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通过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三大纯理功能理论,分析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从概念功能的及物性系统和词汇系统、人际功能的语气系统和情态系统等不同视角对译文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翻译中语篇情境语境的对等可以通过上述四个方面的功能的对等体现,对于确定翻译标准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键词: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翻译标准 英汉对比
引言
我国的翻译事业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其间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层出不穷。早在汉唐,就有“文”、“质”之争。清末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1898年他的译著《天演论》卷首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倡导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张培基先生提出了“忠实通顺”的原则。许渊冲先生曾提出译诗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西方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则提出了“动态对等”的原则。钱钟书先生提出的翻译的“化境”说,应当是翻译的最高标准,也应当是每一位翻译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翻译境界。
但是对于翻译标准中的定性定量问题,还没有确实的结论。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可以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此提出应对的策略,为确定标准提供借鉴。
1 运用纯理功能的理论分析《虞美人》原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语言的形成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表达多种多样具体语义和功能的必然结果。联系不同语境中语言所承载的功能,可以抽象出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语篇功能(textual)。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动机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语言的及物性系统和词汇系统中的词汇体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言的语气系统(Mood)、情态系统(Modality)和语调系统来体现。在此,我们试图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我国南唐后主李煜填写的流传千古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主要进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的对比分析,以期考察功能对等对于确定翻译标准中“信”“达”的借鉴作用。下面是李煜的《虞美人》原文及徐忠杰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A)、许渊冲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B):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A: Yumeiren
Too long th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last.
I wonder how much they’ve known of my past.
Last night spring breezes through an upper room-
Reminds me too much my present gloom.
With a bright moon, how could I my country recall-
Without a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 at all.
The Palace should be still there as before-
With its carved railings; jade-like steps galore.
Only here are changes which my plight entail.
My complexion, once ruddy, has become pale.
Should I be asked how much anguish I have found,
Strange! It’s like flowing water, eastward bound.(徐忠杰译)
译文B:The Lost Land Recalled Tune: “The Beautiful Lady Yu”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Carved bala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fair.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许渊冲译)
2 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
2.1 概念功能的对比
按照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李煜的词《虞美人》原文共有十个过程,其中物质过程四个,心理过程两个,关系过程两个,存在过程及言语过程各一个。译文A有十三个过程:四个心理过程,两个物质过程,四个关系过程,两个言语过程及一个存在过程。而译文B则与原文一样有十个过程,其中三个物质过程,两个心理过程,两个关系过程,两个存在过程及一个言语过程。我们知道,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及译者遣词造句的风格不同,其译文与原文的过程类型很难做到对应相同。但是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如果从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角度来评价,译文B的语篇与原文一样都由十个过程构成,而译文A却有十三个过程。其次,译文B所包含不同过程的类型的数量也比译文A更贴近原文,只比原文多一个存在过程,少一个物质过程。相对而言,译文B的概念功能更贴近原文。
原文有八句,分上下两阙,每阙四句,共五十六字,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五种词类。译文A也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六行,全文十二个诗行,共一百零一个字,使用的词类共七种,比原诗多了冠词、连词。译文B与原文一致是八行,分两部分,每部分四行,共六十九字,使用的词类与译文A一样。从语篇的长度来看,虽然两篇译文都比原文使用了更多的单词及词类,篇幅较长,但是两相对照,译文B明显比译文A简洁,贴切,更能演绎出原文的意境。
2.2 人际功能的对比
从人际功能的语气来看,原文与两篇译文对比如下:
《虞美人》原词共八个小句,有表示提问语气的小句三个(第一、二、七句),陈述语气的小句五个(第三、四、五、六、八句)。译文A采用十个语气结构来对译,其中除去第四句是提问语气外,其余各句都是陈述语气。该译文与原文语气不一致的句子是一、二、四、八各句。译文B共用六个句子表现原文的意境(他把原文的前四句两两合并为两句),其中第一句,即原词一、二两句的译文是提问语气,与原诗一致,其余各句都是陈述语气,第五句虽与原文第七句总体语气不同,但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这个内部小句是提问语气。对比之下我们认为从语气角度看以上版本,译文B的言语功能比译文A更接近原文的表达,其人际功能更能有效地呈现原文作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他对事物的推断、评价。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两篇译文中许渊冲先生译文(译文B) 在诠释原文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再现相似的情境语境方面比徐忠杰先生译文(译文A)要更高。
结语
经过以上对南唐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和徐忠杰先生译文、许渊冲先生译文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角度所进行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为了做到“信、达”,译文需要在语言各层次进行有意义的选择,以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情境语境的对等,即功能上的对等。可以通过对译文中纯理功能的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译文与原文在“信和达”方面的异同,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 A. K.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Foreign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2000.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5.
