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菜父亲也有最好的教育

来源 :莫愁·家教与成才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gyao5432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
  一天,我正要午休时,每天在学校旁卖菜的年轻父亲领着他7岁的女儿,来请教怎么教育孩子。
  “我没有什么能力,经济条件也不行,但我想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这位父亲恳切地说,还给我捎上了一些他的菜。
  “只要你爱孩子,并且有很好的言传身教,就能够给她最好的教育!”我找出一件毛衣和一套家庭教育书,放在他带来的菜袋子旁边,以便他们离开时,我能够记得让他们带上。
  “李老师,我哪能行啊?就我这样的人能给孩子最好的教育?”他惊诧着。
  “你可能不是很理解什么是最好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并不是上最好的学校,也不是家里有很多钱或者有显赫的社会地位、权力,能够让孩子不劳而获、享受一些特权,最好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我经常看到你和妻子冒着风雨、寒冷摆摊,这说明你勤劳;你也从不缺斤少两,这说明你有公正、真诚之心,不欺骗他人,凭自己的劳动生存;吃饭时,你总是让妻子、孩子先吃,这是你爱他们;每天到你菜摊上买菜的人最多,这是大家都信任你……你会因为这些而感觉到人生踏实、快乐。”
  “是啊,我这活累点,但是心里挺快乐的。”他高兴地说。
  “你把这些人生的观念、行为都教给孩子,这就是最好的教育。”我肯定地说。
  他认真又新奇地听我说着,小女孩在一边看我给她的图画书。
  我又跟他聊起了就发生在这个小区里的轰动一时的李某某事件,这位父亲感慨地说:“是啊,他家里可是有钱有势的,但是孩子却没有教育好。”
  我接着他的话说:“最好的教育是做人的教育、全面的教育。李家父母送他进过很好的小学、中学,还去了美国,但这些教育都只是最好教育的一部分,孩子最终还是长偏、长歪了。”
  我们聊了很多。这位父亲领着女儿走后,我深思起来……
  二
  我想很多父母、老师对教育的认识都是有些偏颇、狭隘的,他们把教育简单或者急功近利地理解成了“上学”,甚至技能教育,而没有去想上学校、学技能,只是做人教育的一部分,并且不是根本的部分。在一所省级重点中学里,曾经就有一位家长这样问我:“什么是最好的教育?让孩子接受好的教育就是送他们进一流的培训班、学校并且考出好的成绩来吧?”
  当人们对教育的理解普遍偏颇、狭隘以后,就会涌现下面这些危机:
  =2013年3月31日,在复旦大学医学院的研究生宿舍,一个叫林森浩的研究生,往饮水机里投下了一种剧毒化学品,致使同宿舍的黄洋同学中毒,救治无效后死亡。
  =2013年春天的一个夜晚,北京海淀区5个男孩在酒吧饮酒做乐一番后,带走了陪酒女孩……
  =2013年10月,苏州一位90后妈妈,为了不影响与刚交往男友的关系,竟将自己与前男友同居时怀孕的、刚刚出生5天的女儿丢弃在窨井中活活地溺死。
  =2013年12月5日,重庆一名10岁女童在电梯里暴打一个1岁半男童,并把他带回家中,放到阳台上,致使男童坠楼摔成重伤。而这名女童与被她暴打的男童根本就不认识,男童也没有妨碍、冲撞女童的行为。
  面对他们这些令人惊悚的行为,有人把根源与责任都归究到了应试教育上。
  中国的应试教育肯定存在一些问题,但是深思他们的行为,根本原因并不在学校教育,而在于家庭教育,是他们的家庭教育没有教会他们怎么做人。
  做人的教育就是要在孩子自出生到成年的家庭养育中,给予他们细微的言传身教,让他们在生活中学会分辨是非,学到处理事情的能力,习得良好的品行、伦理与为人处世的方式,建立起科学、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人生观念,并且具备基本的生存技能。
  这样的教育是全面的教育,而不是单一的教育,是生命与生活的教育、人性的教育、文化的教育,而不是知识的技能的教育。
  我们只有在人类生存的大背景下,正确地认识下面这几个问题,才能够发现,那些出现在肇事者身上的危机,主要是他们的父母、家庭没有给予他们这种做人的教育。
  ▲教育的最根本目的是什么?
  ▲教育都包括哪些内容?
  ▲什么才是最好的教育?
