抵抗、妥协、混杂

来源 :今古文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igirl0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后殖民主义思潮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其理论基石是颠覆二元对立的西方哲学传统的解构主义。这场思想运动充满着被殖民者对殖民文化霸权的负面情绪,一种是绝望,反映到翻译活动中带来的是妥协式的翻译策略;一种是愤怒,带来的是抵抗式的翻译策略。妥协策略的代表是巴西食人主义翻译,抵抗策略的代表是异化翻译策略,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翻译是异化策略的进化。
  【关键词】 后殖民主义翻译;解构主义;食人主义翻译;异化;混杂性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114-02
  基金项目:湖南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从‘违和’到‘维和’:翻译和谐伦理研究”(17ZDB12)。
  一、引言
  在后殖民时代,文化殖民策略被西方国家广泛应用于第三世界。后殖民主义翻译旨在破除殖民统治过程中殖民话语对自身的美化和对被殖民地历史文化的歪曲,消解殖民统治给被殖民者带来的自卑情绪,对本国历史文化追根溯源,重新建立民族自信,其理论核心是权力关系。后殖民主义虽然是西方理论,却被后殖民国家拿来作为反抗西方殖民霸权的武器。本文将分别分析后殖民主义的定义、其理论基石解构主义的诞生于发展、以及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与策略。
  二、后殖民主义的定义
  “后殖民主义”这一术语首次被正式提出是在印度学者斯皮瓦克于1990年所著的《后殖民批评家》中,斯皮瓦克是接受西方殖民者教育成长起来的殖民地土著,后殖民主义这一术语由这种身份背景的学者正式提出有历史必然性。虽然“后殖民主义”一词诞生于九十年代,关于后殖民时代相关文学理论的研究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已经开始。
  60年代以来,随着美苏两极争霸的冷战格局建立并逐步升级,为了增加盟友数量和规模、扩大影响力辐射范围、在全世界推广自己的价值体系以对抗彼此,在两个超级大国的支持下,第三世界诸多前殖民地纷纷独立建国,联合国成员从五十多个国家增加到近两百个。传统欧洲帝国主导的全球殖民体系逐步瓦解,那些摆脱殖民统治取得民族独立的国家便是后殖民国家。后殖民主义自诞生起,内涵和中心就在不断变化,以适应不同的历史时期、地理区域、文化定位、政治立场、国家民族地位以及文艺发展。到70年代初期,随着各种西方思潮的涌入,尤其是解构主义的和文化学派,后殖民研究逐步发展成为一种多元文化批评理论[1]。后殖民主义借助了福柯的“话语——权力”关系理论,着眼于宗主国和前殖民地之间的话语关系,包括后殖民国家的新文学发展,后殖民国家本土话语权的构建和西方中心主义在后殖民时代面临的挑战和话语权消解。
  三、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基石——解构主义
  后殖民主义的理论基石是颠覆二元対立的西方哲学传统的解构主义。20世纪60年代,从欧美的新左派运动到苏联的赫鲁晓夫改革,全世界都在经历社会变革,激进的思想不断产生和发展。1966年,雅克·德里达在一次结构主义国际学术讨论会上向结构主义发难,标志着解构主义的诞生。他的思想与西方主流哲学格格不入,但当时的时代背景为其提供了绝佳的传播土壤,其产生与扩散具有政治必然性。
  解构主义批判了传承两千年的传统西方哲学中的逻各斯中心主义、二元对立、形而上学等思想,从内部瓦解了主宰西方思想近千年的哲学传统。逻各斯中心主义坚持的“中心”导致了具有等级差异的二元对立的形成,例如种族对立中的本族优于异族,诞生了西方种族中心主义。解构主义认为事物不存在一个固定的、先在的本质,一切概念的意义都是变动的、不确定的。西方传统哲学理论中的绝对对立的二元论和中国传统哲学中相互包容互相转化的二元论有着本质的不同。
  解构主义思想体现在翻译中,强调“存异”而非“求同”,其方法论引导和启发了其他后现代文学理论,对翻译中的政治权利问题的探讨逐步发展为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翻译被认为是构建殖民体系的工具,传统的“忠实”翻译观是殖民统治的帮凶,殖民话语建立在西方/东方、文明/野蛮等对立之上,通过翻译的归化和去历史化建立西方中心主义[2]。
  四、后殖民主义翻译理论的演进
  后殖民主义思潮是一场充满情绪化的思想运动,比颠覆西方哲学传统,以反抗权威为主旨的解构主义更加极端和叛逆,充满着被殖民者对于殖民者文化霸权的负面情绪,本文将后殖民学者对于西方文化霸权的叛逆情绪归为两类,一类是绝望,这种情绪反映到翻译活动中,所带来的是妥协式的翻译策略;一类是愤怒,带来的是抵抗式的翻译策略。
