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音乐作为一种听觉性的艺术形式,所有的音乐实践皆来自听觉,倾听也是音乐艺术中的基本特征之一。倾听是需要技巧与方法的,学生虽然产生倾听欲望,但是却不会倾听,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学生没有形成音乐倾听技巧及方法。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倾听策略;提升品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有效倾听策略可以提升音乐教学效率,我结合平时教学谈几点认识,仅供同行商榷。
一、闭上眼睛倾听,沉醉其中
歌曲中的每个主题都从无形的图像到真实的三维空间。例如,歌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是由四体乐段加补充并重复一遍组成。当老师教学《渔家姑娘在海边》这首歌时,第一次是连贯流利,表现出抒情性。第二次力度变化了,强调了革命性。歌曲的节奏是自由和多变的,词和曲调优美动听,主要是与复调结合在一起,装饰性声音的使用和衬腔的运用,使整首歌曲的曲调优美委婉又体现出民歌的风味。歌曲的结尾渐慢渐弱的衬腔,韵味独特。激励學生唱歌,鼓励唱出衬腔。从聆听中理解声乐,转向主动学习,然后有效地解决唱歌、倾听的问题。
二、专注于目标,并认真倾听
聆听歌曲时,要聆听的内容十分多样,小学生无法立即考虑所有内容。教师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以便学生意识到单词,歌曲的感觉和回应听,而不是听言之有物,曲之有感,听之必应,而不是在听到歌曲后十分迷茫不知从何下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无形之中形成倾听音乐的学习
习惯。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的歌曲《森林与小鸟》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圆舞曲欢快又活泼,一强一弱的对比增强了学生的情趣。使用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再次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二部分乐曲,要学生带着“四段圆舞曲有什么特点”“曲调优美在哪点?”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倾听旋律;第三遍再听时,邀请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其中二段圆舞曲,使学生熟悉并能很快一起哼唱主旋律,进而有效将学生带入至歌曲的美妙世界。
三、对比倾听,加深感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区分歌曲中的不同音色、节拍、旋律、风格、节奏等,并将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听力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纳入课堂活动中,以鼓励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开展音乐学习,这样,学生将全身心地听音乐,从而有效地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苗岭的早晨》这一课时,教师演唱《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作为铺垫,将学生带入苗族的音乐情景之中。随后向学生展示围绕苗族音乐的相关图片,并欣赏一小段视频,带学生唱谱。随后出示A、B部分飞歌部分乐谱,画旋律线,带学生唱谱。学生通过对比歌曲主旋律,音色、速度、旋律、节奏等方面,有效构建音乐主题,进而不断加深对飞歌的感受。
四、掌握音乐特点进行倾听
每个音乐元素都具有与其他音乐元素不同的演奏含义。由于歌曲强调表达的不同元素,因此显示的特征也不一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牢牢把握音乐的关键要素,认真听音乐,运用多元化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深层次听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时,老师可以在学生唱歌的同时弹钢琴,听节拍并要求学生边听歌边划拍子,要求学生在倾听歌曲时思考歌曲由哪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音的节奏稍有变化,跳进的旋律和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塑造了一个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采用了紧凑的节奏,上下行的级进使歌曲更显得欢快、跳跃。弱起节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添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使小朋友俏皮可爱的形象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节奏舒展,好像是做一个短短的休息,接着又重复了第三乐句,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第三乐句是这首歌曲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牢牢掌握这个特点,充分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特点。
五、精心设定音乐主题,培养学生的听觉习惯
教育学家李泽曾经说过:“学生不是无知的放牛娃,借助蛮力牵制牛走路,而是在牵牛过程中寻求核心主体,进而整体管理牛群。”音乐学习与放牛这两件事情看似没有关联,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两者间的关联。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不喜欢欣赏音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所要欣赏的音乐过于生疏。若是在教学音乐前引导学生事先了解记忆音乐主题,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由于音乐主题是整个音乐作品的核心,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倾听音乐主题,十分有助于学生把握音乐主体形象,促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准确解析主题的动态变化,进而获得更加优质的审美
质量。
如教学《哪吒再生》这首歌曲时,在正式倾听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音乐的节拍、进度、情绪等因素展开分析,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上再次进行学唱。利用媒体课件展示画面,指导学生聆听欣赏。通过乐曲欣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随后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演音乐主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听觉力和想象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倾听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以倾听为载体,引导学生与音乐进行情感对话,深刻体悟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倾听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慧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倾听策略[J].读写算,2019(11).
[2]何静.小学音乐教学倾听策略初探[J].音乐时空,2020(3).
