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她培养出三个“世界级富豪”孩子,她是一位来自以色列的犹太妈妈,在别人给她戴上“亿万富翁的妈妈”的光环之时,她告诉我们,可以让孩子成为亿万富翁的关键,并不是小时候进行所谓的“财商教育”,而是让他们懂得责任感高于一切。
沙拉妈妈
上海虹口区政协委员,社科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特约教授。她的大儿子以华是以色列劳动福利部的官员;小儿子辉辉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完美切割钻石生产商的合作伙伴,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小女儿妹妹在大学里就读政治经济专业,准备将来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妈妈们,侬们跑题了!”
沙拉最近成了名人。在中国她是在央视、凤凰卫视上频频露面的“以色列富豪妈妈”,在以色列她又成为继承5000年优良文化传统“中国妈妈”的典范,她还出了本名叫《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书……但是,沙拉妈妈还是觉得自己或多或少一直被误读。“别人解读我,60%正确,40%谬误,我为了60%的普遍的宣传和教化作用,自己去承受40%的误读、以及质疑。”
沙拉妈妈认为:“其实现在国内最大的教育误区,就是不管什么东西都往学习上靠。宣传如何让幼儿学理财,这本来就是错的。小孩子是不需要懂得如何理财的,他们只需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有从小就养成独立能力。小朋友应该从小懂得保护自然界的资源,看到水在流就关掉,知道每样东西都来之不易,要懂得爱惜、懂得劳动,要知道让绿色铺满大地才最美。可是现在的家长们每天在教孩子什么?竞争甚至是用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只求分数不求其他、只要有利有名可拿就放弃一切原则……妈妈们,侬们跑题了!”
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骨格”,有骨格的社会大环境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1992年,沙拉孤身拖着3个孩子回到以色列,一度衣食无着,但她一没跑移民局要过救济金,二有5000美元的积蓄一直没有动用:“我用双手、用劳动解决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和教育问题,我不拿救济金,不让孩子觉得占国家的便宜是种小聪明,我相信这是给我的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一个人要有荣耻感,特别是当你作为一个家长的时候。“每当我在上海看到有的人明明有钱,炒炒股票当休闲,但还要去领低保,这种人总是认为钱越多越好,该拿的干吗不拿,不该拿的也要拿。非但如此,有些这样的家长还会教自己的孩子:春游不要去了,去了人家就知道家里有钱,低保就没有了——他们的聪明往往在荣耻感缺失的情况下,试问这样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节俭和责任感高于一切“理财术”
沙拉妈妈说她其实没有刻意地教过自己的孩子“理财术”,虽然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强于金融和理财的民族,但是沙拉妈妈当年拖着孩子回国时,最急于解决的却是她家庭经济的困境。“我一个女人拖着3个孩子,没有钱,但我没让我的孩子们成为流氓,而是让他们觉得劳动光荣,从劳动中有收获。我的孩子们13岁外出打工,其实不应该,我是没办法的,时至如今,每每想及此,我都忍不住泪水盈眶。但他们也因此感受到劳动的幸福,觉得今天我又帮妈妈卖了多少春卷,在很小的年纪就感受到他们对于整个家庭的责任。”
沙拉妈妈的孩子们稍微长大一点了,出去打工回来,3个孩子中哪一个只要看到信箱里或桌上有水费电费或者别的账单,任谁拿到了都会抢先付掉,而且都不会跟我说妈妈我把账单付掉了。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家庭的一员,责任感已经油然而升了,我相信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是由对家庭的责任感升华起来的。
节俭也是重要的美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孩子们小时候,家里的牙膏用完需要把牙膏皮剪开,用里面剩下的牙膏全家人还可以刷3天牙,“现在我的小儿子已经是亿万富翁了,我家在张杨路有个很大的房子,用两个家政服务员,但我儿子还是会教家政服务员说用剩的牙膏剪开还可以用3天,我还会为家政服务员洗东西的时候下面不接盆而向她絮叨(笑),我跟她说:水从天上来,谢谢你尊重每一样天上来的东西,哪天没水了,也就没有我们了。”
母亲不单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
