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作前”留心观察,消除“无米之炊”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教师布置作文时,不少学生就眼睛盯着天花板,长叹着,无话可写。即使强迫着自己写下去,也是内容空洞,千人一面。事实上,学生对周围的实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能留心观察生活,没能感悟身边的情趣,提起笔来自然“难为无米之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借鉴了黄莉莉老师的“前作文”理念,即把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摄取作文素材”的工作安排在作文课之前,要求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去体验生活,去观察生活,去感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摄取素材。引用苏姆林斯基的话“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
比如习作训练:“写一种小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习作前两周我特地买了两只兔子,白天养在教室一角,让学生边照顾边观察并做记录。晚上让学生轮流带回去,同样要喂养、观察、做记录。
“前作文”实质就是改“当堂回忆”为“事先观察”,把写回忆性的记叙文转变为观察作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作文找素材的难题。
二、“留心”重于“观察”
写作文要“留心观察”。但“留心观察“四个字中,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有人认为观察最重要的手段是眼睛和耳朵,而本人却不完全赞同。海伦·凯勒又盲又聋,却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对作家来说,他闭上眼睛,也会有无穷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灵感。写作文时,学生总会瞪大眼睛呆半天说:“老师,我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写作灵感不是靠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的,而是靠内在的心灵发现,要“留心”。
(1)留心内心情感。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留心内心情感,学会“闭目养神”,闭上外在的眼,打开内心的眼。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只是反应外在的事件,还写出由它产生的、贴近自己灵魂的情绪与念想。这样的作文才有“神”,才不会千篇一律。因为,人的内心情感比天空更宽阔,它是一座丰富的写作矿藏。
一次作文课,我出示了一段话“下节语文课,老师要抽查背书情况。课间,我连作业都不写,一直在背书。课上,我的同桌被老师抽到了,他背得不熟。老师说下午还要抽他背。等了半天,老师也没抽到我。”
师:“我”内心有什么想法?
生:老师要抽背书,我心里肯定很紧张。
师:“紧张”,猜得对。不过单一个“紧张”可不行,要把心里的紧张细细地写出来才是写作高手。
我给最后一句话画了横线,“这里呢?”
生:我肯定会背,想表现一下,希望老师抽到我。
生:我也不会背,祈祷千万别抽到我。
生:我想举手表现一下但又不敢,心里很矛盾。
师:第1、2大组给第一句添“内心活动”,第3、4大组给后面的添“内心活动”。写后,比一比,谁添的“内心活动”多。
学生写完后,不管写得好不好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得或困惑。而例文添了两处“内心活动”,人活了,故事活了,作文也更有“神”了。
(2)创设情境,激发内心情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己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维,更要使学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带着感情去观察,去深刻体验和感受所观察的事物,以言其心声,不为文造情。
一次作文课玩吹气球,大家非常兴奋。活动前我把规则说清楚:“我吹气球有个怪脾气,不准发出声音,谁尖叫,我生谁的气。”
我把气球吹大,眼看就要爆炸了,停止,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内心。接着我又走下讲台,靠近XXX的头,吹一小口;靠近XXX的耳朵吹一小口;靠近XXX再吹一小口;靠近XXX假吹;靠近XXX再假吹,吓得学生捂着耳朵到处躲闪。接着,我又环视教室,眼神朝这瞄一下朝那瞄一下,學生错以为是自己,一个个吓得往桌子底下钻。中间也有几次暂停,给大家喘气的机会。反复几次后,我到了一个学生旁边,将气球吹爆,把那个学生吓得呆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
