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声乐艺术,是一种有着特殊魅力的艺术形式,是任何乐器都无法比拟的。古今中外,那些很有成就的歌唱家,他们之所以能受到大家的喜爱,正是因为他们所演唱的歌曲让人们心动,让人们陶醉,能够给观众在听觉上创造美感。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歌儿唱得优美动听,那就需要不断地学习。在我的声乐学习中,我的老师给了我很大的帮助。记得老师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脑子一定要走在嗓子前面”。看来光有一副好嗓子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一个灵活的大脑。下面就将我学习中的一些体验告诉大家,或许能够给大家一点启示。
一、声乐学习中的语言
语言是声乐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只有把语言和音乐完美地统一起来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最早元人燕芝庵的《唱论》提出“字真、句箸、依腔、贴调”;清代人李渔的《闲情偶寄》提出“常有唱完一曲,听者只闻其声,辨不出一字音,令人闷煞”的说法。可见,要给听者以美的享受,光有优美的旋律是不够的,更需要歌唱语言的清晰。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的元音数量少,由a、o、e、i、u组成,相对来说,中国语言比较难唱。由于中国语言形成了中国的歌唱风格,咬字部位不同的音色可能就会有所不同。我们湖南语言体系繁杂,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容易受其影响,声母、韵母发音部位多有混乱,最常见的就是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混淆、h与f、ch与q不分等。例如:常常容易把“努(nǔ)力”唱成“努(lǔ)力”;把“春(chūn)天”唱成“春(qūn)天”。很多人总是字腹说不到位,如“想”字的正确读音是xiǎng,它的鼻韵母是iang,但有些人就是归韵归不到位,总是要唱成介于“xiǎng”和“xiǎ”之间的音,把好好的鼻音韵母的音唱成错误的音。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给声乐学习带来了很多麻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勤查字典,进行自我正音。用一些顺口溜或者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出来,再结合自己的语言特点来训练歌唱。
二、歌唱的呼吸
兰培尔蒂曾说过:“获得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学唱的人们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说呼吸方法不正确,不但会影响歌唱的完整性,甚至还会造成发声器官紧张,使音色暗淡。目前声乐学者把歌唱的呼吸分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从中外声乐学者的检验来看,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以吸气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好、弹性强等优点而被大家普遍认同和采用。
歌唱中的呼吸运用,它是歌唱中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学习内容,并不是一天两天能掌握好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磨合过程。正确的歌唱呼吸时人体的生理运动状态表现为:
1.歌唱发声前深吸气时:胸腔、腰背部及腹部因吸气而稍微扩张。
2.歌唱发声时气息控制过程:肋腰肌及腹肌仍然保持吸气后的弹性外扩的对抗状态保持和控制气息,小腹则随着乐句的延长逐渐上提内收。
3.发声结束后的吸气过程:扩大的腰背部和上提内收的小腹部放松复原。
歌唱的呼与吸其实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歌唱的运用必须建立整体的歌唱概念,然后在整体配合的基础上,调整局部的运动。
三、传情达意
在歌唱训练中除了要注意咬字吐字、呼吸、共鸣等技术问题之外,歌曲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歌唱家卡鲁索说过:“我们知道,单是声调美丽、宏大,不能补偿其他缺点,每每是歌声不十分宏大的声乐家,或声音不十分完美的声乐家,由于语法的掌握高超,情绪处理深刻,却能给人一种极佳的印象。”
理解作品是基础。当我们对创作的背景深入了解后,就会更深刻的理解歌曲,这也就需要歌唱者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音乐史方面的知识。对歌词意境理解的深浅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前提,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创作者的思想、动机、风格与他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真正领会歌曲的创作意图,那么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憎我们就无法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例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门德尔松是德国作曲家,富裕安宁的生活使其音乐作品风格优雅、温柔舒适、完整严谨,极少有矛盾冲突。《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流畅的旋律和分解和旋构成的柔美伴奏,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就应该仿佛置身于美丽动人的情景当中,这样唱出来的歌曲必然能唤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和谐与共鸣。
