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50年代的高考和大学记忆

来源 :世纪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unfzit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的“四九级”
  我上学读书常有幸遇到历史的大节点,上初中赶上抗日战争胜利,上高中恰逢家乡解放。那时学校每个班级都有一个班级名,我们初中一年级的班级依照英语老师程正迦先生的建议,取名“贺凯”,英语书写为“OK”。上高中一年级的时候,根据班主任何继存先生的意见,班级取名“四九”,这有三层含义:第一,我们的城市江山县是一九四九年解放的;第二,解放的日子是阴历四月初九;第三,我们班共有同学四十九人,三个“四九”就成了我们的班级名。这样我就牢牢记住了故乡的解放日期,也记得我们高中一年级小伙伴的人数,虽然后来参军参干走了好些人,到高中毕业的时候,剩下也就三十来人了。那时每位同学参军参干,都是班级的大事,都留下欢送他们的班级“全家福”,不过到毕业的时候,却没有拍一张“全家福”,成为非常令人遗憾的事。
  先“集训”后高考
  1952年夏我們高中毕业,这时国家需要大量的建设人才,号召考大学,参加也就是现在叫做 “高考”的考试。不过,大家并没有多少时间去备考。毕业考试后不久,新青团(那时还不叫共青团,而是叫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县委组织我们到专区所在地衢州集训,地点是衢州中学,是什么名义或名称的集训班,到现在也不清楚,只记得有专区和县领导来讲国内外形势,讲共产党员的八项标准,此外就是各人在小组讲自己的经历和家庭,“自报公议”。都是十八岁上下的青年人,实际上也没有什么复杂的经历可讲。我从四岁开始上江山县唯一的一个“先河幼稚园”,在这里把初小也读完了,直接从幼稚园升入高小,然后就是江山县中的初中和高中。现在想来,这大概就是一次政审吧。这给同学们在分手之前提供了最后一次聚会的机会,开会之余,没事就一起唱唱歌,聊聊天,日子过得很是快活。这就是说,高考之前我们并不是忙着温习功课备考,而是政治学习,没有感到高考的压力。集训大概进行了半个来月,然后返回老家。
  过不多久,又把我们集中起来,拉到金华参加高考。这次也是由组织办理的各种手续,连火车票都是组织发给我们的。到了金华,住进金华师专,试场就设在这里,有好些大学生作为志愿者在这里服务。考试不分文理科,是统一的试卷。别的都记不得了,只记得语文试卷中有一个选择题:“满志”之前有几个词供选择,我选了“踌躇”,我以前没有见过“踌躇满志”这个词,是根据排除法选的,结果蒙对了,于是牢牢记住了这个词。
  考毕返回江山。江山中学正在搞学校“普查”,把我叫去帮忙——做调查,刻蜡纸,做表格。普查包括学生的家庭情况,如家庭成分、家庭人口等等。那时土改已经完成,各家都评定了成分,例如我家被评为“贫农兼自由职业”,“贫农”是因为有祖上留下的两亩地。孤儿寡母根本耕种不了,交给大伯代耕,“自由职业”是因为母亲当过小学教员,后又在江山救济院当保育员。不过有的学生的家庭成分不明或者没有填写,这就需要去核查。这差事往往交给我们这些帮忙的小伙子。江山是多山区的小城,有时为了查清某位学生的成分,需要翻山越岭去所在的村子调查。那时年轻力壮,翻山越岭不在话下。
  《解放日报》张榜公布录取名单
  等到8月,上海《解放日报》用好几版刊载了高考录取名单。我报考的三个志愿是复旦大学的三个系:中文系、新闻系和历史系。那时浙西的山城相当闭塞,对外界知道得不多,所以我就认准一个学校,对考其他大学想都没有想,我母亲对我考大学,学什么,统统不过问,由我自己做主。记得复旦大学的录取名单刊载在《解放日报》的第一版头条,中文系还放在最前面,所以我一看,就找到了自己的名字,有的同学就需要一版一版地搜寻。我们是先通过报纸获取录取的信息,然后才收到学校录取通知书的。由于录取名单是在报纸上公布的,那时候不会出现被冒名顶替或者通知书丢失的事件。
  通过对《解放日报》的反复搜索,发现我们班除一位同学外全都考上了大学,有学医的,有学生物的,有学英语的,有学数学的,等等,这在江山中学的历史上是空前的,也许还是绝后的,这多亏了那时为建设新中国培养人才的方针,我们是幸运儿,赶上了这一趟!那位没有被录取的同学很可能是因为健康的原因,一年后也考上了南京师范学院中文系。
  1951年暑假,清华大学地质系的一批大学生来江山实习,借住在江山中学。一下子来那么多的大学生,在江山小城是罕见的,同这些大学生的接触和交往,使我们班的许多同学都去报考地质系了,结果我们班读地质的人最多,至今仅在北京就有三四位从地质部门退休的同学。榜样的力量真是无穷的!
