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阅读认知理论认为:阅读主体对于文本中的言语,只有在他的信息储存中能够找到与文本言语具有相似性的信息组块以后,才能够进行相似匹配、相似激活,从而识别文本中的信息。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创造性地解读文本,如通过巧妙激活课题,引发学生探究欲望;通过多元激活选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通过自主激活作业,尊重学生个性。从而激活文本教材,营造相应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创造性地进行阅读,由此促进学生思维及能力的發展。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文本 激活
"文本"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教学材料的总和。宽泛来讲,一切诉诸文字的材料都是文本,但在语文教材中,狭义的文本单指教材的选文或篇目,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和载体。课堂教学离不开对文本教材的正确理解,文本解读是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现有的语文教学在文本解读和激活方面还待做进一步提高。文本解读和激活对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性思维等有着重要意义,要激活课堂首先得激活文本,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创造性地文本解读。就如何激活语文文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一、巧妙激活课题引发探究欲望
罗森塔尔说过: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美好的希望,是他们好好学习的巨大动力。一节新课的导入,明确目的任务是小,激发热情是大,这也是"主体教学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能居高临下,习惯于下达指令,而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导入的角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关系很大。教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随机应变的才能是实现激活课题、激发兴趣的关键所在。
(一)巧设悬念,欲擒故纵。如苏教版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我拿出事先准备的一颗五角星,微笑着问:"这是什么?"同学们马上反应过来,争着说:"五角星。"我又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这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我指名了几位同学,他们有的说:"我在国旗上见过。"有的说:"我在硬币上见过。"有的说:"解放军的肩章上有。"这样的开场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接着我又拿出一个苹果问:"苹果里有五角星吗?"我这么一问,同学们一愣,纷纷摇头。我接着说:"可是,今天课文却要告诉我们一个关于苹果里五角星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我改变了直接导入的方式,使得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我趁热打铁,马上质疑:"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几位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什么?"、"是谁发现这个秘密的?"看,学生的勃勃兴致无疑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妙用机智,尊重学生。如苏教版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我夹着书本走进课堂上课时,看到一个穿着多袋裤的男孩,微笑着走到他的身边说:"这条裤子是谁帮你买的?有那么多’宝袋’,里面有没有’宝贝’啊?"语音刚落,教室里便一阵哄笑,这位同学也笑了,他的手不禁地去摸了摸口袋,笑嘻嘻地说:"没有东西。"
二、多元激活选文引导深入理解
单一的学习活动会令学生咀之无味,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多点激活选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他们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鼓舞,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得到美的享受。
(一)以读激活,体会选文节奏美。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二)放飞想象,品味选文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仅限于把自己对意境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忽略了由此领会到的想象美。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
三、自主激活作业尊重学生个性
