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借助计算机多媒体的功能和特点,给学生创造一个真实、生动、自然的课堂环境,并让他们感受到多媒体优化数学教学的全过程。让学生在轻松、趣味、活跃的课堂气氛之中学习知识、领悟知识、掌握知识,在实际运用之中开启智能,培养他们自主钻研的能力。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数学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抽象反映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技术尚未被人们认识前,由于数学教学缺少一种便于操作可视化的工具,因此在课堂上学生难以清晰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数学教学可通过声音、图像、动画虚拟来进行真实情景模拟,使数学课堂变得直观、形象、趣味横生,同时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直接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尤为重要。如教学《可能性》时,为了在课堂一开始使孩子们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首先通过“猜一猜”游戏,在投影仪的展台上掷一枚一元硬币,让孩子们猜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孩子们都积极、踊跃地猜着。游戏进行了几次之后,孩子对游戏结果形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思想,同时也有了对事件发生结果的理性分析,不再有像游戏开始时那种乱猜的情况。这时老师说:“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是不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现象。”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二、突破难点,强化效果。
教材是教育的主要媒体,现代教材的教学内容虽然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但这些信息资源编入教材中,只能以静态的画面呈现,特别是有些学习内容、静态画面,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则采取化静为动的方式,不仅能活现教材的内容,而且能再现知识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时,为帮助学生对“1时=60分”概念的理解,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观察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走动关系,当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一大格,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手段的制约,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始终难以解决,同时也约束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想象空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或关键处适时导入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做到既有利于课堂上及时点拨和调控,又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中讲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方向未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平移”这个概念时,不是传统的灌输这个概念,而是播放了电梯上下运动及平开窗左右运动的视频,导出“平移”概念,并给出一段时间学生自己钻研和内化概念。在接下来练习时,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时,学生立即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电动门”,有的同学说“推拉抽屉”,还有许多同学也都说出了合理的答案,总之众说纷纭、举不胜举。
四、动化练习,增强做题效果。
课本上的习题都是以静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做题的形式也很单一,如《排列组合》中衣服搭配的练习及《认识人民币》中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组合练习等,传统的练习只是连线、画图或说一说,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PPT,可以使静态的练习题动起来,让学生自己移动鼠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感知,而且可以很好地展现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及组合形式。
五、串联相关知识点,合理有效地复习。
书本涵盖的知识点太多,一个章节或是单元的知识点也不少。在知识点复习时,内容多且零碎,但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串联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效合理地进行复习。如在低段数学复习时,我们可以将复习分为几个板块进行,如计算、统计、解决问题及图形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复习的负担,又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梳理整学期所学到的知识点,让师生的复习工作有效、有序地展开。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当前探讨的不是需不需要应用,也不是探讨怎么应用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如何利用多媒体的功能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很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要掌握授课的方式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情趣、乐趣,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2]石钟英.知识转型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
关键词: 多媒体技术 小学数学教学 应用
数学是人类在生产生活中所形成的对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抽象反映的一门学科。多媒体技术尚未被人们认识前,由于数学教学缺少一种便于操作可视化的工具,因此在课堂上学生难以清晰地形成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思维结构。当前,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信息多媒体技术在各个领域的普及与应用,数学教学可通过声音、图像、动画虚拟来进行真实情景模拟,使数学课堂变得直观、形象、趣味横生,同时多媒体技术给学生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交流的空间,也为教师提供了教学资源共享的平台。通过多年的教学实践,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浅谈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直接有效地进行课堂导入尤为重要。如教学《可能性》时,为了在课堂一开始使孩子们产生新奇感,启动思维,同时也为分散教学难点,首先通过“猜一猜”游戏,在投影仪的展台上掷一枚一元硬币,让孩子们猜猜是正面朝上还是反面朝上,孩子们都积极、踊跃地猜着。游戏进行了几次之后,孩子对游戏结果形成了一个不确定的思想,同时也有了对事件发生结果的理性分析,不再有像游戏开始时那种乱猜的情况。这时老师说:“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而有些是不确定,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这些现象。”这样的教学导入,不但突破了概念形成过程中的难点,而且激发了学生的认知兴趣。
二、突破难点,强化效果。
教材是教育的主要媒体,现代教材的教学内容虽然重视儿童的兴趣特点,图文并茂、生动有趣,但这些信息资源编入教材中,只能以静态的画面呈现,特别是有些学习内容、静态画面,不利于学生发现问题,弄清知识的产生与形成过程,而多媒体技术则采取化静为动的方式,不仅能活现教材的内容,而且能再现知识发展过程,感悟知识的来龙去脉,从而解决教师难以讲清,学生难以听懂的内容。如教学一年级下册《认识时间》时,为帮助学生对“1时=60分”概念的理解,采用了多媒体演示文稿教学,让学生非常直观地观察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走动关系,当分针走一圈时,时针走一大格,通过这样动态显示,将那些看似静止的事物活动起来,化静为动,使学生获得正确、清晰的概念。
三、改变传统教学方式,提高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
新课标要求,教师在进行有效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提高学生的自主钻研能力。由于受传统教育手段的制约,教学中的疑点和难点始终难以解决,同时也约束了学生在学习中的想象空间。教师应结合教学内容,在学生思维困惑处或关键处适时导入多媒体技术,把多媒体用在掌握知识的“刀刃”上,才能做到既有利于课堂上及时点拨和调控,又有利于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解题能力的培养,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在教学中讲授“物体在运动过程中,方向未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平移”这个概念时,不是传统的灌输这个概念,而是播放了电梯上下运动及平开窗左右运动的视频,导出“平移”概念,并给出一段时间学生自己钻研和内化概念。在接下来练习时,说一说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平移现象时,学生立即纷纷举手回答,有的同学说“电动门”,有的同学说“推拉抽屉”,还有许多同学也都说出了合理的答案,总之众说纷纭、举不胜举。
四、动化练习,增强做题效果。
课本上的习题都是以静态的形式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的,做题的形式也很单一,如《排列组合》中衣服搭配的练习及《认识人民币》中面值不同的人民币的组合练习等,传统的练习只是连线、画图或说一说,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利用多媒体技术演示PPT,可以使静态的练习题动起来,让学生自己移动鼠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这样不但可以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感知,而且可以很好地展现各种不同的搭配方案及组合形式。
五、串联相关知识点,合理有效地复习。
书本涵盖的知识点太多,一个章节或是单元的知识点也不少。在知识点复习时,内容多且零碎,但我们可以有效利用多媒体演示文稿串联相关联的知识点,有效合理地进行复习。如在低段数学复习时,我们可以将复习分为几个板块进行,如计算、统计、解决问题及图形等。这样既减轻了学生复习的负担,又可以很好地帮助他们梳理整学期所学到的知识点,让师生的复习工作有效、有序地展开。
多媒体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的应用,当前探讨的不是需不需要应用,也不是探讨怎么应用的问题,而是要探讨在数学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应用,如何利用多媒体的功能特点,最大限度地提高数学教学质量。社会在进步,科学技术在发展,作为小学数学老师,我们不仅要在教学中很好地应用多媒体技术,还要掌握授课的方式与方法,更重要的是运用多媒体技术培养学生学习文化知识的情趣、乐趣,以及学生学习的自觉性与主动性,使学生在有限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学习和掌握更多的文化知识,为下一阶段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韩保来.多媒体教学——教学电脑化网络化.山东教育出版社.
[2]石钟英.知识转型教育改革教育.科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