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建设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小组分得是否合理、得当,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分组时既要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也要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
关键词:农村初中;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策略
一、充分了解农村中学建设学习小组的意义
“合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课题,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建设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利用学习小组有着深远的、实际的意义: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抛秧式”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这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增多;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教学,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合作学习实施中,我们最先考虑的是如何分组。小组分得是否合理、得当,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为此,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在仔细研究所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科学灵活的分组方案。
二、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
农村初中各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均来自经济发展相应滞后的村社和交通不便的山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性格内向,常常自我封闭,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2.信息获取少,思想不开放,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3.缺乏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农村初中小组合作学习其实质是集众人之力,解决个体困难,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借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积极相互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划分学习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交际能力等
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
2.了解学习小组的划分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四、学习小组的分组方案
1.确定小组的人数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8个小组为宜,每组4-8人,一般以每组6人比较合理;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在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
2.男女比例分配要适当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人们心理而言,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异性面前,一般人都会精神很愉快、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中学生也不例外,渴望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是他们的共性。有的教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比如,学生打扫卫生区、教室、擦玻璃等,如果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就成问题;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比较胆小;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三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教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相结合
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就知识能力方面,把学生分成A、B、C三个档次,A类学生我们称作优秀生,B类学生称作中等生,C类学生称作待转化生,然后,按A、B、C对学生进行搭配,编成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4.不同性格的学生搭配
在分组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学生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学生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教师必须把外向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5.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在教室的位置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以教室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把学生的座位摆成矩阵型,这样既便于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肢体语言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情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还便于教师督导没有积极投入学习的学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导学案为依托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自己不理解的疑惑问题先请同学帮助,同学间讨论问题、交流意见,这就要求学生的座位由前后相照变成圆桌型的座位摆放,以便于学生的讨论、交流,但这种座位摆放方法在有利于学生讨论、交流的同时,给学生看黑板和教师的肢体语言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督导带来了不便。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座位的形式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而定,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此外,展示课和教师点拨讲解时,学生应以面向黑板为宜;讨论交流时,学生应以圆桌型为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学生的座位形状,如果能摆放成便于调整的座位型状更好,这样,可以快速地调整,便于学生学习。
6.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但绝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7.学习小组重建
学习小组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也可以每个学期开学时进行重新组合(也可以每半个学期组合一次)并对上学期(半学期)学习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提出新成立小组的奋斗目标和措施,给成绩后进学生以清零的机会。
