穷酸是一种境界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ttleCa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穷困像是大冬天穿单衣站在风口,一刻也难耐。穷酸则是有一件棉衣,只不过袖子不够长,或醒目的地方打了个补丁,只要你不在乎别人的眼光,谁在意呢。
  在微博上,有人放出一张名表的图片,围观的人都说“口水啊!”、“赞!”、“大爱!”。这其中,有我一向很信任的几个人,我想那一定是个好东西。于是我也很努力地看,看过来又看过去,上面没有钻石,也没有其他一望而知的高贵标志,倒跟我们小时候戴的电子表挂相,好吧,我知道这样埋汰一只名表是不对的,可是,真的,我实在看不出它比商场里那些几百块钱的表高明在哪里。
  是不是它比一般的手表走得准一点,比如,一百年不用“上劲”或者换电池——吐出这种词我也觉得露怯,人家那么高贵的东西,一定都不是这些概念,管它是啥概念,反正我弄不懂,也不想弄懂那些概念。
  我其实很高兴自己的“不懂”,很高兴我的品位如此廉价。你想,那样的一只表,少则几万,多则几十万,是我一到几年的收入,这几年里,我本来可以读书的,可以写点自己喜欢但是卖不掉的东西的,本来可以睡懒觉晒太阳的,总之是可以更直接取悦于自己,现在,却被设计师绑架了,用我的生命成本,完成他(她)的自我实现,我亏不亏啊。
  不只是手表,对于一切奢侈品,我都保持着一种乡巴佬式的无知无畏。有句话叫“男人看表,女人看包”,我知道一只昂贵的包,一定大有可取之处,可是,我背的这个150块钱的包,不也挺美观大方的吗?而这只包,是我所有的包里最贵的一只。有时候,我背着买电脑时送的包招摇过市,里面生活用品有润唇膏,文化用品有中性笔,甚至还有一只很潮的电子书呢,我就觉得生活分外优裕。当然,这些廉价的包也时不时给我带来烦恼,过不了几个月,不是拉链坏了,就是内层脱线,硬币啊钥匙啊滑到夹层里去,我坚信LV、爱马仕什么的一定不会有这些问题,但是,坏了换一个就是,我就是半年换一个廉价包,一年也就300块钱,10年3000块,就算我再活五十年,也不过一只LV的价钱,说下天来,我也不相信一只LV能用五十年。
  说到这儿,我自己都觉得自己通身散发着穷酸之气,但毕竟是穷酸,不是穷困。穷困是可怕的,杜甫把儿子饿死的事写进诗里,隔了这么多年,我看了仍觉得难过,穷困像是大冬天穿单衣站在风口,一刻也难耐。穷酸则是有一件棉衣,只不过袖子不够长,或是在醒目的地方打了个补丁,只要你不在乎别人的眼光,就能自在。而所谓别人的眼光,多数时候是个伪概念,有几个人看你啊,即使他们看你,也绝不会像你以为的那么上心与专注。但是,很多时候,我们都以为别人看我们时,像我们自己一样目光如炬。
  不惮于穷酸,甚至于乐于穷酸的人,突破了这么一种局限,我想象他们是悠游的,因为我们口口声声养家糊口,那么家其实没有那么难养,那个口,其实也没有那么难糊,我们辛辛苦苦劳心费神地工作,一多半是为了满足炫耀性消费。这个炫耀倒不只为名表名包,还包括,在亲友中有面子,把小孩送进重点学校,我们可能不会赤裸裸地跟人秀我们拥有的东西,但是,一个人在家暗爽,其实也是在心里设置了很多潜在的观众。
  曾经听朋友说,在新华书店,有个乞丐长期出没,端着书,一看就是一天,很专心也很小心地看,翻书都是用指肚而不是手指。对于他来说,也许买书,也是一种多余的、甚至带有炫耀性的消费,当我们辛辛苦苦地挣钱,买书,买比书昂贵得多的书架,比书架昂贵得更多的书房,以至于没有时间看书的时候,这个穷酸的乞丐,站在新华书店的落地窗前,免费的纸质书,免费的阳光,还有更加珍贵的,免费的空白而愉悦的心情,让他进行着自己圆满的阅读。
  他最大化地使用了自己的生命成本,廉价而愉快地过着自己的日子,我已经成不了这种穷酸了,只能不可企及地艳羡着。
其他文献
你若不听,  便没有闲言。  禁锢就是,  你以为你做不到。
期刊
(五)  时间转瞬即逝,三年过去了,能源舰渺无音讯,支援遥遥无期。队员们已经接受了这个事实,分工明确按部就班地筹备着能源。  夕阳西下,西村小心翼翼地弯腰放下怀中笨重的器械,机器人纯子体贴地走过来,为他擦了擦额角的汗水。西村望着纯子余晖下撩人的发丝和楚楚动人的双眸,感到自己沉醉了。他忽然有一种想法,或许回不去地球是件好事,因为这样一来,自己就可以名正言顺地跟纯子在一起了,这里没有人会非议她机器人的
