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平淡”就读懂了真爱!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wwen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标预设:
  
  知识与技能:学会本课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在理清文章的写作思路的前提下,在读中感受真情,在读中感悟细节的“平淡”,提高体验与感悟能力,渗透“抓住关键细节”的阅读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受到爱的熏陶,培养关注细节,用心体验爱的意识。
  难点:体会语言行动神态等细节的“平淡”,读中提高体验与感悟能力。
  
  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教师不应以自己的分析代替学生的自读感悟,并能尊重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因此,我们要注重构建一种“预设生成”和“发展型”的课堂,应始终以读为主,以讲助读,把课堂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教师应该体现主导作用,用自身基本功和对文本的预先钻研解读,以激情的引导,多样的体验手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充分地读,充分地想,充分地体验和感悟,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师生和文本融为一体,真正上出语文课的语文味。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课内预习课文,自学生词,整体感知课文,指导写字,让学生充分地读通读准课文,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为第二课时的品析精读打下基础。
  
  第二课时
  
  播放课前音乐《茉莉花》,投影展示茉莉图片。
  
  一、讨论茉莉般的爱最大的特点是什么?——定下立足点
  
  导入:有人说爱如玫瑰,它热烈奔放,有人说爱如大海,它博大深邃,我们的映子却感受到了一份如茉莉般的爱,它有什么特点?请同学们找出有关直接描写茉莉的句子,读读。
  投影出示两段话:妈妈寻思了一会儿,随手指着那株平淡无奇的茉莉花,说:“就像茉莉吧。”我差点笑出声来……
  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
  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茉莉的特点,总结出三个词:平淡无奇、洁白纯洁、缕缕幽香。师引导:你觉得哪一个词最能说明茉莉的与众不同(平淡无奇、洁白纯净、缕缕幽香都是说明它的那种“平淡”之美!)
  (教学策略:在第一课时整体感知后,以简约的处理方式直奔课文的重点,找到研读的突破口,为下面的自主品析打下基础,为全课定下情调。)
  
  二、走进作者的内心,理出三次震撼——找准体悟点
  
  1.与其说作者领悟到这份爱如“茉莉”,不如说这份爱的平淡“钻”进了作者的心,作者的心窝窝明显被这份平淡“钻”了一下的地方有几处?
  学生自学感悟,很快会发现在看似凌乱的细节中作者写了三处明显的内心震撼:
  (1)……不禁怔住了:妈妈睡在病床上,嘴角挂着恬静的微笑;爸爸坐在床前的椅子上,一只手紧握着妈妈的手,头伏在床沿边睡着了。
  (2)……我心疼地问。爸爸边打哈欠边说:“我夜里睡得沉,你妈妈有事又不肯叫醒我。这样睡,她一动我就惊醒了。”
  (3)……我好生奇怪。“你爸爸伏在床边睡着了。我怕惊动他不敢动。不知不觉,手脚都麻木了。”
  渗透:这是一篇散文,作者看似随意挥洒文字,但用心去发现,我们还是会发现作者写作的线索的,这给我们的学习理解提供了方便。
  (教学策略:紧扣“平淡”,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摸到文章的内在逻辑结构,遵循文章和作者的内在情感逻辑去体悟,方能使教学变得有序,不枝不蔓,给学生品读以充分的时间和空间,为师生与文本对话奠基蓄势,同时使课堂简单完整,不知不觉中学生领悟到了谋篇布局的思维训练和散文写法、散文学法。)
  
