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改革如火如荼,农村教育面临课程理念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关注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和专业发展状况,文章尝试提出了提高农村小学教育质量的一些建议,希望对组织教育改革的教育行政部门及努力提高质量的农村小学有所启示。
关键词:农村环境;教学质量;建议;改进
为了贯彻党和中央的有关教育改革的精神,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再有新的突破,在生源少、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的条件下,再铸新的辉煌。循规蹈矩不行,因循守不行,只有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教改力度,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发展我县的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优势分析
1. 领导的重视,提出各种措施;全体教师的一心为教育、教书育人的责任心
前几年,为了扫平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十多种文件、政策,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基础教育倾斜。这些措施为县市的基础教育的再现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农村,每个教师看上去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像春蚕、像路石、像人梯,默默无闻、拼搏奉献,再次铸就农村教育的辉煌。
2.学生家长的重视教育、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社会的激烈竞争,现实生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农村的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跳出农门,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最常听到学生家长的一句话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学。”看多了电视、听多了他人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描述,孩子们以为上了大学就是进了天堂,他们想借由读书来实现现改变实生活的渴望。虽然他们没有看到知识力量的本质,却是督促他们努力学习极其有效的动力。
二、现代社会条件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不足
1. 经济的落后 硬件设施上不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弱
目前,教育投入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尤其我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力有限,学校的硬件设施简陋,图书、仪器匮乏,有的学校还存在危房,办学条件简陋,隐患重重。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我县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
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偏低,名师偏少。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在职教师只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9%,还有相当多的代课教师存在,一些骨干教师相继流失,不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拔高使用,年龄结构不合理,学校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2.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者普遍学历不高,无法照顾孩子的学习,而简单的物质投入无法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
劳动力的剩余、对物质的追求,使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父辈带养。父辈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督促作用,而且他们的认知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和孩子成长的实际需求。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父母对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家长自己面对问题时的心态等因素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互动中成长,很多家长认为,吃饱穿暖就是爱。因为有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愧疚感,他们用更多的物质或溺爱来代替教育,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颇极端的性格。
三、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具体可实施措施
1、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师道德教育
抓人才引进,吸引优秀的毕业师范生小学执教,抓业务素质提高。各小学把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参加业务进修或继续教育的教师,时间上给予保证,经济上给予支持。在新老教师中深入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老带新,新老互助,共同提高;抓激励机制,各学校全面稳妥地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和绩效挂钩制,把教师的业绩同评先、晋级结合起来,优劳优酬,奖勤罚懒,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抓待遇落实。在职称评定、评奖评先上尽量向一线教师倾斜,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注意德育科研,提倡严管与善管、教育与疏导相结合,提高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水平。
