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自动消防设施新技术发展

来源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sfe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当今社会的发展,我国对消防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作为建筑电气的一部分,担负着火警预报、火灾扑救等重要职责。近年来,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不断涌现,建筑自动消防设施也日新月异。
  关键词:消防;设施;自动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 the degree of attention in our country to the fire has been improved. Building automatic fire facilities as part of building electrical, fire alarm, fire fighting shoulder important responsibilities. In recent years, along with the new technology, new products continue to emerge, automatic fire facilities construction also change rapidly.
  Keywords: automatic fire; facilities;
  中图分类号: TU998.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性能不断提高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作为重要的建筑自动消防设施,其技术进步性表现报警时间提前、报警可靠性提高、特殊场所火灾的探测报警、报警系统网络化、消防联动控制智能化、消防通信网络技术与计算机接警指挥管理等。
  1.1火灾探测报警时间提前
  如激光式、吸气式高灵敏度火灾探测器和气体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等超早期火灾探测报警产品。这些系统采用激光粒子计数、激光散射原理监视被保护空间,以单位体积内粒子增加的多少来判断是否可能发生火灾,可以在火灾发生之前的几小时或几天内,识别潜在的火灾危险性,实现超早期火灾报警。
  利用气体和气体成分对火灾早期阶段生成物或构成火灾的要素进行探测,也是超早期火灾探测的研究领域。如利用可燃气体浓度变化,对易燃易爆场所进行故障和火灾爆炸危险性等方面预测的线型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它采用光学原理,利用不同气体光谱特性的差别进行气体浓度探测,从根本上解决了点型可燃气体传感元件稳定性差、寿命短等缺陷,在对大面积可燃气体探测报警时,性价比较高。
  1.2火灾探测报警可靠性提高
  主要是多信息技术的采用。基于新型探测原理的传感器件(如气体传感器等)和复合探测器,对火灾过程的多参数进行监测,配以智能判别技术,可以减少误报,提高探测可靠性。此外,模糊逻辑、神经网络等高新技术用于火灾的判别,也可以大大提高火灾探测的可靠性。
  如双波段红外火焰探测器,利用两个红外传感元件在两个不同特征波段上对火焰信号和背景光干扰信号的辐射变化做出响应,由内部微处理器实时采集两个信号处理通道的数据并进行运算、处理、分析和判断,其判断结果作为探测器的状态信息传送给火灾报警控制器,从而有效地提高可靠性。探测器将火焰与背景辐射双信息传感技术、双波段优化设计技术和微处理器软件算法有机结合起来,减少了探测器与控制器之间大量双波段信息的编码、传输和解码等一系列环节,使系统的整体可靠性得到提高。
  1.3探测报警智能化
  智能型火灾探测传感器的判别功能和判定决定权由软件控制,能排除干扰,识别真假火灾,实现火灾智能判定(判断)。通过两级(或多级)判别,以提高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此外,细微特征的辨识也是从提供信息角度识别火灾的一种方法。如采用单片机的智能火灾探测器,可以打破采样受控制器控制的被动局面,主动获取对于识别真假火灾非常重要的细微信息。
  1.4火灾探测报警系统的网络化
  将计算机数据通信技术应用于火灾探测报警系统,使控制器之间或探测器之间、系统内部之间和系统外部之间通过网络协议交换数据信息,可以实现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层次功能设定、远程数据调用管理、自动报警、网络监控和网络通信服务等功能。智能型、网络化是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发展的方向。
  2、消防系统智能化、防火设计性能化
  2.1智能消防系统成为智能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