我国古代有一个《西邻教子》的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个家庭里有五个孩子,他们的身心条件各不相同,其中三个有缺陷,但家长能根据孩子自身的不同择法教育孩子。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备了生存的能力。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统一的作业不能满足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育应该激活作业,针对学生的经验差异和知识差异,设计多层次的练习,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范围,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较好地适应。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应正确解读文本,努力激活文本,巧妙地引导学生读书,与书本自由"对话",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拥抱知识、体味快乐、提高能力,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撑起一方灵动的天空。
关键词:小学 语文 文本 激活
"文本"是指包含丰富教育资源的,可供学生、教师与之对话的阅读教学材料的总和。宽泛来讲,一切诉诸文字的材料都是文本,但在语文教材中,狭义的文本单指教材的选文或篇目,这是中小学语文教学特别是阅读教学的主要材料和载体。课堂教学离不开对文本教材的正确理解,文本解读是整个中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现有的语文教学在文本解读和激活方面还待做进一步提高。文本解读和激活对培养学生、发展学生的独立学习、创造性思维等有着重要意义,要激活课堂首先得激活文本,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实现创造性地文本解读。就如何激活语文文本来说,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具体实施。
一、巧妙激活课题引发探究欲望
罗森塔尔说过:教师对学生真诚的爱和美好的希望,是他们好好学习的巨大动力。一节新课的导入,明确目的任务是小,激发热情是大,这也是"主体教学观"对教师的要求。教师不能居高临下,习惯于下达指令,而要吸引学生、激发学生。导入的角度、方式对提高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关系很大。教师生动形象、幽默风趣的语言以及随机应变的才能是实现激活课题、激发兴趣的关键所在。
(一)巧设悬念,欲擒故纵。如苏教版的《苹果里的五角星》一课。我拿出事先准备的一颗五角星,微笑着问:"这是什么?"同学们马上反应过来,争着说:"五角星。"我又问:"你在什么地方见过它?"这下,同学们兴致勃勃地议论开了,我指名了几位同学,他们有的说:"我在国旗上见过。"有的说:"我在硬币上见过。"有的说:"解放军的肩章上有。"这样的开场营造了一种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接着我又拿出一个苹果问:"苹果里有五角星吗?"我这么一问,同学们一愣,纷纷摇头。我接着说:"可是,今天课文却要告诉我们一个关于苹果里五角星的秘密,你们想知道吗?"我改变了直接导入的方式,使得学生情绪高涨,兴趣倍增。我趁热打铁,马上质疑:"看了课题,你们想知道什么?"有几位同学迫不及待地举手说:"苹果里的五角星是什么?"、"是谁发现这个秘密的?"看,学生的勃勃兴致无疑为本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妙用机智,尊重学生。如苏教版的《装满昆虫的衣袋》一课。我夹着书本走进课堂上课时,看到一个穿着多袋裤的男孩,微笑着走到他的身边说:"这条裤子是谁帮你买的?有那么多’宝袋’,里面有没有’宝贝’啊?"语音刚落,教室里便一阵哄笑,这位同学也笑了,他的手不禁地去摸了摸口袋,笑嘻嘻地说:"没有东西。"
二、多元激活选文引导深入理解
单一的学习活动会令学生咀之无味,课堂上教师要善于调动学生的阅读情绪,多点激活选文,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使他们在乐趣中学习,在学习中增强克服困难的信心,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和鼓舞,把学习看作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活动,得到美的享受。
(一)以读激活,体会选文节奏美。一节成功的阅读课,琅琅的书声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著名教育家叶圣陶称诵读为"美读",他说:"美读就是把作者的感情在读的时侯传达出来。"这告诉我们诵读要美,重要的不是技巧,而是情感,是读者与作者心灵相通。只有真正做到与作者同欢娱、共悲切,才能情出肺腑,语同己出。
(二)放飞想象,品味选文意境美。意境是作者的思想感情与所描写的景物融为一体所达到的一种艺术。在语文教学中,对意境的品析最容易引起学生心理的共鸣。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教师仅限于把自己对意境的理解强加给学生,却忽略了引导学生对意境的体验,忽略了由此领会到的想象美。要领会意境,就必须在教师的引导下,抓住作者所描写的景物,结合作者的情感,联系自己的阅读经验,放飞学生的想象,让学生深入作者所描写的意境之中,这就是想象再造的过程。
三、自主激活作业尊重学生个性
我国古代有一个《西邻教子》的故事,大意是说:有一个家庭里有五个孩子,他们的身心条件各不相同,其中三个有缺陷,但家长能根据孩子自身的不同择法教育孩子。孩子们一个个都长大了,每个人都有一技之长,都具备了生存的能力。这个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统一的作业不能满足有差异的学生个体,教育应该激活作业,针对学生的经验差异和知识差异,设计多层次的练习,给学生一个较为宽松的作业范围,可以使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都较好地适应。
总之,一堂好的语文课,教师应正确解读文本,努力激活文本,巧妙地引导学生读书,与书本自由"对话",让学生在情趣盎然的活动中,学习语文、拥抱知识、体味快乐、提高能力,从而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撑起一方灵动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