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爸爸去哪》第二季又在湖南卫视火热播出了,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样在观看的同时也感触很多。例如,当演员吴镇宇的儿子Feynman看到环境如此恶劣的时候,竟然抱着爸爸边哭边说要去住旅店,弄得大家哭笑不得。可想而知,Feyman是个在优越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当困难到来时是根本接受不了的,只好又哭又闹。又如,第一季中张亮跟儿子天天的关系很好,但是,在沙漠买食品环节中,他和卖鱼的老板撒谎说家里停水了,让老板帮助把鱼洗了。作为一个父亲,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让孩子知道什么是诚实,什么是最重要的品德。如果张亮说实话,相信老板也会帮忙的。但是他却选择了撒谎,而他的这一行为和天天在“护蛋环节”撒谎的行为,不能说没有关联。因此,父母一定要意识到任何小事都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由此看来,在家庭中传播中华传统美德的教育具有深远的意义。
现在的孩子都是蜜罐中长大的,没有吃过一点苦,在家里就是小太阳,所有大人都围着转,家长也是任何事情都顺着孩子,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能苦了孩子。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否能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是否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是我们即作为老师又作为家长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从重视家庭教育抓起
儿童的教育不单单指学校教育,它同时包括家庭教育。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儿童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场所,父母是儿童最初接触的社会人。因此,对于儿童的教育来说,父母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教师, 也是儿童的终生教师。而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人际交往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家庭优良传统的国家,家教是新鲜而又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早就重视到家教的重要性,用文字形成的就有《弟子规》、《颜氏家训》、《三字经》等,这些是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基之作。“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这些成功的教子范例都充分说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外,家庭教育因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而成为传统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的阵地。目前,我国家庭伦理美德教育十分薄弱,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更显示了其紧迫性和深远意义。我们必须要十分重视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落到实处。
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施教。否则,很难想象,在不重视、不进行家庭教育孩子能得到很好的传统美德教育并健康成长。例如,在公益广告中,家长闯红灯,孩子也么上马上跟着闯。如果家长能自觉排队,遵守社会公德,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学。因为幼儿的世界观并没有形成,是非意识差,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作用,只有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在家庭中真正的实施,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所以,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使每个现代家庭都继承我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然后才能施以较好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家庭传统美德的实施内容。
我国家庭教育历来是坚持德育为本的。孔子主张以家庭伦理为主旨实施家庭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德,至今仍有借鉴作用,历史上各类蒙学教材,也已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
在进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时,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即用什么样的传统教育来教育孩子,我们决不能采用“拿来主义”,把传统道德教育不分精华糟粕的全盘接受,然后去教育孩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继承。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去粗取精。“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友爱思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传统道德的精华,应该继承并弘扬光大。
不少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情景造业时过境迁。我们不能设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机械地区要求孩子“头悬梁,锥刺股”或“凿壁偷光”,或像小黄香那样为了父母不受蚊子叮咬睡好觉而让自己去吸引蚊子叮咬。所以,我们强调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是要弘扬传统美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机械的照搬照套传统美德故事事例中的某些做法。如学习“凿壁偷光”,并非要孩子在现代点灯照明条件下也去搞一下“偷光”,而主要是要孩子学习古人那种刻苦攻读的勤学苦练精神。另外,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符合其认知规律。應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有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如我们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首先教育幼儿,爱家人、爱父母、爱朋友、爱集体、爱家乡、然后提升到爱祖国;教育孩子要做有用的人,成为人才,那就要教育孩子从小尊师守纪、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整洁健身、律己宽仁、勤劳节约。这样孩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收到相应层次传统美德的教育,孩子的综合素质就会不断提高。
三、家庭传统美德的实施方法。
