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Web2.0激起一波又一波的热浪。在师生与网络环境的关系中,当“跨区域交流”、“创作共享”等理念与行为蔓延开来的时候,网络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技术手段的革新,还有思维方式的微妙且重大变化。我们真的能够引导学生融入崇尚创造的网络空间,共同成为凝聚了“集聚和辐射”功能的“节点”吗?让我们与两岸三地的三位学者共同审视这场由网络引发的学习变革。
李芳乐: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主任
邹景平:台湾最早倡导网志(Blog)的资深教育专家
庄秀丽: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
记 者:在Web1.0时代,网络学习多表现为基于主题资源网站的学习。随着云技术的出现,网络的协作共享功能日益彰显,教学方式不可避免会随之出现新的变化。在Web2.0时代,网络学习将呈现出哪些新的内涵呢?
李芳乐:以前的电子媒介一般都是用做单向的信息传送。自从Web 2.0技术出现之后,以前只接收信息的读者,均可以成为信息的创作者。由于沟通已成为双向的,网上的交流因此大增,网上学习亦因此增加了协作、交流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又再推动了网上教育的发展。这些相向的沟通为教育创造了更大的机会。例如,学习者可以从某些专门网站得到原始的数据,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可通过不同的渠道与不同的专家沟通,学习他们的真知灼见。这些在以前都是很难想象的。
庄秀丽:网络环境的交流不同于传统口头相传与纸笔相传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不能再用昨天的逻辑来思考、研究今天的问题。网络化的学习需要全新的学习观,需要我们重新去探索互联网络社会内在的学习机制和规律。网络化学习最重要的是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思想互联的社会交往学习行为。网络所提供的有色声光的种种媒介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一种视野。它表现出“地球村”式的学习形态——高速高效、每时每刻、无疆无界的交流与沟通;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地进行学习。
邹景平:信息化最先促成的是便捷有效的学习环境,但其目的不仅仅是让我们学得更多,而是让我们学得更深入、更扎实;不是表面的肤浅知识,而是经由“知行合一”所取得的真知实悟。王阳明先生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网络的出现并不是让我们汲汲于新知的追求,而是释放了我们的行动力,让我们能即知即行、即行即知,让我们能把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发挥得更透彻。“真切笃实”和“明觉精察”都要靠“心”来感知和觉察,而非仅仅是外在的知识与科技。所以,在Web2.0时代的网络学习中,反思、分享与合作等意识在学习上的重要性将会与日俱增。“行动力”以及“拓展知识深度”变得极为重要。新的网络学习文化有待建立、宣导与推广。
记 者:面对网络新的内涵、新的交流机制,教育工作者如何接受这种转变并将其转化成教育的资源?
庄秀丽: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天学到晚,学得精疲力竭,却体悟不到成长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我建议,教师从学习进化系统的视角,把学习能力提升进化的过程看做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生命成长的学习进化过程从来都不是孤立地演化进行着,而是跟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在同呼吸共命运中不断地进化发展的。
邹景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教室里学习,教室保护我们不受日晒雨淋,但也阻隔了我们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阻隔了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的机会。我们很难跨越教室的围墙与别班、别校的师生交流,也不易与社区内的民众或团体产生互动。我们除了自己的教师外,很难获得其他教师的教导或赏识。
美国纽约有一位教师,他能在暴雪天,为无法到校的学生进行教学,主要因为这位教师平时就有教学网站,所以才能在风雪天继续发挥教育功效。由此例子,可看出今天的教师除了教室里的实体讲台外,又多了一个新舞台,也就是网络。近几年来,我们看到广东、北京等地教师打破教室的局限,与他校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小社会。这就是网络带给教育的新境界。
李芳乐:香港的中小学校进行基于网络的协作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一些网上协作系统与外地学校来进行的。现在使用的系统主要是我们中心研发的“学习村庄”。每所香港的学校跟外地的学校配成一对,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每一小组的成员都包括双方学校的学生。除了学生间的互相讨论、提问外,更可以让两地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生活还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除了跨地区的学校配对学习,整个协作学习都整合在一个游戏环境内,其目的是以游戏来刺激学生参与讨论。这种将游戏与协作讨论合并的学习方式,是比较少见的。
记 者:我们常常会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性思维。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教育学生的方向?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邹景平:温世仁先生在他所写的《教育的未来》这本书里,提供给我们很好的思索方向。温先生认为计算机与因特网的应用,带来知识教育方法的改进,让教育更符合人性。例如,由全球信息网所连结成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不必再记忆细碎的信息,还能通过网络无限扩充他的学习范围。温先生的这本书让我们一新耳目。只有我们先改变看法与观念,我们的行动才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放下旧观念,重新思考教育的发展路径,明晰新的时代对孩子、对学习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才能善谋对策,掌握时代趋势。
