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AMPKα2) 基因多态性与T2DM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相关性研究

来源 :医药界·学术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dy5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R15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MPK)是机体内重要蛋白激酶,它被各种方式激活后能够调节能量代谢,通过增加葡萄糖的摄取及脂肪酸的氧化,减少脂肪酸及胆固醇的合成等途径来发挥调节能量代谢的作用,因此被称为机体的“细胞能量调节器”[1]。研究表明,AMPKα2亚基参与激活AMPK过程中的重要部分,因此AMPKα2的功能缺陷将直接影响AMPK的作用,从而导致代谢紊乱的发生, AMPKα2在调节体内能量平衡及血糖、血脂稳定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其突变可能增加T2DM发生风险[2]。AMPKα2基因的多态性或许与T2DM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率有关,现在我们将AMPKα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做一论述。
  【关键词】AMPK,T2DM,颈动脉粥样硬化
  AMPK的结构特点及生物学作用
  AMPK是由α,β,γ三个亚基组成的三聚体蛋白激酶复合物,其亚基存在αl,α2,βl,β2,γl, γ2,γ3几种亚型, 亚基α2作为AMPK的一个催化亚基,催化亚基α含有活性功能域,调节功能域及自抑制结构域。当胞浆中AMP/ATP比率发生变化时,AMPK的活性也随之发生变化,具体可表现为当AMP/ATP比率升高时,AMPK可以被激活,并能通过激活AMPK的上游激酶等方式来实现AMPK的激活[3]。
  AMPK在机体糖脂代谢中作用
  激活的AMPK能增加糖激酶2表达,AMPK可以上调葡萄糖转运体4基因的表达,从而能够增加葡萄糖摄取。研究表明5-氨基咪唑-4酰胺核苷能够显著增加葡萄糖在骨豁肌细胞内的转运,并显著减少肝糖原输出,从而降低血糖水平[4]。通过抑制磷酸烯醇式丙酮酸激酶和葡萄糖-6酸酶的转录,实现了AMPK对肝脏糖异生的调控[5]。活化的AMPK在骨骼肌能抑制糖原合酶活性,导致糖原合成减少。研究表明,AMPK的γ亚基基因突变可以使AMPK的活性降低时,会导致人心肌糖原含量增加[6],这表明AMPK可以抑制糖原合成。同时AMPK可以通过活化糖酵解过程中的己糖激酶及酸果糖激酶及上调其基因转录来增强糖酵解[7]。综上可知,AMPK促进糖的吸收,抑制糖异生,抑制糖原的合成,增加糖酵解这几个方面使血糖水平下降。激活的AMPK能抑制与脂肪酸及胆固醇合成有关的乙酰辅酶A羧化酶1 和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从而减少脂肪酸合成酶的表达并激活丙二酰辅酶A羧化酶,导致脂肪酸和胆固醇的合成减少[8]。活化的AMPK可以发挥活化肉碱脂酰转移酶1和促进游离脂肪酸氧化的功能[9]。AMPK能识别并酸化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并可增加转录因子KLF2的表达,增加内皮源性一氧化氮的产生,从而发挥其对血管内皮功能的保护作用[10]。
  糖脂代谢与动脉粥样硬化
  在2型糖尿病群中血糖和脂质代谢紊乱可引起机体内广泛的血管病变。较高的血糖水平和过多的游离的脂肪酸可以造成血管内皮损伤和功能障碍[11]。被自由基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易被巨噬细胞吞噬形成泡沫细胞,从而导致脂质在细胞内沉积,形成动脉粥样硬化斑块[12]。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可以增进单核细胞及中性粒细胞的粘附,增加平滑肌细胞及肌源性泡沫细胞的产生以及平滑肌细胞的增殖,还有使血小板粘附、聚集以及血栓形成的作用,可以参与氧化应激及细胞毒性作用来发挥损伤内皮细胞的作用,而AMPK对血管内皮有保护作用。
  AMPKα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硬化
  AMPK作为全身能量平衡的调节因素,可通过非胰岛素依赖机制促进外周组织葡萄糖的摄取、脂肪酸的氧化,调节血糖及改善胰岛素抵抗[13]。AMPKa2亚基是AMPK的一个催化亚基,是参与激活AMPK的重要部分。AMPKa2的功能缺陷或降低或许可直接影响AMPK的作用,增加T2DM患病风险及代谢紊乱的发生。研究表明,一氧化氮生成减少时,血管内皮的功能会发生失调, 而机体内一氧化氮生成降低则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密切相关[14]。而AMPK对血管内皮的功能具有重要的保护作用[15], AMPK通过活化后还能增加内皮源性一氧化氮合酶的转录因子KLF2的表达,使其生物活性增加,来实现对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功能。
  小结和展望
  综上所述,AMPK 在糖脂代谢中有重要作用,a2是AMPK的催化亚基,a2基因多态性或许可以影响AMPK的功能,或许与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有一定联系。因此AMPK a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颈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研究在糖尿病及颈动脉硬化的治疗和预防中或许存在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杨航,杨吉春,管又飞,AMPK在机体糖脂代谢中的作用 [J].生理科学进展 2009,40(3):249一253.
  [2]. 汪茂荣,李蓉,张素华,重庆地区AMPKα2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及相关代谢的关联研究[J].解放军医学杂志 2008,33(4):385-387.
  [3] Carling D., Sanders Mj,Woods A. The regulation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by upstream kinases[J]. Int J Obes 2008 Sep;32 Suppl 4:855-9.
  [4] Mues C.' Zhou J.' Manolopoulos Kn,et al. Regulation of Glucose-6-phosphatase gene expression by insulin and metformin [J]. Horm Metab Res 2009 Oct;41(10):730-5. Epub2009Jul 3   [5]Inoue E.,Yamauchi J.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regulates PEPCK gene expression by direct phosphorylation of a novel zinc finger transcription factor[J].
