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6-7833(2011)12-000-01
摘 要 在中国,政府领导人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分权公共管理,同时加强政府监督关键活动的能力。反过来,并行追求这两个看似荒谬的目标出自于一个明确的欲望:使中国经济现代化并且更具有竞争力。就中国领导人而言,“行政改革”关键是解决行政分权和政府监管之间的这一明显矛盾。特别是,本文提供了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一些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政务作为载体旨在通过越来越透明的分权管理来支持经济发展,同时为中央政府提供信息从而有效地监控和潜在地引导经济活动到一个更为抽象的水平。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分权管理 政府监督
一、引言
通过电子政务,中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流线型程序,提高行政透明度来促进行政改革。这种期待有助于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解决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一方面,领导人们正在努力使用电子政务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引擎,另一方面,他们想要进一步巩固中央政府的某些角色。本文认为,理解领导所说的“行政改革”提供了解决这一看似矛盾目标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将概述一些正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电子政务应用程序。本文将建议,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旨在一方面通过支持一个更加分权化的、透明的公共管理支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中央政府提供工具,为高水平的政府监督和控制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进化观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信息的影响
(一)冲突的观点:经济发展vs.行政控制
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ICT)在我国政府的应用已经显示出在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张力。在中国信息的应用有两种对立的政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和相关技术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的长期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而另一观点认为互联网及其相关领域对于国家安全是无与伦比的威胁。
根据米尔顿·米勒和谭子翔,中国电信行业一直被政府垄断的旧制度和基于私营企业和全球竞争的新系统的持续冲突所阻挡。一方面,中国领导人想拥有新技术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全球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要保留控制国家产业政策的传统水平和与过去垄断联系在一起的沟通系统。
(二)集成的角度:促进经济发展和行政控制
虽然很多研究者预测信息与通信技术威胁甚至可以打败集中政治的控制,然而最近一些学者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够同时刺激经济发展和行政控制。根据这些学者,中国的领导人正在发展战略旨在利用互联网来加强国家管理和维护垄断的能力。杨大理提出“通过明智地使用网络和其它技术,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中共能够运用科技来继续执政。”
本文强调了行政改革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电子政务如何促进了这个过程。看来只有通过行政改革中国才能够维持其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执政能力。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分析我国传统官僚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我国电子政务可能有助于国家领导人提高政府绩效和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方式。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期望
电子政务许多的承诺是它能使政府适应其人民需要的潜力。在市场化为导向的民主社会中,如美国,这往往涉及汲取私人部门的经验教训,使政府更多地以市民为中心和提高服务意识。
中国领导人也强调了为他们的公民提供更好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然而,有趣的是,与西方国家相比,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似乎是不同的。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焦点在于“行政改革”。由于行政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的高度集中和效率低下,中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结构庞大、人員臃肿、政府和企业管理混乱和中央政府对经济经常毫无用处的干预。矛盾引发变为更重要的是,行政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我国应用电子政务的部分目的是要加快政府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果实施的步伐,通过这一行政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
在以下部分,我们将集中讨论领导如何在国家层面和很多不同的城市的实际中应用电子政务。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
