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飘摇故国路

来源 :书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g49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名凯一生致力于汉语语法理论、普通语言学理论的探索与研究,培育了大量语言学人才,是与王力、吕叔湘齐名的著名语言学大家。他不但出版了《汉语语法论》、《普通语言学》、《语法理论》、《语言论》等著作,而且还翻译了巴尔扎克的近二十种小说,为法国文学的中译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1931年秋,高名凯考入燕京大学哲学系,1935年毕业后升入燕大研究院哲学部学习。1937年,受燕京派遣,赴法国巴黎大学攻读语言学博士学位,师从法国著名汉学家马伯乐(Henry Maspero)。笔者在查阅燕京大学的一份校刊《燕京新闻》时,发现该刊1939年11月4日第六卷第十期“海外友声”栏目内,揭载了当时身在欧洲的高名凯先生寄给母校的一封残简。全文如下:
  近得本校1937年哲学系毕业同学高名凯君来函,内称现留比京布鲁塞尔。高君曾于8月至柏林,后因战事爆发,不能返法。
  高君博士论文,曾嘱由本校哈佛燕京学社出版。兹将原信节录于后:
  (上略)我在柏林住了不久,就碰到打仗,可以说是倒霉之至!但所得经验不少,也可以说是一种收获。8月末俄德签订不侵犯条约时,我就知道欧洲非打仗不可,当时就想离开,然而因为订购了许多书,还没有到,一时走不了,没有想到时局变化得有如电流之速,一星期后,德国宣布归并但泽,战事就开始了。我那时马上就动身南下,想由瑞士返巴黎,没有想到法国全境已经封锁,进不去,而瑞士也就不许逗留,因此又回到柏林。在柏林每天都在想法离开,然而回法不可能,中立各国又不许外人入境,可以说是毫无办法。幸我前签有回法护照(此护照战后已失效用),我就拿去到比利时使馆交涉,谓系过境回法,并非留比,那时比国代办不知此护照已失效用,就让我过境,于是我就于9月12日到比京布鲁塞尔。比国是中立国,还有法国的外交机关,我就和领事馆交涉准我回法,一直到现在还没有结果(因法国领事馆向巴黎方面请示,尚未得到覆件),不过我想大约多加努力,回法国也许是可能的。我在比京已經四星期了。这里的生活还不坏,如果要避难倒是一个很好的去处,但是来此就为避难,未免太不成话,所以目前的计划,无论如何要回法国去。只要意大利中立,我还要留在巴黎研究一年。如果意大利打起仗来,那也只好回去了,因为不回去,将来地中海封锁就回不去。不过以目前的局面看,意大利的中立大约是不成问题。(下略)高君的通信处为:
  Kao Ming-kai
  Chey Wausian Kaé
  18 Rue des Echevins
  Brussels. Ixelles Belgium.(Via Siberia)
  由此文可知,求学欧洲的高名凯先生与母校燕京大学保持着密切联系。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在柏林的高氏处境十分危险。但法国全境封锁,返回巴黎困难重重。后来经与比利时使馆交涉,他终于得以逗留布鲁塞尔,借道返法。信中内容显示,高名凯1939年9月12日到达布鲁塞尔,写信时已在彼处四个星期,正在作进一步的打算。高氏此信,显然是为了向国内的师友陈述近状,报告平安。
  自1939年下半年开始,欧洲战局日益严峻,法国、荷兰、比利时等国都成为纳粹的觊觎目标。1940年4月20日《燕京新闻》第六卷第二十八期“校友近讯”中刊有一则消息,再次介绍了高名凯在欧洲的近况:
  高名凯君由40,Rue des Boulangers, Paris来函,略谓:自欧战爆发以来,巴黎市面虽无甚改变,然较战前萧条。犹以往日灯煌辉烛之夜,今已成漆黑一团矣。
  现时中国在巴黎留学生为数甚少,多因战事回国;燕京校友在巴黎者,只二三人。高君本人亦拟于本年夏季返国。
  此则消息说明,高名凯当时已回巴黎,准备于该年夏季回国。1940年5月初,高名凯先生终于完成学业,以论文《汉语介词之真价值》获得文科博士学位。5月19日,高名凯在巴黎与里昂大学图书馆馆长助理陈幼兰结婚。6月2日,高氏偕新婚妻子离开巴黎。几天后,高名凯夫妇与中国学生三十余人于风声鹤唳之中乘法轮离开马赛,启程归国。6月10日,意大利对英法宣战。这就意味着,正如高氏先前所料,该船将无法由地中海经苏伊士运河东航,只能绕道非洲好望角。