李芳乐:要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网上协作研究性学习达成。网络探究学习活动一般都是以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开端。挑战性的主要作用不仅是引起动机,而且必须具有探究性。所谓探究性的任务,就是这任务是有争议的,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生需要从不同的渠道取得相关的信息,整合变化后完成任务。整个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思考寻找他们的答案,因此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再进一步,如果任务或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创新方法完成,便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庄秀丽: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对新事物有足够的敏感度,能够从模糊的图景中找到能够支持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对问题有提炼能力,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记 者:网络所带来的学习变革,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在网络探究学习中应该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
李芳乐:以我们所研究的“农场狂想曲”为例。这并不只是一套游戏,背后有一套称之为“学生为本虚拟互动学习环境的教学法”作为支撑。教师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引路人和组织者角色。这个项目学习分为三个部分:指引、游戏及解难总结。在指引部分,教师概括地介绍了相关的知识范畴。在游戏部分,则让学生进入农场狂想曲自由探索。从游戏中段开始,教师便从游戏记录中抽取部分值得讨论的地方给学生讲解,指导他们解难的策略。在尾段的时候,教师再替学生总结,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由此可见,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拥有适当的技能和知识,小组的讨论也可能误入歧途。教师如果能够加入,带领讨论及在知识、技巧方面协助讨论,可以令协作学习更为有效。
庄秀丽:现在比较多的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多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因此教师要承担起项目管理人的职责。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要帮助学生建立项目组织,规范学生的探究行为,对项目进行细致的进度管理等等。这也是对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邹景平:传统文化里讲究尊师重道,教师的形象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对教师的教诲极力听从。然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快速变迁与爆炸的时代,谁都不是专家,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协助,师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学习。以前“教师高高在上引领指导学生”的家长模式,需要糅合加入新元素,也就是朋友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间除了“闻道有先后”的师生情谊外,还要有共同研讨学问的伙伴关系,即“七分师生,三分道友”。这跟近年西方所倡导的教师新形象,即由讲台上的圣者转化为学生身旁的教练,是不谋而合的。
李芳乐:香港中文大学资讯科技教育促进中心主任
邹景平:台湾最早倡导网志(Blog)的资深教育专家
庄秀丽: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学院现代化教育技术研究所博士
记 者:在Web1.0时代,网络学习多表现为基于主题资源网站的学习。随着云技术的出现,网络的协作共享功能日益彰显,教学方式不可避免会随之出现新的变化。在Web2.0时代,网络学习将呈现出哪些新的内涵呢?
李芳乐:以前的电子媒介一般都是用做单向的信息传送。自从Web 2.0技术出现之后,以前只接收信息的读者,均可以成为信息的创作者。由于沟通已成为双向的,网上的交流因此大增,网上学习亦因此增加了协作、交流的机会,而这种机会又再推动了网上教育的发展。这些相向的沟通为教育创造了更大的机会。例如,学习者可以从某些专门网站得到原始的数据,进行研究性学习;学习者可通过不同的渠道与不同的专家沟通,学习他们的真知灼见。这些在以前都是很难想象的。
庄秀丽:网络环境的交流不同于传统口头相传与纸笔相传的信息传递方式,我们不能再用昨天的逻辑来思考、研究今天的问题。网络化的学习需要全新的学习观,需要我们重新去探索互联网络社会内在的学习机制和规律。网络化学习最重要的是展现出一种全新的思想互联的社会交往学习行为。网络所提供的有色声光的种种媒介是一种知识、一种能力、一种视野。它表现出“地球村”式的学习形态——高速高效、每时每刻、无疆无界的交流与沟通;随时随地、足不出户地进行学习。
邹景平:信息化最先促成的是便捷有效的学习环境,但其目的不仅仅是让我们学得更多,而是让我们学得更深入、更扎实;不是表面的肤浅知识,而是经由“知行合一”所取得的真知实悟。王阳明先生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网络的出现并不是让我们汲汲于新知的追求,而是释放了我们的行动力,让我们能即知即行、即行即知,让我们能把王阳明所说的“知行合一”发挥得更透彻。“真切笃实”和“明觉精察”都要靠“心”来感知和觉察,而非仅仅是外在的知识与科技。所以,在Web2.0时代的网络学习中,反思、分享与合作等意识在学习上的重要性将会与日俱增。“行动力”以及“拓展知识深度”变得极为重要。新的网络学习文化有待建立、宣导与推广。
记 者:面对网络新的内涵、新的交流机制,教育工作者如何接受这种转变并将其转化成教育的资源?