“金子工程”和“政府上网工程”是中国信息化的主要焦点。“金子工程”包括一些关键性举措来开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政府上网工程”集中于通过政府网站促进办公自动化,以减少过多的官僚主义。“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作为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补充措施。
(一)国家层面:“金子工程”和“政府上网工程”
1.“金子工程”
中国第一个往电子政务建设方向过渡的项目是“金子工程”。 中国中央政府和前电子工业部在1993年推出的“金子工程”,是针对开发信息经济和推动行政能力的一系列单独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这个项目的三个目标如下:(1)建立一个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个路径通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2)驱动在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3)通过联系中央与省市和通过允许政府行为和产业划界团结这个国家。
这三个目标重叠但显著不同的性质。第一个目标集中于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它数据能流通。其核心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他的信息服务能通过它走动,即“金桥”;第二个目标是呼吁国家能制定一个经济基础设施,这个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信用卡验证方案和一个区际卡结算系统,即“金卡”;第三是使中央政府通过扮演国家信息看管人,再次获得行政控制权。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数据网络,负责贸易的管理、关税收集进出口执照和结汇,即“金管”。
虽然“金子工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第一步,这个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的信息化和网络间的信息共享制度、银行、外汇和习俗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它的目的是给与经济相关的主要行业和政府部门传播数据。
2.政府上网工程
1999年1月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其“政府上网工程”,旨在促进各级政府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政府上网工程”三个关键目标如下:(1)在线发布政府信息;(2)在线获得政府文件、档案、数据库;(3)实现在线管理,使用电子数据库和传送联机文件,提高行政效率。
开发“政府上网工程”战略是创建一个集中访问管理系统,公众和企业可获取和使用互联网上分享的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各个层面的建设,“政府上网工程”有利于促进办公自动化,减少过度支出,并减少官僚腐败。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引导
政府机构了解公民与企业的需求,并最终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般来说,通过这个项目,上层政府官员越来越强烈地依靠互联网技术,以提高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透明度。
(二)城市层面
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发起网上办公工作项目的城市。北京的电子政务是基于“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和“数字北京”建设的。北京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是改革“行政审批系统”。作为江苏省省会的南京在近几年已经建好先进的信息
基础设施,加速了政府的信息化过程。“数字南京”项目正在使南京成为现代化的信息城市。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选定的深圳、青岛、宁波、南海进行电子政务的试验。电子政务项目在深圳和南海被评为成功案例。深圳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主要港口。深圳电子政务集中在如“网上审批系统”、“电子报税系统”、“网上注册”、“社区信息服务”这样的项目。南海是位于广东省的一个小城市,毗邻香港和澳门。它是我国发展信息化的第一个县级城市。虽然这个城市的人口只有1.102百万,却在2001被中央政府指定为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信息化省级示范城市。
五、结论
我们认为,中国领导人明确展开电子政务应用,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流线型程序,提高透明度带来行政改革。反过来,这些改革,被设计用来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想。明白这点,再结合中国更广泛的政治经济背景,将有助于解释电子政务项目为什么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之间的貌似紧张的局势。由中国电子政务正在寻求的递阶分权战略是否会成功,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有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林,杨兰荣.电子政务导论.武汉出版社.2002.
[2]吴敬琏,卢志强,李光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新经济导刊.2002.6:6-9.
[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行政关系学会.2002.3.
摘 要 在中国,政府领导人致力于运用信息技术加速分权公共管理,同时加强政府监督关键活动的能力。反过来,并行追求这两个看似荒谬的目标出自于一个明确的欲望:使中国经济现代化并且更具有竞争力。就中国领导人而言,“行政改革”关键是解决行政分权和政府监管之间的这一明显矛盾。特别是,本文提供了中国电子政务实施的一些案例,可以更好地理解电子政务作为载体旨在通过越来越透明的分权管理来支持经济发展,同时为中央政府提供信息从而有效地监控和潜在地引导经济活动到一个更为抽象的水平。
关键词 电子政务 分权管理 政府监督
一、引言
通过电子政务,中国领导人希望通过转变政府职能、流线型程序,提高行政透明度来促进行政改革。这种期待有助于为我国电子政务建设解决两个看似矛盾的目标。一方面,领导人们正在努力使用电子政务作为一个经济发展的引擎,另一方面,他们想要进一步巩固中央政府的某些角色。本文认为,理解领导所说的“行政改革”提供了解决这一看似矛盾目标的关键。要做到这一点,作者将概述一些正在进入中国市场的电子政务应用程序。本文将建议,我国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政府旨在一方面通过支持一个更加分权化的、透明的公共管理支持经济的发展,另一方面为中央政府提供工具,为高水平的政府监督和控制提供必要的信息。
