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 G451
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学生爱戴、家长拥护、社会信赖的教师队伍。如今又学习弘扬新时代师德做人民滿意的教师,使我有很多的体会。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见识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的,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都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虽说教师神圣、光荣,却也的确辛苦,既然选择了这一辛苦的职业,就要摆正思想,端正态度,把它当作毕生的事业来做。如果一个教师只把教书讲课当成一种谋生手段,他就永远不会成为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甘心为之呕心沥血的教育家。
作为教师就要把心放平、放低,经得起平淡、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一定要把好教案编写这一关。把 每堂课都看作展示提高教学水平与才华的舞台,使每堂课都成为彰显个性、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精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案,便是教师“善其事”的“利器”。
知识完备、思维独立的教师绝不要依赖教学参考书,那不一定适合你,更不一定适合你的学生。照搬参考书会把自己限制于狭小的空间,不利于自身知识才能的施展,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独立见解的表达,不利于个性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参也是以一定对象程度为目标而编写的,不能具备普适性,更不可能是针对你的学生特点和基本情况的。所以,教师独立编写个性教案的能力太重要了。要把那些教参、课外资料之类的东西当作进行教案编写和独立艺术再创造的素材就好。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立师德是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当起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
近年来,我校深入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系列活动,努力建设一支师德高尚、知识渊博、业务精湛、精于教书、勤于育人、学生爱戴、家长拥护、社会信赖的教师队伍。如今又学习弘扬新时代师德做人民滿意的教师,使我有很多的体会。
师德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教师劳动的知识性、专业性、艺术性、复杂性、长期性、示范性与创造性的特点决定了教师素质构成的特殊性。教师素质是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培养人所必须具有的身心的相对稳定的潜在的基本品质。其本质特点是指教师自身的质量,即教师身心发展的总水平。其构成要素主要是教师的机体素质、文化知识素质、道德素质与心理素质。
教师道德是一种职业道德。教师的职业道德,简称“师德”,它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品质。我们所认为的教师的道德素质并不是指规范、准则本身,而是教师把这些规范、准则逐步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育事业的准则。作为教师基本上都知道教师道德,但许多教师并没有把道德规范、准则内化,因此,他们在实际教学中表现出言行不一致性。由于教师所从事的职业是教育人、塑造人的事业,因此,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教师道德是教师的灵魂,简称“师魂”。师德是见识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在教育中,一切师德要求都基于教师的人格,因为师德的魅力主要从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板书笔记等。
从社会的角度看,一个民族的群体都是一个一个的个体所组成。每个个体的道德风貌反映出整个民族的发展水平。一个个体的许多道德习惯、道德品质都是从小形成的,每一个人从儿童开始所形成的道德观念、行为习惯、世界观等教师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尽管社会风气、家庭环境对儿童的道德品质形成有一定影响,但无法代替教师教育的优秀。因为,教师的教育具有长期性和系统性,无论是德育内容、德育方法,甚至德育手段等都是长期而系统地对学生产生影响。其次,教师的教育具有科学性。儿童的许多行为习惯的培养,教师都是根据儿童成长的规律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的。最后,人生最初的二十几年都是决定和影响人的一生的发展,是道德观念、行为习惯形成的关键期,而教师是影响的关键因素。教师的主要职能是培养未来的人才。这些人才毕业后分布在全国各条战线上。对整个国家的文明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把教师提到推进社会向前发展的高度来认识,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师爱是师德的灵魂。教师对学生的爱,简称为“师爱”,是师德的核心,即“师魂”。在一定程度上,热爱学生就是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爱更困难。林崇德教授认为,“疼爱自己的孩子是本能,而热爱别人的孩子是神圣!”因为教师对学生的爱“在性质上是一种只讲付出不记回报的、无私的、广泛的且没有血缘关系的爱”,在原则上是一种严慈相济的爱,这种爱是神圣的。这种爱是教师教育学生的感情基础,学生一旦体会到这种感情,就会“亲其师”,从而“信其道”,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教育实现了其根本的功能。因此,师爱就是师魂。
虽说教师神圣、光荣,却也的确辛苦,既然选择了这一辛苦的职业,就要摆正思想,端正态度,把它当作毕生的事业来做。如果一个教师只把教书讲课当成一种谋生手段,他就永远不会成为全身心投入教育事业,甘心为之呕心沥血的教育家。
作为教师就要把心放平、放低,经得起平淡、耐得住寂寞。潜心研究教育教学的途径与方法,一定要把好教案编写这一关。把 每堂课都看作展示提高教学水平与才华的舞台,使每堂课都成为彰显个性、独具特色、行之有效的精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教案,便是教师“善其事”的“利器”。
知识完备、思维独立的教师绝不要依赖教学参考书,那不一定适合你,更不一定适合你的学生。照搬参考书会把自己限制于狭小的空间,不利于自身知识才能的施展,不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不利于独立见解的表达,不利于个性才能淋漓尽致的发挥。教参也是以一定对象程度为目标而编写的,不能具备普适性,更不可能是针对你的学生特点和基本情况的。所以,教师独立编写个性教案的能力太重要了。要把那些教参、课外资料之类的东西当作进行教案编写和独立艺术再创造的素材就好。
师德是教师职业理想的翅膀。教师的心理素质是在教学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心理特点。它由四大系统构成,即,动力系统,人格特征系统,操作系统和监控系统。每一大系统既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又是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相互制约,相互影响。教师的动力系统包括教师职业的兴趣、动机、信念、理想等。因此,理想是教师动力系统的重要内容。理想是一个人的奋斗目标,是个体所向往的或所要模仿的事物或人的主观形象。教师的理想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层次。有的把个人发展作为奋斗目标,有的为多培养出优秀人才作为奋斗目标等。由于理想的层次不同,因此在教学工作中产生的动力也不同。那些具有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而努力奋斗的教师、具有高尚师德的教师,才具有长远而高尚的理想,由此产生的动力就巨大。他们不为眼前利益所困惑,呕心沥血,对教育事业执著追求,贡献出自己的全部。总之,师德是教师素质的核心。立师德是师德师风建设首要任务。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重大的建设工程,是一项需要每一个人民教师长期奋斗的艰巨任务。让我们每一位拥有人民教师称号的人,怀着对学生负责,对社会负责、对科学负责的态度,“立师德、正师风、强师能“,使自己无愧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使自己能够担当起培养21世纪需要的合格人才的历史重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