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专业课说课构思初探

来源 :职业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thawaycc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结合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精品课程《常量组分分析》教学实际,围绕课程说课的目的意义、高职院校如何进行专业课程说课等进行了论述,以期使高职院校说课活动广泛开展,成为教学管理、教学交流和教学探讨的一种新形式,供职业院校教师参考。
  关键词: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评估:课程说课;设计案例
  
  为了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精神[1],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开展了说课竞赛。这既有利于促进教研活动的开展,培养教师钻研教学业务的能力,又能提高教师素质和教学效果。笔者有幸对学院精品课程《常量组分分析》这门课程进行了说课。文章将采用“六问法”,即从课程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教学资源,课程特色和改革思路[2-3]等几方面论述对本课程的构思过程。
  一、“为什么要开设本课程”——说课程设置
  要回答这一问题,首先要明确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也要明确本专业人才具备的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的具体内容,还要明确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
  1.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性质、地位与作用
  我们通过对人才市场需求的认真调查,以及和行业专家的商讨,确定了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为:主要面向化工、制药、建材、冶金、食品、医疗卫生和环境监测等(行业)的企事业单位,培养在生产、管理和服务第一线能从事产品分析与检验、实验室建设与管理、环境监测与保护、化工生产操作等职业岗位群工作,具有良好的道德素养、较高职业素质,很强的敬业精神及团队意识的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常量组分分析》课程是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的一门必修课,是一门理论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本课程是本专业的入门课程,为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今后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和实践基础。本专业的就业职业岗位所需要的工作技能都与常量组分分析课程知识息息相关。
  2.本课程与先修课程、后续课程的衔接和配合
  本课程在专业的学习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前期基础课(如化学原理)向专业课的转折,又是后续专业课程如微量组分分析、典型原料分析等课程的重要基础课。对学生来说,本课程无论是在校学习专业课,还是踏入社会后的工作实践,以及自我提高都是非常实用的课程。
  3.本课程的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学生现有水平,从知识、能力和发展三个层面上,从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的全局出发,制定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常量组分分析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操作和基本运算,具备设计方案的能力、试样采集与处理能力、常量组分分析的操作技能、对分析结果评价的能力;对给定样能进行方案设计、测出常量组分含量并正确评价;培养良好的颜色辨别能力、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和职业素养。
  二、“本课程讲授哪些内容”——说课程设计
  1.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教学内容的选取
  在综合考虑实用性、典型性、覆盖性和可行性等诸多因素的前提下,把握基础理论以“必须、够用”为原则,突出“应用性”,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了如下安排:首先,安排为期2周的教学实习,集中学习常量组分分析中的常见基本操作;其次,精心设计了12个学习情境,每一个学习情境都按照工作岗位真实工作任务流程(采样——分析检验——数据处理——出具报告)来设计不同的学习任务,采用“教学做”一体化的方法,结合具体的工作任务,边学理论边实践;第三,安排一周的综合实训,集中练习实际样品的分析检验。
  2.重点、难点的确立及解决办法
  依据教学基本要求和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的基本情况,确定课程的教学重点难点为:第一部分教学实习和第二部分滴定终点的确定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却不是本课程最难掌握的内容,这两部分是重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操作,应重点把握;难点为:各个具体学习情景的基本原理及综合实训中实际样品的多种分析方法的检验。
  对于本课程的重点难点的解决办法,首先在教学内容选择和安排上打破了原有学科式教学内容的固有顺序,将学生较难理解的部分概念分散教授,让学生带着感性认识及疑问在具体项目中再去学习相关的知识。例如,在安排酸碱分析的内容时,在学习情景醋酸分析中只介绍了一元酸碱,对大部分学生感到难理解的二元酸碱放在学习情景烧碱分析中介绍,这样由浅入深,把难点分散突破。其次,对于重点的基本操作,利用2周教学实习集中练习,之后再在平时的课程实验中不断纠正、应用、巩固,以达到反复训练,强化的效果。