最后,让学生安静,回顾自己的内心开始写。学生写完后,紧张、放松、害怕、恐惧、期待、刺激……各种各样的感受都有,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如此长期的练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语言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作文自会大有长进。
在作文教学中经常遇到这样的情况:每当教师布置作文时,不少学生就眼睛盯着天花板,长叹着,无话可写。即使强迫着自己写下去,也是内容空洞,千人一面。事实上,学生对周围的实物视而不见听而不闻,没能留心观察生活,没能感悟身边的情趣,提起笔来自然“难为无米之炊”。如何破解这一难题,笔者借鉴了黄莉莉老师的“前作文”理念,即把指导学生从生活中“摄取作文素材”的工作安排在作文课之前,要求学生投入到生活中去,去体验生活,去观察生活,去感悟生活,学会从生活中摄取素材。引用苏姆林斯基的话“小学生不能从写记忆性的命题作文开始,而是写观察作文,进行‘实物写生’。”
比如习作训练:“写一种小动物,要具体地写出动物的特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在习作前两周我特地买了两只兔子,白天养在教室一角,让学生边照顾边观察并做记录。晚上让学生轮流带回去,同样要喂养、观察、做记录。
“前作文”实质就是改“当堂回忆”为“事先观察”,把写回忆性的记叙文转变为观察作文,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学生作文找素材的难题。
二、“留心”重于“观察”
写作文要“留心观察”。但“留心观察“四个字中,重要的不是“观察”,而是“留心”。有人认为观察最重要的手段是眼睛和耳朵,而本人却不完全赞同。海伦·凯勒又盲又聋,却能成为举世闻名的大作家。对作家来说,他闭上眼睛,也会有无穷的写作内容和写作灵感。写作文时,学生总会瞪大眼睛呆半天说:“老师,我不知道写什么?怎么写?”写作灵感不是靠睁大眼睛看,竖起耳朵听的,而是靠内在的心灵发现,要“留心”。
(1)留心内心情感。在作文教学中要让学生留心内心情感,学会“闭目养神”,闭上外在的眼,打开内心的眼。这样学生写出的作文不只是反应外在的事件,还写出由它产生的、贴近自己灵魂的情绪与念想。这样的作文才有“神”,才不会千篇一律。因为,人的内心情感比天空更宽阔,它是一座丰富的写作矿藏。
一次作文课,我出示了一段话“下节语文课,老师要抽查背书情况。课间,我连作业都不写,一直在背书。课上,我的同桌被老师抽到了,他背得不熟。老师说下午还要抽他背。等了半天,老师也没抽到我。”
师:“我”内心有什么想法?
生:老师要抽背书,我心里肯定很紧张。
师:“紧张”,猜得对。不过单一个“紧张”可不行,要把心里的紧张细细地写出来才是写作高手。
我给最后一句话画了横线,“这里呢?”
生:我肯定会背,想表现一下,希望老师抽到我。
生:我也不会背,祈祷千万别抽到我。
生:我想举手表现一下但又不敢,心里很矛盾。
师:第1、2大组给第一句添“内心活动”,第3、4大组给后面的添“内心活动”。写后,比一比,谁添的“内心活动”多。
学生写完后,不管写得好不好都写出了自己的心得或困惑。而例文添了两处“内心活动”,人活了,故事活了,作文也更有“神”了。
(2)创设情境,激发内心情感。“情以物迁,辞以情发。”只有受到环境、事物、气氛的感染时,人才会产生相应的情感,当内心涌起不能自己的情感时,便要用文辞表达出来。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创设情境,渲染气氛,为学生创造“有话可说,有话要说”的语言环境,帮助学生捕捉写作时机,激发学生的写作情感。此外,还要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观察、思维,更要使学生入“境”生情,融“情”入境,带着感情去观察,去深刻体验和感受所观察的事物,以言其心声,不为文造情。
一次作文课玩吹气球,大家非常兴奋。活动前我把规则说清楚:“我吹气球有个怪脾气,不准发出声音,谁尖叫,我生谁的气。”
我把气球吹大,眼看就要爆炸了,停止,让学生感受自己的内心。接着我又走下讲台,靠近XXX的头,吹一小口;靠近XXX的耳朵吹一小口;靠近XXX再吹一小口;靠近XXX假吹;靠近XXX再假吹,吓得学生捂着耳朵到处躲闪。接着,我又环视教室,眼神朝这瞄一下朝那瞄一下,學生错以为是自己,一个个吓得往桌子底下钻。中间也有几次暂停,给大家喘气的机会。反复几次后,我到了一个学生旁边,将气球吹爆,把那个学生吓得呆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
最后,让学生安静,回顾自己的内心开始写。学生写完后,紧张、放松、害怕、恐惧、期待、刺激……各种各样的感受都有,都写出了自己的特色。如此长期的练习,学生积累了丰富的情感,语言积累也随之丰厚起来,作文自会大有长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