  三、作者究竟体会到了一份怎样的平淡?——让清泉涌出
  
  《茉莉花》音乐声中学生自主体验,静心品读,要求从一个个眼神、动作、语调、前后的对比中去体验。
  交流对话:
  1.体会第一处细节的平淡,投影片段和画面。
  指名读,谁能用朗读告诉大家你体会到的那份平淡?
  (1)抓住“挂着”、“恬静”、“微笑”、“紧握”、“睡着了”体会动作的细微。
  反复指导朗读,读出那份自然、恬静、平淡的感觉。
  (2)追问:你从这份平淡的画面背后读出什么来了?(幸福,甜蜜,满足,惬意,关爱,感动……
  (3)为什么内心爱流涌动,却表面平淡自然?
  (4)体会景语,体会一切景语皆情语,抓住“探”字读出轻轻柔柔的感觉。
  2.体会第二处细节的平淡,投影片段。
  ①教师激将:这种睡法分明是一种独创啊,应该感到惊喜啊!那到底你读出了什么平淡?学生仔细品读。
  预设:表情平淡,因为是“打着哈欠”说的;语气语调平淡,因为爸爸看似怪妈妈,实则怪自己,觉得这样做是义不容辞的,不应犹豫,是自己的一份责任;声音小,怕吵醒妈妈……
  ②师升华:这种平淡就是一种爱啊,爱得愈真愈平淡啊!让我们读出这种平淡中的爱吧!反复读,注意要拿捏好语调。
  3.体会第二处细节的平淡,投影片段。
  ①师:一个病人,手脚麻木,这话哪儿让作者觉得平淡呢?试读。
  ②个别朗读,读出平淡中的真爱。
  (教学策略:从学生的期待出发,给学生探究挖掘文本情感因素的机会和空间,多角度地品味爱的“平淡”中的“不平淡”,教师吃透文本,随机应变,参与对话,让教学变得灵动而有情趣,同时又培养了学生扣词品析的意识和能力。)
  
  四、猛然醒悟后的作者一定会回味起哪些流淌过平淡的细节?——新的发现
  
  过渡性总结:经过三次心灵的震撼,这份茉莉般了无痕迹、平淡无奇的爱终于打动了作者,也许岁月流淌,爸爸妈妈早已对这份爱习以为常,但此时作者一定回味起了妈妈生病岁月里平淡得不能再平淡的点点滴滴,我们一起来回味一下好吗?
  非重点讨论交流:不必一一讨论完毕,留部分在课后进行。
  预设:
  1.“记住,一定要等他吃完了再告诉他我进了医院,要不然他会吃不下去的。”
  抓住一个“记住”,体会吃饺子是多么平常的小事,居然念念不忘,读好这个“记住”!
  2.然而,爸爸没有吃我买的饺子,也没有听我花尽心思编的谎话,便直奔医院。为什么爸爸表现得如此平淡,证明他太了解妈妈了,但内心是焦急的,抓住“奔”字读。
  3.此后,他每天都去医院。
  你从“每天”这个平淡的字眼中到底读到了什么?
  4.真是我惊醒了爸爸吗?抓住“睡眼蒙眬”、“轻轻放下”“、蹑手蹑脚”、“拉了出去”读出感觉,读出这些让人容易忽略的平淡细节。
  带花很平常,为什么不带玫瑰,还“叮嘱”我带茉莉?(默默地记着爱人的最爱,喜欢着他的喜欢就是一种爱,想象:爸爸一定在那个美丽黄昏里欣赏母亲修剪茉莉花枝的美丽身影。)
  (教学策略:这是释放学生的朗读体悟想象能力的契机,遵循着三个体悟点的逻辑起点,学生在文本里越走越深,对“平淡”的理解越来越深,对茉莉般的爱的理解也越来越深。)
  
  五、虽然作者感受到了这份爱的平淡,但他此时的内心平静吗?——再次归于平淡
  
  师总结性引导:再回味下去,一定会有更多的爱被我们发现,正如这株茉莉的香味会袅袅地钻进我们的心中。轻声读好“病房里,那簇茉莉显得更加洁白纯净。它送来的缕缕幽香,袅袅地钻到我们的心中”。读好“钻”字,强调是“爱”钻进心中。
  这份爱是平淡无奇的,但此时的作者内心会平静吗?你感受到了作者内心的什么?
  预设:(师生交流,淡淡的《茉莉花》乐曲再次飘荡在教室)
  感动,来吧,带着你的感动读好“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惊喜,为作者和我们的发现,带着惊喜读好“哦,爱如茉莉,爱如茉莉”。
  幸福,世上还有什么能比爱更能滋润我们的心田,带着幸福读吧“哦——”
  祝福,祝福天下有情人平平淡淡,从从容容,白头偕老,来吧,带着祝福读“哦——“
  自责,是啊,难道作者不会想起在那个漂浮着橘黄色光影的美丽黄昏,妈妈说“爱如茉莉”时,我的那一“笑”吗?现在他从心底笑出声来,笑什么——自己的无知!带着自责读——
  ……
  这就是一种散文笔法,言有尽而意无穷!值得你久久回味。
  (教学策略:这一环节应在上两个环节的感悟的基础上,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和创造能力,同时让学生的已有经验世界、情感世界进一步与文本进行建构,强化学生独特的多元的体验,回归课文“平淡”的主旨,同时渗透散文的写法。)
  
