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一,早上升旗仪式结束后的晨会上,大队辅导员总结了上周“环境小卫士”检查的校园卫生情况,特别批评了几个孩子乱扔垃圾的现象,我们班不幸榜上有名。“三二班的两名同学,随手乱扔垃圾,在这里提出批评,希望……”
站在队尾的我,脸上火辣辣的。队伍里几个调皮的小脑袋偷偷向我这边张望,大概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班级被批评之后,老师会有怎样的反应。
我确实有所反应。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明明是两个孩子犯的错误,却要让整个班级跟着一起接受批评?而且,“不点名批评”却将无辜的班集体进行了“点名批评”?这样的疑惑也正是我需要和孩子们一同探究的。
心中谋划了一下,下午的班会课,我便以“我就是集体”为题,和孩子们一起质疑解惑。
一、质疑呈惑
我首先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和盘托出,孩子们如一团还未舒展的“醒面”般,一个个神情严肃,陷入小小的思索中。
“古人云,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为什么今天在晨会上,两个人的错误,却让三二班成了‘挡箭牌’?”我首先发难。
看来,每一个人和他人,和这个集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互不相干,各司其事,还是荣辱与共,唇齿相依?
“我觉得自己与集体有关系,要不然,为什么两个同学做的事,却要把账记在我们整个班级的头上。”一个孩子说。
“我也认为自己和集体有关系,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另一个孩子补充道。
原本我想到的是“连带责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词用在这里恰到好处,这个词似乎更加准确,也形象、生动许多。
二、一张蛛网
我们读过E·B·怀特的《夏洛的网》,当我再次用PPT出示这张网的时候,孩子们不禁略有所悟: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我索性请几个手脚麻利的孩子和我一起在黑板上“编织”了一张网。然后,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这张蛛网。
“这张网很大。”
“这张网很密。”
“这张网很美。”
“这张网很结实。”
……
是啊,这是一张“光彩照人”的网。那么,孩子们在这张网上,是否有自己的归属感?
我让孩子们在这张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位置“安家”——一个小小的自己喜欢的符号代表了孩子已经成为这张网的一部分。于是,每一个孩子彼此之间便有了相互的守望,有了“藕断丝连”的关联。
三、我与集体
重新回到关于集体的思考。既然自己与集体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集体增光添彩?
“我要多做好事,为班级赢取荣誉。”
“我要多做那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事。”
“我要多做一些让别人喜欢自己的事,这样我们的集体才可以更加和睦、友爱。”
孩子们普遍认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要扬清激浊,努力被集体悦纳。显然,此刻孩子们在集体面前还只是处于一种“被”状态。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激活孩子们身上的主人翁意识,催生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主自觉的正能量。
四、大胆假设
我在黑板上写上了这次班会的主题,“我就是集体”。紧接着又写上了一个算式“1=34”。
我问孩子们:“这个算式成立吗?”
“不成立!”孩子们不假思索地答道。
“成立!”几个更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随即反驳道。
“说出你的理由。”我请孩子们讲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要小瞧了这帮孩子,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时不时语出惊人。
“我就是1,集体就是我们班现在的34个同学。‘我就是集体’,那1自然就等于34了。”一个孩子解释道。
“那我们就来具体地说一说,1什么时候等于34?我什么时候就是集体?”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当我做好事、拾金不昧的时候,我们班受到了表扬,我就是集体。”
“我们自习课上说小话被老师批评,这个时候,我也是集体,只不过是给集体抹黑了。”
“老师,你常说,一滴露珠也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所以,我就是集体。”
……
是啊,“我就是集体!”我不仅仅是集体中的一员,更是整个鲜活的集体。拔河比赛中,大家齐心协力,才可以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修筑河堤时,每一块石头的心手相牵,才可以固若金汤,牢不可破。我们是三十四分之一,但更多的时候,1=34,我就是集体!