  班上考文科的只有我一人!我从小学开始看武侠小说、侦探小说、《水浒》《三国演义》《红楼梦》,后来迷上解放区的小说,几乎读遍了学校图书馆所有的解放区文艺作品,在学校举办的历史征文比赛中,我还获得了高中组的一等奖。记得征文的题目是“中国农民战争的革命传统”,给我的奖品是一本《苏联历史》,封面上写着“大学教材”,实际上是翻译的苏联中学教科书。它好像预示了我今后从事苏联史研究的命运!由于征文获奖,大大提高了知名度,我还当选了学校第二届学生会的主席!
  赤脚进复旦
  解放前母亲在江山救济院担任保育员,解放后救济院解散,母亲就没有了工作,因父亲在南京保卫战中牺牲的抚恤金也没有了,就靠姐姐一人养活全家,所以家庭经济非常困难。考上大学需要准备最简单的行装,只好去银行贷款,记得我去银行借了10万元人民币,这相当于币制改革后的10元钱。母亲领我去买了一只皮箱,做了几件衣服,再买一张去上海的火车票钱就花得差不多了。
  我扛了一个铺盖卷,提了一只皮箱,拿了入学通知书就去了上海。那时去学校都是单身一人,不像现在有家长全程护送,一切都得自己办理。到了上海,天公不作美,正在下雨,我穿着布鞋,如果湿了可不容易干,干脆脱了鞋打赤脚,在我们那个山城赤脚走路是常事。这样,我就赤脚走进了大学这座殿堂!   中文系的报到地点是淞庄(即复旦大学第六宿舍),到了那里看见一条大横幅,上书“热烈欢迎新伙伴!”老同学见我打赤脚,给我打来洗脚水,心里马上感到暖暖的!