  三、“怎样开好本课程”——说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
  由于工业分析与检验专业学生的整体文化基础水平差异十分明显(高中阶段选读的课程各不相同),而常量组分分析的理论知识体系被许多学生认为是较难学习和掌握的。常常出现“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的现象。为了改变这一现象,我们对比分析了许多教学理论,实践了各种教学方法,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分别选择讲练结合型教学方法、问题式教学方法、讨论式教学方法、案例教学法、任务驱动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事实证明,多种方法合理取舍教学效果良好,很受学生欢迎。
  四、“用什么保证教学效果”——说教学资源
  1.师资队伍
  本院工业分析专业常量组分分析课程的五个主讲教师都是“双师”型教师。其中,两位是副教授,其中一人是本专业的专业带头人,另外三位都是硕士、讲师,师资结构合理,教师工作责任心强、团队合作精神好,业务水平高。
  2.实践教学条件
  工业分析专业常量组分分析课程拥有常量组分分析实训室、天平室、高温室等多个实验实训室,拥有多种常量分析仪器和实验设备,具有满足专业综合实训的真实生产的职业环境,完全能够满足本课程的教学要求。近几年来,本院先后与扬州联环药业、南京金陵石化等多家大型企事业单位建立了比较稳定的合作关系,完全满足了学生顶岗实习的需要。
  3.教材选用情况、数字化教辅资源
  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要求,我们所选用的教材是由张文英主编的《常量组分分析》。本教材紧密结合职业岗位知识与技能要求,精心设计学习情境,内容非常全面,每一个学习情景后面都附有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和习题,完全能够满足教学的需求。教材重点介绍了方案设计、基本原理等内容及相关的实践教学内容。这对本专业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实用的,有利于培养学生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该教材目前已被定为院级精品教材,正在联系出版社准备正式出版。
  本课程教学内容已制作成多媒体课件,并将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教案、习题、实训指导、参考文献目录、部分授课录像、网络课件以及在线测试等相关资料在网上公布,实现了资源共享,方便学生在网络中自主学习。
  五、“怎样考核与评价教学效果”——说教学效果
  本课程对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和考核以形成性评价为主、终结性评价为辅。具体评价方案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项目实施评价,借鉴全国化学检验工比赛模式建立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占总成绩的60%;第二部分是理论课的期末笔试,占总成绩的30%,主要考核学生对基础理论、方案设计和简单计算的掌握情况;第三部分是小论文,占总成绩的10%,主要让学生选择感兴趣的知识点,自己动手实验或查阅资料,完成一篇与专业和课程有关的小论文。这样可以鼓励所有学生积极参与到课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来,领会某些项目开展实际工作的一般方法,亲身体验成果的形成过程,进而培养学生热爱专业、敢于创新、乐于实践等多方面的综合素质。
  本课程对教师教学效果的评价,通过三条途径实现,第一条途径是教学互评。课程结束后,每个班的学生都要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综合评价,使教师扬长避短,提高教学质量。每个教师在期末都要写出所教课程的教学总结,不仅要总结学生的学习情况,也要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促使以后的教学质量更上一层楼。第二条途径是其他教师听课后对该教师的教学情况的评价,所有教师每学期都必须安排一定的时间听课,并对教师的讲课情况写出听课的书面评价。第三条途径是督导评教。学院有专门的教学督导团,定期或不定期地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进行检查和督导,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以督促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以提高教学质量,进而提高全院整体教师的教学水平。
  通过本课程及后续课程的学习,本专业学生的职业资格考证通过率为100%。
  六、“怎样进一步深入课程改革”——说课程特色与改革思路
  作为本院第一批教学改革试点专业,在学院深入课程改革的建设过程中,在工业分析教研室全体教师的不懈努力下,常量组分分析课程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具有如下特色或创新之处:(1)课程教学理念新,结合紧密型实训基地的典型原料、产品分析来设置学习情境,符合职业教育的新要求;(2)突出实践能力,强化与岗位对接;(3)考核内涵更丰富,考核形式有创新——借鉴全国化学检验工考核模式,有完整的考核评价体系。
  对将来的改革设想主要有以下几点:(1)学习情景的再选择——教研室老师与企业的一线兼职老师讨论,结合企业和应用实际,进一步优化课程内容。(2)课程结构的再调整,依据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的教学模式,分析企业的实际任务,根据任务驱动,调整课程结构。(3)提高教师队伍的专业水平。增加教师的进修机会,大力开展教学科研活动,建立并完善学术交流的平台,增加教师的企业一线进修机会。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Z].教高[2008]5号.
  [2] 鞠红露,刘柳,等.关于高职教育精品课程建设中“说课程”的认识与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2008,(4):5-6.
  [3] 周龙军.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中说课内容及评价标准[J].职业技术教育,2010,(31):69-71.