  这样我们才能够真正地认识到:教育是为了让我们更好地做人,所以最好的教育应该是让孩子的身心全面地发展,能够理解人生的很多方面,生存得更好,而不仅仅是进行某一项技能的教育。
  当我们把一个孩子考进名牌大学就理解为成功了,把一个孩子在国际上拿到钢琴比赛大奖就理解为成功了,把一个孩子在奥运会中获得金牌就理解为成功了……从而纷纷去模仿他们的父母、老师对待这些孩子的教育、培训方法,我们就是在把孩子当成产品,而不是具有不同个性与更多功能、潜力的人。
  于是,就有一些父母逼迫5岁的幼儿在冰天雪地中裸身奔跑;有一些父母把年幼的孩子送进了体操、游泳、舞蹈训练队,每天只强化这些技能的训练,而不在意他们人生其他方面的所需与学习;有一些父母,干脆让尚未成年的孩子离开家庭,到异国他乡去留学,他们不知道,更多生存道理与知识只有家庭才能够给予。
  我们说做人的教育,才是全面的教育,最好的教育。因为它包括被养育、被爱、感应自然与他人的信息、学习生活的多种技能,并且随着这些能力的增强,也能够去爱、去养育、去感应自然与他人的信息、去帮助他人学习生活的技能,完成一代代人生命的传承与繁衍。
  对教育的理解偏颇、狭隘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急功近利。人们都想拥有天才的孩子,早慧、早日成才的孩子,便盲目地使用不科学胎教、早期开发等有违生命生长规律的方式,恨不得孩子8岁就能开演唱会,13岁就能上大学,25岁就成为企业家、金融家、科学家。
  三
  我们的社会已经越来越少有深刻思想、道德品行的大家、伟人,更缺少能够影响父母、家庭教育的学者。美国的家长在孩子所在的小学门前举着纸牌抗议:“总统,请离我们的孩子远点!”而我们中国的家长,一般都会为领导的接见受宠若惊,为拜见一位导演、上电视节目不惜一切。
  夜晚,我翻一本历史书,里面提到二百多年前《独立宣言》中的一句话:我们认为下面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而这也是我们的孩子应该知道的,是对他们的重要教育内容。
  当父母们崇尚着一些不平等的生存法则,偏颇、狭隘地把孩子的教育只理解成为技能教育,把教育的目的理解成为占有更多的资源与享受,而不是全面地发育、自然地成长,能够理解父母的深爱、艰辛的养育,以及帮助他人、有益社会时,怎么能够给予孩子充足、全面、良好的教育呢!
  如果我们要让孩子真正地强壮、全面地发育,让他们的人生有坚实的基础,能够走得长远,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并且感受真正的幸福,就不要让他们因速成而致残,而要耐心地陪伴和等待,给予他们良好的做人的教育,与他们一起学习、成长、做人。
  因为要给予孩子做人的教育,父母首先要好好地做人。
  就像那位卖菜的父亲,他没有很多钱,不能送女儿进培训班与海淀区最好的小学,但他也能够给予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他勤劳、诚实地做人,并且谦逊地学习、耐心地教育孩子。
  这做人的教育,会由于父母、家庭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却是孩子年幼时最根本的教育,是其他人、世界上所有的学校,都不能完全给予孩子的,只有父母与家庭,才能一天天、一点点把它们注入孩子的身心。
  (作者曾任明天出版社编审,长期从事母亲教育研究及儿童读物编写工作。)
  编辑 吴忞忞 [email protected]
其他文献
案例一:  2014年2月,在四川宜宾的一条街道上,有位父亲扒光女儿的衣服,当街拖行。  据目击者称,女孩大约五六岁,父亲让她穿外套,女孩不肯。父亲没办法,说要给女孩母亲打电话,但女孩还是不愿意穿。于是,父亲一气之下,把女孩的衣服都脱光了,并把女孩拖行100米左右。  案例二:  2013年7月,网络上小女孩赤身躺在南京马路边抽烟乞讨的一组照片,引起了极大的社会关注。  经核实,女孩6岁,江苏泗洪
期刊
俗话说:“考考考,老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孩子一旦进了小学,成绩便成为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没有哪个家长不希望孩子考出好成绩,但如何跟孩子谈论这个话题,却往往让许多家长感到困扰。  别对成绩太敏感  女儿桐桐上一年级之初,因为担心对成绩的关注会让她学习有压力,也怕零基础的她,万一考了不理想的成绩自尊会受伤,所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在努力淡化她对成绩的态度。每次她提到要考试时,我就忍不住说些“
