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者简介:赵泽学,贵州省赫章县可乐中学高级教师,中国教育改革研究会高级研究员,世界学术成果研究院荣誉院士。
【摘要】《口技》与《山市》这两篇课文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前者是描摹音响的典范,后者是描绘图像的佳篇,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高级感官——视觉和听觉的意义上来看,将此两篇经典美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其妙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我们在听京中“口技”一饱耳福的同时,也能看奂山“山市”而一饱眼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并获得视听感官的双重美感体验。
【关键词】《口技》 《山市》 音像 鸟瞰 美感
《口技》与《山市》这两篇经典美文,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用的文章。其中《山市》为略读课文,在七年级《语文》上册,《口技》为精读课文,在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也好,略读也罢,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总归一个“读”字是相同的。在经典美教学艺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倘若我们能站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高度对这两篇佳作进行“鸟瞰”①,并进一步作认真的解剖分析,再将其二者进行融会贯通,就会发现两文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的说来,其相同点有三:
1.写作朝代相同
两篇文章都是清朝时期留下来的文学艺术精品。《口技》最先存留在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里。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顺治六年进士。科场的一时得意使他有幸光临“京中”“宾客大宴”的口技表演现场。他在观看欣赏之余,用他的文学音响之笔,为我们描摹了“距今已三百多年”的那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实属难得。而《山市》就收编在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卷六中。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从小即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省试不第,到七十一岁才援例成为贡生。科考的屡屡失败虽使他“一生大部分活动不出于淄邑和济南之间”,客观上却成全了他对“奂山山市”又名“鬼市”的悉数了解。他在穷愁潦倒之时,以他的文学绘画之笔,为我们绘制了“数年恒不一见”的一幅奇异的山市图像,极为珍贵。
2.文章结构相同
两篇文章都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布局谋篇的,首尾呼应,层次井然,严谨统一是其文章结构的共同特色。《口技》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自然段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的段落等于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描写了“口技者”表演的三种情形,即一户四口之家在深夜被狗叫吵醒的情形、这家人由醒而喧闹复归于睡而宁静的情形以及一场大火灾突然降临的情形。末段和首段则遥相呼应,重复强调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道具,用以显示“京中口技”的不同凡响。而《山市》仅一个段即为一个整篇,也写得严谨自然,非常到位。在这里,段落远大于层次。统观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山市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孤塔出现的初生阶段、城郭出现的发展阶段和危楼出现的高潮阶段。结句补写山市又名“鬼市”,与开头“孙公子禹年”等人的“相顾惊疑”互相呼应,首尾圆合,以此表明“山中蜃景”的非比寻常。
3.为文心境相同
林嗣环和蒲松龄,尽管两人在仕途的经历上大相径庭,但在为文时两人的心境却是相同的。无论是描摹繁复的“口技”音响,还是描绘绚丽的“山市”图像,均发轫于作者对审美对象的真切感受。什么功名富贵,什么忧患得失,一时全被抑制住了。在《口技》里,林氏以他细腻的笔触,一口气连用了“既而”“是时”“一时”“忽”“俄而”等具有承接作用的时间词语,生动地记录下了由远而近,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一家而涉及乡邻的绝妙声音,表现了京中口技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音响美。在《山市》中,面对山中蜃景的出现,蒲氏亦随着目击者的视线,同样也是接连使用了“忽”“无何”“未几”“逾时”“倏忽”等标示性很强的时间词语,准确地绘下了忽高、忽低、忽近、忽远的变幻莫测的壮观景象,再现了奂山山市这一自然奇幻景观的图像美。
其不同点亦有三:
