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观点:把握课程新理念,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语文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之中。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还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课程标准》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目标”实际上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
语文素养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与实践。它内涵丰富,是以语文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习惯、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融合。這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来的。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要有较强的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是在同一个过程中统一进行的。我们既要注意到语文课程的特殊性,避免放弃或者弱化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任务,把语文课程完全与思想政治课程等同的倾向;也要注意到语文课程固有的人文因素,反对淡化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把语文课程看做是纯技术训练课程的倾向。当前,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它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前提之下,切不能忘了语文课程特有的任务,认为语文课程的任务只在于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建立在具有学科之间的联系与面向课本以外的真实生活的新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即“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并实施一种“大语文”思想。同时,提高语文素养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当下学好语文,还要为学生将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必须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在强调入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让学生在走进教材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同时,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母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培养语文能力与提高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统一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人文素养的提高蕴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渗透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的。
二、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说明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在语文实践中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上面的引述中还可以看出,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以往,我们忽视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特点。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因此,学习母语不能靠被动地知识传授、揭示规律,而应在大量的、绚丽多彩的生活接触与语文实践中,通过感悟、体验、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大量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并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学生大量的自主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使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引导学生走出教材,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其他途径学习语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语言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可以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特点,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熏陶。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重感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它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始终。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其实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激发、精神的丰富、内心的激荡、个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心灵的碰撞、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对话。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充分调动和尽力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使每个学生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做到乐学、爱学、会学。合作、探究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从中不仅能够发现一个个美丽奇妙的世界,还能发现一个个世界中所蕴藏的真谛。这样,学生不仅学有所得、学有发现,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
语文课程标准为广大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具体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应该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教学中自觉运用新课标、新理念、新思路、新教法于课堂之中。
一、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是贯穿《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语文课程标准》)的一个基本理念。它在《前言》部分明确指出:“语文素养是学生学好其他课程的基础,也是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基础”,还指出“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课程,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获得基本的语文素养”,因此,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在课程的基本理念中“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整个《语文课程标准》中处于核心地位。“课程目标”实际上是“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的具体要求。
语文素养是根据素质教育思想和学生的发展需要而提出的具体要求,也是广大一线教师在较长一段时间里不断追求的目标。语文综合素养重在综合与实践。它内涵丰富,是以语文能力(识字与写字、阅读与写作、口语交际等)为核心,是语文能力、语文知识、语言积累、学习方法习惯、思想道德、思想品质和审美情趣的融合。這是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提出来的。这种素养不仅表现为要有较强的识字、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的能力,而且要有较强的综合运用能力——在生活中运用语文以及不断更新知识的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要注意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培养语文能力和提高人文素养是在同一个过程中统一进行的。我们既要注意到语文课程的特殊性,避免放弃或者弱化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任务,把语文课程完全与思想政治课程等同的倾向;也要注意到语文课程固有的人文因素,反对淡化甚至取消人文教育的重要目标,把语文课程看做是纯技术训练课程的倾向。当前,强调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是必要的,但一定要把它放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这个前提之下,切不能忘了语文课程特有的任务,认为语文课程的任务只在于人文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应建立在具有学科之间的联系与面向课本以外的真实生活的新语文课程的基础上,即“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树立并实施一种“大语文”思想。同时,提高语文素养不仅要着眼于学生当下学好语文,还要为学生将来学习和运用语文打下基础。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还必须要明确,在语文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人文教育、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和方法。《语文新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做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因此,我们在强调入文素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的同时,也要注重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与基本方法。“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之中”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途径,也就是让学生在走进教材直接体验作品的人文精神的同时,走出教材,让学生扩展阅读,多实践。“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是提高人文素养的基本方法,就是让学生在“母语文化”的生活中,体验到语文学习给生活带来的帮助和乐趣,使学习语文与生活运用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值得注意的是,培养语文能力与提高人文素养在语文教学中是统一的,不能人为地割裂开来。人文素养的提高蕴涵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之中,渗透在指导学生理解语言和运用语言的过程之中,是与语文能力的培养同步进行的。
二、在教学中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
《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处不在,无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这说明培养语文能力的基本途径是大量的语文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就是要在语文实践中使学生受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从上面的引述中还可以看出,通过语文实践培养语文能力,提高人文素养,是语文教育的客观规律。以往,我们忽视了语文是母语教育课程这一事实,忽略了母语教育的特点。母语教育有基础、有语境、有资源。因此,学习母语不能靠被动地知识传授、揭示规律,而应在大量的、绚丽多彩的生活接触与语文实践中,通过感悟、体验、习得,逐渐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的语文实践,一方面可以采取多种多样的形式,为学生尽可能多地创造大量实践的机会;另一方面要不断开发并充分利用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语文教育资源,使学生凭借丰富的资源和大量的实践,在学语文、用语文中逐渐习得语文学习规律,不断提高整体把握的能力。
准确把握语文课程的特点,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要注意教学内容的选择,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学生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和有创意的表达;要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不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通过学生大量的自主阅读、写作和口语交际实践,使其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培养语文能力;要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引导学生走出教材,通过课外阅读、社会交往以及其他途径学习语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直接接触语文材料,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
语言的能力。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还体现在遵循汉字、汉语的自身规律上。比如,可以利用汉字感情色彩强烈的特点,重视学生语感的培养,加强感悟和情感熏陶。又如,利用汉语言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增加学生的文化储备。总之,语文教育要重整合、重实践、重积累、重熏陶、重感悟,在反复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的能力,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三、在教学中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是《语文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的第三条,它贯穿《语文课程标准》的始终。这是语文课程改革的突破口,也是这次课程改革的重点之一,其实质是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学习转变为主动的探究学习。改变学生学习的过程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引导学生学会学习,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是基于对学生的尊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过,教师要尽可能多地尊重学生,尽可能多地要求学生。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从学生的成长过程来说,是潜能的激发、精神的丰富、内心的激荡、个性的彰显与主体性的弘扬;从师生共同活动的角度来说,是经验的共享、心灵的碰撞、视界的融合与灵魂的对话。三种学习方式中,自主学习是基础。学生是学习与发展的主体,是.“教学之本”。要充分调动和尽力保护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与积极性,激发热爱祖国语文的情感,使每个学生都保持长久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做到乐学、爱学、会学。合作、探究也是实现有效学习的重要方式。通过在自学、自悟基础上的各种有效的合作学习,可以引导学生互相启发、共同探究,学生从中不仅能够发现一个个美丽奇妙的世界,还能发现一个个世界中所蕴藏的真谛。这样,学生不仅学有所得、学有发现,而且培养了他们的合作精神和协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