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研究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本院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5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并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不同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采取协同护理模式。对实验组和对照组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经对比分析数据存在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应用协同护理模式临床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协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挺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涨。冠心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引起心脏发生一系列病变[1]。而其中心绞痛又是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特点。协同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作业流程,根据每日的护理计划,为病人制定的住院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本研究从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男性女比例为11:14,其中患者年龄为31-82岁,平均(52.33±3.7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13,患者年龄为30-81岁,平均(55.71±3.12)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本次参与调查的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通知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介绍入院宣传教育,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饮食运动指导,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须知。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内容如下:(1)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存在病程较长的特点,患者心里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同时,长期治疗需花费巨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护士要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2)家属护理: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家属要配合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属的关心,家属可以通过日常用药监督、日常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叮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控制飲食,戒烟戒酒,注意合理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身心调节;(3)患者配合护士以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将同病种的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在日常让患者与患者能够互相交流,一些探讨治疗疾病的经验,互相鼓励,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患者出院前填写的调查问卷中评价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当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比发现,实验组满意例数为20例、较满意例数为4例、不满意例数为1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满意例数为15例、较满意例数为2例、不满意例数为8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00%,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存在优势,组间存在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根据相关资料证实,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导致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涨。本病临床症状主要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为主[3-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对患者的护理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内容不够全面,跟踪不到位,随意性较大,所以护理效果欠佳。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它是通过护士、家属、患者等协同合作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满足患者身体健康的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将其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中,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本次研究中,选取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照组在患者满意率均差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晨.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1).
[2]胡慧娟.协同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6-17.
[3]谢玉芳.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8(15):196,198.
[4]安佩芳.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4):628-631,636.
关键词:冠心病心绞痛;协同护理模式;应用效果
冠心病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随着生活水平的挺高,生活方式的改变,其发病率逐年增涨。冠心病在临床上表现为冠状动脉硬化病变,引起心脏发生一系列病变[1]。而其中心绞痛又是冠心病的典型临床特点。协同护理模式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一个作业流程,根据每日的护理计划,为病人制定的住院模式。可以大大降低患者的痛苦,最大程度的确保患者的生命健康,改善生活质量,提高患者满意率。本研究从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50例冠心病患者临床资料,探讨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的应用效果,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50例冠心病患者。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5例。实验组患者男性女比例为11:14,其中患者年龄为31-82岁,平均(52.33±3.78)岁;对照组患者男女比例为12:13,患者年龄为30-81岁,平均(55.71±3.12)岁。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资料没有明显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已取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且本次参与调查的所有患者均已签署知情通知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介绍入院宣传教育,介绍冠心病的相关知识,饮食运动指导,治疗方法以及药物须知。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协同护理模式,内容如下:(1)护士对患者进行护理:冠心病心绞痛存在病程较长的特点,患者心里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2]。同时,长期治疗需花费巨大,给患者带来很大的压力,因此,护士要从心理护理、健康宣教、饮食护理以及用药护理几方面进行护理;(2)家属护理:在护理人员指导下家属要配合护理对患者进行护理,让患者充分感受到家属的关心,家属可以通过日常用药监督、日常饮食护理等方面对患者进行护理,叮嘱患者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早睡早起,控制飲食,戒烟戒酒,注意合理运动,指导患者进行身心调节;(3)患者配合护士以及家属进行自我护理,同时将同病种的患者安排在同一个病房,在日常让患者与患者能够互相交流,一些探讨治疗疾病的经验,互相鼓励,提高治疗的自信心。
1.3观察指标
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率,患者出院前填写的调查问卷中评价满意度分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率=(满意+较满意)/总例数×100%。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涉及到的所有数据均行SPSS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士标准差( )表示,组间数据比较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X2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当P<0.05时,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对比发现,实验组满意例数为20例、较满意例数为4例、不满意例数为1例,实验组护理满意度为96.00%,对照组满意例数为15例、较满意例数为2例、不满意例数为8例,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8.00%,实验组患者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相对于对照组存在优势,组间存在差异,有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冠心病心绞痛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本病发病人群为中老年人。根据相关资料证实,我国老年人口的日益增多,导致本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上涨。本病临床症状主要以发作性心前区疼痛为主[3-4],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品质,对患者的护理多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模式存在一定的不足,内容不够全面,跟踪不到位,随意性较大,所以护理效果欠佳。协同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方式,它是通过护士、家属、患者等协同合作对患者进行护理,能有效满足患者身体健康的需要,提升自我管理能力,从而提高治疗依从性。将其应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护理中,得到了患者、患者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高度认可。本次研究中,选取的50例患者进行调查研究,对照组在患者满意率均差于实验组,经对比两组之间有明显的差异,存在临床统计学意义(P<0.05),再一次验证此方法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协同护理模式在冠心病心绞痛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此方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王晨. 多维度协同护理模式在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 2018, 30(1).
[2]胡慧娟.协同护理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6-17.
[3]谢玉芳.协同护理模式对冠心病合并心绞痛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状态的影响[J].健康必读,2018(15):196,198.
[4]安佩芳.基于协同护理模式的舒适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焦虑状态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北医药,2018,40(4):628-631,6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