一、感官接受不同。我们知道,口技是利用口部发音技巧摹仿各种声音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主要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在《口技》中,一个“闻”字可以说连串全篇,如写深夜一家四口卧室发出的声音,作者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采用以声比声的手法来描写的:“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等,无不“俱五声之音响,等全家之情状”,写出了声音的物理性质,颇有立体感、波及感和层次感。而这些链锁反应产生的众多声音,又都源于那深巷中的一声“犬吠”,可谓一声“引出万声来”。而山市则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在《山市》里,一个“见”字可以说囊括全景,作者主要从视觉的角度,时而仰视,时而近观,时而远眺,把“高插青冥”的孤塔、“直接霄汉”的危楼、“碧瓦飞甍”的宫殿、“历历在目”的城郭、以及“往来屑屑”的行人和“或凭或立”的姿态等这些在时间中流动的图像,瞬间即尽收眼底,恰是须臾“看尽长安花”。
二、描写方式不同。在描写方式上,《口技》除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外,还很用了几处笔墨从侧面来写听众的反应。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听众的心领神会和由衷叹服的情态;再如“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则从神色、动作、心理等方面写出了听众的诚惶诚恐和在匆促之间莫衷一是的窘态,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是如临其境,令人陶醉。《山市》则先是大笔勾勒,一展“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的恢宏气象,继而工笔描绘,细写其中“以亿万计”的“楼若者”、“堂若者”和“坊若者”,再加上“如星点”“如常楼”“如高舍”“如拳如豆”的形象比喻,写蜃景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逝,真是余味无穷,令人遐思。
三、语言特点不同。《口技》主要运用排比、对偶、长短句式兼夸张的手法。如写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首先是“一人大呼”;继而是夫妇“大呼”、“两儿齐哭”;接着连用五个“百千”交织成十种不同的声响,即大呼声、哭声、犬吠声、力拉崩倒声、火爆声、风声,急切相混,求救声、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呼号交加;又以四个“百”字组成两句对偶兼夸张手法,便把一个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言万语、千呼万唤、千钧一发、千难万险、千真万确的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语言简练而又细腻,形象生动而又传神,形成和谐、清新、感人的格调。而《山市》则较多地使用四字结构,如“风定天清”“一切乌有”“黯然飘渺”“人烟肆市”等,构成亦真亦幻的自然、清幽、迷人的意境。
经典美文是音像的再现。《口技》与《山市》这两篇课文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前者是描摹音响的典范,后者是描绘图像的佳篇。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高级感官——视觉和听觉的意义上来看,《口技》与《山市》可称“双璧”,二者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同领风骚于中学语文课本文学艺苑的画廊。将此两篇经典美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其妙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我们在听京中“口技”一饱耳福的同时,也能看奂山“山市”而一饱眼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并获得视听感官的双重美感体验。
注: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第一步是鸟瞰;第二步是解剖;第三步是会通.
【摘要】《口技》与《山市》这两篇课文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前者是描摹音响的典范,后者是描绘图像的佳篇,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高级感官——视觉和听觉的意义上来看,将此两篇经典美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其妙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我们在听京中“口技”一饱耳福的同时,也能看奂山“山市”而一饱眼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并获得视听感官的双重美感体验。
【关键词】《口技》 《山市》 音像 鸟瞰 美感
《口技》与《山市》这两篇经典美文,同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用的文章。其中《山市》为略读课文,在七年级《语文》上册,《口技》为精读课文,在七年级《语文》下册。精读也好,略读也罢,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总归一个“读”字是相同的。在经典美教学艺术的研究与实践过程中,倘若我们能站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高度对这两篇佳作进行“鸟瞰”①,并进一步作认真的解剖分析,再将其二者进行融会贯通,就会发现两文之间存在着许多相同点和不同点。
总的说来,其相同点有三:
1.写作朝代相同
