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而教,互相嫁接,相得益彰,既避免繁琐的讲解过程,还为学生创设了语言情景,强化了语言感悟。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嫁接技术”。
【关键词】嫁接;积累;感悟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发展学生语言的强烈意识,设法为学生创设语言重组,将已学与未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而教,互相嫁接,相得益彰,既避免繁琐的讲解过程,还为学生创设了语言情景,强化了语言感悟。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嫁接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引用另一篇文章或者另一段文字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达到语言积累与感悟。
一、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矛盾处嫁接,激发探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老舍先生写的《草原》。这篇课文描写了草原美丽的风光,以及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歌颂了蒙汉情深。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但是行文中不难看出作者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生动而鲜明地展现自己复杂的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只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却看不到矛盾统一的地方。因此,在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和“一碧千里”都有广大无边的含义,但在此处“茫茫”更表达着作者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认知更到位,我“嫁接”了现代台湾诗人于右任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同样是“茫茫”但是所表达心情却是不一样的,于右任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在晚年时,思念故乡和亲人。从“茫茫”里看到的是诗人归乡心切,又因希望渺茫而深深地遗憾。但老舍先生是在新中国发展之际,带着愉快的心情访问草原人民的。因此,在他眼里的草原是那么迷人,那么一碧千里,不茫茫。在这样的文字嫁接中,原本矛盾的地方就很清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由表象深入到本质,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初到草原时愉快的心情。
在写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是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如云际。”这里的“绿色渲染”“默线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等其实都是对绿的一种表述。此处引入老舍先生《林海》“多少中绿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都是绿色,但写法不一致,但是所表达的意图都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语言的互相嫁接,避免了过多的讲解,在朗读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草原的美,而且积累了语言,感受到了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阅读效益。
二、春风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细节处嫁接,加深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二篇文章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周晔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了对鲁迅生无比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课文中我“嫁接”了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一段“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这段话通过不同的阶层的人都来吊唁周总理,有老人、孩子、工人,甚至是盲人们,通过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的细节描写,文字感染着并未亲历追悼会的小读者。使他们感受着文中描写的在追悼会上参加的之多,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通过的栩栩如生,鲜活的文字再现出当时吊唁的情景,使小读者身临其境,既能体会语言的生动,领略到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感受文中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尤其是盲人那段,“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抬起看不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望,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读到此处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无需多讲,通过语言文字的“嫁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惑处嫁接,激发兴趣
在小学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优秀的古代诗歌。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于标签式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在一个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感受语言文字的熏陶。通过“嫁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文第三篇是一组古诗词教学。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生动地再现了渔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这也是作者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最后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到此处作为小学生仅仅认为渔人喜欢这美景,既是在风雨中也不愿回家。但真正“不须归”的原因何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嫁接”了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夫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张松龄作诗以招其归。真正深层次的语文不仅是挖掘深层的人文内涵,更多的是感悟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此诗寥寥几句,但流传千古。在斜风细雨中,在青山绿水中,有一位超脱世俗,看淡官场名利,与山水为伴自得其乐的渔夫,纵情山水,领略人生的乐趣。通过“嫁接”对比朗读,对景物、人物,词句进行对比,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对诗句中所饱含的意蕴,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古诗词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当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时候,人们对于伽利略进行了怀疑,甚至语言攻击。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嫁接”了“落体实验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这段文字的引入,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人们对于伽利略的怀疑的原因,也为后文人们看到伽利略成功后的欢呼做了伏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降低了对文字理解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黄元虎.从基于文本到基于学情而教.
