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68年,川端康成凭借《雪国》、《古都》、《千只鹤》等作品,以“卓越的感受性,并以高超的小说技巧,表现了日本人心灵的精髓”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继印度诗圣泰戈尔之后第二位获此殊荣的亚洲作家。
孤寂的童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日本大阪市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医生兼大阪医院副院长,喜好汉字、汉诗和文人画。良好的家境本可以为年幼的川端康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然而不幸的是,川端康成才1岁时,其父便因肺结核恶化而去世。祸不单行,一年后母亲竟也被同样的病魔夺去了生命。于是,川端康成幼年的记忆中,父母的印象就只有对于“疾病或早逝的恐惧”。就这样,川端康成从此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然而8岁那年,祖母的去世又让幼小的他再一次感受到死亡逼近的气息。以后直至16岁,他一直与眼瞎耳背的祖父相依为命。这段生活,川端康成在后来《十六岁的日记》、《葬礼上的名人》、《故园》及自传体小说《写给父母的信》中多次提到。在一老一少的孤绝生活中,川端康成原本欠缺抚慰的心灵更增添一层难以忍受的寂寥感。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渗入更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由于亲人的相继亡故,川端康成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了川端康成比较孤僻、沉默的性格,这种性格助长了其作家风格的形成,甚至使他无意间养成一种怪癖,即如同《向阳》中所描绘的:经常不由自主地盯着瞧人。然而,恰恰是这种癖性成就了日后川端康成对艺术的专注。在那段寂寥的时光中,他几乎通读了学校图书馆的每一册藏书,而且通览了父亲留下的大量“汉籍”和祖父收藏的汉籍图书,由此培养他最初对文学的热爱。川端康成少年时代便囫囵吞枣地阅读了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他说:“古典将自己诱入那少年时代特有的甜蜜哀愁。”他从独自的哀愁中领略到日本的传统美感,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美学追求。古典名著那幻想的感觉,幽怨缠绵的哀伤,玄妙的余韵,自然而然地影响并渗透到川端康成日后的文体风格中去。川端康成16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病入膏肓,他将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下来,于是有了《十六岁的日记》,在这部作品里初步显露了他的创作才华。但祖父的溘然长逝也给他留下了难以抚平的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使他养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
自觉的文学创作
中学时代的川端康成无数次投稿都石沉大海,这使他怀疑过自己的创作天分,但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在大阪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之后,便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小说,并在《文章世界》举办的“十二秀才”评选中名列第十一位,这对当时立志当作家的少年川端康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鼓舞。1920年7月,川端康成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英国文学专业。翌年转修“国文学”(日本文学),他的文学生涯也由此正式开始。他与同样爱好文学的大学预科的同窗好友一起筹备第六次《新思潮》杂志的复刊,并发表了《招魂节一景》。这篇短篇小说立即在文坛获得好评,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个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从此,这位热衷文学创作的青年便开始在一流的文学刊物上频频发表文章,在校期间便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1924年,川端康成大学毕业后开始一心一意地从事文学创作,同时积极投身于小说观念与文体的革新运动,他与横光利一等新起作家共同创刊《文艺时代》杂志,以此为核心发起了所谓“新感觉派”文学运动——旨在否定19世纪末形成的自然主义文学传统,抵制文学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进而通过新的创作为日本现代文学注入“新”的生机。
《伊豆的舞女》、《雪国》为川端康成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开创了一条新路。在盲目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全盘继承传统都未成功的前提下,《伊豆的舞女》在吸收西方文学精髓并保持日本文学传统特色上作了新的尝试。《雪国》则使两者的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赋予了作品更浓郁的日本传统色彩。从《雪国》开始,川端康成的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以自己浓重的抒情笔墨刻画社会下层少女鲜明的个性、悲惨的遭遇和爱情生活,并在抒情、唯美的画面中贯穿对纯真爱情热烈的赞颂,对美与爱的理想表示朦胧的向往,对下层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