  智能建筑是采用先进的电子信息技术对建筑设备进行自动监控、对信息资源进行有效管理和对用户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型建筑。智能建筑管理系统由楼宇自动化系统(BAS)、通信自动化系統(CAS)、办公自动化系统(OAS)、计算机网络系统(CNS)、综合布线系统(SCS)等构成。其中,楼宇自动化系统主要包括机电设备自动化系统、消防自动化系统、安全防范系统等。消防自动化系统(FAS)是楼宇自动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智能建筑中一个重要子系统,为火警预报、火灾扑救、保障人身和财产安全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尤其是智能住宅方面,则表现为网络技术应用和控制方式的变化:建筑电气接口标准化、设备控制智能化、系统功能集成化。可以预计随着计算机、自动控制、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关键技术的突破,消防自动化系统必将朝着集成化、智能化、协调化方向发展。
  2.2建筑防火设计向性能化方向转移
  传统的防火设计规范又称之为“处方式”规范。由于每座建筑的用途、结构、可燃物的数量和分布以及内部人员构成均不一样,如果设计时强行采用统一的参数和指标,所获得的设计方案不一定都是最合适的方案,而且依据“处方式”规范,也无法评估出设计方案的实际防火安全度。而“以性能为基础的设计(theperformance-baseddesigning)方法”,首先应确定该建筑的消防安全目标,然后应用消防工程学原理和安全评估方法,对其火灾危险性进行量化分析,然后再预测各种可能起火条件下所造成的火、烟蔓延途径和人员疏散情况,最后再选择消防设施并进行评估,校核预先的消防安全目标是否达到。这种设计方法更为科学合理,有助于发挥设计人员的设计才华和创造性,也适应了建筑技术发展和建筑艺术推陈出新的需要。
  3、自动灭火技术的进步
  自动灭火系统是火灾时确保建筑安全的重要保障,其灭火效能的关键在于充装的灭火剂和系统所采用的技术。研究开发扑救特殊火灾的新型灭火剂及其应用技术,是目前建筑自动消防设施研究领域倍受关注的课题。
  3.1新型灭火剂
  3.1.1特种灭火剂
  扑救A类火灾的“水添加剂”型灭火剂,包括强化水、乳化水、润湿水、滑溜水、粘性水、增稠水和抗冻水等。“水系灭火剂”在水中增加了发泡剂、表面活性剂、溶剂、助剂等。又如,专用扑救烹调油火或脂肪火的湿式化学灭火剂,如美国开发的“A类泡沫灭火剂”和压缩空气泡沫灭火系统、中国天津消防科研所研制的YSP型A类泡沫灭火剂、法国B10-EX消防科研所研制的新型泡沫灭火剂。此外,能够扑灭A、B、D类火的“冷火”灭火剂,也已引进我国消防产品领域。
  3.1.2哈龙替代物——洁净气体
  卤代烷灭火剂(如哈龙1301、1211、2402等)被发现对大气臭氧层具有明显的破坏作用,因而替代哈龙用的气体灭火介质被提上研究日程。目前较理想的哈龙替代物有如下几类:HBFC(氢溴氟代烷)、HCFC(氢氯氟代烷)、HFC(氢氟代烷)、CFC(氯氟代烷)、PFC(全氟代烷)、FIC(氟碘代烷)、IC(惰性气体)等。
  3.2新型灭火技术
  3.2.1气悬体消防系统
  该系统由俄罗斯开发研究成功,其主要部件是多个气悬体发生器。当气悬体发生器周围温度达到100~120℃时,发生器内的烟火剂便会被点燃。在烟火剂的温度和喷发作用下,气悬体发生器可将内含的灭火粉喷出。这种灭火粉的单个颗粒平均尺寸仅1μm,可以充分覆盖在燃烧物的表面,终止燃烧反应。气悬体消防系统能够在火灾时自动动作,灭火粉末能够以气悬体的形式在空气中停留数小时,能抑制可燃物复燃,灭火效果大大提高。
  【参考文献】
  1、 唐祝华.《21世纪洁净气体灭火新技术的开拓、发展与眺望》
  2 、宋红冰 21世纪消防预测 《火警》,2002(2)
  3 、潘刚 城市火灾探测报警与消防通信新技术.深圳消防咨询网
其他文献
本文主要考虑嵌入到无限地平面的矩形开腔体的电磁散射问题,在腔体开口处引入透射边界条件,将计算区域转化为有界区域,再用双线性元求解.  由有限元的超收敛理论可以知道,点线
本文首先综述了文章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以及相关供应链库存管理的理论,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基于供应商角度研究供应链协调的必要性。然后文章依次分析了在非完全合作以及完全合作(
本文利用Furuta不等式,研究了P-亚正规算子的幂所满足的若干不等式。第一部分是绪论,即预备知识部分,我们介绍了在本篇论文中起主要作用的Furuta不等式。第二部分是本文的主体部
本文研究一类具有结构阻尼的非线性波动方程的初边值问题的适定性,整体吸引子和指数吸引子的存在性.(此处公式省略)  其中Ω是RN中具有光滑边界δΩ的有界域,(此处公式省略)是非
本文基于连接函数(Copula)理论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建模问题进行了研究,主要解决了以下问题: 1.以往许多学者用Gaussian Copula建模,但是它无法捕捉到尾部变化,而且尾部相关
设n为正整数,S={x,..,x}为n个不同的正整数构成的集合.对x∈S,定义Gs(x):={d∈S|d
In Chapter 1,a brief history review of financial derivatives is given.Since BSDEs play a important role in mathematical finance,some pricing model are given in BS
神经元同步发放现象普遍地存在于神经元传递信息的过程中。“整合-发放”模型(Integrate-and-Fire,简称I-F模型)是一个被广泛认同的刻画神经元膜电位的模型。Stein模型是I-F