2、针对现在学生家长普遍不在的现况,寻求一个有效的方法
建立家庭档案。对每个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随时注意孩子们的思想动态。成立关爱小组。主要成员有学生本身组成,大家相互帮助,互助友爱。这已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老师,固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减轻这一问题。重视培养团结友爱、勤奋有为的团体精神和团结、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观念,面向全体,改革评价办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四、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金培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作者单位:练寺镇下坡小学)
关键词:农村环境;教学质量;建议;改进
为了贯彻党和中央的有关教育改革的精神,使教育健康快速发展,在原有基础上再有新的突破,在生源少、办学条件相对滞后的条件下,再铸新的辉煌。循规蹈矩不行,因循守不行,只有打破常规,解放思想,与时俱进,实施素质教育,加大教改力度,超常规、大跨度、跳跃式发展我县的教育。
一、农村中小学教育的优势分析
1. 领导的重视,提出各种措施;全体教师的一心为教育、教书育人的责任心
前几年,为了扫平教育发展道路上的障碍,县委、县政府相继出台了十多种文件、政策,从管理体制、经费投入、政策环境等方面对基础教育倾斜。这些措施为县市的基础教育的再现辉煌立下了汗马功劳。在农村,每个教师看上去是那样的朴实无华,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但正是这些平凡的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像春蚕、像路石、像人梯,默默无闻、拼搏奉献,再次铸就农村教育的辉煌。
2.学生家长的重视教育、学生对知识的渴望
社会的激烈竞争,现实生活的就业压力,越来越多的家长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农村的孩子只有考上大学才能跳出农门,知识改变命运。我们最常听到学生家长的一句话就是:“再苦再累,也要供孩子上学。”看多了电视、听多了他人对外面精彩世界的描述,孩子们以为上了大学就是进了天堂,他们想借由读书来实现现改变实生活的渴望。虽然他们没有看到知识力量的本质,却是督促他们努力学习极其有效的动力。
二、现代社会条件下农村中小学教育中的不足
1. 经济的落后 硬件设施上不去;教师素质参差不齐、师资力量弱
目前,教育投入仍不能满足事业发展需要,尤其我县经济发展相对落后,财力有限,学校的硬件设施简陋,图书、仪器匮乏,有的学校还存在危房,办学条件简陋,隐患重重。所有这些,都阻碍了我县基础教育的大力发展。
教师学历层次和业务水平偏低,名师偏少。具有中高级职称的在职教师只占专任教师总数的45.9%,还有相当多的代课教师存在,一些骨干教师相继流失,不少学校师资不足,教师拔高使用,年龄结构不合理,学校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
2. 父母外出打工,留守者普遍学历不高,无法照顾孩子的学习,而简单的物质投入无法满足孩子对爱的需求
劳动力的剩余、对物质的追求,使越来越多的年轻父母外出打工,把孩子留给父辈带养。父辈普遍文化水平不高,对于孩子的学习不能起到很好的引导和督促作用,而且他们的认知不能跟上时代的发展速度和孩子成长的实际需求。对于处在成长时期的青少年来说,父母对其的影响力是巨大的。家长自己面对问题时的心态等因素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尤其是在互动中成长,很多家长认为,吃饱穿暖就是爱。因为有不能陪伴孩子成长的愧疚感,他们用更多的物质或溺爱来代替教育,这样容易使孩子形成偏颇极端的性格。
三、大力发展农村基础教育的具体可实施措施
1、努力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和教师道德教育
抓人才引进,吸引优秀的毕业师范生小学执教,抓业务素质提高。各小学把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对参加业务进修或继续教育的教师,时间上给予保证,经济上给予支持。在新老教师中深入开展了结对子活动,以老带新,新老互助,共同提高;抓激励机制,各学校全面稳妥地推行了岗位责任制和绩效挂钩制,把教师的业绩同评先、晋级结合起来,优劳优酬,奖勤罚懒,有效地调动了广大教师干事创业的积极性;抓待遇落实。在职称评定、评奖评先上尽量向一线教师倾斜,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工作和生活中的困难。加强德育队伍建设,注意德育科研,提倡严管与善管、教育与疏导相结合,提高学校教师德育工作水平。
2、针对现在学生家长普遍不在的现况,寻求一个有效的方法
建立家庭档案。对每个学生有一个大致的了解,随时注意孩子们的思想动态。成立关爱小组。主要成员有学生本身组成,大家相互帮助,互助友爱。这已是一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作为老师,固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希望能通过我们的努力减轻这一问题。重视培养团结友爱、勤奋有为的团体精神和团结、严谨、勤奋、创新的校风;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转变观念,面向全体,改革评价办法,强调过程性评价和学生发展趋势的评价,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重视学生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构建适应学生个体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学生素质评价体系。
四、结论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改革与发展,任重道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责无旁贷。我们一定要紧紧抓住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发展农村教育的难得机遇,进一步凝心聚力,扎实工作,艰苦奋斗,努力开创我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局面。
参考文献:
[1]金培雄.有效性:课堂教学的永恒主题[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作者单位:练寺镇下坡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