两篇文章都是清朝时期留下来的文学艺术精品。《口技》最先存留在张潮编选的笔记小说《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里。作者林嗣环,字铁崖,福建晋江人,顺治六年进士。科场的一时得意使他有幸光临“京中”“宾客大宴”的口技表演现场。他在观看欣赏之余,用他的文学音响之笔,为我们描摹了“距今已三百多年”的那场精彩的口技表演,实属难得。而《山市》就收编在蒲松龄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卷六中。蒲松龄,字留仙,山东淄川人,从小即热衷功名,多次参加省试不第,到七十一岁才援例成为贡生。科考的屡屡失败虽使他“一生大部分活动不出于淄邑和济南之间”,客观上却成全了他对“奂山山市”又名“鬼市”的悉数了解。他在穷愁潦倒之时,以他的文学绘画之笔,为我们绘制了“数年恒不一见”的一幅奇异的山市图像,极为珍贵。
2.文章结构相同
两篇文章都是以时间为顺序来布局谋篇的,首尾呼应,层次井然,严谨统一是其文章结构的共同特色。《口技》共有五个自然段,其中二、三、四自然段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这部分的段落等于层次。随着时间的推移分别描写了“口技者”表演的三种情形,即一户四口之家在深夜被狗叫吵醒的情形、这家人由醒而喧闹复归于睡而宁静的情形以及一场大火灾突然降临的情形。末段和首段则遥相呼应,重复强调只有“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的道具,用以显示“京中口技”的不同凡响。而《山市》仅一个段即为一个整篇,也写得严谨自然,非常到位。在这里,段落远大于层次。统观山市由生成到消失的全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层次,也就是山市变化经历的三个阶段:即孤塔出现的初生阶段、城郭出现的发展阶段和危楼出现的高潮阶段。结句补写山市又名“鬼市”,与开头“孙公子禹年”等人的“相顾惊疑”互相呼应,首尾圆合,以此表明“山中蜃景”的非比寻常。
3.为文心境相同
林嗣环和蒲松龄,尽管两人在仕途的经历上大相径庭,但在为文时两人的心境却是相同的。无论是描摹繁复的“口技”音响,还是描绘绚丽的“山市”图像,均发轫于作者对审美对象的真切感受。什么功名富贵,什么忧患得失,一时全被抑制住了。在《口技》里,林氏以他细腻的笔触,一口气连用了“既而”“是时”“一时”“忽”“俄而”等具有承接作用的时间词语,生动地记录下了由远而近,由小而大,由少而多,由一家而涉及乡邻的绝妙声音,表现了京中口技这一民间传统艺术的音响美。在《山市》中,面对山中蜃景的出现,蒲氏亦随着目击者的视线,同样也是接连使用了“忽”“无何”“未几”“逾时”“倏忽”等标示性很强的时间词语,准确地绘下了忽高、忽低、忽近、忽远的变幻莫测的壮观景象,再现了奂山山市这一自然奇幻景观的图像美。
其不同点亦有三:
一、感官接受不同。我们知道,口技是利用口部发音技巧摹仿各种声音的一种民间艺术,它主要作用于人们的听觉。在《口技》中,一个“闻”字可以说连串全篇,如写深夜一家四口卧室发出的声音,作者主要是从听觉的角度采用以声比声的手法来描写的:“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等,无不“俱五声之音响,等全家之情状”,写出了声音的物理性质,颇有立体感、波及感和层次感。而这些链锁反应产生的众多声音,又都源于那深巷中的一声“犬吠”,可谓一声“引出万声来”。而山市则是大气中由于光线的折射作用而形成的一种自然现象,它主要作用于人的视觉。在《山市》里,一个“见”字可以说囊括全景,作者主要从视觉的角度,时而仰视,时而近观,时而远眺,把“高插青冥”的孤塔、“直接霄汉”的危楼、“碧瓦飞甍”的宫殿、“历历在目”的城郭、以及“往来屑屑”的行人和“或凭或立”的姿态等这些在时间中流动的图像,瞬间即尽收眼底,恰是须臾“看尽长安花”。
二、描写方式不同。在描写方式上,《口技》除正面描写口技人的表演外,还很用了几处笔墨从侧面来写听众的反应。如“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写出了听众的心领神会和由衷叹服的情态;再如“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臂出袖,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则从神色、动作、心理等方面写出了听众的诚惶诚恐和在匆促之间莫衷一是的窘态,使表演和效果有机地联系起来,真是如临其境,令人陶醉。《山市》则先是大笔勾勒,一展“高垣睥睨,连亘六七里”的恢宏气象,继而工笔描绘,细写其中“以亿万计”的“楼若者”、“堂若者”和“坊若者”,再加上“如星点”“如常楼”“如高舍”“如拳如豆”的形象比喻,写蜃景渐渐在人们的视线中消逝,真是余味无穷,令人遐思。
三、语言特点不同。《口技》主要运用排比、对偶、长短句式兼夸张的手法。如写深夜失火、救火的情景:首先是“一人大呼”;继而是夫妇“大呼”、“两儿齐哭”;接着连用五个“百千”交织成十种不同的声响,即大呼声、哭声、犬吠声、力拉崩倒声、火爆声、风声,急切相混,求救声、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呼号交加;又以四个“百”字组成两句对偶兼夸张手法,便把一个千头万绪、千变万化、千言万语、千呼万唤、千钧一发、千难万险、千真万确的场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语言简练而又细腻,形象生动而又传神,形成和谐、清新、感人的格调。而《山市》则较多地使用四字结构,如“风定天清”“一切乌有”“黯然飘渺”“人烟肆市”等,构成亦真亦幻的自然、清幽、迷人的意境。
经典美文是音像的再现。《口技》与《山市》这两篇课文都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前者是描摹音响的典范,后者是描绘图像的佳篇。从艺术主要作用于人的高级感官——视觉和听觉的意义上来看,《口技》与《山市》可称“双璧”,二者各有千秋,难分伯仲,同领风骚于中学语文课本文学艺苑的画廊。将此两篇经典美文放在一起比较阅读,其妙处是不言而喻的,那就是我们在听京中“口技”一饱耳福的同时,也能看奂山“山市”而一饱眼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一并获得视听感官的双重美感体验。
注:梁启超的“三步读书法”:第一步是鸟瞰;第二步是解剖;第三步是会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