐》,改编自一群土生土长的农村青年在寨子里拿着DV拍武侠电影自娱自乐的真人故事,该片曾在2005年获得美国好莱坞“第五届贝弗利山电影节”的“最佳外语片奖”。而其实远在大西北青海省红哈两沟“破寨子”(旧称城北堡)“皮鞋班”的自娱自乐传奇事迹相比之下却较之更加生动、精彩、历史悠久。
秦腔流行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地,又因其以枣木梆子为击节乐器,所以又叫“梆子腔”,俗称“桄桄子”(因以梆击节时发出“恍恍”声)。说起皮鞋班,早在明末清初,外省戏剧演出活动渐渐由西宁市传入互助等地,犹如草根在远山近村蔓延,渐成繁衍气候。早在清朝道光年间(公元1821—公元1850年),青海省互助县哈拉直沟的“皮鞋班”就已闻名遐迩。受陕甘秦腔戏班影响,互助哈拉直沟一向被称为“乱弹之乡”,破寨子有家家学戏的乡俗,每年冬至来临农事稍闲时,庄上主事人便按惯例召集各家孩子前来学戏,类似私塾“冬学”,并由各家轮流管饭,直到腊月二十三送灶后休学。通过学戏和考察,选拔身架与嗓音好的补充戏班,其他孩子权当培养戏曲苗子和兴趣,因此全村男女老少都能哼几句戏文,并自发组织在一起拜师学艺,在农闲、庙会节日串戏演出,苦中作乐,乐在其中,于是“皮鞋班”应运而生。之所以叫“皮鞋班”,是因为当时农村很贫穷,除“板凳戏”(即坐在凳子上清唱)外,演戏必须要有戏箱,但又置办不起,穷则思变,只好自力更生,传统戏中生角戴的头盔是自己“壳”的;蟒袍、大靠皆用白布缝好后,再请画匠用颜料描上卷云边、龙凤、甲胄等;旦角衣饰大多是临时去借有钱人家妇女的红袄绿裙,等等;最遗憾和让人感到无奈的是无论扮演帝王将相还是才子佳人,因买不起粉底朝靴和绸缎彩鞋,演员粉墨登台、出场亮相或舞刀弄枪时,脚上仍露出庄稼人用干腌牛皮缝制的“挖泥皮鞋”,虽说不伦不类,但农民观众却非常理解,从不计较挑剔,还幽默风趣地送个雅号——“皮鞋班”。其实,互助哈拉直沟农民业余剧团,原先曾先后打出“仁义社”、“共和班”等旗号,但都没有叫响,唯有“皮鞋班”却不翼而飞,在湟水流域一带享有盛名,从此,凡青海农村戏班,观众一律称为“皮鞋班”,越叫越响,成为百年一绝。
那时“皮鞋班”班底精干,戏箱简便,易于“四海为家”到处流动演出,田间地头皆能成为吸引农民眼球的舞台。有些久负盛名的“皮鞋班”,常被外县请去参加神社戏演出,非常活跃。众多的“皮鞋班”中,当属互助哈拉直沟正宗的“皮鞋班”资格最老、影响最大、观众最多。戏班鼎盛时期约有30多人,积累传统戏剧目180多出,粉墨生涯穿越峥嵘岁月,繁衍至今已有160多年历史!实属鲜见。其活动范围很广,东到民和,北至门源,西南达海晏。“皮鞋班”敲响的戏曲锣鼓声,几乎传遍河湟大地。其演出形式多为“会戏”;也唱“告竣戏”,即各地庙宇、戏台、桥梁等修葺落成请戏班庆贺;另外还有“卖戏”,即戏班自立场子收费演出。当年观众交口称赞的“好把式”(即著名演员),有代表性的当推王官官子,他原是互助红崖子沟担水路人,曾中秀才,能诗善对,酷爱秦腔,聪慧灵秀,曾自编或改编多出秦剧,是“皮鞋班”前期首屈一指的“全手匠人”,尤工武旦,唱做俱佳,应邀到兰州演出时备受欢迎,轰动一时,甚至连专业演员也为之佩服,赞其曰:“西宁来了个官官,双阳唱给了三天!”足见其主演《双阳公主追狄青》时的火爆盛况。后来又有个著名男旦叫尕木匠,本名陈生忠,先当木匠,后学秦腔,专工青衣,挂头牌主演的《三娘教子》、《三上轿》等最负盛名。此后,陆续出现许多农民观众喜爱的“好把式”,“皮鞋班”人才辈出。