总之,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分组时既要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又要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
关键词:农村初中;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策略
一、充分了解农村中学建设学习小组的意义
“合作”已成为一个国际化的课题,而“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所倡导的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它的开展将努力创设有利于人际沟通与合作的教育环境,使学生学会交流和分享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发展乐于合作的团队精神。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进行的基本单位,建设学习小组是高效课堂的两条支柱(导学案和小组建设)之一。利用学习小组有着深远的、实际的意义:1.打破了原来单一的“抛秧式”授课方式,更能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2.培养了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能力,这远远超出了学习的本身;3.培养了小集体的团队精神;4.分组合作增加了学生展示的机会,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特别是后进生参与课堂展示的机会增多;5.有利于落实兵教兵、兵练兵、兵强兵的小对子帮扶工程;6.有利于实行分层教学,教学中更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7.增强了学生自我管理能力,更有利于班主任的管理。
小组是合作学习的基本形式,在合作学习实施中,我们最先考虑的是如何分组。小组分得是否合理、得当,与学习效率的高低密切相关。为此,教师在进行合作学习之前,应在仔细研究所学内容,深入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提出一个科学灵活的分组方案。
二、了解农村初中学生学习的心理状况
农村初中各中学的大部分学生均来自经济发展相应滞后的村社和交通不便的山区,相当一部分学生具有以下心理特征:1.性格内向,常常自我封闭,缺乏良好的思维品质;2.信息获取少,思想不开放,不敢发表自己的见解;3.缺乏自信心和合作意识。农村初中小组合作学习其实质是集众人之力,解决个体困难,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借助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师师之间、积极相互作用来提高教学效率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三、划分学习小组的前期准备工作
1.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成绩、性格、交际能力等
分组前,通过多种方式与渠道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环境等。如通过摸底测试了解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通过问卷调查、谈话聊天、家访、观察等方式了解学生的性格爱好、学习态度、家庭背景。
2.了解学习小组的划分原则
小组划分应遵循“同质结对、异质编组、组间平行”的基本编组原则,根据学生各自不同的学业成绩、心理特征、性格特点、兴趣爱好、学习能力、家庭情况等方面组成学习能力相当的学习小组,一般以异质为主,使小组成员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个性化。同时保持组与组之间的同质,以便促进组内合作与组间竞争。
四、学习小组的分组方案
1.确定小组的人数
合作学习小组的人数因学段高低不同而不同。确定小组人数时,应充分考虑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根据学生年龄大小和自主性强弱等因素适度增减小组人数。一般年龄越小,自主性越弱,合作小组人数就越少;反之合作人数可以适度递增。每班以6-8个小组为宜,每组4-8人,一般以每组6人比较合理;若班额较大,组员较多时,还可以在组内再分为A、B两小组。
2.男女比例分配要适当
俗话说:“男女搭配,干活不累。”就人们心理而言,这句话很有道理,在异性面前,一般人都会精神很愉快、精力充沛、思维活跃。中学生也不例外,渴望在异性面前表现自己是他们的共性。有的教师分配小组只是简单的按成绩分,没有结合班级内学生的性别比例进行合理搭配,这是不科学的。要想让小组的效益最大化,还必须注意小组内成员的性别搭配,也就是男女生比例要合理调配好。这样做有几点好处:一是便于劳动时合理分工。比如,学生打扫卫生区、教室、擦玻璃等,如果男女同学比例不均衡,有时打扫卫生就成问题;二是思维的互补性。一般情况下男同学抽象思维较好,敢想敢做,思维跳跃性大;女同学形象思维较好,语言表达能力较强,但比较胆小;男同学粗心大意,女同学细心认真。这样男女同学搭配,会让他们在各方面的工作中都有一个很好的互补;三是便于竞争。小组学习既竞争又合作,如果男女比例搭配合适,教师可以在小组评比的基础上再开展男女生比赛,以此最大限度地激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不同层次的学生搭配、优势学科与弱势学科相结合
在同一个小组内,应该让语文、数学、英语、物理、化学等各科都有带头人,不能都偏某一学科,否则容易造成交流时无人交流,帮扶时没有优生可进行指导。就知识能力方面,把学生分成A、B、C三个档次,A类学生我们称作优秀生,B类学生称作中等生,C类学生称作待转化生,然后,按A、B、C对学生进行搭配,编成小组。每个学习小组6人中,形成AA、BB、CC的组内成员结构。A、B、C类学生既有个性发展的类似性,又有学习程度上的差异性。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实现A对A、B对B、C对C的分类合作交流,使学习更具有明确的针对性,同时,可以实现A教B、B教C的目的,使每个学生都能实现“最近发展区”的学习目标。充分利用了学生间的差异资源,进一步优化了班内、组内学生学习的最优学习环境,达到了共同进步的目的。实现“把教学相长延伸到整个课堂,让差异资源衍生出万千学长。”
4.不同性格的学生搭配
在分组时,教师应该注意学生性格的差异,如果不把外向、内向性格的学生搭配好,那么小组的学生在课堂中便不能很好地配合。所以,教师必须把外向的学生平均分配到各个小组中。只有这样,才能让外向的学生带动内向的学生,让各小组都能抢到展示的机会,从而得到更好的提升。
5.座位的安排要合理
教室是学生学习的地方,学生在教室的位置对学习方式和学习效果具有一定的影响。以教室讲解为主的传统教学方式一般把学生的座位摆成矩阵型,这样既便于学生根据教师的板书、肢体语言接受教师传授的知识,也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表情等了解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适时地调整自己的教学方法,还便于教师督导没有积极投入学习的学生,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以导学案为依托的小组合作学习,要求学生充分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对自己不理解的疑惑问题先请同学帮助,同学间讨论问题、交流意见,这就要求学生的座位由前后相照变成圆桌型的座位摆放,以便于学生的讨论、交流,但这种座位摆放方法在有利于学生讨论、交流的同时,给学生看黑板和教师的肢体语言以及教师对学生的督导带来了不便。所以,笔者认为学生座位的形式要根据学习内容和学习方法而定,使之有利于学生的学习。
此外,展示课和教师点拨讲解时,学生应以面向黑板为宜;讨论交流时,学生应以圆桌型为宜,这就需要教师不断地调整学生的座位形状,如果能摆放成便于调整的座位型状更好,这样,可以快速地调整,便于学生学习。
6.阶段性随机调整
小组内成员固定好后,并不是一劳永逸、一成不变的,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评比,也许会因为当初小组初建时无法预设的情况、小组成员之间的配合、小组之间的实力出现一些问题。这时,教师就应该及时地进行调整。该协调的协调,如果协调还不行,就应该考虑对座位进行调整,但绝不能怕麻烦,任其自由发展下去。
7.学习小组重建
学习小组可以保持相对稳定,也可以每个学期开学时进行重新组合(也可以每半个学期组合一次)并对上学期(半学期)学习小组的工作进行总结和表彰,提出新成立小组的奋斗目标和措施,给成绩后进学生以清零的机会。
总之,要充分发挥小组学习的功能,分好小组是前提。合理的构建学习小组,既是学生进行合作学习的基础和前提,也是实现学生群体合作的基本手段。分组时既要保证小组内各个成员之间的差异性和互补性,又要便于各个小组间开展公平竞争。教师应把学生的个别差异看成一种积极的教育资源,实施动态分组教学,还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定期进行人员调整,以保证小组间学生竞争的活力,增强小组内学生合作的凝聚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