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元曲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宝库中的一朵灿烂的花朵,它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上都体现了独有的特色,和唐诗宋词明清小说鼎足并举,成为我国文学史上一座重要的里程碑。它不仅是文人咏志抒怀得心应手的工具,而且为反映元代社会生活提供了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崭新的艺术形式。本文“三美论”视角下选取了元曲代表作《牡丹亭》的两个不同英译本进行鉴赏分析。
【关键词】:三美论;牡丹亭;英译本
一、引言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本文选取许渊冲和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从“三美论”视角下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二、许渊冲“三美论”
许渊冲说过:"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翻译的艺术》(1984)、《文学翻译谈》(1998)、《文学与翻译》(2003)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提出了“三美论”。
“三美论”指的是意美、音美和形美。在“三美论”中,首先追求的是意美;然后是音美;最后是形美。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努力做到三美兼备。若三者不可兼得,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许渊冲,81)。
三、“三美论”视角下的译文分析
(一)意美
意美,也称“意境美”。王国维指出:“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也”【1】。戏曲中的意境是情、景的交汇,衬托出人物的情感。
原文: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许译:The painted veranada with golden powder bright,
In misty waves mingle the threads of rain.
When spring has said farewell,
However fine the peony,
how can she rank as queen coming to bloom!
汪译:Amid the red azaleas cuckoos sing;
Upon roseleaf raspberries willow - threads cling.
Oh,Chunxiang,
The peony is fair indeed,
But comes the latest on the mead.
这段唱词描绘的是看到勃勃生机春天的杜丽娘,因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引发而出的感叹。戏曲中的景触动了杜丽娘的情,从表面上看,唱词赞美的是春天的美景,在更深层次上,其实是以春景衬托出杜丽娘的情。前两句唱词中的“青山、啼红、杜鹃、醉软”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副美妙的春景圖;后两句唱词则有“牡丹虽好,他春怎占的先!”的感叹,这也是杜丽娘艾苦内心的展现。这两个译本都很好的将原文中的春景描绘了出来。许的译文将最后两句中的“春香”省去了,反而在最后一句中使用到了queen一词,该词的使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落差,反衬出杜丽娘的凄凉处境。汪榕培的译文则增加了“sing”和“cling”两个动态意象,让读者能更好的感受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汪将“春香”直译过来,运用转折让后两句压尾韵,也保留了原文的意境。两个译本的译文都发挥了译者的主管能动意识,将原文的意境展现了出来。
(二)音美
由于意美的主体地位,所以音美和形美相对次要,但不代表不重要。音美在翻译中对应中国古典诗歌讲究韵律的特点。汉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诗歌中也应该要注重平仄搭配。
原文: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许译:Writing heart - breaking verse by day,
What of love can a lover say?
Sitting in my hall day and night,
The fair scene beautifies my verse
Even in candlelight,
For better or worse,
If you are worthy of her love,
You’d win a new life from above.
汪译:Among the sentimental tales I write, Love is as mysterious as the sea.
I write the tale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With candles burning bright,
Enlightening me in the brightest ray.
When a beauty falls in love with a man,
The Peony Pavilions sees her ardent way.
《牡丹亭》本就是唱词,带有很强烈的音乐美感。音美的再现在翻译中要靠音韵,音节和节奏等实现。原唱词的韵律非常工整,“句”、“诉”、“暮”、“助”、“负”、“路”押的都是u的尾韵。分析两个译本会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许的译文采取了aabcbcdd的模式;而汪使用的是abaacdc的韵律模式。二者的译文都没有完全遵照原文的模式一韵到尾,却仿照原文,创造除了自己的韵律特色,灵活的使其译文展现出了原文的音美。
(三)形美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赖以生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仅有装饰功能,还有表意功能。形美侧重的一是句子长短,二是对仗。中国古典诗词对“对仗”和“形式”的要求相对英语来说会高一些,汉语中不同的形式和句子长短都蕴含着不同的情绪和寓意。
原文:我待要折,我待要折的那柳枝儿问天,
我如今悔,我如今悔不与题笺。
许译:I should have plucked a willow spring,
I should have plucked a willow spring,
To ask the sky on high.