二、进化观点对中国的政治经济信息的影响
(一)冲突的观点:经济发展vs.行政控制
在过去的十年中,信息(ICT)在我国政府的应用已经显示出在经济现代化的目标和国家安全之间的张力。在中国信息的应用有两种对立的政治观点:一种观点认为网络和相关技术对这个国家的经济的长期健康是至关重要的,而另一观点认为互联网及其相关领域对于国家安全是无与伦比的威胁。
根据米尔顿·米勒和谭子翔,中国电信行业一直被政府垄断的旧制度和基于私营企业和全球竞争的新系统的持续冲突所阻挡。一方面,中国领导人想拥有新技术的经济发展潜力和全球贸易体系;另一方面,他们也想要保留控制国家产业政策的传统水平和与过去垄断联系在一起的沟通系统。
(二)集成的角度:促进经济发展和行政控制
虽然很多研究者预测信息与通信技术威胁甚至可以打败集中政治的控制,然而最近一些学者强调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它能够同时刺激经济发展和行政控制。根据这些学者,中国的领导人正在发展战略旨在利用互联网来加强国家管理和维护垄断的能力。杨大理提出“通过明智地使用网络和其它技术,来提高政府的效率和透明度,中共能够运用科技来继续执政。”
本文强调了行政改革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性以及电子政务如何促进了这个过程。看来只有通过行政改革中国才能够维持其经济发展的同时加强执政能力。在以后的章节中,我们将分析我国传统官僚制体系中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我国电子政务可能有助于国家领导人提高政府绩效和促进经济现代化的方式。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期望
电子政务许多的承诺是它能使政府适应其人民需要的潜力。在市场化为导向的民主社会中,如美国,这往往涉及汲取私人部门的经验教训,使政府更多地以市民为中心和提高服务意识。
中国领导人也强调了为他们的公民提供更好服务质量的重要性,然而,有趣的是,与西方国家相比,电子政务的主要目标似乎是不同的。在中国,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焦点在于“行政改革”。由于行政管理体制长期以来的高度集中和效率低下,中国所面临的关键问题,包括结构庞大、人員臃肿、政府和企业管理混乱和中央政府对经济经常毫无用处的干预。矛盾引发变为更重要的是,行政改革落后于经济改革。我国应用电子政务的部分目的是要加快政府使用信息和通讯技术来提高行政效率和效果实施的步伐,通过这一行政改革,促进经济发展和中央政府的执政能力。
在以下部分,我们将集中讨论领导如何在国家层面和很多不同的城市的实际中应用电子政务。
四、我国电子政务的应用
“金子工程”和“政府上网工程”是中国信息化的主要焦点。“金子工程”包括一些关键性举措来开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政府上网工程”集中于通过政府网站促进办公自动化,以减少过多的官僚主义。“企业上网工程”和“家庭上网工程”作为实施“政府上网工程”的补充措施。
(一)国家层面:“金子工程”和“政府上网工程”
1.“金子工程”
中国第一个往电子政务建设方向过渡的项目是“金子工程”。 中国中央政府和前电子工业部在1993年推出的“金子工程”,是针对开发信息经济和推动行政能力的一系列单独的信息基础设施计划。这个项目的三个目标如下:(1)建立一个国家信息高速公路,作为一个路径通向现代化和经济发展;(2)驱动在中国的信息技术发展;(3)通过联系中央与省市和通过允许政府行为和产业划界团结这个国家。
这三个目标重叠但显著不同的性质。第一个目标集中于信息基础设施,通过它数据能流通。其核心是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其他的信息服务能通过它走动,即“金桥”;第二个目标是呼吁国家能制定一个经济基础设施,这个项目旨在建立一个信用卡验证方案和一个区际卡结算系统,即“金卡”;第三是使中央政府通过扮演国家信息看管人,再次获得行政控制权。政府成立了专门的数据网络,负责贸易的管理、关税收集进出口执照和结汇,即“金管”。
虽然“金子工程”只是作为国民经济信息化的第一步,这个行动在某种程度上为中国的信息化和网络间的信息共享制度、银行、外汇和习俗提供了基础设施建设。它的目的是给与经济相关的主要行业和政府部门传播数据。
2.政府上网工程
1999年1月以来,中国一直在进行其“政府上网工程”,旨在促进各级政府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政府上网工程”三个关键目标如下:(1)在线发布政府信息;(2)在线获得政府文件、档案、数据库;(3)实现在线管理,使用电子数据库和传送联机文件,提高行政效率。
开发“政府上网工程”战略是创建一个集中访问管理系统,公众和企业可获取和使用互联网上分享的信息。通过政府网站各个层面的建设,“政府上网工程”有利于促进办公自动化,减少过度支出,并减少官僚腐败。这个项目的目的是引导
政府机构了解公民与企业的需求,并最终提升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一般来说,通过这个项目,上层政府官员越来越强烈地依靠互联网技术,以提高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政效率和透明度。
(二)城市层面
北京是中国第一个发起网上办公工作项目的城市。北京的电子政务是基于“首都公用信息平台”和“数字北京”建设的。北京电子政务建设的主要目标是
是改革“行政审批系统”。作为江苏省省会的南京在近几年已经建好先进的信息
基础设施,加速了政府的信息化过程。“数字南京”项目正在使南京成为现代化的信息城市。
2001年,国务院办公厅选定的深圳、青岛、宁波、南海进行电子政务的试验。电子政务项目在深圳和南海被评为成功案例。深圳是中国进行对外贸易和国际交流的主要港口。深圳电子政务集中在如“网上审批系统”、“电子报税系统”、“网上注册”、“社区信息服务”这样的项目。南海是位于广东省的一个小城市,毗邻香港和澳门。它是我国发展信息化的第一个县级城市。虽然这个城市的人口只有1.102百万,却在2001被中央政府指定为电子政务试点城市和信息化省级示范城市。
五、结论
我们认为,中国领导人明确展开电子政务应用,通过政府职能转变、流线型程序,提高透明度带来行政改革。反过来,这些改革,被设计用来支持中国的经济发展构想。明白这点,再结合中国更广泛的政治经济背景,将有助于解释电子政务项目为什么能够解决经济发展和行政管理之间的貌似紧张的局势。由中国电子政务正在寻求的递阶分权战略是否会成功,仍然是一个值得继续研究的有趣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徐晓林,杨兰荣.电子政务导论.武汉出版社.2002.
[2]吴敬琏,卢志强,李光前.我国电子政务的现状与问题.新经济导刊.2002.6:6-9.
[3]中国电子政务发展研究报告.中国行政关系学会.2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