前不久,怀着对皮鞋班的仰慕之情,我来到了互助哈拉直沟乡,听当地人们讲起皮鞋班的故事。魏家堡秦剧团:第一代,魏顺发。第二代,魏玥仁、魏全仁、魏君仁。第三代,魏义章、魏子章。第四代,魏录元、魏菊元。第五代,魏孝儿。魏君仁排行老大因为鼻子右边有颗痣,人送外号“麻鼻子”,魏玥仁排行老三,人称三爷,都是当时哈拉直沟魏家班的台柱。魏家班在本县内或去邻县大通、湟中、平安等很多地方演出时,都要亲点他们两个,接戏必先问他们二人在不在?魏君仁和魏玥仁的学戏缘由,据说年少的他俩有一次二人在山里犁地,当时王官官子要去大通县演戏路过,就喊他们两个:“娃娃,跟上我了唱戏走!”他两人二话没说就把牛扔在地里跟着唱戏去了,没想到这一唱,就是一辈子。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唱戏时设备简陋,没有什么扩音系统,但魏君仁唱戏中气十足、嗓音洪亮,有一次在邻村毛荷堡三月八庙会,当时在青油灯下魏君仁在戏台上唱戏,后来有人反映在东山头上都能听到他响亮的声音。学戏可不是简单的事,先要把剧本台词念会,然后是分唱腔,有慢板、二六、代板、起板、尖板、滚板及花腔等分类,拖腔尤富特色,再是拉过场(角色在台上的位置),然后是带乐和伴奏,最后是彩排、配服装。 年近49岁的魏家班第四代传人魏录元先生家里至今收藏着爷爷祖辈传下来的一批戏本,这批戏本子是从1950年至1959年出版的,历史最早的一本是1950年的《八义图》,还有《杀四门》、《回荆州》,1955年长安书店出版的《黄鹤楼》。1952年北京宝义堂书店出版的《劈山救母》。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魏家堡的业余剧团专门请来西宁市秦剧团的老师指导排戏近一年时间,后来青海省群艺馆的老师又专门前来指导,魏家堡的秦剧团开始走入正轨。魏录元先生说起当初十几岁跟随爷爷魏君仁学戏的事,那时家里兄弟较多有五人,还有个姐姐,当时人们生活普遍困难,父亲为了让他在生产队里多为家人挣工分曾反对他去学戏,倒是母亲通情达理经常帮他劝慰父亲说:“既然孩子想去学戏,你就让他去嘛!”
刚开始学戏,参加一次演出也只能得到两元钱的工钱。魏录元回忆说,记得有次爷爷他们在屋子里因给别人娶亲的事和人讲彩礼,自己还在门口背戏文。那时刚开始学戏在爷爷家的老院子,也曾拿着扫帚、干农活的木锨、铁锹当长矛大刀,学“争先锋”(刘备东吴大报仇里的一出戏),俗话说曲不离口,那时出门便唱,大清早起来就练嗓子,大路上、河滩边都是大声吊嗓子的好地方,也因此常被隔壁邻居评论说这孩子脑子大概有问题,神志不清,但就算这样也要练下去。爷爷魏君仁对孙子疼爱有加、言传身教,甚至晚上爷孙俩也睡在一个被窝在炕头上教他念戏文,爷爷教戏一丝不苟但也很严厉。唱戏是面子活胆子要大,魏录元先生说,记得有一次,在杏庄正月十六的庙会上爷爷刚把《大登殿》里薛仁贵回窑的戏文给我们传了一遍,随后就把我和子章(魏玥仁之子)推上戏台去表演。再看台下那么多双眼睛直直地瞅着,我俩已经上了台,没办法,只好厚着脸皮凭脑子里的印象把戏硬唱了下去。当时还有一个邻村杏庄刚来学戏的小伙子,性格十分内向怯场,每次临他上场时,总躲藏到戏箱道里任别人怎么拉也不出来。魏君仁老先生擅长演花脸,杨家将里的金兀术、潘仁美都是最拿手的。而魏玥仁最擅长的则是须生和花脸。