I regret now,
I regret now.
汪译:I should have held,
I should have held the twig and yelled.
Now I regret,
Now I regret that not a word he did get.
原唱词两次重复“我待要折”和“我如今悔”,在形式上采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直译,使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汪的译文在形式上几乎与原文完全对应;从语言习惯角度上看,许的译文形式应该更切合原文。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译作难以做到形式上的亦步亦趋。为了更好的发挥译语语言优势,译者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创造性叛逆。
四、小结
本文从“三美论”的角度,对《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赏析,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译者高难度的一种在创造,即用另一种语言来重建原作的形式与内容、意境与神韵。由于英汉语言本身、文学作品的形式、押韵方式和平仄韵律等方面存在差异,音美、形美不容易展现出来,意境则更难传达。但不论是许渊冲的译本还是汪榕培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了译者的主观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和高超的技艺,运用了自身的创造力再现了原文的“三美”意象。
参考文献:
[1] 汤显祖. 牡丹亭(第二版)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3] 许渊冲. 牡丹亭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9.
[4] 汪榕培. 牡丹亭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5] 王國维. 人间词话译注 [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8: 182.
【关键词】:三美论;牡丹亭;英译本
一、引言
《牡丹亭》,是明朝剧作家汤显祖的代表作之一,创作于1598年。全名《牡丹亭还魂记》,即《还魂记》,也称《还魂梦》或《牡丹亭梦》,传奇剧本,二卷,五十五出,据明人小说《杜丽娘慕色还魂》而成,明代南曲代表作。共55出,描写杜丽娘和柳梦梅的爱情故事。它与汤显祖的另外三部作品并称为“临川四梦”。作品通过杜丽娘和柳梦梅生死离合的爱情故事,洋溢着追求个人幸福、呼唤个性解放、反对封建制度的浪漫主义理想。杜丽娘是中国古典文学里继崔莺莺之后出现的最动人的妇女形象之一,通过杜丽娘与柳梦梅的爱情婚姻,喊出了要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婚姻自主的呼声,并且暴露了封建礼教对人们幸福生活和美好理想的摧残。
本文选取许渊冲和汪榕培的《牡丹亭》英译本,从“三美论”视角下对两个译本进行对比分析。
二、许渊冲“三美论”
许渊冲说过:"理论来自实践,又要受到实践的检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这是我提出'创中国学派文学翻译理论'的哲学基础。"他正是在继承前人学说的基础上,集毕生翻译之经验加以发展,提出了自成一派的翻译理论"优化论",用"美化之艺术,创优似竞赛"这十个字加以概括,并且在《翻译的艺术》(1984)、《文学翻译谈》(1998)、《文学与翻译》(2003)等著作中,对形似与神似,求真与求美,翻译与创作,"翻译腔"和"四字成语",中西文化的差异,两种文化的竞赛等问题进行了具体的论述,提出了“三美论”。
“三美论”指的是意美、音美和形美。在“三美论”中,首先追求的是意美;然后是音美;最后是形美。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和形美,努力做到三美兼备。若三者不可兼得,那么首先可以不要求音似,也可以不要求形似;但无论如何,都要尽可能传达原文的意美和音美。(许渊冲,81)。
三、“三美论”视角下的译文分析
(一)意美
意美,也称“意境美”。王国维指出:“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有境界,本也。有境界而三者随也”【1】。戏曲中的意境是情、景的交汇,衬托出人物的情感。
原文: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
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
许译:The painted veranada with golden powder bright,
In misty waves mingle the threads of rain.
When spring has said farewell,
However fine the peony,
how can she rank as queen coming to bloom!
汪译:Amid the red azaleas cuckoos sing;
Upon roseleaf raspberries willow - threads cling.
Oh,Chunxiang,
The peony is fair indeed,
But comes the latest on the mead.