  六、作诗升华,引向生活的外延——人生底色
  
  师:是啊,再次回味,每一个细节就是一朵洁白的茉莉,一个个细节在我的心中编织成了一首小诗。共同来完成好吗:
  爱如茉莉,
  爱平淡无奇,但又芳香怡人,
  爱是妈妈念念不忘的那顿饺子,
  爱是爸爸那不经意的执手而眠
  ……
  师生交流,你的生活中呢,爱是什么,请接着写进这首诗中!
  (教学策略:师生与文本的对话,足够让学生尝试用一种更审美的,更富创造性的方式来提炼全文,既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让情感体验绵延到学生的生活外延,让这份领悟伴随学生一生,课堂在学生心灵的再次震撼中结束,余味无穷。)
  
  七、课后作业:
  
  1.想象,我不小心把真相说出后的故事。
  2.不同年龄的人对爱的理解,你认为爱是什么?
  3.计划读一本有关“爱”的书,或一篇文章。
  (责编钟岚)
其他文献
教材解读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关爱、平等、宽容、引导”的理念叫得震天,具体实施中却显得苍白无力。而《妈妈的账单》一文凭借母亲高超的智慧开出的“0”芬尼的账单为人们提供了一组绝妙的药方。  药方1:尊重,展示人格的平等。当彼得在家中干了活、索要酬劳的时候,妈妈站在人格平等的角度。尊重了儿子的要求,付给了报酬,让彼得感受到了人格的平等。  药方2:引导,凸显教育的智慧。面对彼得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想法
关于词语教学,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中的一个个词语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领悟文本的意蕴。在童话中,神奇的魔术棒一点,石头就会变成金子,小丑就会变成公主,这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在文本中,“惊喜”就藏在字里行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魔术棒点“词”成金。  一、点出“生疏词”——适时表演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元件,如果学生对文本中的词语不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确地运用评价,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即时评价,达到有痕化无痕的境界呢?    一、让适度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在于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在于他们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是否形成了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说到写话,学生可是“谈写色变”。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仿写的训
[案例]    在教学《房顶上的大蘑菇》的课堂上,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朗读,学生知道了小兔的房子漏雨了,雨水淋湿了小兔的衣服和被子。  师:正在这个时候,谁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什么?(课件出示)  1、雨水淋湿了小兔的________,小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  2、雨水淋湿了小兔的_________,小山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  (学生读书、回答,教师相机贴图。随后展开了讨论)  师:如果你是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最近,我校语文教研室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六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展示了六节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用心聆听后,留给我们很多借鉴和指导,也留给了我们不少探究与反思。  一、以读为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并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在苏教版第五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
设计思路    1、多思考:从日本果农的回答中思考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关系,从照片中思考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对待生命。  2、多实践: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确,抓住构思、语言表达、起草、修改等环节,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3、多鼓励: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拟新颖的题目。    目标预设    1、读图: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多幅图,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的内容,表达清楚,说话连贯
苏教版五年级下册中的古诗《游园不值》,写了诗人春日游园时的所见所感,写得形象而富有理趣,其中的“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一句更是脍炙人口。教学这首诗时,我紧扣诗人,引导学生不断深入理解、感悟诗人的情感,读出“诗”中的“人”来。  一、扣住诗人所见,感受他的“怜春”  诗人对春天的喜爱由这个“怜”字荡漾开来,但这不是诗人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由推测园子主人的“怜春”让我们感受到的。因此,我就引
教学重点    记住声母表顺序(尤其是zhch sh r z c s)。    教学难点    根据声母表连线。    教前准备    声母卡片两套,小黑板(写填空题),黑板上出好鱼儿连线题用纸蒙住。    教学过程    一、抓难点,复习部分声母(易混淆的b p d q)  1.认一认样子。  小朋友,我们已经学完了23个声母。他们中间有的样子差不多,你能认清它们吗?(逐一出示b p dq)指名
多媒体课件以其生动的画面、强大的交互功能深受广大师生欢迎,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优化教学过程,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下面结合教学的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粗浅认识。  一、巧用多媒体课件导入,充分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件事产生兴趣,可以孜孜不倦地学习,兴趣更浓者,能达到废寝忘食的境界。因此教师可巧妙地运用多媒体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