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心飞翔 我笔飞扬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k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设计思路
  
  1、多思考:从日本果农的回答中思考人与动物、人与人的关系,从照片中思考如何面对困难,如何对待生命。
  2、多实践:写作知识的教学力求精确,抓住构思、语言表达、起草、修改等环节,让学生在习作实践中学会写作。
  3、多鼓励: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地表达,鼓励学生拟新颖的题目。
  
  目标预设
  
  1、读图:让学生按一定的顺序观察多幅图,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画面的内容,表达清楚,说话连贯。
  2、想象:鼓励学生从照片的“空白点”展开想象,能给照片设想不同的故事情节。
  3、会文:按先说后写的顺序,把文章写具体、连贯。
  4、知情:引导学生思考人与动物的关系,激发学生关爱动物、善待生命的情感。
  
  导写过程
  
  一、放映厅——再现情境。放飞思考
  1、播放录像:一个深圳中学生代表团访问日本,在一片已收完的果园里发现了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每棵树上都还有一些成熟的果实没有采摘。
  2、自由交流:聪明的你们,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吗?(给足时间,让生猜测)
  3、教师引导:是的,当时参观的同学也纷纷询问缘由,结果果园的主人是这样回答的:“那是留下来给鸟儿们吃的。”(学生一时无语,陷入了沉思)
  4、点击照片:在我们的生活中,也经常有一些画面进入我们的视线,打动我们的心灵。假如我们能及时地用文字或照片,把这些真实的情景和当时的想法写下来,打动的就不仅仅是我们自己了。请看这几张照片。这是四年级同学林雨涵同学捕捉到的真实景象。(学生看画面,教师板书:看——按顺序)
  5、七嘴八舌:
  (1)同桌交流看到的内容。
  (2)请同学分别说说每张照片的内容。
  (3)请两三位同学说说这几张照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
  6、教师小结:动物与我们一样渴求幸福、感受痛苦、畏惧死亡。动物也是地球村里的居民,因为有了它们,世界才如此多姿多彩。
  
  二、对话亭——放飞想象,情感共鸣
  1、写法引导:刚才同学们说得不错,但似乎概括的多了些,具体叙述的少了些,怎样才能让画面活起来呢?
  2、各抒己见:应注意燕子的动作;可想象他们的对话;对当时的环境做一些描写,最重要的是想象。
  3、具体指导:同学们在讲的时候,不仅要把看到的说出来,有的还应该加入自己的想法,那就更好。下面我们具体地看这几张照片,给我们留下了哪些想象的空间。
  
  第一张照片
  ①看照片,想一想哪些地方我们可以通过想象来补充。
  ②学生看后自由发表自己的意见。提示:天气怎样?燕子在哪儿受的伤?注意它的眼睛、翅膀。
  ③小结:把想象写进去就是指我们自己在看图时要进入图画所描写的情境中去,设身处地地见画中人物之所见,想画中人物之所想,仿佛我们就是画中人。这样我们的想象就会合理。(教师板书:想——要合理)下面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看第二张照片。
  
  第二张照片
  ①看了这张照片你想象到了什么?同桌互相交流,自由说。
  ②指名说,提示:飞来的燕子会可能是谁?注意引导拓宽思路。
  学生按上述方法想象剩下的照片:
  ①同座位的互说互评。
  ②指名将几张照片连起来说,师生共同评议。
  4、教师小结:我们应该明白,人类不过是自然界中普通的物种,就像我们无权剥夺他人的生命一样,我们也不能随意伤害动物。动物和人一样是有灵性、懂感情的,你真心关爱它。它也会给你带来无穷的情趣。让我们都来爱护动物,深入体会人与动物之间的真情吧!
  
  三、配音棚——进入情境,放飞情感
  1、再看照片:同学们如果你们就是这些照片的作者林雨涵,面对着前来观看的同学,能为这些照片作解说吗?请同学们将图连起来说说,把自己想象的内容加进去。
  2、启由练说。
  3、指名说,师生进行评议。
  
  四、写作坊——抒写情感,飞扬个性
  1、启由写作:同学们说得真好,老师听出了动物间的真情,听出了深深的母爱,听出人与动物的和平共处……那么,老师相信你们也能用生动的语言把它写下来。(教师板书:写——要具体)写完后,再给你的小作文拟一个新奇有趣、与众不同的题目吧。要注意有顺序、有重点地写。赶快行动吧,看谁写得既快又好,待一会我们还要给写得好的习作评奖呢。
  2、播放音乐(音乐舒缓,伴随鸟叫声)。
  