其他文献
摘要:我国高职教育伴随职业能力观演变分为三个不同发展阶段,高职的课程体系也同样经历了三次较大规模的课程体系改革。文章对三个不同发展阶段职业能力观演变、三次较大规模的课程体系改革进行分析和回顾,提出了按照职业能力发展和职业生涯发展的逻辑关系,构建基于工作过程和职业生涯发展为导向的课程开发与设置模式,为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关键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改革分析    在我国的高等
期刊
摘要:对项目教学的含义、理论基础和特征进行了梳理与建构,介绍了在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应用”的教学过程中所进行的改革与实践,阐述通过实践取得的经验,包括建构起高职项目教学的基本原理和特征、归纳出项目教学的六项组成要素和对教师的要求。  关键词:高职高专;项目教学;电子商务;教学改革  中国的高等院校历来重视专业科研,但不重视教学研究,不重视高等教育中的教学法研究。传统大学课程教学以
期刊
摘要: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对河南科技大学林业职业学院生态旅游专业学生在洛阳牡丹园景区顶岗实习中所服务的游客进行了调查,在对550份问卷分析的基础上,通过研究游客的反馈意见,从游客的角度剖析了学生在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生态旅游;顶岗实习;反馈    一、生态旅游专业学生顶岗实习游客反馈调查问卷  (一)调查情况  2012年4月15日-2012年5月15日,针对
期刊
摘要:高职院校精品课程的建设,目的在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培养的人才更适合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文章以乌海职业技术学院无机化学精品课程建设为例,从岗位群调研与分析、师资队伍建设、修订教学大纲,进行一体化教学,对课程进行精心设计、建立立体化考核机制等几方面探析了能力本位精品课程的建设。  关键词:高职院校;能力本位;精品课程  “课程”是为完成预先确定的某项教育目标或明确规定的一项教育任务而组织的有一定排
期刊
摘要:会展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形式,因其具有一般观光产品无法比拟的优越性以及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很多城市开始纷纷大力组织发展会展旅游,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挖掘其发展潜力并实现可持续性发展成为很多城市和地区关注的问题。文章以廊坊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为研究对象,利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廊坊市会展旅游潜力评价指标体系,对廊坊市会展旅游发展潜力进行了综合评价。  关键词:会展旅
期刊
摘要:单片机是应用广泛的智能控制器,通过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教学改革,选择具有典型工作过程特征的工作任务作为课程载体,设计学习领域课程,建立理实一体的学习情境教学实验室等等。可以培养高职学生具有掌握片机应用的创新技能。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学习领域课程;教学改革;工作过程    单片机应用课程是一门电子电气类跨专业的核心课程,对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起到主要的支撑作用。为了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实
期刊
摘要:主要探讨研究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模式在中级口译课程教学的应用,并结合定量研究与定性研究来进行验证。同时,研究者结合课前、课中及课后的教学反思,力求完善这种教学模式及口译教学策略。  关键词:建构主义;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学反思;教学策略  近年来,上海与世界各国各地区在经济、文化、教育以及其他领域内的交流与合作日趋密切与频繁,因此,作为“上海紧缺人才培训工程”项目
期刊
摘要:高校奖学金制度在倡导优良学风、资助贫困学子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同时也存在着奖学金使用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通过对华南5校奖学金使用情况进行调查和访谈,分析了大学生奖学金使用状况,并提出了四点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奖学金;使用状况  对华南地区暨南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广东工业大学5所高校奖学金获得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共发自编问卷2000份,共回收1960
期刊
摘要:对嘉兴地区五个县市级党校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县市级党校教师专业发展的现状及主要问题,认为其根本原因是党校的体制问题,提出县市级党校教师专业发展要从理顺体制、建立机制、搭建发展平台和营造党校文化等方面入手。  关键词:县市级党校;教师专业发展;管理体制  为了能够客观、全面地了解县市级党校教师专业发展状况,探索适合县市级党校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以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的培训质量,增强基层党员干
期刊
摘要:中国饮食文化博大精深,特色菜肴作为其重要组成部分也具有鲜明的文化特点,然而由于语言和文化差异,中国菜名很难与英语的表达方式实现对等,尤其是中国文化菜名,这也是酒店专业学生在实习实践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作者在酒店专业英语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并提出对写实型和写意型菜名的翻译方法并对菜单的设计方式提出想法,以促进中国饮食文化的传播。  关键词:饮食文化;翻译;菜名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和中国融入世界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