“老师,你经常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能造成整个大堤的崩溃。这也足以说明‘我就是集体’。”
“还有《朽木覆舟》的故事。一艘大船,因为一个小小的虫眼儿,最终导致了整条船的沉没,这个故事也证明小小的我就是集体。”
两个孩子都从反面给我们阐述了自己不仅仅是集体中的一员,更代表、影响着整个集体——也就是说,我就是集体!
五、品悟释疑
再读“我就是集体”这句话时,我想孩子的感悟一定与之前不同。是啊,我就是集体,PPT上,我渐次出示着这样的几张图片:一枝出墙的红杏,传递着“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讯息;一片随风飘落的枫叶,诠释着“一叶知秋”的凄婉;赛场上,手持五星红旗热泪盈眶的奥运冠军;读书节上,一个孩子作为班级代表从校长手中接过金灿灿的奖状……
从“我是集体中的一员”到“我就是整个集体”,孩子们经历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历程?
“集体的好与坏,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就是集体,是一份承诺,我要为班级争光。”
“这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我就是集体啊。”
“我还从‘我就是集体’中感受到了一种骄傲与自豪。就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样,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耀。”
“我读出了一种自信,因为‘我就是集体’。”
“我感到一份信任,大家对我的信任,老师对我的信任。”
……
从“我是集体中的一员”到“我就是集体”,直至最终的“我是骄傲的集体”,“集体”已经鲜活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当集体如同孩子们的双手、双眼一般,不再仅仅是一个场所,不再是自己赖以存在的一部分,而是自己整个精彩生命的全部时,我想,孩子们自然会对集体有一种倍加珍惜的情感、敬畏的心态,而这,也一定会影响并不断改变一些孩子的行为,让更多孩子的心贴得更紧,靠得更近。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解放区王褚乡中心小学)
站在队尾的我,脸上火辣辣的。队伍里几个调皮的小脑袋偷偷向我这边张望,大概他们很想知道,自己的班级被批评之后,老师会有怎样的反应。
我确实有所反应。我一直在思考,为什么明明是两个孩子犯的错误,却要让整个班级跟着一起接受批评?而且,“不点名批评”却将无辜的班集体进行了“点名批评”?这样的疑惑也正是我需要和孩子们一同探究的。
心中谋划了一下,下午的班会课,我便以“我就是集体”为题,和孩子们一起质疑解惑。
一、质疑呈惑
我首先将自己心中的疑惑和盘托出,孩子们如一团还未舒展的“醒面”般,一个个神情严肃,陷入小小的思索中。
“古人云,好汉一人做事一人当,为什么今天在晨会上,两个人的错误,却让三二班成了‘挡箭牌’?”我首先发难。
看来,每一个人和他人,和这个集体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到底是一种怎样的关系?是互不相干,各司其事,还是荣辱与共,唇齿相依?
“我觉得自己与集体有关系,要不然,为什么两个同学做的事,却要把账记在我们整个班级的头上。”一个孩子说。
“我也认为自己和集体有关系,而且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系。”另一个孩子补充道。
原本我想到的是“连带责任”,“牵一发而动全身”这个词用在这里恰到好处,这个词似乎更加准确,也形象、生动许多。
二、一张蛛网
我们读过E·B·怀特的《夏洛的网》,当我再次用PPT出示这张网的时候,孩子们不禁略有所悟:真的是“牵一发而动全身”啊。
我索性请几个手脚麻利的孩子和我一起在黑板上“编织”了一张网。然后,请孩子们说一说自己眼中的这张蛛网。
“这张网很大。”
“这张网很密。”
“这张网很美。”
“这张网很结实。”
……
是啊,这是一张“光彩照人”的网。那么,孩子们在这张网上,是否有自己的归属感?
我让孩子们在这张网上选择自己喜欢的一个位置“安家”——一个小小的自己喜欢的符号代表了孩子已经成为这张网的一部分。于是,每一个孩子彼此之间便有了相互的守望,有了“藕断丝连”的关联。
三、我与集体
重新回到关于集体的思考。既然自己与集体有着如此密切的关系,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为集体增光添彩?