  五、展示台——倾注真情,收获成功
  1、自我评价:大声地朗读自己的习作,发现问题了吗?自己先修改。
  2、学生互评:我们一起交流一下,用你独特的眼光来看同学的习作,想想学到什么,想对他说什么。
  3、教师评价:用发展的眼光给予肯定,指出不足。抽取不同层次的习作讲评,引导学生评析哪些地方写得好,给人印象深;哪里需要修改,怎么改。集体讨论,共同修改。
  4、分享成功:评选最佳习作。小组推荐,老师参与评选:“真情实感篇”、“语言优美篇”、“最佳创意篇”、“最佳构思篇”。让大家一起分享习作的成功和快乐。
其他文献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也曾说过:“小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一个有效的语言文字训练的过程,通过文本对话,能够培养小学生的语感,提升语文素养。”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课文内容采用多种手段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进行亲密对话。这样,才能让学生在阅读中品味语言文字,提高审美情趣,提升道德情操,从而丰富文化底蕴。  一、反复品味
新课程标准实施以来,各种赛课、观摩课活动搞得轰轰烈烈。这些观摩课,确实对新课程的推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但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不少课带给一线语文老师的是那些脱离教学实际的、教师用着别扭、学生学得费劲的价值不大的花拳秀脚、条条框框,使得原本十分清晰、简约的语文课堂教学,变得越来越冗杂,搞得一线的语文教师越来越懵懵懂懂,甚至感觉自己已经不会上语文课了!所以从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所折射的崭新理念看,语
教学是一项既简单又复杂的工作,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首要条件是教师应具有吸引学生的魅力。学识、仪态、风格是组成魅力的几个重要因素。学识是铢积寸累的,仪态和风格也是久已养成的。如果说仪态还可以注意修饰的话,那么要改变久已养成的讲课风格则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因为每个人的个性、习惯不尽相同。  比如说,养成口若悬河、泥沙俱下讲课风格的老师,一下要扭转贪多务得、细大不捐的习惯是不易做到的。现在要探讨的是,
教学目标:  l.通过读课文,认识“荷、珠”等12个生字,会写“是、美”等6个字。  2.能借助拼音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蜒、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的欢乐。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字词卡片。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多媒体演示情景图:首先展示一个涨满清水的池塘和树木、山坡,还有天上的几朵白云;再让圆圆的荷叶一张张从水底慢慢地升到水面上来。  教师适时板
教材解读  在课程改革的进程中,“关爱、平等、宽容、引导”的理念叫得震天,具体实施中却显得苍白无力。而《妈妈的账单》一文凭借母亲高超的智慧开出的“0”芬尼的账单为人们提供了一组绝妙的药方。  药方1:尊重,展示人格的平等。当彼得在家中干了活、索要酬劳的时候,妈妈站在人格平等的角度。尊重了儿子的要求,付给了报酬,让彼得感受到了人格的平等。  药方2:引导,凸显教育的智慧。面对彼得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想法
关于词语教学,叶圣陶说过这样一句话:“一字未宜忽,语语悟其神。”意思是说,要引导学生在品味文本中的一个个词语的过程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从而领悟文本的意蕴。在童话中,神奇的魔术棒一点,石头就会变成金子,小丑就会变成公主,这总是能给人带来意外的惊喜。在文本中,“惊喜”就藏在字里行间,教师也要善于利用魔术棒点“词”成金。  一、点出“生疏词”——适时表演  词语是构成文本的元件,如果学生对文本中的词语不
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正确地运用评价,否则会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那么,如何在课堂中运用即时评价,达到有痕化无痕的境界呢?    一、让适度的鼓励性评价语言成为课堂教学的兴奋剂    教学,最重要的不是在于学生是否百分之百地学会了什么,而在于他们是否以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参与课堂,是否形成了健康积极的人生观。  说到写话,学生可是“谈写色变”。因此,从一年级开始,我就重视学生的语言积累和仿写的训
[案例]    在教学《房顶上的大蘑菇》的课堂上,通过情境的创设及朗读,学生知道了小兔的房子漏雨了,雨水淋湿了小兔的衣服和被子。  师:正在这个时候,谁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什么?(课件出示)  1、雨水淋湿了小兔的________,小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  2、雨水淋湿了小兔的_________,小山羊知道了,给小兔送来了。  (学生读书、回答,教师相机贴图。随后展开了讨论)  师:如果你是小
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运用语言文字获取信息、认识世界、发展思维、获取审美体验的重要途径。”最近,我校语文教研室开展了一次“同课异构”教研活动,六位具有丰富教学经验的教师展示了六节精彩纷呈的阅读教学课——《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用心聆听后,留给我们很多借鉴和指导,也留给了我们不少探究与反思。  一、以读为本  读是阅读教学的精髓,是阅读教学的生命线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课堂教学不断发生着变化。作为一线教师,在教学中应挖掘并利用学生的创新思维,巧妙地将课堂教学引向生活实际,引领学生创造课堂的精彩。在苏教版第五册《坐井观天》的教学中,我进行了以下尝试。  一、案例描述  《坐井观天》是一篇非常有趣的寓言,文章通过生动有趣的对话,讲述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故事。有人曾说,学寓言应该让课堂充满童趣,还孩子一份童真,不能让唯一、标准的寓意来框定学生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