细节处理是关键。我们在了解歌曲的背景、内容之后,就应该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支柱,速度是音乐的脉搏。我们除了要把握好音准之外,节奏和速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按其规定节奏演唱就可能导致对音乐形象的歪曲表现。一首作品演唱水平的高低,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对作品细节的把握,所以我们就需要严格按照曲谱的音符和记号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每唱一首歌曲时,我们都要通过认真地分析歌词,分析旋律线条、节奏音型、曲式等来找到歌曲的曲调特征,了解曲作者的创造手法、表现意境,从而来达到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
一、声乐学习中的语言
语言是声乐学习中的一个重点内容,也是歌唱学习的基础。只有把语言和音乐完美地统一起来才能给人以美的享受。最早元人燕芝庵的《唱论》提出“字真、句箸、依腔、贴调”;清代人李渔的《闲情偶寄》提出“常有唱完一曲,听者只闻其声,辨不出一字音,令人闷煞”的说法。可见,要给听者以美的享受,光有优美的旋律是不够的,更需要歌唱语言的清晰。
那么,怎样才能达到这个目的呢?美声唱法起源于意大利,意大利的元音数量少,由a、o、e、i、u组成,相对来说,中国语言比较难唱。由于中国语言形成了中国的歌唱风格,咬字部位不同的音色可能就会有所不同。我们湖南语言体系繁杂,在学习声乐过程中容易受其影响,声母、韵母发音部位多有混乱,最常见的就是前后鼻音不分、平翘舌音混淆、h与f、ch与q不分等。例如:常常容易把“努(nǔ)力”唱成“努(lǔ)力”;把“春(chūn)天”唱成“春(qūn)天”。很多人总是字腹说不到位,如“想”字的正确读音是xiǎng,它的鼻韵母是iang,但有些人就是归韵归不到位,总是要唱成介于“xiǎng”和“xiǎ”之间的音,把好好的鼻音韵母的音唱成错误的音。像这样的例子比比皆是,给声乐学习带来了很多麻烦。针对这些问题我们就需要勤查字典,进行自我正音。用一些顺口溜或者有感情地把歌词朗读出来,再结合自己的语言特点来训练歌唱。
二、歌唱的呼吸
兰培尔蒂曾说过:“获得正确的呼吸方法是学唱的人们比任何事情都重要的一件事。”如果说呼吸方法不正确,不但会影响歌唱的完整性,甚至还会造成发声器官紧张,使音色暗淡。目前声乐学者把歌唱的呼吸分为三种:胸式呼吸、腹式呼吸和胸腹式联合呼吸。随着声乐艺术的发展,从中外声乐学者的检验来看,胸腹式联合呼吸法以吸气深、速度快、容量大、控制好、弹性强等优点而被大家普遍认同和采用。
歌唱中的呼吸运用,它是歌唱中技术性很强的一项学习内容,并不是一天两天能掌握好的,它需要一个漫长的训练磨合过程。正确的歌唱呼吸时人体的生理运动状态表现为:
1.歌唱发声前深吸气时:胸腔、腰背部及腹部因吸气而稍微扩张。
2.歌唱发声时气息控制过程:肋腰肌及腹肌仍然保持吸气后的弹性外扩的对抗状态保持和控制气息,小腹则随着乐句的延长逐渐上提内收。
3.发声结束后的吸气过程:扩大的腰背部和上提内收的小腹部放松复原。
歌唱的呼与吸其实就是一个有机的整体,歌唱的运用必须建立整体的歌唱概念,然后在整体配合的基础上,调整局部的运动。
三、传情达意
在歌唱训练中除了要注意咬字吐字、呼吸、共鸣等技术问题之外,歌曲处理也显得尤为重要。歌唱家卡鲁索说过:“我们知道,单是声调美丽、宏大,不能补偿其他缺点,每每是歌声不十分宏大的声乐家,或声音不十分完美的声乐家,由于语法的掌握高超,情绪处理深刻,却能给人一种极佳的印象。”
理解作品是基础。当我们对创作的背景深入了解后,就会更深刻的理解歌曲,这也就需要歌唱者具有一定的文学修养和音乐史方面的知识。对歌词意境理解的深浅是唱好一首歌曲的前提,每一首声乐作品都有其鲜明的时代特点,创作者的思想、动机、风格与他的生活环境是息息相关的。如果没有真正领会歌曲的创作意图,那么作者的喜、怒、哀、乐、爱、憎我们就无法准确、完美地表达出来。例如《乘着歌声的翅膀》是门德尔松独唱歌曲中流传最广的一首。门德尔松是德国作曲家,富裕安宁的生活使其音乐作品风格优雅、温柔舒适、完整严谨,极少有矛盾冲突。《乘着歌声的翅膀》的歌词是海涅的一首抒情诗。全曲以流畅的旋律和分解和旋构成的柔美伴奏,描绘了一幅幅充满诗意的、幻想的、浪漫主义色彩的图景。那么我们在演唱的时候就应该仿佛置身于美丽动人的情景当中,这样唱出来的歌曲必然能唤起人们思想情感的和谐与共鸣。
细节处理是关键。我们在了解歌曲的背景、内容之后,就应该对歌曲的旋律、节奏、速度等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旋律是音乐的灵魂,节奏是音乐的支柱,速度是音乐的脉搏。我们除了要把握好音准之外,节奏和速度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如果不按其规定节奏演唱就可能导致对音乐形象的歪曲表现。一首作品演唱水平的高低,所达到的艺术效果的优劣,往往取决于对作品细节的把握,所以我们就需要严格按照曲谱的音符和记号准确无误地表达出来。每唱一首歌曲时,我们都要通过认真地分析歌词,分析旋律线条、节奏音型、曲式等来找到歌曲的曲调特征,了解曲作者的创造手法、表现意境,从而来达到对音乐情感内涵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