川端康成是位高产的作家,整整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超过500部(篇)小说,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代表作除了《伊豆的舞女》,还有《禽兽》、《花的圆舞曲》、《重逢》、《雪国》、《千只鹤》、《舞姬》、《古都》,等等。
谜一样的死
1972年4月16日,73岁高龄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死在了自己购置的玛丽娜公寓四楼的工作室,他静静地躺在棉被上,身边放着威士忌和酒杯。就这样,这位日本民众心目中美神化身的大作家用73年的生命时光,圆满而辉煌地完成了他一生对日本传统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
孤寂的童年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小说家、散文家,出生于日本大阪市的一个医生家庭。他的父亲是医生兼大阪医院副院长,喜好汉字、汉诗和文人画。良好的家境本可以为年幼的川端康成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然而不幸的是,川端康成才1岁时,其父便因肺结核恶化而去世。祸不单行,一年后母亲竟也被同样的病魔夺去了生命。于是,川端康成幼年的记忆中,父母的印象就只有对于“疾病或早逝的恐惧”。就这样,川端康成从此与祖父母一起生活。然而8岁那年,祖母的去世又让幼小的他再一次感受到死亡逼近的气息。以后直至16岁,他一直与眼瞎耳背的祖父相依为命。这段生活,川端康成在后来《十六岁的日记》、《葬礼上的名人》、《故园》及自传体小说《写给父母的信》中多次提到。在一老一少的孤绝生活中,川端康成原本欠缺抚慰的心灵更增添一层难以忍受的寂寥感。童年没有感受到人间的温暖,相反渗入更深刻的无法克服的忧郁和悲哀。由于亲人的相继亡故,川端康成内心不断涌现对人生的虚幻感和对死亡的恐惧感。畸形的家境,寂寞的生活,形成了川端康成比较孤僻、沉默的性格,这种性格助长了其作家风格的形成,甚至使他无意间养成一种怪癖,即如同《向阳》中所描绘的:经常不由自主地盯着瞧人。然而,恰恰是这种癖性成就了日后川端康成对艺术的专注。在那段寂寥的时光中,他几乎通读了学校图书馆的每一册藏书,而且通览了父亲留下的大量“汉籍”和祖父收藏的汉籍图书,由此培养他最初对文学的热爱。川端康成少年时代便囫囵吞枣地阅读了日本古典名著《源氏物语》和《枕草子》。他说:“古典将自己诱入那少年时代特有的甜蜜哀愁。”他从独自的哀愁中领略到日本的传统美感,从而逐渐形成自己的美学追求。古典名著那幻想的感觉,幽怨缠绵的哀伤,玄妙的余韵,自然而然地影响并渗透到川端康成日后的文体风格中去。川端康成16岁时,与他相依为命的祖父病入膏肓,他将祖父在病榻的情景记录下来,于是有了《十六岁的日记》,在这部作品里初步显露了他的创作才华。但祖父的溘然长逝也给他留下了难以抚平的精神创伤,此后的漂泊生活和多次失恋,使他养成了感伤和孤独的性格。
自觉的文学创作
中学时代的川端康成无数次投稿都石沉大海,这使他怀疑过自己的创作天分,但1916年作为中学四年级的学生,他在大阪的一本杂志上发表了习作小说《肩扛教师的灵柩》之后,便经常给《文章世界》写小品、小说,并在《文章世界》举办的“十二秀才”评选中名列第十一位,这对当时立志当作家的少年川端康成来说,无疑是很大的鼓舞。1920年7月,川端康成考入东京帝国大学文学系英国文学专业。翌年转修“国文学”(日本文学),他的文学生涯也由此正式开始。他与同样爱好文学的大学预科的同窗好友一起筹备第六次《新思潮》杂志的复刊,并发表了《招魂节一景》。这篇短篇小说立即在文坛获得好评,川端康成的名字第一次出现在《文艺年鉴》上,标志着这个文学青年正式登上了文坛。从此,这位热衷文学创作的青年便开始在一流的文学刊物上频频发表文章,在校期间便初步奠定了他在文坛上的地位。
1924年,川端康成大学毕业后开始一心一意地从事文学创作,同时积极投身于小说观念与文体的革新运动,他与横光利一等新起作家共同创刊《文艺时代》杂志,以此为核心发起了所谓“新感觉派”文学运动——旨在否定19世纪末形成的自然主义文学传统,抵制文学的政治化、意识形态化,进而通过新的创作为日本现代文学注入“新”的生机。
《伊豆的舞女》、《雪国》为川端康成在艺术创作的道路上开创了一条新路。在盲目模仿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和全盘继承传统都未成功的前提下,《伊豆的舞女》在吸收西方文学精髓并保持日本文学传统特色上作了新的尝试。《雪国》则使两者的结合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地,赋予了作品更浓郁的日本传统色彩。从《雪国》开始,川端康成的创作无论从内容还是形式来看都形成了自己的创作个性,即以自己浓重的抒情笔墨刻画社会下层少女鲜明的个性、悲惨的遭遇和爱情生活,并在抒情、唯美的画面中贯穿对纯真爱情热烈的赞颂,对美与爱的理想表示朦胧的向往,对下层人民表示深切的同情。
川端康成是位高产的作家,整整半个世纪的创作生涯中,共写了超过500部(篇)小说,以中短篇小说为主,代表作除了《伊豆的舞女》,还有《禽兽》、《花的圆舞曲》、《重逢》、《雪国》、《千只鹤》、《舞姬》、《古都》,等等。
谜一样的死
1972年4月16日,73岁高龄的川端康成口含煤气管死在了自己购置的玛丽娜公寓四楼的工作室,他静静地躺在棉被上,身边放着威士忌和酒杯。就这样,这位日本民众心目中美神化身的大作家用73年的生命时光,圆满而辉煌地完成了他一生对日本传统美的探索、守护和塑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