[6] 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
关键词:概念功能 人际功能 翻译标准 英汉对比
引言
我国的翻译事业历经两千多年的风雨,其间对翻译标准的讨论层出不穷。早在汉唐,就有“文”、“质”之争。清末启蒙思想家、翻译家严复在1898年他的译著《天演论》卷首提出了著名的“信、达、雅”的翻译标准。1951年,傅雷先生提出了文学翻译的“传神论”,倡导追求译文与原文的“神似”。张培基先生提出了“忠实通顺”的原则。许渊冲先生曾提出译诗的“三美”,即意美、音美、形美。西方翻译理论家尤金·奈达则提出了“动态对等”的原则。钱钟书先生提出的翻译的“化境”说,应当是翻译的最高标准,也应当是每一位翻译工作者梦寐以求的翻译境界。
但是对于翻译标准中的定性定量问题,还没有确实的结论。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可以从功能对等的角度对此提出应对的策略,为确定标准提供借鉴。
1 运用纯理功能的理论分析《虞美人》原文
系统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Halliday)认为语言是社会交往的工具,语言的形成是人们在相互交往中为了表达多种多样具体语义和功能的必然结果。联系不同语境中语言所承载的功能,可以抽象出三大纯理功能(meta-functions):概念功能(ideational),人际功能(interpersonal),语篇功能(textual)。其中概念功能指的是“语言对人们在现实世界(包括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的表达。换言之,就是反映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中所发生的事、所牵涉的人和物以及与之有关的时间、地点等因素”。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具有表达讲话者的亲身经历和内心活动的动机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和他对事物的推断等功能”。概念功能主要由语言的及物性系统和词汇系统中的词汇体现;人际功能主要由语言的语气系统(Mood)、情态系统(Modality)和语调系统来体现。在此,我们试图从功能语言学视角对我国南唐后主李煜填写的流传千古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及两个不同版本的译文主要进行概念功能、人际功能的对比分析,以期考察功能对等对于确定翻译标准中“信”“达”的借鉴作用。下面是李煜的《虞美人》原文及徐忠杰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A)、许渊冲的译文(以下简称译文B):
虞美人 (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译文A: Yumeiren
Too long th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last.
I wonder how much they’ve known of my past.
Last night spring breezes through an upper room-
Reminds me too much my present gloom.
With a bright moon, how could I my country recall-
Without a sense of defeat and despair at all.
The Palace should be still there as before-
With its carved railings; jade-like steps galore.
Only here are changes which my plight entail.
My complexion, once ruddy, has become pale.
Should I be asked how much anguish I have found,
Strange! It’s like flowing water, eastward bound.(徐忠杰译)
译文B:The Lost Land Recalled Tune: “The Beautiful Lady Yu”
When will there be no more autumn moon and spring flowers
For me who had so many memorable hours?
My attic which last night in vernal wind did stand
Reminds me cruelly of the lost moonlit land.
Carved balastrades and marble steps must still be there.
But rosy faces cannot be fair.
If you ask me 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 ,
Just see the overbrimming river flowing east! (许渊冲译)
2 译文与原文的对比分析
2.1 概念功能的对比
按照系统功能语法的概念功能,李煜的词《虞美人》原文共有十个过程,其中物质过程四个,心理过程两个,关系过程两个,存在过程及言语过程各一个。译文A有十三个过程:四个心理过程,两个物质过程,四个关系过程,两个言语过程及一个存在过程。而译文B则与原文一样有十个过程,其中三个物质过程,两个心理过程,两个关系过程,两个存在过程及一个言语过程。我们知道,由于不同语言的表述方式及译者遣词造句的风格不同,其译文与原文的过程类型很难做到对应相同。但是通过以上比较可以看出,如果从系统功能语法中概念功能的及物性角度来评价,译文B的语篇与原文一样都由十个过程构成,而译文A却有十三个过程。其次,译文B所包含不同过程的类型的数量也比译文A更贴近原文,只比原文多一个存在过程,少一个物质过程。相对而言,译文B的概念功能更贴近原文。
原文有八句,分上下两阙,每阙四句,共五十六字,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代词和介词五种词类。译文A也分为上下两部分,每部分六行,全文十二个诗行,共一百零一个字,使用的词类共七种,比原诗多了冠词、连词。译文B与原文一致是八行,分两部分,每部分四行,共六十九字,使用的词类与译文A一样。从语篇的长度来看,虽然两篇译文都比原文使用了更多的单词及词类,篇幅较长,但是两相对照,译文B明显比译文A简洁,贴切,更能演绎出原文的意境。
2.2 人际功能的对比
从人际功能的语气来看,原文与两篇译文对比如下:
《虞美人》原词共八个小句,有表示提问语气的小句三个(第一、二、七句),陈述语气的小句五个(第三、四、五、六、八句)。译文A采用十个语气结构来对译,其中除去第四句是提问语气外,其余各句都是陈述语气。该译文与原文语气不一致的句子是一、二、四、八各句。译文B共用六个句子表现原文的意境(他把原文的前四句两两合并为两句),其中第一句,即原词一、二两句的译文是提问语气,与原诗一致,其余各句都是陈述语气,第五句虽与原文第七句总体语气不同,但how much my sorrow has increased这个内部小句是提问语气。对比之下我们认为从语气角度看以上版本,译文B的言语功能比译文A更接近原文的表达,其人际功能更能有效地呈现原文作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及他对事物的推断、评价。
通过分析,我们认为两篇译文中许渊冲先生译文(译文B) 在诠释原文的概念功能和人际功能方面、再现相似的情境语境方面比徐忠杰先生译文(译文A)要更高。
结语
经过以上对南唐李煜的词《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原文和徐忠杰先生译文、许渊冲先生译文从概念功能、人际功能角度所进行的对比分析,我们发现为了做到“信、达”,译文需要在语言各层次进行有意义的选择,以寻求两种语言的语篇情境语境的对等,即功能上的对等。可以通过对译文中纯理功能的定性定量分析确定译文与原文在“信和达”方面的异同,从而促进翻译理论的发展。
参考文献:
[1]M. A. K. Halliday.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ForeignLanguage and Research Press & Edward Arnold,2000.
[2]胡壮麟,朱永生,张德禄,李战子.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
[3]黄国文.功能语篇分析纵横谈[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1,(12).
[4]冯庆华.实用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7.
[5]张德禄, 苗兴伟, 李学宁. 功能语言学与外语教学[M].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社,2005.
[6] 张培基, 喻云根, 李宗杰, 彭谟禹. 英汉翻译教程[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