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学活动的核心部分是突破课堂教学的重难点。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设计中正确把握教学重难点,才能构建高效的数学课堂。但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往往有这样深刻的体会:课堂上经常因为一些不必要的,抑或是面面俱到却只流于形式的提问,使得课堂生硬且无法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因此,精心设计具有指向性、层次性和多维性的课堂提问,是突破教学重难点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课堂提问;指向性;层次性;多维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37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在为学生提供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形成数学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对数学问题内涵本质产生清楚认知,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能力培养途径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1]。
一、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一个指向性明确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性,方可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认识分数》一课时,通过学生直观操作活动,适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逐渐深入。学生动手折出长方形的12,由于折法不同,涂色表示12的方法也不同,为什么特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的呢?在学生表示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这些不同图形的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表示呢?”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渐渐明白“折法”与“形状”都不是分数的本质,而“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分数的核心。正因为这样一系列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学生才能快速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提问,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二、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问题的层次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是推导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的过程。在教授新知中,教师先提问:“猜一猜,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是多少呢?”接着提问:“究竟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也就是1平方分米里面会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呢?‘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指的都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后顺势引出问题:“那么,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又会是多少呢?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提出这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以外,还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等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直接说明。同时,引导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直观展示时掌握一种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能够透过数学问题的表面来看到本质,通过数学规律的发现,达到一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以及培养能力的目的。小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时间和直观学习,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一种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就能够做到推理、概括以及创新,不仅可以对课堂氛围和教学趣味性进行营造培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兴趣。
三、引发问置的多维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追求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而忽略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深度性及发散性。一个能发散学生思维的多维性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摆一摆”一课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组合图形的拼组。教师首先提问:“用这样的小棒搭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三根”。接着教师追问:“就只能用三根吗?”引发学生思考,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六根也可以。你并没有规定每条边只能用一根小棒,可以每条边有两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度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拓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挖掘并提问:“既然三条边可以用两根小棒搭也可以用三根小棒搭,那可不可以一条边用一根小棒搭,另外两条边是用两根小棒搭呢?可不可以一条边是用两根,另外两条边用一根呢?”引导学生尝试摆一摆,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在素质教育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教师的身份就会发生改变,从课堂的主导者向教学的引导者进行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契合自身授业者的身份,需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间,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来营造课堂上的和谐氛围,通过良好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教学的难易程度都进行了解,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创设和谐氛围以后,就需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将一些数学理论和概念运用实践操作表达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如走一段路程,让学生对“千米”这一概念进行正确理解,通过对硬币的称重,理清“千克”和“克”的概念。同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一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剪出对等的长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等。通过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可以讓学生有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关键。
结束语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抓准重难点,巧妙设计问题,就能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纳雍县骔岭镇中心小学汪丽霞.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N].贵州民族报,2020-08-18(B03).
[2]张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特色课程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53.
关键词:课堂提问;指向性;层次性;多维性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2-376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学习兴趣,在为学生提供教育活动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在学习交流中形成数学思维。不仅要让学生对数学问题内涵本质产生清楚认知,同时还要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以及问题的解决能力。因此,对小学数学教育中的思维能力培养途径进行分析,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1]。
一、明确问题的指向性
一个指向性明确的提问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引发学生进行思考,因此,教师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必须明确问题的指向性,方可提升教学效果。例如,张齐华老师执教《认识分数》一课时,通过学生直观操作活动,适时提出问题,从而引导学生思考逐渐深入。学生动手折出长方形的12,由于折法不同,涂色表示12的方法也不同,为什么特色部分都是长方形的12的呢?在学生表示出正方形、长方形和圆这些不同图形的后,教师追问:“为什么涂色部分都能用14表示呢?”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渐渐明白“折法”与“形状”都不是分数的本质,而“平均分成多少份”“表示这样的几份”才是分数的核心。正因为这样一系列指向性明确的提问,学生才能快速地领会教师的意图,既能避免不必要的提问,又能帮助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的理解。
二、体现问题的层次性
设计一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问题,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话说,从而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考虑问题的层次性,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面积单位间的进率”一课中,教学重点是理解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教学难点是推导面积单位之间换算的过程。在教授新知中,教师先提问:“猜一猜,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是多少呢?”接着提问:“究竟平方分米与平方厘米之间的进率是多少?也就是1平方分米里面会有多少个1平方厘米呢?‘1平方分米’和‘100平方厘米’指的都是同一个正方形的面积,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呢?”最后顺势引出问题:“那么,平方米与平方分米的进率又会是多少呢?1平方米等于多少平方分米呢?”提出这样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由易到难层层递进的问题,不仅培养了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而且加深了学生对重难点的理解。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肢体表达能力以外,还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来达到直观教学的目的。对一些数学概念、定理以及公式等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直接说明。同时,引导小学生在数学知识直观展示时掌握一种基本的观察方法和观察技巧,能够透过数学问题的表面来看到本质,通过数学规律的发现,达到一种增长知识、发展智力以及培养能力的目的。小学生只有通过观察时间和直观学习,才能在数学学习中形成一种丰富的联想力和想象力,在遇到数学问题时,就能够做到推理、概括以及创新,不仅可以对课堂氛围和教学趣味性进行营造培养,同时还能够让学生形成数学学习兴趣。
三、引发问置的多维性
很多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往往只追求学生回答正确与否,而忽略了问题设计的层次性、深度性及发散性。一个能发散学生思维的多维性问题,不仅能让学生掌握解题的方法,而且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例如,“摆一摆”一课中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使用数学工具的能力和思维能力;教学难点是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会组合图形的拼组。教师首先提问:“用这样的小棒搭一个三角形,需要几根?”因为三角形有三条边,所以学生的第一反应就是“用三根”。接着教师追问:“就只能用三根吗?”引发学生思考,一下子就打开了学生的思路。学生回答:“老师,我有不同的意见,六根也可以。你并没有规定每条边只能用一根小棒,可以每条边有两根……”这样一个看似简单却蕴含深度的问题,充分发挥了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的思维得以发散、拓展。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挖掘并提问:“既然三条边可以用两根小棒搭也可以用三根小棒搭,那可不可以一条边用一根小棒搭,另外两条边是用两根小棒搭呢?可不可以一条边是用两根,另外两条边用一根呢?”引导学生尝试摆一摆,发现三角形三条边的关系。在素质教育下,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要求将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作为教学的重点内容,这样教师的身份就会发生改变,从课堂的主导者向教学的引导者进行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契合自身授业者的身份,需要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间,以一种平等的姿态和饱满的热情,来营造课堂上的和谐氛围,通过良好沟通对学生的学习状况和知识教学的难易程度都进行了解,从而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创设和谐氛围以后,就需要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进行培养。将一些数学理论和概念运用实践操作表达出来,可以加深学生对概念的认知。如走一段路程,让学生对“千米”这一概念进行正确理解,通过对硬币的称重,理清“千克”和“克”的概念。同时为了让学生正确掌握一些图形面积的计算方法,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剪出对等的长方形或者是平行四边形等。通过对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培养,可以讓学生有一种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形成的关键。
结束语
课堂教学中,如果能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抓准重难点,巧妙设计问题,就能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波澜起伏,使学生真正体会到智力角逐的乐趣!
参考文献
[1]纳雍县骔岭镇中心小学汪丽霞.小学数学教学培养学生思维的重要性[N].贵州民族报,2020-08-18(B03).
[2]张雄.基于核心素养的小学数学特色课程构建研究[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08):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