魏录元跟爷爷们学戏那会儿,那时农村里人们思想还很封建,当时大部分秦腔艺人还都是男的。有一次跟爷爷去本县东和李尔家堡村的庙会上去演戏,记得当时演的还是君仁爷爷写的戏,按照当地庙会的旧风俗,女人是不能上台的,但没等大家搞明白,车已经到了戏台前,戏班的几个女演员就登上了戏台,再加上之前在车上经受了颠簸,有两个女演员就有点呕吐,当地人看见后很生气,一些人就说:“看,这是我们的佛爷生气了,惩罚她们呢”连村里生产队大队长也拂袖而去,小锣不响开不了戏啊,这可把大家急坏了,还是爷爷君仁见识广,灵机一动忙买了酒去给生产队大队长敬酒赔罪,并做生产队长的思想工作:“这些旧观念是迷信,现在政府正讲破除迷信呢,迷信得改。”最后生产队长觉得说得有道理,小锣一响,戏才开演。村民们早就迫不及待忙着看大戏呢,这才皆大欢喜。魏录元先生说:“爷爷一辈子与戏结伴,记得在君仁爷爷80几岁时还登台演出,有一次上演《清河桥》正当角色们在台上排朝时,我头一转,发现爷爷不见了。忙下场去找,才看见爷爷晕倒在后台上,大家忙给老人家喂汤喂水,爷爷才慢慢苏醒过来。记得君仁爷爷最后一次登台是在本县红崖子沟乡上寨村五月十三庙会上演出时,看到爷爷是拖着长枪上台的,因为爷爷太老了已经无力举起红缨枪了。魏录元说:“当时我的眼眶却不由自主地湿润了。”但魏家班祖辈们的苦心教导最终没有白费,魏家班始终后继有人,就是这种“皮鞋班”的精神培养出了当代蒋国莲、魏录元、魏菊元、魏子章等一批优秀的演员。
现年82岁的魏全仁老人是目前哈拉直沟乡魏家堡剧团最年长的,这位白胡子慈祥老人擅长须生、花脸,但他又是一个什么角色都能演的全能艺人,如《清河桥》里面的人物他几乎全都扮演过。老人今年还在本县丹麻乡新添堡村庙会上演《取街亭》时扮过一次赵云,说起把子(武戏),刀枪剑戟斧钺钩叉十八般武艺在戏台上仍能施展得得心应手。老人最喜欢演《拆书》里的伍元、《出五关》的黄飞虎,《清河桥》、《关公反五关》都是他的拿手好戏,老人家侃侃而谈,笑着解释说虽然都和“五关”有关,可是年代、地点都不一样,黄飞虎反五关是在西岐,关公返五关却是从河南返回到京城。
老人说:“现在的秦腔腔口和乐器如二胡等都大有改进,我老了,落伍喽!”我说:“话可不能这么讲,您老这是老当益壮,话说回来,现在的年轻人谁还会唱你们那时候的戏呀?”老人接过来说:“是啊!现在那时候的很多戏都失传了,虽说还保留着剧本,但明白戏路的人不多,像《十万金》、再如《五岳归天》是《封神演义》里的戏,再像《金鸡岭》、《反五关》等清楚戏路的人都太少。”老人谈到有一次剧团去大通县吊沟演戏,当时点戏的人点了出《锦绣图》,但大家都不会,剧团就让人家重新点戏,人家很不高兴,点戏的人把戏牌一扔就走了,剧团的人面面相觑不知该咋办?老人家事后赶到听了发生的事笑着对大家说:“大家别着急,我们今天就唱这出《锦绣图》。”然后老人家指挥大家排戏,锣鼓一响这戏就又开演了,点戏的人高兴地合不拢嘴赞叹说魏家堡的戏果然名不虚传,记得那次当时还有老人的好友平安县的秦腔把式诉增春也在场呢。
老人家谈起和三哥魏玥仁以及大哥魏君仁学戏的事情,至今记忆犹新。那还是解放前五六年的事。1931年三哥魏玥仁前在西宁“协成玉”杂货铺当学徒,后1936年三哥玥仁在马步芳的军队里吃粮(老话当兵的意思),有一次阅兵时他带的兵口号喊得响亮,马步芳很赞赏,高兴之余曾许诺要晋升他为连长,就这样玥仁由于职务之便能经常往来于西宁、兰州等地,有机会接触甘肃和陕西等地众多的秦腔演艺人员,再加上他天赋聪慧过人、年轻好学、悟性奇高,所以当时演技进步神速。还记得三哥玥仁当兵那会儿有一次他骑着一辆自行车回到哈拉直沟老家,那年月谁都还没见过自行车,着实让乡亲们开了眼界。