  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 2006 Dec 29;351(4):793-9. Epub 2006 Nov 9.
  [6] Folmes K.D., Chan A.Y.., Koonen D.P.,et al. Distinct Early Signaling Events Resulting From the Expression of the PRKAG2 R302Q Mutant of AMPK Contribute to Increased24
  [7] Stoppani J.,Hildebrandt A.L., Sakamoto K.,et al.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activates transcription of the UCP3 and HKII genes in rat skeletal muscle[J].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2002 Dec;283(6):E 1239-48. Epub 2002 Sep 11.
  [8] Goedeke L.,Femandez-Hemando C. Regulation of cholesterol homeostasis[J]. Cell Mol Life Sci 2012 Mar;69(6);915-30. Epub 2011 Oct 19.
  [9] Dzamko N.,Schertzer J.D, Ryall J.G,et al. AMPK - independent pathways regulate skeletal muscle fatty acid oxidation[J]. J Physiol 2008 Dec l;586(Pt 23):5819-31. Epub2008 Oct 9.
  [10] Young A., Wu W.,Sun W.,et al. Flow activation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in vascular endothelium leads to Kruppel-like factor 2 expression[J].
  Arterioscler Thromb Vase Biol 2009 Nov;29(11):1902-8. Epub 2009 Aug 20.
  [11]解雪芬,朱毅,AMPK与代谢综合征[J].基础医学与临床 2006,26(1):27-34.
  [12]李洁琪,赵水平,方颖,et al.氧化低密度脂蛋內对培养兔脂肪细胞凝血和纤溶因子表达的影响[J].贵州医药2007,3丨(002):103-106
  [13] 马泽军,陈莉明,AMPK与胰岛素抵抗[J].国际内分泌代谢杂志 2006,26(1):48一50.
  [14] Pandolfi A_,De Filippis E.A. Chronic hyperglicemia and nitric oxide bioavailability play a pivotal role in pro-atherogenic vascular Tnodifications[J]. Genes nutr 2007Nov;2(2):195-208. Epub 2007 Oct 17.
  [15] Stahmann N.,Woods A., Spengler K.,et al. Activation of AMP-activated protein kinase by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mediates endothelial angiogenesis independently of nitric-oxide synthase[J]. J Biol Chem 2010 Apr 2;285( 14): 10638-52. Epub 2010 Feb 3.
其他文献
【中图分类号】R27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观察针刀结合中药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 方法 将30例患者全部采用针刀治疗和中药内服治疗,以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度以及影像学改变为观察指标进行疗效评价。结果30例患者中显效22例,占73.3%;有效4例,占13.3%;无效4例,占13.3%。经治疗总有效率为86.7%。提示针刀结
期刊
【中图分类号】R3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研究目的:探讨虚拟切片系统是否替代传统切片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研究内容:中医类专业组织学虚拟切片系统的建立和应用,并在评价其教学效果。  研究方法:采用学生统计分析和问卷式调查。  结论:与传统玻璃切片作为实习主题相比较,虚拟切片系统帮助学生取得更好的实验效果和考试成绩。  【关键词】虚拟切片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通过临床实验探究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方法:将我院2012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所收治的80名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氨氯地平治疗。对照组患者40例,对其进行硝苯地平治疗。通过两种药物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中治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5.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探讨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远近期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月施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7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施行传统根治手术,治疗组施行完整结肠系膜切除术,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指标及远近生存期。结果:治疗组在淋巴结清除量和手术出血量方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46.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凝血检验的影响性因素与应对措施。方法:研究来自我院在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期间的200例凝血检验案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检验应对,观察组采用检验质控管理,而后分析两组检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在检验准确率上,观察组为92%,对照组为75%;其中产生检验差错的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9.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 目的 观察术区持续引流至切口愈合后拔管,缝合引流管口治疗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摘除术后脑脊液漏的疗效。方法 对自2009年3月~2014年7月收治的椎管内硬膜下肿瘤摘除术后脑脊液漏37例,分A组12例:采用体位调节及局部加压包扎法治疗,B组13例:经皮腰椎蛛网膜下置管脑脊液引流法治疗,C组12例:术区持
期刊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 报道多种类型外科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组织性质、选择不同类型外科皮瓣进行修复97例,其中应用V—Y皮瓣修复27例,邻指皮瓣修复15例,岛状皮瓣修复11例,腹部带蒂皮瓣修复32例,胸部带蒂皮瓣修复12例。结果 5例皮瓣远端边缘小部份表皮坏死,经换药后愈合,
期刊
它是手机?    苹果(Apple)配件中,MI印象最为深刻的曾有三款:VaVeliero双卡双待外壳、移动电源和苹果皮。但是当iPPeel到达MI编辑部后,却引起了众人的强势围观,它到底有何奇妙之处呢?其实它就是一部手机。如普通低端机型的正面设计,采用经典的T9键盘,虽然看起来不起眼,但这个键盘的力回馈很合适,就算遇到短信狂人也能够轻松应对。工程塑料外壳加上橡胶涂层,不仅具有不错的手感体验,也增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33.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体细胞高突变是一种经过生发中心的B淋巴细胞接触抗原后而发生的生理性的Ig的V(D)J高频基因突变。异常体细胞高突变导致癌基因、原癌基因以及抑癌基因的突变进而导致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的发生,并导致双基因突变而影响治疗及预后。  【关键词】体细胞高突变;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发病机制;预后  弥漫大B细胞淋
期刊
【中图分类号】R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5)04  【摘要】目的:分析综合治疗方法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68例小儿脑瘫患儿的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4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方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综合治疗方法,比较两组患儿的Gesell发育量表评分及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观察组的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