  (一)“食人主义”翻译理论
  妥协式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的代表是巴西“食人主义”翻译,来源于巴西土著民族的食人仪式。在巴西食人族的传统文化中,他们通过吞食强者来吸收他们的力量,这是行为是出于对被吞食者的尊敬向往和对自身的不自信的心理。巴西独立之后,文化依然依附于欧洲殖民者,巴西翻译家德坎波斯提出食人主义翻译思想,认为巴西文化只有“吃掉”欧洲文化才能重塑民族文化身份,吸取来自殖民文化的精华,将使译文的生命更加鲜活[3]。食人主义不但不拒绝外来影响,而且认为弱势文化应该采取食人的方法来翻译强势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2]。
  “食人主义”翻译是建立在对欧洲文化的崇拜以及坚定地认为欧洲文化全面优于自身本土文化的基础上,这种认知的前提是相信本土文化劣于欧洲文化且无论如何竞争不过西方中心文化,因此需要本土文化以欧洲文化为样板去学习和改进自身文化,这是一种处于对西方文化霸权的恐惧而几乎算是放弃抵抗的妥协式策略。
  (二)“异化”翻译理论
  抵抗式后殖民主义翻译策略的代表是韦努蒂提出的“异化”策略,这颇为讽刺,因为韦努蒂是西方中心文化的一员,他提倡的异化翻译也不是处于弱势文化的立场,而是站在強势文化的立场上所做的自我反思式的思考。但是无论如何,就像西方学者提出的解构主义启发了殖民地学者的后殖民主义思潮,西方翻译界诞生的异化翻译也给后殖民翻译提供了抵抗工具。   韦努蒂认为译文和原文的不连贯是文本背后权利关系不平等的体现,他反对译者采用归化的翻译策略掩盖译文的混杂性,以西方文化和价值观为标准塑造外国文化作品的归化翻译阻碍文化间的平等交流。异化翻译策略因此会故意用不通顺流畅以及非惯用的表达方式,抵抗强势文化的同化,使“失语”的东方文化能够在文化交流中发声。
  (三)文化第三空间——杂合翻译
  后殖民主义第三大翻译策略是霍米·巴巴的“混杂性翻译”理论。“混杂指的是在话语实践上殖民者与被殖民者你中有我我只要你的状态”[4],乍一看像是妥协式的翻译策略,深入了解后会发现,杂合是异化策略的进化。
  “杂合”这一术语最初指不同种的两种生物杂交产生的后代,中国人最熟悉的是农业领域的杂交水稻。巴巴提出了翻译中的杂合概念。在他看来,后殖民文化中不可避免地含有殖民文化的影响,后殖民文学是本土语言和殖民语言的杂合体[5]。和“食人主义”只关注土著语言对殖民语言的吸收不同,土著语言也会影响殖民语言,他们相互混杂,难以划分,形成文化的“第三空间” [6]。这个“第三空间”并非是两种对立文化之外的第三者,而是殖民文化和被殖民文化相互渗透的地方[4],这个空间内不同文化交流、斗争、创造。
  巴巴的“混杂性”翻译策略追求殖民文化的自我解构和土著文化的自我彰显,对解殖民化有积极意义。在文化反霸权的斗争中,放弃抵抗的妥协式策略固然不可取,但强横的抵抗也有悖于文化间平等有效交流的目的。合适的做法是采取混杂翻译策略,根据实际需求灵活选择具体翻译策略。
  五、结语
  新中国的成立标志着近代以来中国的民族解放战争获得全面胜利,中华民族取得了民族独立,西方列强在中国的半殖民统治结束。然而,政治和军事的独立不代表经济、文化等的全面独立,尤其是在民族文化上,中国依然受着西方殖民文化的影响,文化上的去殖民化尚未完成。在此之前,所有后殖民主义研究所探讨的前殖民国家与独立的后殖民国家之间的权利关系时,后殖民国家永远是处于弱势地位的,因此后殖民学者所提出来的翻译策略要么是妥协性质的,要么是极端反抗性质的,要么就是放弃阵地(文化纯度)开辟新阵地(第三空间)。在当今的国际体系中,中国的总体实力已经在可预见的近未来即将与传统的殖民势力达到权利的平衡,甚至是超越。一个后殖民国家,即将在历史上首次在综合力量上超过文化中心的西方国家。在这种情况下,后殖民主义的研究将走向何方,这将是中国的发展为后殖民研究以及翻译学界,带来的新视角和贡献。
  参考文献:
  [1]谢天振.当代国外翻译理论导读[M].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2008:455-457.
  [2]Robinson, Douglas. “Post Colonial Studies, Translation Studies”, in Translation and Empire: Postcolonial Theories Explained, St. Jerome, 1997:8-30.
  [3]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569-570.
  [4]赵稀方.后殖民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08-109.
  [5]陆巍.混杂性[J].国外理论动态,2006,(05):60-61.
  [6]Bhabha, Homu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and New York: Routledge,1994.