《闯宫》、《甘露寺》、《大报仇》、《渡木关》等都是魏玥仁脍炙人口的擅长剧目。40几岁的大哥魏君仁是魏家堡戏班的箱主,有一次陕西的一个戏班一行人七八个来到西宁,借了魏家堡戏班的戏箱在西宁石坡街租了场地唱戏,每场观看的人都有一二百号人呢,所以每次魏家堡的人去西宁都能免费看戏,老人当时只有十几岁,每年都有几次机会和大哥君仁去几次西宁卖粮然后换回点盐、茶等日用品带回乡下老家.正因为当时的这些状况,魏全仁老人也就有机会接触到当时的秦腔艺人们,因此也就在秦腔艺人们的影响下开始跟随哥哥们唱戏了。解放后魏玥仁带回许多戏剧资料回乡加入“皮鞋班”。文革期间剧团停止活动,1977年哈拉直沟秦剧团恢复,魏玥仁曾担任导演兼舞台监督,并被推选为县政协委员,在参加省二届文代会时,间歇之余还高兴地为大家清唱,1987年去世。
回顾现代哈拉直沟皮鞋班历程:1978年哈拉直沟业余秦剧团重建,演职人员40余人,上演剧目50多出,平均演出80场次。1982年改为社办。由县政府拨专款予以积极扶持,当时演员40余人、演出新老剧目50多出。在1993年3月全省农村业余剧团调演中魏菊元获得一等奖、魏录元获得二等奖、蒋国莲获得三等奖。2006年11月21日—27日魏录元参加全省农牧区业余剧团编导培训班经考试合格。2006年青海省文联组联部承办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青海省农民业余剧团辅导帮扶工作启动仪式”在魏家堡隆重举办,并赠送戏服、剧本等。2007年、2008年两年来县政府积极扶持赠送价值一万元的服装、道具,省政府文化下乡项目上赠送价值一万多元的音响设备。2010年互助县成立秦腔业余剧团,邀请蒋国莲等四人参加,目前魏家堡业余秦剧团有成员三四十人,每年正月、二月二、三月八、四月八、五月十三、六月六、九月九都要去本县各乡镇及周边的大通县、湟中县、平安县演出。
从魏家堡回来之后的很长一段时间,皮鞋班的故事及一个个鲜活的面容、王官官子、魏君仁、魏全仁老人等一直缭绕在我的脑海里挥之不去,佛典有云:“生老病死、爱恨别离,人生皆苦!”因此很多人盲目地悲观,也有一些人选择苦中作乐,选择乐观地活着,选择勇敢地去实现他们的人生追求,他们让自己的人生精彩纷呈、高潮迭起。其实很多时候,人生何尝不是一出戏,戏如人生,人生如戏。做人就如同演戏,都要把自己的角色演好,当然人生的舞台上也有人会怯场,就像魏录元先生回忆里年少时代新元村刚来学戏临上场时老钻到戏箱道里的小伙子,所以在人生的舞台上需要勇敢面对,该上场时就绝对不能退缩。也有人说:“人生就像一场漫长旅行,其实不必在乎最终的目的地,而重要的是在乎沿途的风景,以及看风景的人跟心情。”无论是演戏还是人生,但凡如能带着这样的观念,人生必能进入豁达开朗的境地。今天魏家堡的老人们依然在给孩子们讲述历史上“皮鞋班”老一辈的动人传奇故事,其实“皮鞋班”的故事更多地传达着的是一种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传承着一股宝贵的精神财富,很多年以后希望有更多的人在了解传述皮鞋班的故事中,参透老一辈们如戏人生里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的那股精神力量,并从中得到人生的启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