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音单元探究实验盒

来源 :湖北教育·科学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ngguanx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执教《声音》单元时,我发现这些实验存在材料准备不方便、实验操作烦琐、实验效果不明显等问题,为此我以木制音箱为基础,设计各种发声模块来解决声音单元的实验难题。
  制作方法
  1.共鸣箱制作(如图1)
  用木工板制作一个内径长18 cm、宽13 cm、高10 cm的无盖的槽型木箱(如图1上图)。分别在上面的两块5.5 cm×20.8 cm木板中央两侧间距10 cm钻取直径0.7 cm的小孔,小孔处固定焊接有带孔不锈钢片和直径0.6 cm螺帽的螺杆固定装置(如图1下图)。截取4段长5 cm、直径0.6 cm的不锈钢螺杆,一端分别套入并焊接一颗螺帽和扳动螺帽。
  2.钢尺声音探究模块制作(如图2)
  准备2块长11.5 cm、宽3.5 cm、厚0.4 cm的有机玻璃,上面一块每间隔2.5 cm钻取三个直径0.7 cm的小孔,分别内置固定直径0.7 cm的螺帽,上下两块之间左右固定薄有机玻璃片,间隔中间左右用小块不锈钢片垫一块2 cm×7.5 cm不锈钢片,左右两侧下端用有机玻璃片垫高,然后整体固定,模块中间左右两侧钻取两个间距10 cm、直径0.7 cm的小孔。
  3.多功能牛筋发声模块制作(如图3)
  准备8块长11.5 cm、宽3.5 cm、厚0.4 cm的有机玻璃,4块一组组合粘贴,两组合块中央两侧分别钻取间隔3 cm的三个直径0.6 cm的小孔,并且自下而上固定3颗直径0.4 cm、长4 cm的螺丝,注意下方的螺帽嵌入底部小孔。在两块模块中央两侧间隔10 cm处钻取直径0.6 cm的小孔。
  4.长短、粗细、大小不同物体发声模块制作(如图4)
  准备直径0.2 cm、0.4 cm、0.6 cm的六角扳手长,一组分别5 cm、6 cm、7 cm,另一组三根均长7 cm;第三组为直径0.4 cm的钢管,分别长5 cm、6 cm、7 cm。每组三根间隔3 cm,固定到两块长11.5 cm、宽3.5 cm、厚0.4 cm的有机玻璃之间。
  使用方法
  1.钢尺长短与音高、音量变化(如图5)
  用可扳动螺丝将钢尺声音探究模块固定在共鸣箱上端一侧,将三把15 cm的钢尺用螺丝刀固定到探究模块内。敲击或拨动尺子发出不同音高和音量的声音。
  2.牛筋松紧与音高、音量变化(如图6)
  用可扳动螺丝将两块多功能牛筋发声模块固定在共鸣箱上端两侧,分别将不同松紧的牛筋缠绕到两侧对应螺丝上,用手指拨动牛筋就可以听到牛筋的声音变化了。
  3.物體粗细、长短、大小与音高变化(如图7)
  用可扳动螺丝分别将3块长短、粗细、大小的发声模块固定在共鸣箱上端一侧,用螺丝刀敲击每段金属,就可以听到物体粗细、长短、大小导致的音高变化了。
  教具优点
  共鸣箱的设计不仅提高了发声效果,还解决了材料存储问题。模块化标准设计提高了实验的便捷性、高效性,有效提升声音单元实验的探究效能。
  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朝晖小学(311203)
其他文献
探究实验是在科学课中培养实证意识的重要途径,在实验中学生将经历"观察现象—分析推理—得出结论"的探究过程。那么,从发现实验现象到得出科学结论的思维过程中,教师如何强
一、课前交流  师:同学们背起书包,有什么感觉?  生:好沉啊!  师:估量一下有多沉?  生:有10斤。  师:10斤重的书包压在身上会产生一种力,你们试着给这个力取个名字,比如推产生推力,拉产生拉力。  生:压力。  师:我们感受到了10斤重的书包压在我们身上产生的压力。假如20吨重的物体产生的压力压在人身上,会怎样?  生:给压扁了。  师:早把我们压成肉饼了。(举起水杯)这杯水有多重?  
走进科学教室的学生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带着已有的生活经验进入课堂。这些经验或是自己亲身经历,或是从书本习得,或是通过观察获得。科学课的开始往往建立在这样的经验之上,
在五维黎曼流形基础上,将K1ein-Gordon标量场方程由最小耦合情况推广到共形耦合情况,并深入讨论了质量相对变化率,结果表明:在静态球对称解和Friedman宇宙学解下检验粒子的四
一、教学分析《雨的形成》一课重视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主动发现和主动建构科学概念。
研制了一种新的医院监护系统,即利用单片机串行通讯功能,通过主站对各从站的轮流查询,实现医院实时监护,针对单片机易受外界干扰而使程序“跑飞”的现象,主站利用MAX706提高系统抗干扰能
我是青海省湟中县鲁沙尔镇第一小学的一名科学教师。自师范毕业后,始终坚守在教学一线,扎根乡村教育已29载。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深知小學科学启蒙教育犹如一颗种子,对学生的终身发展有着深远的意义。  就地取材做实验  相比东部发达地区,青海省的农村小学条件非常差,学校缺乏基本的教学设备,对于需要诸多实验器具的科学课而言,教学更是难上加难。在这种条件下,我克服困难,努力创造条件,自制一些教具。没有仪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