[2]庄婕.跨越时空整合文本.
【关键词】嫁接;积累;感悟
小学阶段是学生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扩大学生的语言积累是教学中的重要任务。在阅读教学中,必须有发展学生语言的强烈意识,设法为学生创设语言重组,将已学与未学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也就是说在阅读理解过程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语言积累而教,互相嫁接,相得益彰,既避免繁琐的讲解过程,还为学生创设了语言情景,强化了语言感悟。这就是阅读教学中的“嫁接技术”。简而言之,就是引用另一篇文章或者另一段文字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从而达到语言积累与感悟。
一、同气连枝各自荣,些些言语莫伤情——矛盾处嫁接,激发探究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一课是老舍先生写的《草原》。这篇课文描写了草原美丽的风光,以及热情好客的蒙古人民,歌颂了蒙汉情深。这篇课文语言优美,结构严谨。但是行文中不难看出作者故意将互相对立和排斥的描写巧妙地熔于一炉,生动而鲜明地展现自己复杂的情感。对于小学生而言,容易被表面的现象所迷惑,只看到矛盾的对立面,却看不到矛盾统一的地方。因此,在讲“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和“一碧千里”都有广大无边的含义,但在此处“茫茫”更表达着作者的心情。为了让学生认知更到位,我“嫁接”了现代台湾诗人于右任的诗《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与高山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同样是“茫茫”但是所表达心情却是不一样的,于右任作为辛亥革命的元老,在晚年时,思念故乡和亲人。从“茫茫”里看到的是诗人归乡心切,又因希望渺茫而深深地遗憾。但老舍先生是在新中国发展之际,带着愉快的心情访问草原人民的。因此,在他眼里的草原是那么迷人,那么一碧千里,不茫茫。在这样的文字嫁接中,原本矛盾的地方就很清晰了,学生对文本的理解也就由表象深入到本质,使读者感受到作者初到草原时愉快的心情。
在写到“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是只用绿色渲染,而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如云际。”这里的“绿色渲染”“默线勾勒”“翠色欲流”“流入云际”等其实都是对绿的一种表述。此处引入老舍先生《林海》“多少中绿呀:深的,浅的,明的,暗的,绿得难以形容。恐怕只有画家才能描绘出这么多的绿色来呢!”都是绿色,但写法不一致,但是所表达的意图都是一样的。通过这样的语言的互相嫁接,避免了过多的讲解,在朗读中学生不但感受到了草原的美,而且积累了语言,感受到了作者遣词造句之精妙,潜移默化中提高了阅读效益。
二、春风桃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细节处嫁接,加深理解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二篇文章是《我的伯父鲁迅先生》,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周晔通过回忆鲁迅先生生前留给自己印象深刻的几件事情,说明了鲁迅先生是一个为自己想的少,为别人想的多的人,表达了对鲁迅生无比的怀念和敬仰之情。课文中我“嫁接”了巴金写的《永远不能忘记的事情》中的一段“一个秃顶的老人刚走进来站了一下,忽然埋下头低声哭了。另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已经走出了灵堂,却还把头伸进帷幔里面来,红着眼圈哀求道:“让我再看一下吧,这是最后的一次了。”灵堂里灯光不够亮。一群小学生恭敬地排成前后两列,一齐抬起头,痴痴地望着那张放大的照片。忽然一个年纪较大的孩子埋下头鞠躬了。其余的人马上低下头来。有的在第三次鞠躬以后,还留恋地把他们的头频频点着。孩子们的心是最真挚的。他们知道如今失掉一个爱护他们的友人了。“救救孩子”,我的耳边还仿佛响着那个老人的声音。我所认识的一个杂志社的工友意外地来了。他红着脸在灵堂的一角站了片刻,孩子似地恭恭敬敬行了三个礼,然后悄悄地走开了。
我还看见一个盲人,他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把一只手扶在另一个穿长衫的人的肩头,慢慢地从外面走进来。到了灵前那个引路人站住了。盲人从引路人的肩上缩回了手,向前移动一步,端端正正地立着,抬起他那看不见的眼睛茫然望了望前面,于是低下頭,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他又伸出手,扶在引路人的肩上默默地退去了。
两个穿和服的太太埋着头,闭着眼睛,默默地合掌祷告了一会儿。我给她们拉帷幔的时候,我看见了她们脸上的泪痕,然后在帷幔外面响起了悲痛的哭声。
这段话通过不同的阶层的人都来吊唁周总理,有老人、孩子、工人,甚至是盲人们,通过他们的神情、动作、语言等的细节描写,文字感染着并未亲历追悼会的小读者。使他们感受着文中描写的在追悼会上参加的之多,人们对周总理的爱戴之情。通过的栩栩如生,鲜活的文字再现出当时吊唁的情景,使小读者身临其境,既能体会语言的生动,领略到遣词造句的精妙,又能感受文中周总理伟大的人格魅力。尤其是盲人那段,“穿着一身整齐的西装”“抬起看不见的眼睛茫然地望了望,于是低下头,恭恭敬敬地行了三鞠躬礼。”读到此处不禁令人潸然泪下,无需多讲,通过语言文字的“嫁接”很好地表达了作者的意图。
三、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疑惑处嫁接,激发兴趣
在小学教材中选取了很多优秀的古代诗歌。我们在授课的时候不能仅仅满足于标签式的理解,而是引导学生在一个大的空间中,多角度地获取信息,感受语言文字的熏陶。通过“嫁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和感悟。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六组文第三篇是一组古诗词教学。唐代诗人张志和的《渔歌子》生动地再现了渔人悠闲自在的生活情趣,这也是作者的向往和赞美。诗中最后两句“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读到此处作为小学生仅仅认为渔人喜欢这美景,既是在风雨中也不愿回家。但真正“不须归”的原因何在?在教学过程中我“嫁接”了张松龄的《和答弟志和渔夫歌》“乐是风波钓是闲,草堂松径已胜攀。太湖水,洞庭山,狂风浪起且须还。”张松龄作诗以招其归。真正深层次的语文不仅是挖掘深层的人文内涵,更多的是感悟人物内心最真实的情感。此诗寥寥几句,但流传千古。在斜风细雨中,在青山绿水中,有一位超脱世俗,看淡官场名利,与山水为伴自得其乐的渔夫,纵情山水,领略人生的乐趣。通过“嫁接”对比朗读,对景物、人物,词句进行对比,在感受语言魅力的同时,丰富了学生的阅读,更重要的是对诗句中所饱含的意蕴,诗人的情感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同时也激发了学生热爱古诗词的兴趣。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中,当伽利略质疑亚里士多德的观点的时候,人们对于伽利略进行了怀疑,甚至语言攻击。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嫁接”了“落体实验古希腊权威思想家亚里士多德(公元前384—322年)曾经断言:物体从高空落下的快慢同物体的重量成正比,重者下落快,轻者下落慢。比如说,十磅重的物体落下时要比一磅重的物体落下快十倍。1800多年来,人们都把这个错误论断当作真理而信守不移。”这段文字的引入,学生理解了课文中人们对于伽利略的怀疑的原因,也为后文人们看到伽利略成功后的欢呼做了伏笔,极大地提高了学生阅读的兴趣,降低了对文字理解的难度。
参考文献:
[1]黄元虎.从基于文本到基于学情而教.
[2]庄婕.跨越时空整合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