庄秀丽: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一天学到晚,学得精疲力竭,却体悟不到成长的意义和存在的价值?我建议,教师从学习进化系统的视角,把学习能力提升进化的过程看做是学生生命成长的过程。生命成长的学习进化过程从来都不是孤立地演化进行着,而是跟技术发展、社会进步在同呼吸共命运中不断地进化发展的。
邹景平:从小到大,我们都是在教室里学习,教室保护我们不受日晒雨淋,但也阻隔了我们接触真实社会的机会,阻隔了我们从生活中学习的机会。我们很难跨越教室的围墙与别班、别校的师生交流,也不易与社区内的民众或团体产生互动。我们除了自己的教师外,很难获得其他教师的教导或赏识。
美国纽约有一位教师,他能在暴雪天,为无法到校的学生进行教学,主要因为这位教师平时就有教学网站,所以才能在风雪天继续发挥教育功效。由此例子,可看出今天的教师除了教室里的实体讲台外,又多了一个新舞台,也就是网络。近几年来,我们看到广东、北京等地教师打破教室的局限,与他校师生共同学习和成长,带领学生进入一个小社会。这就是网络带给教育的新境界。
李芳乐:香港的中小学校进行基于网络的协作研究性学习,主要是通过一些网上协作系统与外地学校来进行的。现在使用的系统主要是我们中心研发的“学习村庄”。每所香港的学校跟外地的学校配成一对,进行小组协作学习。每一小组的成员都包括双方学校的学生。除了学生间的互相讨论、提问外,更可以让两地学生互相了解对方的文化、生活还达到文化交流的目的。除了跨地区的学校配对学习,整个协作学习都整合在一个游戏环境内,其目的是以游戏来刺激学生参与讨论。这种将游戏与协作讨论合并的学习方式,是比较少见的。
记 者:我们常常会说,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一个人要成才,就要学会独立思考,学会创造性思维。在网络浪潮的冲击下,教育工作者如何把握教育学生的方向?如何培养孩子们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邹景平:温世仁先生在他所写的《教育的未来》这本书里,提供给我们很好的思索方向。温先生认为计算机与因特网的应用,带来知识教育方法的改进,让教育更符合人性。例如,由全球信息网所连结成的“知识网络”,让学生不必再记忆细碎的信息,还能通过网络无限扩充他的学习范围。温先生的这本书让我们一新耳目。只有我们先改变看法与观念,我们的行动才会有所不同。教师要放下旧观念,重新思考教育的发展路径,明晰新的时代对孩子、对学习方式可能产生的影响,进而才能善谋对策,掌握时代趋势。
李芳乐:要培养孩子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可以通过网上协作研究性学习达成。网络探究学习活动一般都是以一个富有挑战性的任务作为开端。挑战性的主要作用不仅是引起动机,而且必须具有探究性。所谓探究性的任务,就是这任务是有争议的,没有固定答案的。学生需要从不同的渠道取得相关的信息,整合变化后完成任务。整个过程中学生都需要思考寻找他们的答案,因此可以培养他们的探究能力。再进一步,如果任务或过程中要求学生以创新方法完成,便可以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
庄秀丽:学生的创新能力很大程度上受制于教师的创新意识。这就要求教师自身要对新事物有足够的敏感度,能够从模糊的图景中找到能够支持进一步研究的线索,对问题有提炼能力,要掌握一定的研究方法。
记 者:网络所带来的学习变革,其实更大程度上是对教师提出的挑战。教师在网络探究学习中应该如何转换自己的角色定位?
李芳乐:以我们所研究的“农场狂想曲”为例。这并不只是一套游戏,背后有一套称之为“学生为本虚拟互动学习环境的教学法”作为支撑。教师在其间扮演着重要的引路人和组织者角色。这个项目学习分为三个部分:指引、游戏及解难总结。在指引部分,教师概括地介绍了相关的知识范畴。在游戏部分,则让学生进入农场狂想曲自由探索。从游戏中段开始,教师便从游戏记录中抽取部分值得讨论的地方给学生讲解,指导他们解难的策略。在尾段的时候,教师再替学生总结,帮助他们将学到的知识系统化。由此可见,在协作学习过程中,并不是每位学生都拥有适当的技能和知识,小组的讨论也可能误入歧途。教师如果能够加入,带领讨论及在知识、技巧方面协助讨论,可以令协作学习更为有效。
庄秀丽:现在比较多的基于项目的远程协作学习,多采用项目管理的办法,因此教师要承担起项目管理人的职责。教师要能够熟练掌握在项目运作过程中的各种知识、技能、手段和技术,要帮助学生建立项目组织,规范学生的探究行为,对项目进行细致的进度管理等等。这也是对教师传统教育教学观念的更新。
邹景平:传统文化里讲究尊师重道,教师的形象神圣不可侵犯,学生对教师的教诲极力听从。然而在如今这个知识快速变迁与爆炸的时代,谁都不是专家,每个人都需要他人协助,师生之间也需要相互学习。以前“教师高高在上引领指导学生”的家长模式,需要糅合加入新元素,也就是朋友关系,即教师和学生间除了“闻道有先后”的师生情谊外,还要有共同研讨学问的伙伴关系,即“七分师生,三分道友”。这跟近年西方所倡导的教师新形象,即由讲台上的圣者转化为学生身旁的教练,是不谋而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