期刊
1  我暗下决心,一定要好好治治默小子随时发脾气、打人、摔东西、吐口水的坏毛病。  刚满4周岁的默默不知怎么染上了这些坏习惯,最近有愈演愈烈的趋势。我们忽略过、劝过,甚至揍过屁股,都不能长期起效。  周一晚上,默默又为一件小事胡搅蛮缠。我和奶奶、阿姨私下对了个眼神,对他不加理睬,自顾吃我们的晚饭。过了一会儿,他扛不住了,凑过来跟我示弱。我顺势要跟他约定:一天不打人、摔东西、吐口水,就给他打个勾,连
期刊
怎样引导8岁女儿学会选择?  浙江台州一家长来信咨询:女儿8岁了,不管做什么都害怕自主选择,连去超市买东西都是如此,不敢买,生怕自己选的东西不好。我该如何锻炼孩子的选择能力呢?  答:儿童害怕选择,有两个重要原因:一是能力不够,害怕选择失误;二是担心自己的失误招来父母的责怪。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需要自己选择的事情越来越多,培养选择能力对孩子的人格成长至关重要。家长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培养孩子的选
期刊
我们常常会低估宝宝的能力,担心他这个学不会,那个理解不了。实际上,宝宝天生就有自我发展的需求,他对事物的理解能力也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只要我们为他准备了合适的环境,他自我发展的能力就可能被触发,而一旦这种能力被触发,他就会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行动起来,主动去寻求自我发展的机会。  环境——诱发宝宝自我发展的强劲动力  贝生妈妈在论坛发帖讲述了女儿一个有趣的故事。一天,贝妈带女儿去一家室内游乐场玩。游乐
期刊
1954年,我国开始推行“三好学生”评选。整整60年来,这项荣誉深深地影响着无数青少年的成长。学生以当上“三好学生”为荣,老师以评选“三好学生”为激励,社会对“三好学生”也青睐有加。如今,随着教育理念不断进步,“三好学生”评选因种种原因饱受争议,如何更好地激励学生健康成长,越来越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新京报》消息:浙江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相关负责人表示,浙江今后将不再评选中小学校的省级三好学生,
期刊
1  儿子果果与小伙伴雨林同在三年级二班,我与雨林爸爸李老师是同事。那天下午放学后,李爸爸带着哭泣的雨林跑来我的办公室,说:“郭老师,俺们来找你啦。”  我一看这阵势,第一反应就是:坏了,果果惹事儿了。  果然如此,李老师控诉着果果的行为:打了雨林两次,之前用杯子打背部,到现在还疼,今天又用书本打雨林的头。  起初,我气上心头,但瞬间想到了:这件事反映出来的问题需要我解决,而不是激化。于是,我向李
期刊
最是一年春好处  我生活的小区有一方足球场大小的小树林,在南京这样的大都市里,实在是一种奢侈的享受。周末,我带着9岁的女儿走进小树林,去感受早春的气息。  小树林里有树木被砍伐过后的树墩儿,墩上有女儿喜欢数的年轮,女儿每次来这里几乎都是奔着年轮来的。可是今天我想转移她的注意力,想让她有新爱。  也许是因了院子的温暖,在这样寒冬一般僵冷的南京早春,地上的嫩草已悄悄生长,绿成淡淡的一片了。刚冒芽的嫩草
期刊
儿子文文快3岁时,表弟大新的儿子出生了,我和老公商量,把文文用不着的玩具收拾起来,传给大新家孩子玩儿。  周日,我和老公从早晨八点半就开始奋斗,接近11点时,才把文文用不着的玩具收拾利索——整整3大箱。正在我感到腰酸背痛,想要喘口气时,听到老公的牢骚:“你怎么给文文买了这么多玩具?这些都用得着么?”  “我同学他们都是这么养孩子的,现在哪个孩子玩具不都是一大堆!”听到老公这样讲,我的情绪极其低落。
期刊
我从没想过:跳绳是这么难的事儿。  女儿小年小学入学前的暑假,班主任家访,问起会不会跳绳?我很难为情:“呃……不会,一个都跳不过去,不过我们正在学。”  那时我们开始送小年去学羽毛球,教练也同样要求跳绳。每堂课后,所有小朋友一字排开,刷刷飞跳。只见小年双手笨拙地往上一甩,有时候绳子连头都甩不过去。千难万难,终于绳子落地,她向前跨一步,从绳子上迈过——就算完成了一个。第二个无论如何跳不过去了。  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