“我要多做好事,为班级赢取荣誉。”
“我要多做那些‘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事。”
“我要多做一些让别人喜欢自己的事,这样我们的集体才可以更加和睦、友爱。”
孩子们普遍认为,自己是集体中的一员,自己要扬清激浊,努力被集体悦纳。显然,此刻孩子们在集体面前还只是处于一种“被”状态。接下来,我要做的就是激活孩子们身上的主人翁意识,催生他们身上潜在的自主自觉的正能量。
四、大胆假设
我在黑板上写上了这次班会的主题,“我就是集体”。紧接着又写上了一个算式“1=34”。
我问孩子们:“这个算式成立吗?”
“不成立!”孩子们不假思索地答道。
“成立!”几个更善于察言观色的孩子随即反驳道。
“说出你的理由。”我请孩子们讲出自己的真知灼见。不要小瞧了这帮孩子,他们的小脑袋瓜里已经有了自己的思想,时不时语出惊人。
“我就是1,集体就是我们班现在的34个同学。‘我就是集体’,那1自然就等于34了。”一个孩子解释道。
“那我们就来具体地说一说,1什么时候等于34?我什么时候就是集体?”我又抛出了一个问题。
“当我做好事、拾金不昧的时候,我们班受到了表扬,我就是集体。”
“我们自习课上说小话被老师批评,这个时候,我也是集体,只不过是给集体抹黑了。”
“老师,你常说,一滴露珠也可以折射整个太阳的光辉,所以,我就是集体。”
……
是啊,“我就是集体!”我不仅仅是集体中的一员,更是整个鲜活的集体。拔河比赛中,大家齐心协力,才可以力挽狂澜,反败为胜;修筑河堤时,每一块石头的心手相牵,才可以固若金汤,牢不可破。我们是三十四分之一,但更多的时候,1=34,我就是集体!
“老师,你经常讲‘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的故事,一个小小的蚂蚁洞,可能造成整个大堤的崩溃。这也足以说明‘我就是集体’。”
“还有《朽木覆舟》的故事。一艘大船,因为一个小小的虫眼儿,最终导致了整条船的沉没,这个故事也证明小小的我就是集体。”
两个孩子都从反面给我们阐述了自己不仅仅是集体中的一员,更代表、影响着整个集体——也就是说,我就是集体!
五、品悟释疑
再读“我就是集体”这句话时,我想孩子的感悟一定与之前不同。是啊,我就是集体,PPT上,我渐次出示着这样的几张图片:一枝出墙的红杏,传递着“红杏枝头春意闹”的讯息;一片随风飘落的枫叶,诠释着“一叶知秋”的凄婉;赛场上,手持五星红旗热泪盈眶的奥运冠军;读书节上,一个孩子作为班级代表从校长手中接过金灿灿的奖状……
从“我是集体中的一员”到“我就是整个集体”,孩子们经历了一种怎样的情感历程?
“集体的好与坏,取决于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与付出。”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我就是集体,是一份承诺,我要为班级争光。”
“这还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因为我就是集体啊。”
“我还从‘我就是集体’中感受到了一种骄傲与自豪。就像‘我骄傲,我是中国人’一样,今天我以班级为荣,明天班级以我为耀。”
“我读出了一种自信,因为‘我就是集体’。”
“我感到一份信任,大家对我的信任,老师对我的信任。”
……
从“我是集体中的一员”到“我就是集体”,直至最终的“我是骄傲的集体”,“集体”已经鲜活地植根于孩子们的心灵世界中。当集体如同孩子们的双手、双眼一般,不再仅仅是一个场所,不再是自己赖以存在的一部分,而是自己整个精彩生命的全部时,我想,孩子们自然会对集体有一种倍加珍惜的情感、敬畏的心态,而这,也一定会影响并不断改变一些孩子的行为,让更多孩子的心贴得更紧,靠得更近。
(作者单位:河南焦作解放区王褚乡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