  1941年初,备尝数个月的海上漂泊之苦后,高名凯终于安抵北平,受聘于燕大国文系。同年3月1日,《燕京新闻》第七卷第二十一期刊发了一则《高名凯抵校》的新闻:“国文学系新聘助教高名凯,已于上星期日(二月二十三日)下午抵校。将于下星期二日晚于临湖轩教职员讨论会中出席讲演云。”8日,《燕京新闻》第七卷第二十二期于第二版整版刊载了《高名凯归国历险记》,正是根据高名凯的讲演内容,记述了高氏夫妇历尽艰辛、由法返国的经过。据该文所述,高名凯的归国之途风雨飘摇,一波三折。当他们距离好望角仅数日行程时,邮船忽然转舵北航,停泊法属赤道非洲之黑尖港(法文Pointe-Noire,今刚果黑角)。原来法军大败于德,停战协定中有一规定,法国在海上船只必须集停附近法国海港,以防为英国所劫夺。在乘客的焦急之中,该船终于拔锚起程,但仍向北航行,抵靠法属塞内加尔首府达喀尔(Dakar)。这时候,爆发了著名的达喀尔战役。这次战役由英国舰队与戴高乐领导的自由法国军队共同发起,旨在夺取维希法国控制下的达喀尔,以及法国最强大、最具威胁、尚未完工的“黎塞留”号战舰。在轰炸中,高名凯等人所在的船舶险些被流弹击沉。躲过一劫的该船停泊了数月,再次起程,继续北航至卡萨布兰卡,乘客们登岸暂居。滞留此地的高名凯一行人每日向维希中国大使馆请命,焦心如焚。后来,幸有一只轮船载送法国官员前往安南(今越南)。高氏等中国乘客数度向维希当局请求,才获允随此船东返。不料,安抵西贡(今胡志明市)后,船主请所有乘客下船,谓已达此行的终点,拒绝再航。高氏等人无奈之下,只能另搭一只法国邮船,经菲律宾抵达上海,结束了长达八个月的海上漂泊之旅。回到母国怀抱的高名凯,由此开始了报效祖国的事业。
  《高名凯归国历险记》刊出后不久,高名凯为燕京大学水星社编辑的《燕京水星》半月刊撰写了散文《出了巴黎》,载1941年4月25日该刊第一卷第三期。文章追记了巴黎沦陷前的情景和高名凯离开巴黎的经过,既描写了高氏在母校的催促下急于返国的心情,也反映了法国朋友在时局板荡下忧虑的精神状态。该文不仅是一篇关于沦陷前巴黎的真实记录,而且是研究高名凯生平不得不读的一篇重要史料。
  1992年,语文出版社曾推出《高名凯先生纪念文集》,其中收录了1957年至1962年高名凯写给王安石、徐通铿等的十一封书信。编者按云:“高名凯先生的书信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十年浩劫)散失殆尽,现在从幸存的书信中选择一些发表于此,这是了解高名凯先生生活、工作、思想的某些片段的珍贵的第一手资料。”上文介绍的几则高名凯史料,显然是了解高先生在留学欧洲时期和归国伊始“生活、工作、思想的某些片段”的珍贵文献。从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二战的腥风血雨,而且能够窥见民国学人异邦求学的坎坷与艰辛。
其他文献
郭沫若激赞“红薯之父”  豫剧《七品芝麻官》》里有这样一句经典唱词:“当官不与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实际上,这出戏说的是明代嘉靖年间的事,比红薯引入中国的年代早了至少好几十年,辞官者即使回家也是卖不成红薯的。要知道,如果没有福州人陈振龙(约1543—1619年),可能谁也卖不成红薯——中国文联原主席郭沫若先生对此就深有感触。  郭先生曾有一首《满江红》的大作,就是“为红苕传入中国三百七十年而作
读小说《红高粱家族》,人们知道了曹梦九。但是,有些人会以为这仅仅是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形象而忽略他。其实,历史上确有其人。去年10月,随着电视剧《红高粱》的播出,其中个性鲜明的县长朱豪三让观众爱恨交加,随即成为人们街谈巷议的话题人物。事实上,朱豪三的人物原型就是民国时期高密县县长曹梦九。  据民国版《高密县志》记载,曹梦九是“河北天津”人,“民国二十四年(1935)九月”任高密县县长,到1937年