沙拉妈妈曾经周游28个国家,她想呼吁每一个妈妈,旅游时请带你的孩子到英国去。“英国是我走过的全世界最漂亮,文明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且英国的5大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我和孩子们放弃了购物的时间来参观博物馆。我相信把爱给孩子是给他们更多的文化和开阔的眼界,而不是给孩子一件burberry的小大衣,一双名牌的小皮鞋。孩子们需要吃饱穿暖,但无须追求品牌。就算你甚至还达不到让孩子吃饱穿暖,你至少应该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灵。”
沙拉妈妈曾经在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当了两年义工,她记得她见过一个6岁的小朋友,由父亲陪着来看病,是沙拉妈妈把他领到了朱丽院长面前。从朱丽院长检查孩子眼睛后流露出的那种眼神,沙拉妈妈有种大事不妙的预感。后来朱丽院长在孩子离开诊室后对沙拉妈妈说:这个孩子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癌症,两只眼睛都需要拿掉。
沙拉妈妈当时就哭着走出病房去,找到那个孩子的家长,对他说:“请你在这个孩子眼睛没被拿掉之前,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带他去看山、看海、去天安门看五星红旗升起和飘扬,我会在资金方面给你帮助。”
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去了,回来孩子就动了摘除眼球的手术,沙拉妈妈嘱咐孩子的父亲,要不断在孩子耳边重复地提到那一个星期看到的景象,“不断重复就会形成深刻的记忆,让孩子在记忆中甚至潜意识里永远留存着他在6岁那年所看到的美好和纯洁。说实话。我们有些人活了一辈子,眼里只有名啊利啊,有多少时间好好地停下来,看一看生活中那些动人至深的事物呢?”相比于睁着明亮的眼睛盲了一辈子的很多人,那个6岁的孩子也未必不幸运。
在眼科医院当义工的时候,沙拉妈妈还常常非常辛酸地看到,如果一个小朋友眼睛有问题了会有6个家长来陪着看病,而老年人如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则常常是老人自己来看病。“我觉得这是我们道德感的沦丧,在保护好孩子卫生和健康的同时,也请家长保护好他们的道德感。”
沙拉妈妈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教育,就是做到并且教会孩子们做到:一个家庭同甘共苦。她愿天下母亲,都能够和你们的孩子同甘共苦,这样你们老年的时候会得到更多欢乐。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母亲这个词,不单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
在以色列的路边采一支野花,路边的小朋友,只要会说话了,他第一件事情就会对你讲:“这枝花不能采,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以色列自然形成的池塘或湿地里钓鱼,或者摸摸野外树上的野果时,两三年级的小朋友会哗地一下子围过来说,你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吗?如果你把它拿回家,你就是一个掠夺者。
——沙拉
沙拉妈妈
上海虹口区政协委员,社科院上海犹太研究中心特约教授。她的大儿子以华是以色列劳动福利部的官员;小儿子辉辉是全球为数不多的完美切割钻石生产商的合作伙伴,在全球20多个国家设有分公司;小女儿妹妹在大学里就读政治经济专业,准备将来做一名出色的外交官。
“妈妈们,侬们跑题了!”
沙拉最近成了名人。在中国她是在央视、凤凰卫视上频频露面的“以色列富豪妈妈”,在以色列她又成为继承5000年优良文化传统“中国妈妈”的典范,她还出了本名叫《特别狠心特别爱》的书……但是,沙拉妈妈还是觉得自己或多或少一直被误读。“别人解读我,60%正确,40%谬误,我为了60%的普遍的宣传和教化作用,自己去承受40%的误读、以及质疑。”
沙拉妈妈认为:“其实现在国内最大的教育误区,就是不管什么东西都往学习上靠。宣传如何让幼儿学理财,这本来就是错的。小孩子是不需要懂得如何理财的,他们只需要身体健康、心理健康,还有从小就养成独立能力。小朋友应该从小懂得保护自然界的资源,看到水在流就关掉,知道每样东西都来之不易,要懂得爱惜、懂得劳动,要知道让绿色铺满大地才最美。可是现在的家长们每天在教孩子什么?竞争甚至是用不正当的手段竞争、只求分数不求其他、只要有利有名可拿就放弃一切原则……妈妈们,侬们跑题了!”
一个民族应该有自己的“骨格”,有骨格的社会大环境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1992年,沙拉孤身拖着3个孩子回到以色列,一度衣食无着,但她一没跑移民局要过救济金,二有5000美元的积蓄一直没有动用:“我用双手、用劳动解决了自己和孩子们的吃饭问题和教育问题,我不拿救济金,不让孩子觉得占国家的便宜是种小聪明,我相信这是给我的孩子树立了一个非常好的榜样。”
一个人要有荣耻感,特别是当你作为一个家长的时候。“每当我在上海看到有的人明明有钱,炒炒股票当休闲,但还要去领低保,这种人总是认为钱越多越好,该拿的干吗不拿,不该拿的也要拿。非但如此,有些这样的家长还会教自己的孩子:春游不要去了,去了人家就知道家里有钱,低保就没有了——他们的聪明往往在荣耻感缺失的情况下,试问这样的家长如何能培养出真正优秀的孩子?”