  我是最早来中文系报到的,住的是日本人建造的两层楼的宿舍。楼下一间是中文系的,住六人,楼上一间是新闻系的,后来被选送留苏的唐修哲(后为著名的新华社驻莫斯科记者)就住在我们上面。
  第二次高考:留苏考试
  中文系一年级的下学期传来消息,要选拔留学苏联的学生,号召我们报名。最后由校方决定选取一批同学报考,我幸运地被选中了,于是又一次进入考场,这是我的第二次高考,考的是苏联的大学!很兴奋但不紧张,因为已经进入了复旦,上学已经没有问题,有了保障。对考试也没有什么可准备的,学校用校车把我们送到徐汇区的一所中学。考完试才放假回老家——为节省路费,寒假没有回家,已经有一年没有看见母亲了。
  假期结束返回复旦,知道已经被录取留苏,我们班上共有四人被录取:马积华(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在上海社科院哲学所工作)、康群(进莫斯科大学哲学系学习,因社会关系问题被送回复旦中文系,后任《郑州晚报》总编辑),还一位姓曹的同学(后因身体原因被送回国)。
  我们是乘火车去北京的,路上历时整整三天,这就是那时的交通状况!我们被送到位于鲍家街的北京俄文专修学校的二部(留苏预备部)学习一年。我们班的宿舍被安排在离校部不远的石驸马大街。
  俄专的一年主要有两件事。其一是政审,对留苏生的政治要求十分严格,在校内搞了一个“自报公议”的“忠诚老实运动”,各人交代自己的历史、家庭和社会关系,然后大家评议。有一个说法,能入党的不一定能出国留苏。另一件事是学习俄语,我们多数人基本不懂俄语,或者仅在大学一年级学过一点。教俄语的老师大多是苏联大使馆官员的夫人,或者苏联专家的夫人,教我们班的俄语老师叫瓦丽艾哈蜜多娃,她上课时有助教帮忙。政治课学的是“马列主义基础”,实际上就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因此可以用俄文本来对照学习,既学历史,也学俄语。
  稀里糊涂:从“马列主义基础”到“苏联史”
  到了下学期,开始做出国的准备工作,其中重要的一项是制作服装。不管你最后能不能出国,都去量服装尺寸,当然做不做服装校方会通知厂方的。发给我们的服装用品装了两个帆布箱子,够五年之用。
  最后公布的出国名单,并没有学校和专业,只知道批准留苏或者留东欧国家,直到上了去莫斯科的火车才宣布各人的具体去向。分配我去的学校是列宁格勒大学,专业是“马列主义基础”,由中央编译局保送。这纯粹是“按需分配”,事先并没有征求本人的意见,而是根据国家的需要。国家确实需要大批建设人才,1954和1955年是派出留学生最多的两年!
  使馆的信息有点不灵,到了列宁格勒大学才知道苏联高校已经撤销了“马列主义基础”专业。1953年斯大林去世,虽然还没有公开批判个人崇拜,内部已经开始微调,大学虽然还设有“马列主义基礎”课(实际上是《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课),但培养“马列主义基础”专业人才的学科取消了。于是把我们安排到历史系的苏联史专业。分配学历史的大多是原大学历史系和中文系的学生。中文系是最容易改学其他人文学科的,历史、哲学、法律、新闻等等都行。
  我在历史系学习了一年,在二年级新学期开始之前,使馆通知,像我们这样专业与原分配专业不符的可以重新挑选专业。虽然学了一年历史,但是我对文学的兴趣未减,就改选了文学系,在那里上了一个月左右的课。突然又传来消息,说使馆留学生管理处的两位工作人员(夫妇两人)在莫斯科河划船失事,不幸溺亡,此前他们经办的改专业的事作废,于是我又回到历史系的苏联史专业,从此研究苏联历史就成了我的终身事业!
  2018年6月于北京蓬莱公寓
其他文献
汪道涵任上海市市长后,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研究所开始设港澳室。国务院港澳办鲁平每次来上海总要到社科院召集港澳室同志开会,开会的内容一般先是港澳室同志汇报前阶段工作,然后鲁平布置今后的任务。比如翻译有关香港经济的书籍,翻译的质量是得到鲁平认可的。对于前期已经翻好的书籍的稿费,都由港澳办在香港支付。当时所翻的书籍有时由一个人完成,有时也有几个人一起合作完成。当时港澳室出版的《港澳经济专辑》是不定期刊(每
期刊
《午夜心语》是我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写的一段日记,时间跨度为1963年12月1日至1966年4月18日,共计两年四个月零十八天。那时我在南开大学中文系任教,它真实地记录了那几年我的教学生涯和科研活动,是我风雨人生中的一段不可磨灭的足迹。  大家知道,那几年正是我国刚刚度过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在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指引下,我国国民经济开始好转,人们刚刚从饥饿和死亡线上挣扎出来,还没有