制度是人类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产物。随着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制度的层次和结构也逐渐更为多元和复杂:“种种社会制度的连续性把现在、未来与过去联结在了一起。现在和未来的选择是由过去所型塑的,并且只有在制度演化的历史话语中,才能理解过去。”正如诺思所言,“制度变迁是理解历史变迁的关键”。  在近代中国面临千年未有之大变局时,原有的制度已经无法应对波谲云诡的时局,于是只能走上“新陈代谢”之路。晚清幕府制度就
“收拾起山河大地一担装,去后方。历尽了,渺渺途程,漠漠平林,垒垒高山,滚滚大江。……雄城壮,看江山无恙,谁识我一瓢一笠走他乡……”  上世纪前五十年,教会大学在中国蹈过三次战火:一次是北伐战争;一次是中国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一次是以国民党败北而终结的解放战争,终于从弦歌不辍的战乱烽火,走到骊歌永别的落日薄暮。  1927年北伐战争,引发济南教案,民族主义浪潮排山倒海,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后,颁
一次小学同学聚会,席间一位马姓同学聊起一件往事,说来颇为有趣。小的时候,因在一个学习小组的缘故,他常到一位张姓同学家里去做作业。有一回张同学的哥哥在家,马同学发现对方津津有味地在读一本厚厚的硬皮书,过会儿趁其不在悄悄拿起一看,书名叫作《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内容自己则全然不懂,顿时让人肃然起敬。要知道,那时候我们是小学二、三年级,平时看的还是《我们爱科学》、《故事会》一类的居多,地地道道的儿童
在近代中国新闻业中,曾涌现无数风流人物。有的至今为公众和从业者知悉和纪念,如梁启超、黄远生、邵飘萍、史量才、张季鸾、邹韬奋、范长江,也有的虽在当时极为耀眼,在后世却少为人知,“为《申报》办成全国首屈一指的大报作出卓越贡献”的张竹平便是其一。  在近代中国,许多报纸名噪一时,却最终成就有限。它们最终或沦为某一政治势力的附庸,或遭遇灾祸后无力恢复,或自行消亡,资本不厚、经营不力是很重要的原因。1912
“衡岳崔巍灵钟秀,三湘七泽多英雄。”在民族危亡、革故鼎新的近现代,湖湘子弟中既有救亡图存、气冲霄汉的铁血英雄,也有则天而行、赓续文脉的南州冠冕。写下这句诗的谭云山及其哲嗣谭中,便是后一种湘贤翘楚。  “研究中印学术,沟通中印文化,融洽中印感情,联合中印民族,创造人类和平,促进世界大同。”这是1933年谭云山为“中印学会”写下的宗旨,后来成为印度国际大学中国学院的宗旨,也是湖南茶陵人谭云山与谭中父子
人和人之间有各种各样的缘分:火车和飞机上的邻座是旅缘,偶尔一遇千杯少的是酒缘,滚滚红尘中的一个回眸成就了情缘,一次古道热肠的相助结了善缘。我认识夏炜君,是茶缘。  2005年秋天,我由兰州去厦门参加一个期刊界的活动。飞机上翻阅《厦门晚报》,副刊上的一则消息吸引了我,由昆仑出版社出版的七十三万字的长篇小说《铁观音》召开发布研讨会。作者夏炜是出生在兰州、定居厦门的作家。国人有很强的乡土情结,于是生出莫
杨全红教授的《钱锺书译论译艺研究》今年5月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我一向关注“钱学”,第一时间阅读此书,认为它是钱学一本非常重要的著作:对钱氏译论和译艺的论述,全面、通达而且精彩。杨著的正文分为十章,另有序言、前言、附录三篇、参考书目、后记,共二百七十八页。本书对钱锺书散见其著作各处的翻译言论加以辑录、分析、评论;对钱氏实际翻译显示的功力、其精到处,加以述评。钱学是当代一门显学,研究成果甚为丰富。杨全
很多史书说他起兵纵横天下,创建唐朝(618—907年),是承接其祖其父的余绪,是仗圣子贤臣的谋划,是运当其时而非有志。比较他与隋文帝,两人的命运恰好相反:隋文帝坐天下三十多年便被一个败家子也就是隋炀帝断送了,他则靠一个好儿子也就是唐太宗李世民将王朝延续了近三百年。  当然,这只是一种说法(再多也只是一种说法),另外还有一种说法(再少也是一种说法),说他是被贬低了。他之所以被贬低,一是因为事实上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