关键词:小学音乐;有效性;倾听策略;提升品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有效倾听策略可以提升音乐教学效率,我结合平时教学谈几点认识,仅供同行商榷。
一、闭上眼睛倾听,沉醉其中
歌曲中的每个主题都从无形的图像到真实的三维空间。例如,歌曲《渔家姑娘在海边》是由四体乐段加补充并重复一遍组成。当老师教学《渔家姑娘在海边》这首歌时,第一次是连贯流利,表现出抒情性。第二次力度变化了,强调了革命性。歌曲的节奏是自由和多变的,词和曲调优美动听,主要是与复调结合在一起,装饰性声音的使用和衬腔的运用,使整首歌曲的曲调优美委婉又体现出民歌的风味。歌曲的结尾渐慢渐弱的衬腔,韵味独特。激励學生唱歌,鼓励唱出衬腔。从聆听中理解声乐,转向主动学习,然后有效地解决唱歌、倾听的问题。
二、专注于目标,并认真倾听
聆听歌曲时,要聆听的内容十分多样,小学生无法立即考虑所有内容。教师需要使用简单易懂的方法来指导学生带着问题去听音乐,以便学生意识到单词,歌曲的感觉和回应听,而不是听言之有物,曲之有感,听之必应,而不是在听到歌曲后十分迷茫不知从何下手。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无形之中形成倾听音乐的学习
习惯。
例如,在学习三年级的歌曲《森林与小鸟》时,教师可以使用多媒体播放音乐的第二部分,让学生听完每一段圆舞曲,分组讨论说一说感受。经过讨论,学生得出的结论是,第一圆舞曲欢快又活泼,一强一弱的对比增强了学生的情趣。使用多媒体再次播放歌曲的第二部分,第二圆舞曲节奏变得紧凑,铜管乐器的加入,把情绪推向了高潮,好像森林里一片热闹的景象。再次利用多媒体播放第二部分乐曲,要学生带着“四段圆舞曲有什么特点”“曲调优美在哪点?”等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倾听旋律;第三遍再听时,邀请学生跟着教师的琴声一起来哼唱其中二段圆舞曲,使学生熟悉并能很快一起哼唱主旋律,进而有效将学生带入至歌曲的美妙世界。
三、对比倾听,加深感受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区分歌曲中的不同音色、节拍、旋律、风格、节奏等,并将一些可以激发学生听力并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内容纳入课堂活动中,以鼓励学生产生对知识的强烈渴望,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开展音乐学习,这样,学生将全身心地听音乐,从而有效地养成良好的听觉习惯。
如教师在教学人教版小学音乐三年级下《苗岭的早晨》这一课时,教师演唱《你见过雷公山的山顶吗?》作为铺垫,将学生带入苗族的音乐情景之中。随后向学生展示围绕苗族音乐的相关图片,并欣赏一小段视频,带学生唱谱。随后出示A、B部分飞歌部分乐谱,画旋律线,带学生唱谱。学生通过对比歌曲主旋律,音色、速度、旋律、节奏等方面,有效构建音乐主题,进而不断加深对飞歌的感受。
四、掌握音乐特点进行倾听
每个音乐元素都具有与其他音乐元素不同的演奏含义。由于歌曲强调表达的不同元素,因此显示的特征也不一致。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牢牢把握音乐的关键要素,认真听音乐,运用多元化的技巧来表达自己对音乐的感受,从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更深层次听音乐的兴趣。
例如,在教学《我是小小音乐家》歌曲时,老师可以在学生唱歌的同时弹钢琴,听节拍并要求学生边听歌边划拍子,要求学生在倾听歌曲时思考歌曲由哪五个乐句组成,第一、第二乐句在旋律上完全相同,只是个别音的节奏稍有变化,跳进的旋律和以八分音符为主的节奏,塑造了一个欢快、活泼的音乐形象。第三乐句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连续采用了紧凑的节奏,上下行的级进使歌曲更显得欢快、跳跃。弱起节奏和象声词的运用,增添了歌曲活泼、欢快的情绪,使小朋友俏皮可爱的形象跃然而出。第四乐句节奏舒展,好像是做一个短短的休息,接着又重复了第三乐句,在欢快的情绪中结束。第三乐句是这首歌曲的中心部分,也是最有特点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牢牢掌握这个特点,充分感受音乐所要表达的情绪特点。
五、精心设定音乐主题,培养学生的听觉习惯
教育学家李泽曾经说过:“学生不是无知的放牛娃,借助蛮力牵制牛走路,而是在牵牛过程中寻求核心主体,进而整体管理牛群。”音乐学习与放牛这两件事情看似没有关联,但是深入分析会发现两者间的关联。小学教育阶段学生不喜欢欣赏音乐的一个主要原因是,对于所要欣赏的音乐过于生疏。若是在教学音乐前引导学生事先了解记忆音乐主题,就可以有效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由于音乐主题是整个音乐作品的核心,通过有效引导学生倾听音乐主题,十分有助于学生把握音乐主体形象,促使学生在聆听过程中准确解析主题的动态变化,进而获得更加优质的审美
质量。
如教学《哪吒再生》这首歌曲时,在正式倾听前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一起分析歌曲的主题,要求学生围绕音乐的节拍、进度、情绪等因素展开分析,在学生具备一定基础上再次进行学唱。利用媒体课件展示画面,指导学生聆听欣赏。通过乐曲欣赏,帮助学生初步感受不同节奏、旋律、速度及不同乐器音色所表现的形象和内容。随后要求学生用动作表演音乐主题,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对音乐的听觉力和想象力。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活动中,充分利用倾听策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创造力,以倾听为载体,引导学生与音乐进行情感对话,深刻体悟情感。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倾听策略,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李慧丽.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倾听策略[J].读写算,2019(11).
[2]何静.小学音乐教学倾听策略初探[J].音乐时空,2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