期刊
由《解放日报》编著的“解放·城市底片”画册《意气风发时:1954-1958》(上海三联书店2017年6月出版),刊有一张摄于复旦大学的老照片:1957年7月3日,复旦师生围聚一堂,正在揭发批判“右派分子”王造时先生……我很想知道,这张照片是在什么情况下拍摄的?这张照片背后,究竟还有怎样的故事?  一、复旦大学大礼堂批判会现场  先来读一下《意气风发时》一书对于这张照片的说明:  1957年7月3日
期刊
申石伽先生是浙江杭州人,从小天资聪慧,勤勉好学,曾是俞陛云(俞平伯之父)的弟子。早年申石伽先生便打下了扎实的功底,胸有诗书,学富五车。故日后在绘画作品上赋诗、题词、写跋得心应手,信手拈来,贴切妥当,与画幅浑然一体,仿佛天成。正如王维所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画作与书法相得益彰,互映生辉。他画竹,无论是群竹,还是单影,无论是墨竹,还是珠竹,均栩栩如生,形神皆备,这些竹仿佛刚从园里采来,有质感弹性。
期刊
编者按: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重要论述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文化重要地位和特殊作用的理性认识,意味着在新的历史机遇中我们需要更加清楚地认知我们的文化对人民幸福、社会进步、国家富强的重要价值。本刊已连续两期在《世纪论坛》栏目刊登有关文化自信的文章,旨在
期刊
儿童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在抗日战争那苦难的年代,为祖国的独立和自由而牺牲的战士的遗孤、被敌机空袭炸死父母的子女、流离失所并被饥饿和疾病夺去生命的难民的后代,比比皆是。另外,还有成百万的儿童,虽然他们的父母还活着,有的是战斗在前线的战士,有的是被日本侵略者赶出家园的难民,他们无力照顾这些孩子。据1940年8月出版的《保卫中国同盟通讯》(简称《保盟通讯》)报道,当时中国有300多万孤儿,其中大部
期刊
从1956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7个国庆节起,连续四年(即1956年至1959年)的国庆节,我都在北京天安门广场参加首都群众的庆祝游行活动。  两次参加天安门广场人大学生护卫队  当年天安门广场上的国庆庆典十分隆重、热烈。每年都有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组成的大阅兵,首都群众的节日大游行,还有广场上数十万欢呼群众。而在广场中央的国旗下方,排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军乐团后面是手持鲜花的
期刊
在渔阳里结识陈独秀  1920年3月,20岁出头的浙江青年俞秀松与他的好友施存统来到上海。他俩因在浙江第一师范就学期间从事学生运动,出版《浙江新潮》这本刊物而被学校开除。他们想在上海逗留一段时间,探望一些师长朋友,然后从上海坐船去广州,投靠当时有“社会主义将军”之称的广东军阀陈炯明。这一天他们来到居住在霞飞路新渔阳里6号的《国民日报》主编戴季陶那里,碰巧遇到了陈独秀。  其实陈独秀也不过刚来上海,
期刊
王昇久任要职,招嫉惹祸  1949年蒋介石退守台湾之后,检讨在大陆军事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部队的政治工作没有落实。因此,从1950年开始,蒋介石决心在台湾军中设置政治工作(以下简称政工),从基层的排、连、营、团到师、军、军团、军种总部,以及“国防部”,都全面设置政工人员,排、连、营基层政工干部称为“辅导长”,团以上则设“政治部主任”,“国防部”设置“总政治部”(1963年以后,又改称“总政治作
期刊
在中国的历史上,无论是近代史,还是现代史,张奚若都是一位举足轻重的历史人物。  “棱角先生”名不虚传  19世纪末期,张奚若生于陕西省大荔县,国民党元老于右任是他的同乡。在青少年时期他即怀有革命的雄心大志,早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辛亥革命。后因袁世凯窃国专政,压制革命党人,张奚若深感失望,为了寻求救国之策,他毅然放弃官职,出国求学。1913年赴美深造,入哥伦比亚大学学习政治学,1919年获得硕士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