这段唱词描绘的是看到勃勃生机春天的杜丽娘,因联想到自己的处境,引发而出的感叹。戏曲中的景触动了杜丽娘的情,从表面上看,唱词赞美的是春天的美景,在更深层次上,其实是以春景衬托出杜丽娘的情。前两句唱词中的“青山、啼红、杜鹃、醉软”等意象勾勒出了一副美妙的春景圖;后两句唱词则有“牡丹虽好,他春怎占的先!”的感叹,这也是杜丽娘艾苦内心的展现。这两个译本都很好的将原文中的春景描绘了出来。许的译文将最后两句中的“春香”省去了,反而在最后一句中使用到了queen一词,该词的使用形成了一种强烈的落差,反衬出杜丽娘的凄凉处境。汪榕培的译文则增加了“sing”和“cling”两个动态意象,让读者能更好的感受出春天的生机和活力。汪将“春香”直译过来,运用转折让后两句压尾韵,也保留了原文的意境。两个译本的译文都发挥了译者的主管能动意识,将原文的意境展现了出来。
(二)音美
由于意美的主体地位,所以音美和形美相对次要,但不代表不重要。音美在翻译中对应中国古典诗歌讲究韵律的特点。汉语有“阴阳上去”四个声调,诗歌中也应该要注重平仄搭配。
原文:白日消磨肠断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许译:Writing heart - breaking verse by day,
What of love can a lover say?
Sitting in my hall day and night,
The fair scene beautifies my verse
Even in candlelight,
For better or worse,
If you are worthy of her love,
You’d win a new life from above.
汪译:Among the sentimental tales I write, Love is as mysterious as the sea.
I write the tale from morning till night,
With candles burning bright,
Enlightening me in the brightest ray.
When a beauty falls in love with a man,
The Peony Pavilions sees her ardent way.
《牡丹亭》本就是唱词,带有很强烈的音乐美感。音美的再现在翻译中要靠音韵,音节和节奏等实现。原唱词的韵律非常工整,“句”、“诉”、“暮”、“助”、“负”、“路”押的都是u的尾韵。分析两个译本会发现,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也再现了原文的音韵美。许的译文采取了aabcbcdd的模式;而汪使用的是abaacdc的韵律模式。二者的译文都没有完全遵照原文的模式一韵到尾,却仿照原文,创造除了自己的韵律特色,灵活的使其译文展现出了原文的音美。
(三)形美
文学作品的形式是文学作品赖以生成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不仅有装饰功能,还有表意功能。形美侧重的一是句子长短,二是对仗。中国古典诗词对“对仗”和“形式”的要求相对英语来说会高一些,汉语中不同的形式和句子长短都蕴含着不同的情绪和寓意。
原文:我待要折,我待要折的那柳枝儿问天,
我如今悔,我如今悔不与题笺。
许译:I should have plucked a willow spring,
I should have plucked a willow spring,
To ask the sky on high.
I regret now,
I regret now.
汪译:I should have held,
I should have held the twig and yelled.
Now I regret,
Now I regret that not a word he did get.
原唱词两次重复“我待要折”和“我如今悔”,在形式上采用了反复和排比的修辞手法。两位译者在翻译过程中使用直译,使译文在形式上与原文保持一致。汪的译文在形式上几乎与原文完全对应;从语言习惯角度上看,许的译文形式应该更切合原文。由于汉语和英语分属于两个截然不同的语言体系,译作难以做到形式上的亦步亦趋。为了更好的发挥译语语言优势,译者可以进行形式上的创造性叛逆。
四、小结
本文从“三美论”的角度,对《牡丹亭》的两个英译本进行了对比赏析,文学作品的翻译是译者高难度的一种在创造,即用另一种语言来重建原作的形式与内容、意境与神韵。由于英汉语言本身、文学作品的形式、押韵方式和平仄韵律等方面存在差异,音美、形美不容易展现出来,意境则更难传达。但不论是许渊冲的译本还是汪榕培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都发挥了译者的主观审美意识、审美体验和高超的技艺,运用了自身的创造力再现了原文的“三美”意象。
参考文献:
[1] 汤显祖. 牡丹亭(第二版) [M]. 北京: 人民文学出版社, 1978.
[2] 许渊冲. 翻译的艺术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1984.
[3] 许渊冲. 牡丹亭 [M]. 北京: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009.
[4] 汪榕培. 牡丹亭 [M]. 上海: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0.
[5] 王國维. 人间词话译注 [M]. 长沙: 岳麓书社, 2008: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