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火花,思维从问题开始。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恰当得法的提问,能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训练学生思维、培养学生能力的积极作用,是启发式教学的一种好的形式。但是,若提问不得法、数学问题设计不恰当,只是单调肤浅的“是不是”、“对不对”的提问,甚至是为了体现新课标,不顾学生的思维特点,盲目追求“满堂问”,则不但不能启发学生思维,反而使学生疲于应付老师的提问,使思维活动受阻,甚至会失去思维兴趣,产生恐惧心理,进而对学习数学失去兴趣。因此,教师精心设计课堂提问是很重要的。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解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关注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有效提问建立在教师深厚的数学素养与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智慧之上。何为有效?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可及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入手较易,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好胜心理,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思有所得。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学生方面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从教师方面看,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课堂有效提问要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直接指向具体教学目标的提问。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落实服务,即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二)课堂有效提问要有层次性
同一个班上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有时甚至相去甚远。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既要有简单易答的问题,也要有综合性较强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系列连续的、环环相扣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留有相应的思考时间,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暗示。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堂有效提问要有预见性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的生成往往要围绕着问题而展开。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既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要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转化生成问题,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巩固,使课堂气氛和睦融洽,师生浑然一体。教师在备课设问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预先猜测出学生会做出的反应及错误答案,然后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能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以期达到印象更深刻,记忆更久远的目的。
(四)课堂有效提问应具有多角度性
同一个问题,教师的提法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对于课堂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提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变换角度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一题多解”;对于同一种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做到“多题一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注意点
教师提问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次发展。为了使提问更有效,教师必须注意提问过程中的一些要求。
1、明确与清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首先要求十分明确,要能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每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动力为根本。其次,教师要锤炼语言,要求所提问题的表达深入浅出、清晰明快、简明扼要、连贯清晰,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问题。因此,教师须认真备课,所提问题须反复推敲。
2、适度与速度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要做到适时适度,讲究实效、恰到好处。精妙的提问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好的数学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一定时间后,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在停顿的这段时间内,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力戒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3、倾听与反馈
教师在提问后,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其予鼓励,即使出错也不要责备,帮助学生从“无疑、有疑、敢疑”到“善疑”。
总之,教师拥有智慧才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每一次提问都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动机。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提问方式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紧紧把握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因为有效提问尊重了教师的自身引导,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和主体的不同变化,所以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以有效提问为构架的课堂才是自然的课堂,才是创新的课堂,才能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
一、课堂有效提问的理解
新课程追求的是以问题为纽带的课堂教学,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带着问题走出教室。新课程课堂评价由注重结果性转向注重过程性评价,由关注教师的教学行为转向关注师生的互动交往,由关注学生回答转向关注学生提出问题,质疑问题。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善于提问,教师要充分发挥提问的功能。通过提问,激发学生的兴趣,驱使学生积极思考,参与学习过程,去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在积极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就逐渐地学会了建构知识,理解知识,领会知识,运用知识或许还会发现一些新的问题。
有效提问建立在教师深厚的数学素养与灵活驾驭课堂的教学智慧之上。何为有效?就是指有效果、有效率、有效益。有效提问应具有以下特征:可及性,即问题的设计要符合学生的一般认知规律、身心发展规律;开放性,问题富有层次感,入手较易,开放性强,解决方案多,学生思维与创造的空间较大;挑战性,能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和好胜心理,激发兴趣,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接受问题的挑战;体验性,能给学生提供深刻体验,思有所得。学生能够感受,体验数学。有效的课堂提问可从两个方面来看:从学生方面看,能促进其思考,激发起求知欲望,及时地反馈教学信息,提高信息交流效益,调节课堂气氛,培养口头表达能力;从教师方面看,能促进师生有效互动,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反思,谈谈自己的想法:
(一)课堂有效提问要有指向性
课堂提问的目的是评价学生、检查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因此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我们要紧紧围绕教材的要求、教学目标进行,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设计直接指向具体教学目标的提问。每一次的提问都应该为课堂教学内容和教学理念的落实服务,即以最主要的问题拉动最丰富的学习信息,以最轻松的方式让学生获得最有分量的收获,以最接近学生的起点带领他们走向最远的终点。
(二)课堂有效提问要有层次性
同一个班上的学生,其知识基础和理解能力并不在同一个水平线上,有时甚至相去甚远。教师的提问要有层次性,既要有简单易答的问题,也要有综合性较强的有一定难度的问题。问题的设计要先易后难,由表及里,由此及彼。要注意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设计一系列连续的、环环相扣的问题。问题提出后,应根据问题的难易及学生的实际状况,留有相应的思考时间,并视情况给予必要的启发和暗示。不同层次的问题选择不同层次的学生回答,尽量照顾到每一个学生,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三)课堂有效提问要有预见性
叶澜教授曾经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课堂的生成往往要围绕着问题而展开。因此,我们在设计课堂提问时,既需要预设,更需要生成,要善于把学生的学习内容巧妙地内化,转化生成问题,营造一种氛围,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确立巩固,使课堂气氛和睦融洽,师生浑然一体。教师在备课设问时,要根据学生的知识结构、思维水平、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预先猜测出学生会做出的反应及错误答案,然后设计好相应的问题,能使学生吃一堑长一智,以期达到印象更深刻,记忆更久远的目的。
(四)课堂有效提问应具有多角度性
同一个问题,教师的提法不同,会有不同的效果。因此,对于课堂提出的数学问题,教师在提问题时不能只局限于一个思考问题的角度。对于一个数学问题教师可以变换角度提问,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解决问题,从而做到“一题多解”;对于同一种方法的问题,教师可以从不同的角度设计问题,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做到“多题一解”。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可以训练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五)数学课堂有效提问的几点注意点
教师提问不仅是为了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利用旧知识解决新问题,或使教学向更深一层次发展。为了使提问更有效,教师必须注意提问过程中的一些要求。
1、明确与清晰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所提问题首先要求十分明确,要能使学生确切地理解。每次提问都必须以落实教学目标、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鼓励他们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增强学习数学动力为根本。其次,教师要锤炼语言,要求所提问题的表达深入浅出、清晰明快、简明扼要、连贯清晰,不要提出模模糊糊、很难说清的问题。因此,教师须认真备课,所提问题须反复推敲。
2、适度与速度
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要做到适时适度,讲究实效、恰到好处。精妙的提问总能给人以赏心悦目的感觉。好的数学问题都带有一定的思维性,也就是说,一个好的数学问题,学生必须认真思考一定时间后,才能作出比较准确的回答。教师在提出问题后,要留出充裕的时间给学生思考,在停顿的这段时间内,教师既不可无事可做,也不能步步追问,力戒干扰学生的思维;而应该用鼓励、期待的目光环视学生,获取反馈信息,选准提问的时机和对象,取得最佳的提问效果。
3、倾听与反馈
教师在提问后,应注意“听其言,观其行”。特别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尽力发现学生的“闪光点”,给其予鼓励,即使出错也不要责备,帮助学生从“无疑、有疑、敢疑”到“善疑”。
总之,教师拥有智慧才能给予学生智慧的启迪。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想每一次提问都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成为激励学生学习兴趣的发动机。教师应根据课标、教材和学生的具体情况,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提问方式进行设疑、导疑和释疑。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数学课堂提问的有效性,紧紧把握课堂中的有效提问。因为有效提问尊重了教师的自身引导,尊重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和主体的不同变化,所以是思想与思想的碰撞,心灵与心灵的交流,生命与生命的对话。以有效提问为构架的课堂才是自然的课堂,才是创新的课堂,才能恰到好处做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