家庭教育的一个特点是“随机性”,常常是“遇物则诲”。或是在干某一件家务活时,或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是在走亲访友中,或是在游戏娱乐中,到处充满着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所以,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样的教育更富有说服力,也更易取得实效。家长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如有一位家长在一次全集逛商店时,方发现孩子有向往穿名牌服装的思想的苗头时,就适时地对孩子讲了“宋太祖教女,不穿鸟羽衣”的节俭故事,孩子从中受到启发,主动表示今后不穿名牌服装了,这位家长当即肯定了孩子的进步。后来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主动地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献给“希望工程”,并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无声的行为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应以身作则,自我实践。如果家长自己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从亲人的身上不断体验这些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便在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即使自己做错了,也要敢于承认,才会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我们的家庭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爸爸去哪》中的五个家庭是我们中国千万个家庭的缩影,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否也曾发生在我们身上。父母在注意自己言行的同时,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又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亲子关系,家长如能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实实在在的指导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孩子一条一条按内容落实在自己平时的行动上,并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到传统美德的内容能一条一条地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之时,就是家庭传统美德教育的成功之日,相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在我们家庭发扬光大。
现在的孩子都是蜜罐中长大的,没有吃过一点苦,在家里就是小太阳,所有大人都围着转,家长也是任何事情都顺着孩子,宁可自己苦点累点,也不能苦了孩子。那么在这种环境下长大的孩子是否能适应未来瞬息万变的社会,是否能成为社会有用之才,这是我们即作为老师又作为家长们的重要研究课题。
一、家庭传统美德教育,要从重视家庭教育抓起
儿童的教育不单单指学校教育,它同时包括家庭教育。从儿童的角度出发,儿童作为个体来到这个世界上,家庭是儿童最初的生活场所,父母是儿童最初接触的社会人。因此,对于儿童的教育来说,父母不仅是儿童的第一任启蒙教师, 也是儿童的终生教师。而父母的传统美德教育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人际交往以及日常行为等方面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的家庭优良传统的国家,家教是新鲜而又古老的话题。我国古代早就重视到家教的重要性,用文字形成的就有《弟子规》、《颜氏家训》、《三字经》等,这些是古代家庭教育理论奠基之作。“孟母三迁”“岳母刺字”“曾子杀猪“,这些成功的教子范例都充分说明,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子女。对幼儿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教育,除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外,家庭教育因其独特的无法替代的作用而成为传统美德教育十分重要的阵地。目前,我国家庭伦理美德教育十分薄弱,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中华传统美德更显示了其紧迫性和深远意义。我们必须要十分重视家庭中的传统美德教育,将传统美德教育在家庭教育中落到实处。
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从重视家庭教育开始,认识到家庭教育在孩子健康成长的重要作用,并不断施教。否则,很难想象,在不重视、不进行家庭教育孩子能得到很好的传统美德教育并健康成长。例如,在公益广告中,家长闯红灯,孩子也么上马上跟着闯。如果家长能自觉排队,遵守社会公德,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学。因为幼儿的世界观并没有形成,是非意识差,父母一定要起到榜样作用,只有这样中华传统美德才能在家庭中真正的实施,而不是说一套做一套。所以,要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相结合,使每个现代家庭都继承我国重视家庭教育的优良传统,重视家庭教育,关心孩子的健康成长,然后才能施以较好的传统美德教育。
二、家庭传统美德的实施内容。
我国家庭教育历来是坚持德育为本的。孔子主张以家庭伦理为主旨实施家庭教育,使之转化为社会公德,至今仍有借鉴作用,历史上各类蒙学教材,也已伦理道德为主要内容。
在进行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时,必须思考一个问题,即用什么样的传统教育来教育孩子,我们决不能采用“拿来主义”,把传统道德教育不分精华糟粕的全盘接受,然后去教育孩子。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思想文化传统。要对传统道德进行批判继承。结合自己的家庭实际,去粗取精。“孝敬长辈”、“尊敬师长”的人际交往观念和友爱思想;吃苦耐劳、勤俭节约的生活态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积极进取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等等。这些都是传统道德的精华,应该继承并弘扬光大。
不少传统美德故事中的情景造业时过境迁。我们不能设想,在现代社会中仍机械地区要求孩子“头悬梁,锥刺股”或“凿壁偷光”,或像小黄香那样为了父母不受蚊子叮咬睡好觉而让自己去吸引蚊子叮咬。所以,我们强调搞好家庭传统美德教育,是要弘扬传统美德的精神实质,而不是机械的照搬照套传统美德故事事例中的某些做法。如学习“凿壁偷光”,并非要孩子在现代点灯照明条件下也去搞一下“偷光”,而主要是要孩子学习古人那种刻苦攻读的勤学苦练精神。另外,家庭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结合,符合其认知规律。應根据孩子不同的年龄层次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由低到高、有具体到抽象、由感性到理性。如我们培养幼儿的爱国精神,首先教育幼儿,爱家人、爱父母、爱朋友、爱集体、爱家乡、然后提升到爱祖国;教育孩子要做有用的人,成为人才,那就要教育孩子从小尊师守纪、立志勤学、谦虚礼貌、诚实守信、整洁健身、律己宽仁、勤劳节约。这样孩子随着年龄的不断增大,收到相应层次传统美德的教育,孩子的综合素质就会不断提高。
三、家庭传统美德的实施方法。
家庭教育的一个特点是“随机性”,常常是“遇物则诲”。或是在干某一件家务活时,或是在茶余饭后的闲聊中,或是在走亲访友中,或是在游戏娱乐中,到处充满着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大好时机。所以,传统美德教育必须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样的教育更富有说服力,也更易取得实效。家长要善于捕捉最佳教育时机。如有一位家长在一次全集逛商店时,方发现孩子有向往穿名牌服装的思想的苗头时,就适时地对孩子讲了“宋太祖教女,不穿鸟羽衣”的节俭故事,孩子从中受到启发,主动表示今后不穿名牌服装了,这位家长当即肯定了孩子的进步。后来在家长的引导下,孩子主动地把自己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零花钱献给“希望工程”,并受到了学校的表彰。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父母无声的行为就是孩子最好的学习榜样,家长在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时应以身作则,自我实践。如果家长自己艰苦朴素、尊老爱幼、和睦邻里、乐于助人,就会使孩子耳濡目染,从亲人的身上不断体验这些传统美德,久而久之便在心灵留下深刻的烙印。即使自己做错了,也要敢于承认,才会在孩子心中树立威信,我们的家庭教育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爸爸去哪》中的五个家庭是我们中国千万个家庭的缩影,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是否也曾发生在我们身上。父母在注意自己言行的同时,加强传统美德教育又能够提高家庭教育的质量,促进亲子关系,家长如能结合中华传统美德实实在在的指导孩子的行为,严格要求孩子一条一条按内容落实在自己平时的行动上,并使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到传统美德的内容能一条一条地在孩子身上呈现出来之时,就是家庭传统美德教育的成功之日,相信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将在我们家庭发扬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