  作者简介:
  米微微,女,河南郑州人,硕士研究生在读,湖南农业大学,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胡東平,男,湖南益阳人,博士,湖南农业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
其他文献
【摘要】 从“媚”与“瘦”的概念角度对颜真卿的书法进行评价,应注意从颜真卿书法下笔与运笔的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不同人书写过程中自带的风格与气质。颜真卿是我国历史上书法成就极高的名家,一生创作了无数的作品,这些作品的艺术造诣也较高,每一幅都有着非常鲜明的特点以及个性。人们对于颜真卿的书法气质评价也各不相同,但是总体认为,颜真卿的书法不存媚骨,行文敦厚。  【关键词】 颜真卿;书法评价;瘦;媚  【中图
期刊
【摘要】 在新时代发展背景之下,网络平台的发展速度迅猛。特别是近些年,各式各样的短视频平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创新欠缺、内容质量较低等。如何能够深入分析短视频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解决,还需更深入的探讨。由此,本文以“融媒体视角下短视频发展及传播策略分析”作为重要的研究视角,希望通过本文研究,不断推动我国短视頻行业的快速发展,同时也为进一步优化
期刊
【摘要】 自人类社会诞生以来,经济与文化就作为社会发展的核心因素,推动着人类文明的进步。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任何一种文明的发展,都离不开经济和文化的影响。二者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缺一不可。只发展经济而忽视文化影响力的国家,注定会走上混乱黑暗的道路;只重视文化培养而不去提升经济实力的文明,也最终只会成为一具空壳。但经济与文化之间到底孰轻孰重,至今为止仍是众说纷纭。本文将通过日本历史的发展来分析经济与
期刊
【摘要】 《超级演说家》作为一档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旨在彰显语言的魅力,在节目中,主持人、嘉宾、选手共同构成了节目的话语体系。本文从导师话语角色、选手选择与竞演两方面对该节目的话语空间建构路径进行分析,从而发现其成功之处。  【关键词】 《超级演说家》;语言竞技真人秀节目;话语空间  【中图分类号】G2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091-
期刊
【摘要】 本文选用熊式一和Henry Hart的《西厢记》英语译本进行对比分析,从四个角度探究两位译者在情感传译方面的不同,分别为:用词、传递情感的媒介、人称变化(表达视角)。研究发现:由于中外译者语言环境和用词习惯不同,以及对中国传统文化了解的程度不同,对《西厢记》原文的理解便不同,于读者而言,其情感体验也不同。  【关键词】 《西厢记》;情感传译;用词;句子分析;表达视角  【中图分类号】H3
期刊
【摘要】 在《意识形态与意识形态国际机器》中,阿尔都塞从形式上继承了马克思理论,但其意识形态理论与马克思的理论有很大的差异。阿尔都塞对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进行了补充和发展,提出意识形态国家机器理论。阿尔都塞不仅将意识形态这个概念援引到社会、国家上,还在其他作品中将其与科学、艺术进行了比较,并指出了意识形态、艺术、科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意识形态;艺术;科学  【中图分类号】B1
期刊
【摘要】 作为独具特色的文化养老产品,书法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动静适宜,对老年人形体调整、气脉调理、感知系统保健、情绪与心态调适均具良好功效。在深度老年化的社会背景下,研究书法训练的养老养生功能,颇具现实意义。  【关键词】 文化养老;养生功效;书法  【中图分类号】J2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1)19-0112-02  基金项目:本文系202
期刊
【摘要】 《诗经》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里雅各首当其冲地将其译为英文后,许多学者尝试从不同角度对译文进行研究,本文拟采用陌生化理论,从异域化和混杂化两个方面对里雅各译本进行解读。里版译文忠实翻译了许多中国特有的意象,是异域化翻译的体现,为国外读者提供了新的认识世界的角度;另外,此版译文中还适当地将源语文本中的异域性特质与目的语自身特质相结合,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本文通过对译文的陌生化
期刊
【摘要】 社区是城市居民生活和活动的重要场所,是社区群众满足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空间。积极开展社区艺术活动有助于社区文化建设,丰富社区群众业余文化生活,给社区群众带来认同感和归属感。但是,社区群众普遍艺术素养不高,影响到了社区群众艺术活动的健康发展。本文将对社区群众文化进行简单介绍,分析当前社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开展现状,探讨群众艺术素养的提升对社区文化建设的意义,并提出提高社区群众艺术素养
期刊
【摘要】 MelodyC2E是上外的一个学生社团组织,他们响应新时代下文化传播的号召,对中文流行歌曲的英译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本文通过对MelodyC2E翻译实践的评介,力图使中文歌曲英译这一少人涉足的领域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从而在促进文化传播的同时,填补这一领域研究的空白。  【关键词】 MelodyC2E;文化传播;歌曲翻译  【中图分类号】H315 【文献标识码】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