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让高中语文教学充满活力与魅力

来源 :语文教学与研究(综合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ri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文学科具有人物美、意境美、形象美和情感美等方面的基本特征。就高中语文而言,基础教材中编入的许多作品更是文质兼美、丰富多彩,融知识性与思想性、智慧性与情感性、实践性与创造性等于一体,既是引领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必需品”,又是促进他们全面发展的“营养品”。然而,由于应试教学及其惯性力量等因素的影响,高中语文教学正失去应有的活力和魅力。如何切实显现高中语文教学的活力和魅力呢?笔者结合自身体验与思考,从语文综合实践的角度,试对此作出一些抛砖引玉之论。
  一、善于在开放性课堂中显现语文教学的活力与魅力
  1.举行知识沙龙竞赛,不断放大以赛促学效应。“激励、唤醒、鼓舞”学生积极开展语文知识沙龙赛,既可不断加深对课本的理解,又能有利于对相关知识的积累。以《琵琶行(并序)》为例。笔者课前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在课堂教学中,让他们通过“小组讨论 集体交流”等形式,围绕本课内容和特点进行探究与共享,切实感悟“语文文学与音乐艺术的和谐结合”,深入体会优秀传统文化艺术的博大精深;并在课后写下实践活动的过程和个性化的感悟。
  2.举行课本内容编演,不断培养创新表现能力。高中生已具有相应的创新意识和较强的表现能力。他们虽然对戏剧不感冒,如果让他们去创编教材并扮演课文角色,势必会引发较大的参与热情。对于故事性、趣味性和操作性较强的课文,如《鸿门宴》《祝福》《窦娥冤》等作品,教师可让学生以课本剧的形式,积极开展自我改编、自制道具、自我表演、自行评价等活动。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而且有利于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3.举行演讲辩论活动,不断培养情感思辨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人物形象、阶级理论和时代观点与现代思潮有一定的差异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深入历史、体悟时代,可组织学生开展主题演讲或专题辩讨等活动。如:对《林黛玉进贾府》中的众钗人物解读,对《游褒禅山记》中作者心灵情感的触摸等。让学生在文学辩论会中更好地走入文本、走进作者,丰富自己的语文思想情感。
  二、善于在拓展性延伸中显现语文教学的活力与魅力
  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提出了“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一崭新的艺术实践课题。以大力开发与充分利用“课外资源”为主要形式的拓展性教学活动,掀起了阵阵热潮,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组织并引领学生,根据认知水平和生活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元的课堂延伸和课外拓展语文实践活动,以有效实现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相互渗透、有机结合、和谐相长,为深化语文学习情感、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源源不断地注入活力元素。以《林黛玉进贾府》为例。教学结束前后,可组织学生联系《红楼梦》剧情,把林黛玉等大观园人物放到一个整体大环境中进行认知与分析,以更好地透析以“大观园”为缩影的封建制度本质。再如《祝福》,可向学生提出“如果首任丈夫和儿子不死,祥林嫂能否过上幸福祥和的生活呢?”引领他们深入地进行阅读与思考、感悟与体验。还可让学生通过网络搜寻、调查考察、走访等途径和方式,积极开展“走向社会、拥抱自然”等實践活动,不断拓展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学习厚度。
  三、善于在个性化性发展中显现语文教学的活力与魅力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它的“工具性”主要体现在“是最主要的交际工具”和“是学好其他学科的工具学科”两个方面,“人文性”则集中地体现在“体验情感”和“健全人格”方面。作为母语学科和最基础应用学科,只有凸显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教育功能,才能更好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在高中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全面分析教材内容、有效把握内在联系的基础上,合理利用并优化整合教材,把“情感体验”作为贯穿其中的教学主题,以切实有效地健全学生人格。如,以第3单元内容为支撑,并且拓展阅读朱自清的《背影》、黄飞的《甜甜的泥土》、邹韬奋的《我的母亲》、川端康成《父母的心》等作品,开展“体味至爱亲情、传承民族传统”的主题实践活动。既有效地弥补了学生时代特质的不足,又在“真情体验”中促进其人格健全。
  语文综合实践跨越了课堂教学和书本知识的局限性,既为学生开辟了自主灵动的学习时空,又为他们提供了实践创新和综合发展的精神田园,让语文课程及其教学活动充满活力、绽放魅力。
  朱寿芬,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致远中学教师。
其他文献
阅读是初中学生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7-9年级学生应该结合自身实际制定阅读计划,开展广泛阅读,每学年至少阅读两三部名著。显然,名著阅读成为语文课标的亮点。但事实上,中学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实效甚微,甚至令人堪忧。现就改进措施进行归纳如下。  一、走出“伪阅读”困境,多策并举来营造阅读环境  名著阅读不能为了应付课改,而是要贯穿于学生课外阅读实践中。一些学生
尘风拂过,吹走所有浮华。人生路上,你若能在失败中认真考量自己,艰苦奋斗,砥砺前行,终会戴上美丽的桂冠。   在失败前,我们都曾有过懊恼,甚至咆哮,我们也曾过度的相信自己,“血口喷人”般地指认他人是导致自己失败的“罪魁祸首”。但有的人却能自我检点,反省错误,并能克服重重困难,这种人往往就是收获成功的人。   晚年的爱迪生在功成名就之后,日日不思进取,妄自尊大,不听从助手的建议,甚至还否决助手的创新想
宋明理学孝德教育思想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以"天理""良知"为主题,对孝德作了更进一步的哲学论证;二是强化了孝德教育的地位;三是对孝德教育实践做出了一系列理性思考,如
培养思维能力是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开发学生智力的关键所在,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启发学生思维的点,为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老师要注重激活学生思维意识,让思维之花在语文教学中绽放。  一、利用问题进行引导,让学生多角度思考  古语有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可见,疑问是思维的开始,老师要善于设计具有引导性的问题,促使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课文,开展各种学习活动。通过问题训练,可以有效培
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思考,并在写作中分析解决写作困难的问题,还可以丰富学生的知识结构,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不受限制,加深对语文知识的理解能力,并在实际生活中灵活运用。本文主要探索高中作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并提出有效的建议和对策。  一、通过范文仿写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众所周知,青少年时期的学生普遍存在阅历浅的特点。因此,高中语文教师应该给学生寻找一些优秀的写作
站在高中语文的立场,教师不要以狭隘的目光将语文当作学生掌握课文思想、背诵古文的学科。基于新时代背景,教师应当顺应时代的发展,以全新的视角看待这门学科,灵活运用生活化教学手段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最大限度地促使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深刻感受到生活的气息,与课本中的作者产生情感共鸣,继而真正意义上使文章中的真善美得到感化,以此塑造出健全的人格。不仅如此,语文生活化回归本真不单单可以进一步加深学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是古人关于读书的成功经验。开展课外阅读可以引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探求知识的强烈欲望,丰富语文知识,开阔视野,培养语感,更能巩固所学知识,再者,语文学习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语文的知识面又太广,如果只靠课堂当中的学习肯定是不会有什么好的效果的,因此只有“厚积”才能“薄发”。在日常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他们博览群书,拓展自己的视野,向学生提出明确的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