期刊
丰盈思想比满足口腹之欲更有意义。  如果说中国文化是舌尖文化,那么西方文化就是肚子文化。对西方人来说,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活着不是为了吃饭。中国人则相信,民以食为天。孔夫子虽然说“君子食无求饱”,但他又说“食不厌精脍不厌细”。对中国人来说,人活着就是为了吃,如果一件东西不能“吃”,那它就是没有意义的。在长期的历史中,无论中国人还是西方人,都普遍地面临着食物短缺的困境,即使在中国,舌尖文化也仅仅只是少
期刊
当家庭妇女的一个前提就是不能当林黛玉,当家庭妇女必须有麻木的心态,才能平衡自我。  小的时候从我妈妈的言传身教里,我体会到中国第一代女权主义者的威力。那时候为了表示反叛,我发誓不论女权。八十年代后期,我和老一代女作家杨沫女士及中国妇联领导和加拿大女权主义代表团有过一次会面。我非常幼稚地强调中国女性不需要女权,因为我们的妈妈早就女权了,我就盼着当家庭妇女!后来在英国,遇到英国女权主义的知识分子,尽管
期刊
行动派从来不把时间浪费在夸夸其谈上。  周六晚上回南京,在候车大厅看到一队自行车爱好者,穿着专业的衣裤鞋子,拎着自行车前轮,有说有笑,浩浩荡荡。  上了高铁后我和其中的一个女孩子攀谈,原来他们是从南京骑到镇江,然后坐火车返回。这只是他们周末的一个小旅行,他们还去过山东、河南、浙江、安徽。  我看着姑娘晒出斑点的脸颊和稍显壮硕的大腿,觉得羡慕,发出了“哇!你们好厉害,真是羡慕!”的感叹。姑娘笑笑说:
期刊
杭州大巴司机吴斌在被击中的那个瞬间,根本没有时间作价值判断,完全是在生死之间体现出的最高水准的职业尊严。  某天中午,去珠宝店修一件首饰。正站着等,店里进来一对二十七八岁的年轻人。围着柜台转了一圈之后,女生小声地说:“请问有没有那种不带钻石、 宝石,完全素圈的戒指?”  一听就知,到了定情的紧要关头,男生要送一件贵重的信物,女生则是奥黛丽赫本的粉丝。而且,彼此又颇为对方着想:男生让女朋友自己来挑一
期刊
国字脸就是中国人的国脸。  又拿山东人说事,一是因为山东人好,宽厚,容得下别人说点什么;二是,我认识的山东人比较多,对他们确实比较了解。  在我们汉族人中,长相识别度比较高的有粤人、闽人、南部江西人,部分类似金巧巧那样面孔的东北人,还有就是山东人。上海人的识别度也比较高,但和长相无关,而是他们的社会面貌,譬如神情、口气等。  山东人的长相,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那张举世闻名的“国字脸”。代表性的公众人物
期刊
相传唐武宗李炎,得了一场病,终日只觉口干舌燥,心热上火,吃遍了药草却不见效。满朝文武心急尤甚,却苦无良方。  某日,来了一位青城山下来的道士,自称能把皇上治好。病急乱投医的皇上喝了道士用梨和蜂蜜秘制的“药”,病真的好了。  据说,这就是最早的秋梨膏。  秋梨膏一直作为皇宫的御用养生佳品,滋润了自唐以来的皇上和他的一家子老小。直到清时,才由宫中太医将此方带到民间,自此以后,一有咳嗽感冒,不是去看郎中
期刊
许多名人的语录,其实都是没有名的人编滴。  名著缩编精华本和名人语录集,像杂食铺里卖的现成包装瓜子仁。免你花时间去读,直接剥好装的,省了嗑瓜子吐壳的功夫。当然,惯于嗑瓜子晒太阳过一下午的阿妈们不免鄙视,觉得暴殄天物。但这时代嘛,人民有极大的名人名言需求。大师们的语录,如果长一点的,也得砍头去尾,剩百来字,以便符合微博和签名栏。康德和黑格尔的著作,仿佛巍如山岳的大块五花肉,还是架不住语录党,能从里面
期刊
无论你生老病死,爱你的人都无法弃你而去。  一个23岁的女孩因为急性胃溃疡死了,一个人来了,一个人走了,也就这样了,除了在最亲近的人心里留下了痕迹,在这个世界上,很快就被遗忘了,就像从来不曾存在过一样。  我想起我的爸爸,对我稍微熟悉点的朋友都知道他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得了脑出血半身不遂,最终在瘫痪了十七年之后去世,在生病前,我的爸爸是一个身体健康,活力四射的男人,是那种平时一年里连感冒都不会得的男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