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展,核心素养的培育受到了越来越多老师的重视。初中历史包括五大核心素养,即: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价值;其中史料实证不仅是重要素养之一,也是初中历史研究的核心方法、验证历史真伪的重要手段,对历史的评价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本文主要从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必然性和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两个方面做了详细的阐述。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引言:历史课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参考性。历史一向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历史的研究与真伪的辨别对我国的历史探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以求真求实为基本目标,以史料为依据,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这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然手段,也是解释历史和批判历史的重要能力表现。
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必然性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认识过程就是通过史料认证的发掘来做出的合理历史解释的过程。史料是学生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是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带领学生在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探索历史、领悟历史,是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关键能力和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公正判断能力,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1 挑选生动的史料内容,树立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學中,老师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史料,来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以便激发学生对史料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的意识。例如:在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百姓的生活现状的图片,通过这些生动的图片,可以给学生们以视觉上的真实冲击,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启示,激发学生们向深处探索历史的决心,有助于史料实证意识的树立。
2.2 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
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学生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图片、实物、观看历史遗址遗迹、电源题材、历史文献等,以便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配一些相关的史料搜集的任务,如:半坡人建造什么样的房子?河姆渡人建造什么样的房子?他们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原始社会有哪些手工艺品?等。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解读和课下资料的查阅来进行相关的解答。然后,在课上,老师可以随机的抽取几位同学来进行相关史料的展示和相关的问题的解答。其中史料正确,回答的准确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史料有偏差、回答不正确的同学,老师要予以纠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的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一举多得。
2.3 课本史料不断完善,加深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将课本上的史料进行完善,丰富史料内容,以便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的突破,开发史料的更多价值,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质。例如:在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章节的“相关史实”的学习中,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们分享一些政府要员的相关意见史料,如: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利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诚恳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他更为完备的。”通过补充相关的史料,与课本内容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相关史料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的史料辅助,相互实证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更加了解我国的“长期共存、肝胆相照”治国精神。
3 总结
综上所述,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随初中历史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时,要以生动的史料内容为抓手,以归还学生主体地位为关键,以深化课本史料价值为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史料搜集能力、深化史料实证价值。
参考文献:
[1] 洪雅娟.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 危建红.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教学实施路径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21).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附属初中)
关键词:初中历史;史料实证;培养策略
引言:历史课是围绕一定的社会需要进行的价值教育,具有很强的历史性和参考性。历史一向注重逻辑推理和严密论证,历史的研究与真伪的辨别对我国的历史探索有着重要的引导作用。在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以求真求实为基本目标,以史料为依据,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这既是学生学习历史的必然手段,也是解释历史和批判历史的重要能力表现。
1 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的必然性
史料实证是指通过严格的检验获取可信史料,并据此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历史的认识过程就是通过史料认证的发掘来做出的合理历史解释的过程。史料是学生认识历史的唯一桥梁,是重构历史的可靠证据。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带领学生在丰富的历史信息、真实的历史场景中,学习历史、探索历史、领悟历史,是教学的必然要求,也是学生需要形成的关键能力和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辨析能力和公正判断能力,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念的形成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如何在初中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2.1 挑选生动的史料内容,树立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初中历史教學中,老师可以借助一些生动的史料,来进行历史知识的讲解,以便激发学生对史料探究的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的意识。例如:在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以向学生们展示《断壁残垣圆明园》和第二次鸦片战争时期百姓的生活现状的图片,通过这些生动的图片,可以给学生们以视觉上的真实冲击,让学生明白战争的残酷和落后就要挨打的启示,激发学生们向深处探索历史的决心,有助于史料实证意识的树立。
2.2 创建活跃的课堂氛围,提高学生搜集史料的能力
学生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与学生的史料搜集能力的提高息息相关。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中,老师应该给学生们创造一个活跃的课堂氛围,将学习的主体地位还给学生,给学生们创造自我表现的机会,引导学生自己去搜集资料、图片、实物、观看历史遗址遗迹、电源题材、历史文献等,以便提高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例如:在七年级历史上册《原始农耕生活》这一章节的学习中,老师可以改变以往的“老师好教,学生好学”的教学模式,可以尝试着让学生做课堂的主人。老师可以给学生们分配一些相关的史料搜集的任务,如:半坡人建造什么样的房子?河姆渡人建造什么样的房子?他们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原始社会有哪些手工艺品?等。让学生通过教材内容的解读和课下资料的查阅来进行相关的解答。然后,在课上,老师可以随机的抽取几位同学来进行相关史料的展示和相关的问题的解答。其中史料正确,回答的准确的学生,老师要给予一定的表扬。史料有偏差、回答不正确的同学,老师要予以纠正。这样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史料搜集的能力,还能活跃课堂氛围,满足学生的学习成就感,一举多得。
2.3 课本史料不断完善,加深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
教科书是学生学习的主要载体,是学生了解历史的重要工具,在实际的初中历史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识的将课本上的史料进行完善,丰富史料内容,以便促进难点和重点内容的突破,开发史料的更多价值,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质。例如:在八年级历史下册第三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一章节的“相关史实”的学习中,老师还可以给学生们分享一些政府要员的相关意见史料,如:毛泽东在1954年说:“人民代表大会是权利机关,有了人大,并不妨碍我们诚恳政协进行政治协商。各党派、各民族、各团体的领导人物一起来协商新中国的大事非常重要。宪法草案就是经过协商讨论使得他更为完备的。”通过补充相关的史料,与课本内容相辅相成,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相关史料的深刻认识,提高学生的史料辅助,相互实证的能力,而且还可以加深学生对中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认识,更加了解我国的“长期共存、肝胆相照”治国精神。
3 总结
综上所述,史料实证能力的培养随初中历史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初中历史教师在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时,要以生动的史料内容为抓手,以归还学生主体地位为关键,以深化课本史料价值为重点,以此帮助学生树立史料实证意识、提高史料搜集能力、深化史料实证价值。
参考文献:
[1] 洪雅娟.运用史料教学法开展初中历史课堂教学的策略[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9(10).
[2] 危建红.基于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的教学实施路径探微[J].新课程研究,2019(21).
(作者单位: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附属初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