节俭和责任感高于一切“理财术”
沙拉妈妈说她其实没有刻意地教过自己的孩子“理财术”,虽然犹太民族是世界上最强于金融和理财的民族,但是沙拉妈妈当年拖着孩子回国时,最急于解决的却是她家庭经济的困境。“我一个女人拖着3个孩子,没有钱,但我没让我的孩子们成为流氓,而是让他们觉得劳动光荣,从劳动中有收获。我的孩子们13岁外出打工,其实不应该,我是没办法的,时至如今,每每想及此,我都忍不住泪水盈眶。但他们也因此感受到劳动的幸福,觉得今天我又帮妈妈卖了多少春卷,在很小的年纪就感受到他们对于整个家庭的责任。”
沙拉妈妈的孩子们稍微长大一点了,出去打工回来,3个孩子中哪一个只要看到信箱里或桌上有水费电费或者别的账单,任谁拿到了都会抢先付掉,而且都不会跟我说妈妈我把账单付掉了。因为他们自认为是家庭的一员,责任感已经油然而升了,我相信对国家、民族、社会的责任感是由对家庭的责任感升华起来的。
节俭也是重要的美德。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在孩子们小时候,家里的牙膏用完需要把牙膏皮剪开,用里面剩下的牙膏全家人还可以刷3天牙,“现在我的小儿子已经是亿万富翁了,我家在张杨路有个很大的房子,用两个家政服务员,但我儿子还是会教家政服务员说用剩的牙膏剪开还可以用3天,我还会为家政服务员洗东西的时候下面不接盆而向她絮叨(笑),我跟她说:水从天上来,谢谢你尊重每一样天上来的东西,哪天没水了,也就没有我们了。”
母亲不单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
沙拉妈妈曾经周游28个国家,她想呼吁每一个妈妈,旅游时请带你的孩子到英国去。“英国是我走过的全世界最漂亮,文明的老牌帝国主义国家,而且英国的5大博物馆是免费开放的,我和孩子们放弃了购物的时间来参观博物馆。我相信把爱给孩子是给他们更多的文化和开阔的眼界,而不是给孩子一件burberry的小大衣,一双名牌的小皮鞋。孩子们需要吃饱穿暖,但无须追求品牌。就算你甚至还达不到让孩子吃饱穿暖,你至少应该让孩子有个健康的心灵。”
沙拉妈妈曾经在上海和平眼科医院当了两年义工,她记得她见过一个6岁的小朋友,由父亲陪着来看病,是沙拉妈妈把他领到了朱丽院长面前。从朱丽院长检查孩子眼睛后流露出的那种眼神,沙拉妈妈有种大事不妙的预感。后来朱丽院长在孩子离开诊室后对沙拉妈妈说:这个孩子患的是一种罕见的癌症,两只眼睛都需要拿掉。
沙拉妈妈当时就哭着走出病房去,找到那个孩子的家长,对他说:“请你在这个孩子眼睛没被拿掉之前,用一个星期的时间,带他去看山、看海、去天安门看五星红旗升起和飘扬,我会在资金方面给你帮助。”
孩子的父亲带着孩子去了,回来孩子就动了摘除眼球的手术,沙拉妈妈嘱咐孩子的父亲,要不断在孩子耳边重复地提到那一个星期看到的景象,“不断重复就会形成深刻的记忆,让孩子在记忆中甚至潜意识里永远留存着他在6岁那年所看到的美好和纯洁。说实话。我们有些人活了一辈子,眼里只有名啊利啊,有多少时间好好地停下来,看一看生活中那些动人至深的事物呢?”相比于睁着明亮的眼睛盲了一辈子的很多人,那个6岁的孩子也未必不幸运。
在眼科医院当义工的时候,沙拉妈妈还常常非常辛酸地看到,如果一个小朋友眼睛有问题了会有6个家长来陪着看病,而老年人如果也面临同样的问题则常常是老人自己来看病。“我觉得这是我们道德感的沦丧,在保护好孩子卫生和健康的同时,也请家长保护好他们的道德感。”
沙拉妈妈觉得自己最成功的教育,就是做到并且教会孩子们做到:一个家庭同甘共苦。她愿天下母亲,都能够和你们的孩子同甘共苦,这样你们老年的时候会得到更多欢乐。所谓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母亲这个词,不单是名词,同时也是动词。
在以色列的路边采一支野花,路边的小朋友,只要会说话了,他第一件事情就会对你讲:“这枝花不能采,因为它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和财富”;在以色列自然形成的池塘或湿地里钓鱼,或者摸摸野外树上的野果时,两三年级的小朋友会哗地一下子围过来说,你知道这是我们国家的资源吗?如果你把它拿回家,你就是一个掠夺者。
——沙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